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借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途借势-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起,整个平秋市都会是全新的局面。”

    休息一个下午,晚上吃过晚宴,杨东轩带周叶茂一行人在城南区看看。市区的变化不大,走进扶贫小学,这边已经放学,不会惊扰学校正常秩序。学校有一部分是寄宿生,此时,政治校园里分散玩,十几张乒乓球台围着一群人,篮球场也有一群,还有不少在校园里追逐,见有陌生大人到来,远远看着。偶尔遇上学生,学生们都会站住先问好之后才离开。

    周叶茂随机将遇到的两三学生叫到身前,问了扶贫小学的一些情况,必然上哪些课、学校吃得怎么样、住的情况,家里情况等等。学生表达虽不太擅长,可学校的情况却让周叶茂很满意。

    张悦和学校部分领导得知消息,过来跟周叶茂等人见面,彼此不是第一次碰面,也算是老相识。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周叶茂和他们集团也是满意。

    做办公室交流之后,杨东轩说,“周总,张校长对教育的理解很值得我学习,扶贫小学如今在平秋市的名气越来越高,很多家长都想将子弟送到扶贫小学就读。只是,扶贫小学办校另一个宗旨是着力于扶贫这个根本,今年招生,可将学校这边累坏了。”

    “其实,跟外面比,平秋市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家庭都可归入贫困之列。只是,学校学位只有这多,没办法,只有选出更贫困的学子让他们安心。”张悦说。“目前,扶贫小学能够帮到他们的其实也不多,除了固有的资金外,我们利用不同途径进行宣传,从社会上获得的支助也不少,只是,这样的支助没稳定,学校也不敢做常规性助学行动。”

    “周总,张校长话里话外在敲打我们了。我是没什么办法可想,认了。周总有没有感触?”杨东轩笑着说。

    “我感触很多啊。”周叶茂说,“扶贫小学办校的比我们之前设想要好很多,这是张校长和学校老师们共同努力、城南区各级领导们关心的结果。扶贫小学办得好,港南实业集团于有荣焉,我代表集团感谢在一线辛苦的各位教育者,也感谢杨区长等关心教育的领导们。扶贫小学要如何办得更好,学校方面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我们也可商讨,至于结果,我在这里也表一个态。第一,每月我从自己薪水中拿出一千元给学校,作为自己的一点助学心意,钱不多,办不了什么事,学校别嫌少就好。”

    “非常感谢周总。”张悦说,杨东轩也站起来表示了感谢。

    一年一万二对周叶茂年薪百万以上的人而言真不算什么,但一片心意却可贵。周叶茂笑笑,表示自己的诚意,说,“张校长提到深入扶贫、学校给学生常规性扶贫,我们共同研究,将真正可实施的举措形成材料,我可向集团提请审核,能够有多少落实下来我不敢担保,相信总会有所得。”
………………………………

申项办新局面

    从扶贫小学出来,陪着周叶茂到郊区几家学生家里去看看。时隔一年多,去年争取扶贫小学落户城南区时,请港南实业集团的人过来考察,安排周叶茂等人到学生家走访过,如今,周叶茂要再看看那几家店情况。

    主要还是想了解城南区这边的发展情况,眼见为实,这几家店变化,最能看到城南区的前后差异。杨东轩也理解周叶茂这样做的用心,安排张悦和李捷两人一起去家访。

    走进第一家,是一个女生。女生在家里排老二,前面有个大姐,她之下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大姐上到初中便辍学不读,到外面打工谋生,据说每月有一千多,可自保。女生爸爸也外出打工,进了厂,每月的工钱在二千多,如果有加班,工资会高些。女生在读四年级,下面一个妹妹在读一年级,最小的弟弟本来可送进幼稚园却不舍得花钱送入学。

    在平秋市地区,这一家确实具有典型意义。前几个孩子都是女孩,直到最后得到男孩后,才不再生育。单单计划生育罚款、躲避计划生育过程就足够让他们家穷得叮当响。

    走进女生家,女生并想到忽悠客人到来,很警惕地站在门后,身边有一个小男孩应该是她家最小的弟弟了。李捷叫女孩名字,女生见识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到来,才走出门招呼,生怯怯的。但女生礼貌周到,将认识与不认识的人都招呼了,请他们进家里坐。

    天虽说还没完全黑,但走进家光线却被挡住,屋里一个几瓦的小灯,弱弱的光几乎看不请。大家坐下来,渐渐适应后,便可看清楚里面的情况。三个小孩子,不见大人在,女生最大,请了客人坐下后不知该如何进行。

    “你妈妈呢,还没回家?”

    “妈妈上夜班。”

    “你家大人呢。”

    “婆婆买菜,很快回来的。”女生说。

    李捷慢慢地问,才知道女生老妈在一家宾馆做客服,婆婆平时带着弟弟在街上摆一个小摊。妈妈轮到晚班,总是要等婆婆回来才做饭。女生放学回家后,便带着妹妹、弟弟在家里玩,写作业、,如此,小弟弟虽没有去幼稚园,也认识一些字。

    家里的情况不算糟,电视虽说还是老式的那种一大坨,可有闭路线联画面清晰。女生开了电视让客人看,算是招待客人了。

    等一会,女生婆婆回来,见一屋子人,先吓一跳。李捷便解释了,是扶贫小学的老师和扶贫小学支助的老板来了。婆婆才放心,很客气地对周叶茂等人表示了感谢。扶贫小学的学生,目前入学不用缴纳一分钱,每天中餐还是免费供给的。除此之外,学生每学期的两套校服也是免费。家长们自然明白是有大老板掏钱才有这样的待遇。

    聊了一阵,了解家里的一些情况后,大家不多留便告辞。走第二家,大人和学生都在家里,同样是贫困生,家里条件不好。这一家是单亲家庭,爸爸外出打工挣钱,爷爷、婆婆在家带着学生,两位老人年纪都在七十开外,身体状况一般,家里显得乱。第三家是三个孩子,父母都没外出打工,父亲在城南区打零工做苦力活,母亲弄一个小推车四处买水果,给城管追赶到处走,生意没个稳定的,家里也是两老人跟着。第四家是从村里到城南区租住的进城务工之家,在城南区卖煤,如今,厨房里用电器多了,卖煤的生意比之前差很多,好在干这一行的人也比之前少,有固定的一些客户,还算稳定。

    走访几家,已经是也里九点多,行程结束,杨东轩提议一起的夜宵。周叶茂笑着表示不高夜宵了,先散了,回去休息。或许是因为接连走访几家人,家里情况都不怎么好,周叶茂也没心思去胡吃海喝。杨东轩送他们回大华大厦,又送张悦等人回家。

    周叶茂对走访下来不做评说,也不对扶贫小学这边给什么承诺。不过,这几家相比起一念之前,境况多少有所改善,而每一家人对扶贫小学的感谢之情,真诚表露,学生举止得宜,扶贫小学的教育效果很不错。有这样的收获,周叶茂不会看不到,只是,要给扶贫小学增加扶贫力度,那不是谁一言而决的事。

    至少,看过扶贫小学和走访学生家里后,城南区这边的工作付出、努力等让周叶茂体会到了,这样的基础后,要想谋求其他,多少有点点可能性。

    第二天早早到申项办处理自己的工作,吃过早餐,杨东轩才去见周叶茂等人。除了杨东轩过来陪,叶幸和李佳乐也过来了,杨东轩到大华大厦,见叶幸正陪着周叶茂在房间聊着,便笑着说,“区长早。周总,休息得还好吧。”

    “多谢关心,杨区长客气了。”周叶茂说,“城南区这么客气,会不会打乱你们正常工作?今天我们就走走看看,没有具体目标更没什么意图。”

    “周总,能够请港南实业集团的客人到城南区走走看看,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杨东轩笑着说,“对城南区该怎么建设,区长听过不少建议、受到不少提案,可究竟要怎么规划才更符合城南区今后发展,一直也是在摸索、探讨。周总见多识广,全国各地哪里没到过?区长和我都想听听周总的看法,能够给我们几句建议,更是求之不得。”

    这话是实情,不过,也就杨东轩这样直接说出来。周叶茂听听这样说,笑着说,“叶区长、杨区长两位客气,我们虽说跑过一些地方,主要是忙生意,对一地的建设哪敢胡说八道。”

    从酒店出来,为便于交流,城南区这边准备另一台车,可坐下十几个人。周叶茂和身边有五个,叶幸等人有四个,车里还显得空。第一站,杨东轩安排往拆迁补偿房最大一个小区家居小区。这里有二十几幢楼,三四百户人家。小区建有管理区,是三里湾村委会在管理这个小区,杨东轩带着一行人进小区管理处,村支书在里面,见是叶幸和杨东轩待人到来,非常热情,请大家坐了。

    随即介绍小区的情况,和村里搬迁的情况。三个月前,补偿房陆续竣工交房,申项办与村里一起,落实拆迁户拆迁、搬迁。如今,工业片区村里住户已经完全搬迁到补偿房小区,搬迁之后,村里人对新的神话环境有诸多不同的反应,有些人非常实用能够,很快找到新的生活规律形成新的生活习惯,也有人无所适从,觉得一天不知做什么好。因为这些人真没有什么技能,做生意怕亏本、打工也不知到哪里去找。

    城南区可谋求的就业岗位太少,这些人以往只在山里、田土中谋生的人,确实不知要怎么找事做。申项办虽说期间做过不少细致的工作,甚至一对一地帮扶过,但这些人暂时还难以适应。小区管理会对这些人都在关注着,甚至将他们的情况逐日统计。村支书将一本情况记载拿出来,让大家翻阅,看到城南区、申项办和村委会确实做过不少观众。

    “村里还有很多不如人意处,是我们政府工作没做到位啊。”叶幸说。

    “说来说去,还是地方太穷,想找事做也没这么多事情给你做,要让他们出门到其他地方打工,又没什么文化。”杨东轩说,“申项办正计划对这些人进行集中培训,先认识一下基本的字句。之后,送到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一段时间,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

    “进行职业培训后,进厂应该没问题的。”李佳乐说。

    “照我说,将他们塞进厂里,要死要活谁还能包办?进厂要什么文化,每天做同样的工序,两三天就熟了。村里那些早年出去打工的,也没见哪个有多高的文化,还不是一样拿钱。”村支书说,对村里一些自己不争气的家伙很是不满,让他们村委会丢脸了。

    从小区出来,往工业片区走,这里正在大面积做建设。宽阔的中枢干线足可并排行十二辆车,支线的路也修通,那是四车道的路。每一条路两侧都有挖掘机在工作,大型卡车在运送土石,一派忙碌景象。

    一路上杨东轩给周叶茂等人进行介绍,工业片区总计五平方公里,分为几个区域,靠近市区这方向的是生活区、商业区,在工业片区之外,不少单位也在这边买地准备修建,修建之后,城南区市区跟工业片区便完全接壤。

    穿过建设区后,前面是一条已经修好的大路,杨东轩指着右侧面,说,“周总,这一面地块将会把平秋市如今还在营运的厂家全部安置下来,已经有一半的厂子开始启动搬迁、建设。”随后又指着左面,说,“这一侧的地块也完成七通一平,准备留给前来投资的商家建厂、建项目。周总,港南实业集团有没有兴趣看看情况?”
………………………………

看一看

    听杨东轩最直接对周叶茂进行邀请,叶幸心里难以压制地剧跳一下,即使先造有心里准备,这时候依旧忍不住。却又不好太直接,侧着头,用视线余光落在周叶茂脸上。看不太清楚,但那个将周叶茂的表情变化获得准确的判断。

    周叶茂没及时地回应杨东轩,看着右侧面整平的地块,新推平的地面还是翻出来的新红土,不少车辙印,一直向远处。这新鲜的地表给人的印象很深,也体现了申项办绝大的决心。其中有路纵横分割,并不是完全规则,更远处则是山,荒山,山上树草交杂,间或有一块地种了作物,像是荒山的图案点缀。

    周叶茂没看左侧地块,笑着说,“杨区长,基础建设花了多长时间?”

    “差不多半年。”杨东轩笑着说,“如果算上规划审批的时间,那就是一年多了。不过,如今市里有新政策,对新入住的项目会让各部门集中办公,相关手续可在一周内办理完毕。”

    “看来不仅是城南区有决心,平秋市的观念也转变很快啊。”周叶茂说。

    “识时务者为俊杰。”杨东轩说,“平秋市领导因为这里具体环境的局限,在发展经济工作上难以一展抱负,可在人为因素上尽最大努力,也是非常难得的。”

    “确实,有这样的氛围,申项办推动工业片区的建设才会有如此的进展。”叶幸感叹着,申项办这边的工作成果即使杨东轩等人占据百分之九十五,单论起来,市里的领导功劳却要放在前面。

    “过去看看?”杨东轩提议说。

    “但凭杨区长安排。”周叶茂显得随意,似乎不抱任何具体目的。杨东轩便让司机往右侧转,进去的路是四车道的,如今还只是铺成砂石坯子,最上面一层硬化还没做。有重车偶尔驶过,路基没有什么变化。虽然工业片区的地块做了七通一平,但真要将厂子建造在上面,要做到工程建设还真不少,主干道之外的支线路况,不急着将表面都硬化。

    往里走,见到的情景差不多,然后看到有两三处有建筑队在施工、建造。杨东轩手指窗外介绍说,“这一家是平秋市最大的食品加工厂,是市里各厂第一批搬迁的。厂址按原旧址兑换,有两亩,申项办准备给他们申请,追加两亩。主厂房地基已经完成,厂办大楼也完成地下基础,最多一个月,新厂可安装机械,试行营运。”

    “过去看看?”叶幸提议说。

    车往工地那边走,离几十米,众人便下车。施工方有监管人员过来,见是杨东轩等人,便用对讲机要那边准备安全帽。走到工地边,有两个工人手提着安全帽给每一个人发放,戴了头盔才让接近工地。

    周叶茂也不细看施工情况,走到工地工程建设标示牌,哪里有这一工程的图纸及大多数工程建设信息。从这信息栏上完全看了解工程的总体规划、建造规模、时间、建筑队情况、质量安全建筑等等。杨东轩走过来,陪站在旁,对周叶茂有细致看这些信息,便介绍了建筑队的大体情况。

    这个工程是金牛建设在做,工程量并不大,即使厂办公楼,建筑面积都没多大。三层楼,不足两千平,厂方倒是不少,但建筑量却不多,打好地基,接下来的建设主要按照厂方要求,有土建也有直接买材料架设。这种工程量做起来也快,但这种工程同样能够体现平秋市建设行业的整体素质。

    随后又看了两家厂子,其余的便不看。回到主干线,杨东轩看着周叶茂说,“周总,是再转转还是直接回市区?”“入乡随俗,我是随遇而安。”周叶茂说。“时间还有,那我们再看看左侧这边的情况,我很希望周总能够在这里划出一块地。”

    司机开车进入另一侧,这边整平的地块跟右侧没多少差别,知不过,当车开到尽头时,却看到一条大江。开了车窗,江水的气息飘吹过来,让人感觉到另一种舒爽。

    工业片区用水其实是从大江里抽取,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