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借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途借势-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机开车进入另一侧,这边整平的地块跟右侧没多少差别,知不过,当车开到尽头时,却看到一条大江。开了车窗,江水的气息飘吹过来,让人感觉到另一种舒爽。

    工业片区用水其实是从大江里抽取,净化之后,一部分精加工成生活用水,另一部分是粗加工作为工业生产用水。当然,不同生产工艺对水质要求的不同,供水也会不同。杨东轩解释过这些,随后将视野范围内的地块进行介绍。从车里可看到,外面这些地快,路、水、电已经到位,至于通讯此时还没看到,但要架设起来也不繁杂。

    回到市区,先送周叶茂等人回房间,暂时休息。杨东轩和叶幸也在另一房间里,坐在沙发上。叶幸说,“东轩,有没有一点可能性?”知道叶幸是指什么,杨东轩笑着说,“栽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我也断定不了周总会不会动心。”

    摇摇头,杨东轩又说,“周总全国各地都走到了,像申项办这样的基础建设肯定看得多了,我们没什么优势的。港南实业集团会不会到平秋市来建项目,关键是他们对这边的布局,我试图摸一下他们的底细,可真没所获。”

    “平秋市要招商,条件还不算成熟,真要等三五年,能不能跟上发展形势?”叶幸多少有些不甘。申项办的快速建设,让他这个区长感触不小。工业片区建设出来,要有项目引进落户,才是真正的绩效,也才会让越来越多的质疑者闭嘴。

    “关键是国家建设布局的层次上是不是有调整,省里对平秋市的倾向也还没明显化,单纯我们的努力,力量还是单薄了。”这些说法两人讨论的次数不少,既是相互安慰也是在彼此鼓励,申项办的建设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一起承担才可能渡过难关。

    市里建设资金缺口一直没有补上,申项办的建设却卯足马力向前冲,引起欠下项目工程款数额越来越大。市里对此的质疑声自然也在增大,城南区这边同样担心资金链会断裂,造成巨大的社会震荡。

    “如果从招商引资方面稍有突破,会不会对目前的情况有促进?”叶幸也知道城南区处在一种微妙的时段,有些情况看不透。春节之后,省里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可对平秋市推动开发区项目也没反对,只是,之后一直在拖。好在申项办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使得城南区这边的项目建设有了目前这局面,省里到这一步,按说该有所表示,但还是迟迟没有结论。

    从春季到入秋,最受煎熬的人便是城南区几个负责人,杨东轩自然在漩涡核心,叶幸的压力比杨卓林更大。

    杨东轩已经有消息了,只是这样的消息还不能公开,省里对平秋市开发区项目一直拖着,其实也是无可奈何,主要是争取平秋市作为中部地区对西部诸省跳板,国家一直没有回复。省里便不好进行布局,对西部几个省得深度开发,将跳板放在平秋市和放在邻省,平秋市这边的布局完全不同。

    结果虽还没对外宣布,莫志飘给自己的一则短信意味明显,杨东轩才有这次请周叶茂到城南区走一趟的邀请。可跟叶幸、杨卓林等人谈到申项办的前景时,自然不能有丝毫透露,即使在心情上也都做到位才成。

    “肯定有促进,区长,周总没透露消息我们是不是可理解为好消息?”

    叶幸便笑了,手虚点了点杨东轩,“接下来怎么跟周总交涉就交给你了。”“成。区长,尽可放心,有好消息肯定第一时间跟你汇报。”

    中餐之后,杨东轩将周叶茂送到房间,也不急着走。彼此心里知道接下来会进入实质性讨论,助理泡了茶离开。周叶茂说,“杨区长,请。”

    “周总客气。”

    “杨区长,这次到城南区来,感受良多。其他的话就不说了,我们直接些。”“感谢周总一片诚意。”周叶茂摇摇手,说,“扶贫小学建校一年,港南实业集团很满意这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效果,城南区和平秋市对之前的协议履行非常到位,超过我们的预期。所以,这次回去提出追加扶贫小学的扶贫力度,肯定有表示的,集团最终结果会及时通知学校,跟学校直接联络并落实。”

    “多谢周总。”“这么说就客气了。”

    “周总,港南实业集团有没有意图扩展大西部市场?我个人认为,这对港南实业集团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也是城南区申项办的一个绝好开端。”杨东轩笑着说,“申项办在一年来推动工业片区的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房、基础建设、置换全市老厂区并开发,一系列的工作推动下来,也展现了我们对经济工作开发的决心和实力。或许,我们目前的实力确实不够,在港南实业集团看来不成气候,不过,等过一两年修通了省城与平秋市之间的高速路,高速路延伸往西几个省,形成交通络,工业片区的地利便充分凸显出来。”

    周叶茂点了点头。
………………………………

将断未断的资金链

    沉思一阵,周叶茂端起茶盏,浅浅地抿一口。说,“平秋市的特殊地理位置港南实业集团早有了解,不过,能不能发挥出来,大家都在观望。杨区长这么有把握,我是相信的。工业片区前期的建设也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这里的建筑行业的素质和工程建设质量也信得过。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说,在工业片区做一个项目很有必要,且不说效益如何,仅仅是集团对西部诸省的布局,这样的项目建设都是必须的。”

    听周叶茂这样说,估计港南实业集团也得到一些小道消息,这些国家大布局的消息,国内大集团会时刻留意,牵涉到集团今后一段时间的布局与发展,提早得到消息,发展布局的成本会降低不少,竞争中便站了优势。杨东轩笑了,说,“有周总这句话就够了。”

    周叶茂伸手将杨东轩接下去的话挡住,说,“杨区长,即使我很乐观,但集团对平秋市这边的考察却是必须的,结论为不敢保证。如果条件符合,第一期项目也不会大。”

    “周总,不瞒你说,申项办目前境况不妙,压力很大。要不然,叶幸区长哪会两天都跟我们跑?”杨东轩知道,城南区这边的情况瞒不过港南实业集团的考察,也不想有什么隐瞒。今后真有合作的可能,先将情况跟对方如实通报对今后合作更有利。

    周叶茂点点头,自然看到一些东西的,走南闯北的人这点眼光还是有。

    “申项办在年初征地时,只有两个亿的贷款,随着建设工程的推进,建设资金的缺口一直没补上来。从补偿房的建设开始,几乎所有的工程建设都是建筑商垫资建设,到如今,积累的欠款对城南区说来已经到一笔巨款。而省里迟迟没有透露出切实的消息,议论声必然不使得申项办的压力大起来。”

    “哦,真有些意思。”周叶茂认真地看着杨东轩,“杨区长魄力真了不得啊。”“也是形势逼得如此,没有退路啊。”“城南区有杨区长如此大力推进申项办的建设,完全抢占了先机,接下来平秋市的开发区立项有了牢靠的基础,招商引资那是顺应之事。看起来似乎是火中取栗,那完全是杨区长算无遗策所致。”

    “周总,其他的话不是说好不提了吗。”“对对对,这样吧,一周内给申项办明确回复,杨区长你看怎么样?”

    “周总这是雪中送炭,我们非常感谢。”

    送走周叶茂一行人,叶幸见杨东轩没给他任何信息,便打电话让他到办公室去。见杨东轩进来,叶幸说,“怎么样?”杨东轩摇摇头,明白叶幸为什么会这般急切,申项办如今欠下的建设工程款少说也有两亿,而之前土地入股支付每月的利息到如今也积累不小数额,城南区账户里仅有不多的钱,只要再拖几个月,土地入股的利息款都得去筹措,何况,眼看年底将至,各种要钱的口子都会找过来,城南区这位当家的,看得到欠款的后果,怎么坐得住?

    见叶幸脸上一脸失望之色,杨东轩说,“区长,周总临走前给一个答复,一周时间后有回应。我想,希望还是有的。只要港南实业集团派人到工业片区考察,我们可稍做宣传,市里也不可能没有反应。”

    “真的?”叶幸说后也笑了,不过有点苦笑,“你看我已经走投无路了。”

    “区长,没那么严重,何至于走投无路啊。”“城南区财政如今像拉到极处的面团,再多一分力就断掉,你又不是不知道。”

    “不要紧,各家公司欠款未已经跟他们招呼过,不会过来为难区长,大年尽可安安稳稳地过就是。”“那几家公司不找我,可申项办给我的通报却不是这样啊,土地入股资金利息也能够欠上半年一年的,我才真放心。”叶幸说,“我算了算,最多能够支持两个月的利息,拖一个月也就三个月的时间。年还没过,几百上千家人找我要钱,还过什么年?恐怕躲都没地方躲。”

    “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还有三个月时间吗,说不定就有转机。”“这个话现在不肯相信你了,东轩,三个月时间里,你千万想办法筹集一笔钱来,入股利息一分钱都不能少,按时发放才不会引发大事件。”

    “只能说尽力了。”杨东轩说。

    “另外,各家公司入股金的利息会不会出问题?公司的账算到头也落在申项办头上,入股金要酿成兑款风波,各家公司非倒闭不可,后果有多严重,你比我更清楚。说来说去还是我们太穷,没有一点抗力,应付这些风波措手无策。”

    对城南区的穷杨东轩的体会更深,但他没跟叶幸一起感叹。目前的情况看,不仅是申项办、城南区资金链难保,几家建筑公司也渐渐接近承受的极限,这时候,如果另有企图的人借机散布谣言,对金牛建设等公司确实是致命的。

    资金周转勉强能够应对的处境中,应对风浪的能力自然降低了,王永翔会不会在这时候发难?吸纳民间入股金的推进,金牛建设等所有的动作也不可能瞒住平秋建设,而各家公司资金总量也不难被人估算出来。在此关键之际,杨东轩觉得有必要跟几家公司碰面。

    单从资金这个角度看,城南区目前确实有如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要有一丝火星,就可能酿成巨大爆炸。这样的局面平秋市和城南区的领导们都不想见到,可保不准有心的人在暗中静等时机。如何解决这一的问题,杨东轩心里虽有把握,但事情有时候一旦不按照自己设想的思路走,提前将这里的困局公布于众,那些将钱投放在各家公司的平民,谁不担心血本无归?这样的想法一起,那是怎么都扑不灭的灾火。政府干涉越强,引发的乱局会更大,人们更坚信这些公司无法还账,要求退还本金的心情更激烈。而要想兑出吸纳的本金,显然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做到。就连平秋建设都没有如此多的现金来退还。

    当然,密切注意舆论将别有用心者扑杀在萌芽中是有效的办法,另外,招商引资成功实例也会让人们信心提振,即使有人造谣生事,也不一定能够动摇目前的局面。

    田志豪、罗伟辉等几家老板得到杨东轩约请,聚在一起。为了不让人注意,杨东轩特别地将这些人请到十里牌。那里有一家餐馆,是杨东轩授意田志豪让人经营的,营业还不到半年,说不上有多少生意。杨东轩将人带到这边来,一来清净不担心让谁见了琢磨出什么来。二来也是为这家餐馆做宣传,这些老板得知餐馆跟杨东轩有点关系,今后一些应酬会放到这里来谈,渐渐地生意会兴隆起来。

    餐馆规模还不大,三层楼,面对着大江和田野,田园景色一览无余。如今,稻田已经收割、一展平田,风光也非常不错。有的田在收割后便种油菜,到来年三月,金黄的油菜花才是最美的景观。

    到三楼意见包厢,天气变冷,隔着窗看外面,深秋的景色同样很不错。当然,这些老板也见过这等景色,只是,平时忙碌,此时能够静下心来观赏景色,绝对是一种享受。先聊天,大家知道杨东轩邀请到这里来聚会,不是因为单纯吃饭,或者加餐馆的某种菜特别来尝尝。

    摆了果品、茶、饮料、酒等,菜还没上来,杨东轩先给大家散了烟,室内便烟雾缭绕。

    “今天请大家过来,一是尝尝这家店的菜,二来看看十里牌这里的景色,我正和村里谈,开发出来做休闲去处。”杨东轩说,“牛潭村古宅子、古寨和十里牌田园风光作为一条短线旅游,前景还是有的,哪位老板有兴趣都可投一股进来,共同开发。”

    “只要有钱赚,当然不会嫌钱多。”罗伟辉说,“跟杨区长的步伐走,肯定不会吃亏,我自然要参一股。”“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也参一股。”有人开始表态,其他人自然跟着,老板们这一年来,在杨东轩手里拿到的工程多,虽说工程款还遥遥无期,公司处在极度危险状况下,他们还是坚信杨东轩不会坑人。

    “好,我先多谢老板们了。你们参股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在牛潭村改造损坏的老房子,二是在十里牌这边按规划建造住宿、餐饮的房子,各自经营,收益多少看自家经营情况,村里只收取土地费和少量管理费。细节上各自斟酌后再详谈。”

    各人都表示明白。

    “请大家来还有一件事要说,”大家知道这才是今天的正事,注意力全都集中起来听杨东轩说,“申项办的项目推动到现在,成就之大远超出市里、区里最初的预想,也超出省里对我们的判断,如此,在建设资金缺口上,才迟迟跟不上我们的节奏。我知道,到如今大家资金链已经绷得紧紧的,稍有意外,可能会出大事。今天请大家来,就像知道你们还有多少承受力,对目前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是不是做好应对准备?”
………………………………

第一个考察者

    说到公司的资金链和应对巨大风险的准备,各人神色凝重,这是公司和自家事业的生死存亡。杨东轩不会将省里最新的动向先透露出来,因为省里的决策有多快、什么时候才抵达平秋市,这是无法预料的。各家在这紧急关口,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肯定比自己给他们期望效果要好。

    大家没具体说自己公司的情况,但资金链很紧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承认不承认都是事实,好在各人心态还不错,说到解决办法,最后都归结在吸纳资金这一条路上。继续吸纳入股金,用后来吸纳的资金来支付利息、应对万一出现的紧急状况。

    当初,各家公司统一了,吸纳资金时要三个月后才能取出利息,本金存入最短的时限是半年期。有些入股金已经到期限了,不过真没几个人肯将钱兑出来。因为个人都可按时得到利息,有这些钱,平日生活支出有了来源。将钱取出来的,除非是有急用,没有谁想将这些钱作为本金来做生意。平秋市除了小本生意,任何一家店要经营都不容易。当然,开店的发财的人也不少,可那是经过多年的积累,经验、人脉积攒起来后找到适合的经营路子。

    但是,万一出现谣言,即使只要将各家建筑公司资金吃紧,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的情况对外公布,都会引发入股金兑换潮,将这些公司逼死。有人提出加息吸纳资金,杨东轩给否决了,加息吸纳资金也不见得可多得到多少资金,因为经过这段时间对资金的吸纳,民间真正存在空余资金的人并不多,何况,吸纳资金的范围早超出城南区和平秋市市区,周边各县也吸纳了不少资金进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