朱由检听了锦绣的话也不再去劝她,便由着她留在了外面。
徐尔觉道:“朱大哥可别介意,我姐姐自小就心气高,从来不服输,此番被朱大哥批的一无是处,难免一时有些难以接受,待她日后习惯了就好了。”
朱由检苦笑道:“还日后习惯了就好了,你是让我多来几次吗?这一次我就有些受不了了,再来几次,恐怕不待你姐姐养成习惯我就要先崩溃了。”
花灯檐廊守门的年轻人重新取出之前早已拿下的几个写了题面的字条,递给朱由检道:“公子请继续吧。”
朱由检接过字条点了点头,打开字条,朱由检看完题不由得松了口气,心道:“总算不是什么情情爱爱的对子了。”
锦绣伸头朝着字条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
这个题面很是简单,不待朱由检回答,锦绣便抢先说道:“这题我知道,是个‘告’字。”
周围但凡认识字的,听了锦绣说出的答案便都想的明白,这次那个守门人总算不用再去对答案便能确定是否答对了。
朱由检此时也不催人进去,连之前进去的锦绣都出来了,倒是不如等到答完了题,数数纸条数一起进去算了。
朱由检再次打开了一张纸条,他看了一眼题面,然后朝着锦绣道:“这次还是个猜字谜,要不还是你来?”
锦绣不服气的拿过纸条嘟着嘴道:“来就来,反正我答不出来还有公子。”,一看上面的题面,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刀出鞘”。
锦绣心里一喜,自己答得两个题面都不是很难,这一题与上一题倒是有些异曲同工的意思,于是她对着那守门人道:“这
题我又答上来了,是个‘力’字。”
这次守门青年没有那么快反应过来为什么是个“力”字,于是他再次翻出了答案看了看,然后对着锦绣道:“恭喜姑娘又答对了。”
徐茗儿看着锦绣在朱由检身边开心的样子,心里一对比就更觉得难过,原本好好的开场怎么就会变成了现在这样呢?以她的才学,完全配得上站在朱由检身边帮他的,只是因为自己心里的那点不值钱的傲气生生的把人推开了。
锦绣连着答出了两题,心里难免就生出了一股莫名其妙的自信,都不等朱由检再去看题,她便主动又拿过一张纸条打开,看了看上面的题面,一看不是猜字谜,锦绣那股自信马上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她将纸条递给朱由检道:“公子,这是一个诗题。”
朱由检一看之前还信心满满的锦绣突然就变得低调了起来,不免觉得有些好笑,也不接纸条,他开口问道:“哦?是什么诗题竟能把我们秀儿大才女也难为住了?”
锦绣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锦绣哪是什么大才女?真正的大才女在花灯檐廊里看着呢,公子还是快些答题吧,别平白让人看了笑话,这道题面的诗题是‘折纸’。”
一说到折纸,锦绣突然像想起了什么,兴奋的道:“公子,我有了。”
一听诗题是折纸,再加上锦绣说她有了,朱由检便想起了前些日子他为锦绣作的那首诗。
锦绣不急不缓的吟道:“清风无力船无缟,谁还听她讲儿谣。一横一斜教折纸,船儿摇到外婆桥。”,吟完,锦绣紧张的看着那守门青年问道:“怎么样?这一题算我过了吗?”
那守门青年听闻锦绣念完了诗,这诗倒也是简单,虽然他作不出来,但总算能听出这诗朗朗上口颇为押韵。
这些诗题那守门的年轻人可没有答案,见既然这位锦绣姑娘作了出来应该也算是过关了,不过她还是朝着徐茗儿望了一眼问道:“徐小姐以为如何。”
徐茗儿见那年轻人问她,她便也当作找了个理由走出了花灯檐廊,上前再次拉起锦绣的手,道:“锦绣姐姐好才情,既是锦绣姐姐作的诗自然是好的。”
锦绣这次也没有挣脱,任由徐茗儿拉着她,她与徐茗儿倒是也没什么隔阂,方才也不过是为了自家公子抱不平而已,连自家公子都不介意了,她又介意个什么劲。
不过她却没承徐茗儿的情,道:“茗儿妹妹过奖了,我可作不出来这诗,这首诗是前些日子我们家公子作给我的。”
徐茗儿一听,心里就是有些嫉妒,之前几次相邀朱由检他都推辞不去,推脱什么自己不是很懂诗词音律,先前在庙街外遇见时徐茗儿心里倒也没怎么计较,加上被自己弟弟拆了几次台,她躲着朱由检都来不及又哪好意思与朱由检提起这事。
但此时徐茗儿听了锦绣的话,再加上之前的误会,心里的委屈便一下不可抑制的全部涌了出来,她朝着朱由检道:“茗儿几次相邀朱大哥去府上指教些诗词音律,朱大哥一直借口推脱,还用什么不是很懂的理由来搪塞茗儿,难道茗儿就是如此的让朱大哥看不上吗?朱大哥只是为锦绣姐姐随口作的游戏之作都是上品,再拿什么不懂诗词音律的话来说事可是还能说得过去?”
………………………………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杜鹃啼血
朱由检见徐茗儿此时声势来的如此凶猛,心想,平日里感觉这徐小姐挺娴静温婉的,怎么现在反差如此之大?
见实在蒙混不过去了,朱由检只得含糊的道:“要说诗词音律一道,在下的水平实在是稀松平常,与徐小姐比起来更是天上地下,更谈不上指教一说,至于前几次徐小姐之遥在下确实有些事情耽搁了,还望徐小姐莫要见怪,不信你可以问我们家锦绣是不是这样?”
说着,朱由检一把把锦绣拉到了他与徐茗儿之间将两人隔开。
那花灯檐廊守门的年轻人见这位徐小姐和答题的公子之间好像势头有些紧张,虽然等着那公子答题,但见这样子吓得丝毫不敢言语。
倒是一旁的骆养性看不下去了,一把把隔在两人中间的锦绣拉到了一旁,道:“这大戏楼的演出快开始了,看来五哥是没工夫答题了,我看秀儿你来答题也是一样。”
面前的挡箭牌被拉走,朱由检不满的瞪了骆养性一眼,然后不得不看着徐茗儿道:“既然徐小姐如此好学,那我也就不藏私了,徐小姐有什么需要向我请教的尽管说吧,在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徐茗儿邀朱由检过府,诗词音律不过就是个借口,寻个由头说说话倒是真的,哪成想被朱由检在这大庭广众之下问了出来,这让徐茗儿楞了一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朱由检两世为人,自然知道徐茗儿的想法,就是认定了徐茗儿此时说不出来才如此直接。
就在徐茗儿愣神的时候,那边的锦绣已经又取了个字条开始答题了,只听锦绣“呀”的惊呼一声,竟又是个诗题。
锦绣小声念道:“以春花为题作诗一首。”,念完,她有些求助的看着骆养性,这作诗对她来说确实不是很擅长,而自家公子又忙着应付那徐小姐,她也只能求助骆养性了。
骆养性一脸无奈的道:“你看我做什么?你觉得我像是会作诗的人吗?”
锦绣道:“那怎么办?就这么放弃了?”
“我记得那日在花园中,五哥可不止给你做了一首诗,还有一首不就是说的什么花啊草啊的吗?”
一经骆养性的提醒,锦绣顿时眼前一亮,然后对着那守门的青年念道:“临水闲步落庭阶,柳芜牵风信手裁。折得杜鹃花一朵,玉簪横向锦绣钗。这一题我们又过啦。”
徐茗儿看着朱由检,虽然没有关注锦绣那边答题,却也是将锦绣吟的那首诗听得真切,正巧被朱由检问的没了主意,听闻这首诗后,徐茗儿便有了说法,她抬起头看着朱由检道:“这首诗也是朱大哥作与锦绣姐姐的吗?”
朱由检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承认道:“没错,正是我给我们家秀儿作的。”
听朱由检一口一个“我们家秀儿”,徐茗儿心里吃味的道:“朱大哥以名如诗,端的是好文雅、好风流。既然朱大哥认为此处适宜指教茗儿,那茗儿便借朱大哥这首诗当着众人的面不耻下问一次。”
朱由检没想到这徐茗儿竟真的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向他请教,但话已说了出去,再想反悔已经是不可能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徐小姐,请!”
徐茗儿将锦绣吟的那
首诗里的一句单独拿出来又念了一遍道:“折得杜鹃花一朵,请问这句诗出自什么典故?”
众人一听徐茗儿竟真的与朱由检对阵起来了,都纷纷围拢了过来,连答出了诗题的锦绣也顾不上理会那守门青年了,连忙朝这儿这边凑了过了。
徐尔觉拉了拉徐茗儿的袖子小声劝道:“姐,你这是做什么?好端端的为何要与朱大哥为难?”
徐茗儿甩开徐尔觉的手咄咄逼人的对着朱由检道:“还请朱大哥赐教。”
锦绣见徐茗儿又要考校自家公子,公子明明没有得罪于她,她却一次又一次的与公子为难。本来她挺同情徐茗儿的,但三番五次这样让锦绣也有些恼火了,于是她冲着徐茗儿道:“徐小姐这问题问的倒是新鲜,就是随手摘了一朵杜鹃花,有什么典故不典故的?锦绣倒是曾在寺庙里听大师讲经时说过,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放不下,我觉得徐小姐倒是该去听听大师讲经,什么时候悟透了何为求不得,何为放不下,那是恐怕就不会再来寻我家公子的麻烦了。”
锦绣这一会“徐小姐”,一会“茗儿妹妹”的叫,惹得徐茗儿觉得忽亲忽疏,忽近忽远,忽冷忽热的,此时的她便好像是众矢之的,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在无理取闹,尤其是锦绣那句“求不得、放不下”的嘲讽,更是点破她不过是因为求不得而心生怨恨。
只是此时的徐茗儿就像是着了相一般,不管别人如何说她,如何看她,她都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执着的说道:“还请朱大哥赐教。”
朱由检看着徐茗儿,不明白这么小的一个小姑娘为何要如此执着,此时他再也无法回避,便道:“既然徐小姐想知道,我便将这杜鹃花的典故说一说。相传古蜀国有位望帝名叫杜宇,这杜宇与他的皇后十分恩爱,后来古蜀国发了水患,杜宇派丞相巫山治水,巫山治好了水患后仗着治水有功便用奸计谋夺了望帝杜宇的皇位,并霸占了皇后,还将杜宇赶入了西山,杜宇在西山对皇后思念成疾,不久便因病而凄惨死去,他死后的灵魂化作了一只杜鹃鸟,飞入了皇后的花园中每日啼鸣哀嚎,杜鹃鸟啼出的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所以人们便叫他杜鹃花,这便是杜鹃啼血的典故。”
说到这里,朱由检看了一眼有些迷茫的徐茗儿接着道:“既然徐小姐如此求知若渴,我不妨再送徐小姐一个典故。自杜宇化作杜鹃鸟啼红了满园的杜鹃花后,那皇后每日听到杜鹃鸟在花园里悲鸣,再见到殷红的鲜血,便明白了这只杜鹃鸟乃是丈夫杜宇所化,悲伤之下,皇后日夜呼唤着‘子归、子归’,因为求而不得,皇后也郁郁而终,死后她的灵魂化作了火红的杜鹃花开的漫山遍野,日夜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与之前那个典故合起来便是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
徐茗儿在听了朱由检第一个杜鹃啼血的典故后,还以为是朱由检杜撰的,据徐茗儿所闻,那杜宇化作杜鹃鸟后啼的乃是“民贵,民贵”,为了提醒丞相鳖灵以民为贵。
但在听了朱由检的子归哀鸣的典故后,徐茗儿却又觉得恐怕是自己孤陋寡闻了,杜鹃啼血、子归哀鸣,多么凄美的爱情故
事,人世中真有如此相守相伴、不离不弃的情感吗?
徐茗儿朝着朱由检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朱大哥学识渊博,茗儿佩服之至,今日受教了。”,说完,她眼中满是艳羡的看着锦绣会心一笑道:“锦绣姐姐,茗儿听明白了,姐姐明白了吗?好一句‘折得杜鹃花一朵,玉簪横向锦绣钗。’,朱大哥有心了。”
徐茗儿原本就是个不争的性子,即使遇到喜欢的事物都不愿非要据为己有,可是为何遇见了这人心里就完全乱了呢,只是见他对别人好一些就要拈酸吃醋,更不用说不争了。
方才徐茗儿听了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后便有些看开了,此时她是由衷的替锦绣感到高兴。
与锦绣说完,徐茗儿转身对着徐尔觉道:“大戏楼的演出快开始了,你不是一直吵着要看的吗?我们现在进去吧。”,说完,徐茗儿径直走进了花灯檐廊,不再理会门外的事情。
待徐茗儿入了花灯檐廊,锦绣还在那里发呆,听了朱由检讲的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凄美故事,加上徐茗儿的提醒,锦绣有些突然觉得有些不知所措。
朱由检见锦绣在那里发呆,用手在她脑袋上按了一下,道:“想什么呢?”
锦绣顿时回过神来,结结巴巴的道:“没,没,没想什么。”
朱由检没有留意到锦绣的变化,他朝着守门的年轻人道:“继续答题吧。”
在一旁看了半天的戏,那守门的年轻人听故事听的回味无穷,此时见朱由检招呼,忙取了纸条递给朱由检。
此时距大戏楼的演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朱由检倒是无所谓,他前世什么样的演出没看过,只是这次带了这么多人出来逛庙会,最后耽搁在这里,即使其他人不说,他心里也会过不去。
朱由检此时也不再一个个的去看,索性直接将五张纸条全部打开,题目是三个猜谜题,两个楹联题。
朱由检迅速的将五张纸条依次递给了那年轻人道:“第一张,猜谜题‘不弄明白不罢休(猜一动物)’——知了;第二张,猜谜题‘有个矮将军,身上挂满刀,刀鞘外长毛,里面藏宝宝。(猜一植物)’——大豆;第三张,‘镜中人(猜一字)’——入;第四张,上联‘风送钟声花里过,又响又香。’,我对下联‘月映萤灯竹下眠,越凉越亮’;第五张,上联‘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我对下联‘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五道题转眼对出,那年轻人都来不及去对答案,只听朱由检又道:“快快再去取来。”
经过之前的一番波折,那守门青年在一旁又是听诗又是听故事的,他已经见识到这位公子的厉害了,虽然此时他也觉得这位公子的答案不会错,但出于责任,他还是要对一遍,于是他有些歉意的对着朱由检道:“公子稍后,待我找出这几题的答案看过便为公子取题。”
朱由检道:“待你一个个对好,那边的演出都该结束了,你且对着,我们自行去取题。”
那青年想了想道:“也好,就麻烦公子了。”
朱由检吩咐高胜连取了二十张纸条,加上之前答过的八题,这些足够他们一群人全部入内了。
………………………………
第一卷 年少轻狂多仗剑 第一百一十三章 山雨欲来
一旁的守门人还在对着答案,朱由检也不去打扰那年轻人,他拿着二十张纸条走到下午时候徐茗儿写题面的那张桌子旁,取过笔架上的笔沾了墨,抬手在纸条上一一写下答案。
等那守门的年轻人找出那五张题面的编号对好五道题的时候,朱由检手里的二十张纸条的答案已经全部写完了。
那年轻人走过来对着朱由检道:“恭喜公子,五道题全部答对了。”
朱由检没有说话,又将手里的二十张纸条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