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问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道问鼎-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嗨,这就不是事儿!”张大延胳膊一挥,直接将所有无关杂物一股脑全部丢进了自己的纳戒里,整个屋子瞬间就给搬空了。

    张大延掏出留影石和支架,眉飞色舞道:“现在咱摆哪儿?启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你说!”

    陆启明几乎是闭着眼迅速指了一个位置;然后睁开眼时见师父竟已然摆好了――还真是奥义境大术修的速度。

    再看张大延,他赫然已切换为“堂堂中武院长”的气势,嘴角带着神秘的端庄微笑。

    经历了这一连串的打岔,陆启明好不容易才回想起自己原本准备做什么。

    张大延等了半晌,奇道:“启明你怎么不开始?”

    陆启明沉默片刻,如实道:“有点尴尬。”

    “没事没事,以后慢慢就习惯了!”张大延长笑三声,揽住陆启明肩膀,一边道:“来,与为师一起对留影石笑一个!”

    陆启明:“……这是已经开始录了吗?”

    张大延理所当然道:“对啊!”

    陆启明长叹了声,右手一扬,空冥石再次散于五行鼎周围。

    不知是否是错觉――张大延好像感觉到,自家徒弟这次的布阵速度,简直比上次要快一倍还多。

    ……

    之前玩闹也罢;正式开始以后,陆启明未敢有丝毫怠慢。

    他在阵道上能常人之所不能,尤其是对于迷锁千重律的破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特殊的计算能力;若单论在阵法一道上的造诣深度,他却不可能没有极限。毕竟他真正开始精研阵、丹等道,不过百年光阴罢了。

    陆启明沉心静气,专注感知着药鼎五行元力与空冥石之间的气机辉映。

    在他精准的控制下,九枚空冥石逐渐开始了韵律各异的移动;它们围绕着五行鼎高速旋转成一团光晕,像极了深色夜空中的某种暗红星辰。

    陆启明目光仍笼罩着九石阵,同时伸手一招,将作为“秘法骨骼”的透明灵液送入鼎中――灵液在进入药鼎的那刻,阵法气息蓦然大乱,却又在瞬间被陆启明以精神力强行规整;而这时,灵液竟也随着阵法凌空旋动起来!

    陆启明竟将灵液也并作了“舞龙门”的一部分!

    旁边看着的张大延早已把留影石忘了干净,眼睛盯着药鼎方向一眨不眨。陆启明还看不出有什么,张大延却已经紧张得一手汗。

    灵液原本是拳头大小的一个圆团,而在陷入阵中之后,却迅速呼啸成龙卷风似的细长模样――拉长,交缠,缭绕――最终竟化作了一个栩栩如真的凤凰幻影!

    九枚空冥石不知何时亦旋入了鼎中与凤同舞,速度之快、仅

    (本章未完,请翻页)凭肉眼已难以辨出实体。药鼎的五行属性也激发愈盛,五色光芒交织辉映,如同梦幻。

    这哪里还像在炼制东西?简直是一幕幻化万千的皮影戏。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固化秘法的制作材料也远远不止这么多。

    半空中六支长颈玉瓶同时向下倾斜,其中赤金色的沉重液体在接触空气的瞬间竟奇迹般地凝成无数条晶莹丝线,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向凤凰幻影缠绕而去――

    这一幕实在美丽绝伦;张大延却心中猛一沉――糟糕!要乱!

    张大延知道陆启明是想要将这些金线接入阵法,最终与凤凰幻影合并;但张大延更能看出,早在陆启明第一次将灵液并入阵法时,已极端接近陆启明能够掌控的极限,更可况此刻他要以更快数倍的速度、添加更多的东西?

    无论怎么算都是绝不可能成功的啊!

    ……

    张大延判断得不错;但他却不知道陆启明拥有短暂改变时空的能力――

    此刻,在陆启明的视角中,药鼎中的变化放缓了不止百倍――这才是他能够维持“舞龙门”的真正原因。

    如若今日的“舞龙门”与上次迷锁“千重律”一样庞大,那陆启明确实绝无可能成功。但此次“舞龙门”的阵法范围只局限于一鼎之间――正属于陆启明有能力改变的距离范围。

    “改变时空”――这种能力听来荒诞如天方夜谭,即使陆启明自己就是它的掌控者,他依然认为它背离常理。但亦因他能够做到这样的事,他才有些相信宇文暄所说的“另一种修行”了。

    不过陆启明对时空的短暂更改,是任何境界的修行者都无法感知到的,留影石更是绝无能力复映。旁人只能看到他莫名其妙就完成了这个过程,除此以外再无其他。

    莫名其妙――这个词也是张大延的感觉。

    陆启明炼制的过程,从开始到现在,充满了各种无法理解的“化险为夷”;如果是别人定会忍不住追问,但张大延却不会如此。在他心里,一切对自家徒弟有好处的东西就都不必问,唯有对他们不利之物才会被张大延认真研究、改变。

    某一时刻,象征着“空间”的银灰色朦光蓦然暴涨,直将整个房间包裹进去。

    若此时有人回放留影石记录的影像,就会发现其中昏黑一片,寂静无声。

    ……

    (本章完)
………………………………

第三十六章 告别

    空间的变化致使留影石失效,身临其境的人却感受得清晰;他们分明在原地未动,眼前却无端换了个世界――

    深重的黑暗看不到止境,其中彩色光晕像巨大的星云,于这未知的空间中浮幽浮明。

    目光尽头显现出一滴血迹般的暗红,再以骇人的速度疯狂放大、直至冲撞而来,最后以濒临毁灭的危险距离与他们擦肩而过――而这一切却悄然无息,连呼啸的风声都无,好似一场恢宏默剧。

    瞬间看清了的暗红巨石――体积庞大如同一座宫殿;然而某一时刻张大延脑海中猛然劈下一道灵光――这分明是一枚被放大了无数倍的空冥石!

    张大延再愕然望向暗空中央那浅白色的光明巨影――那与山海同样辽阔的晶莹羽翼――这岂非正是之前的那道微小的凤凰幻影?!

    那么,这无所不在的黑暗空间……原来是身处五行鼎之中?

    “这这这――”张大延简直要惊得说不出话来,瞠目叫道:“这是什么?!你改变了空间?主物质空间?就凭区区一个药鼎和几颗空冥石?!”

    陆启明直起手臂,恰好迎上另一枚疾速飞来的巨大空冥石;而暗红的石壁却毫无阻碍地穿过了他的指尖――双方看似相交,实则毫无影响。

    张大延眉毛一挑,沉吟道:“这是……”

    陆启明点头,解释道:“这个阵法主要的作用改变的不是空间本质,而是我们对空间的感知。师父与我实际上也确实仍在原地,但是精神上感知到的却是被放大了的鼎内空间。”

    “但是你对这虚拟放大后的空间中的事物进行精神力干涉,也会依样映射为真实的改变。所以不是单纯的感知幻觉,而是在精神力层面的‘真实’。”张大延续道。

    陆启明笑着点头道:“正是。所以我称之为‘半实质化的放大空间‘。”

    ――这样一来,既然面对的是放大的场景,之前困扰他们的“微雕”的难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陆启明抬手一指,赤金洪流如游龙般涌向凤凰幻影,轻而易举地勾画出之前不可能实现的精密纹路,秘法的雕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完成着。

    ……

    秘密的银灰色光晕缓慢褪去。

    门窗,桌椅,五行鼎如常。空冥石化作暗红色烟尘落入鼎底,微光闪烁的精致灵珠悬于鼎中,像一枚果实。

    此前那荒诞又浩瀚的场景无声消散,他们已再次回归了对空间的正常感知。

    陆启明抬手将灵珠招了前来。

    通体晶莹剔透,与琉璃质地相若。灵珠中央有几近凝实的赤金凤凰,神态如生,似将振翅而出。唯有凤凰羽翼边缘的颜

    (本章未完,请翻页)色在灵珠中忽聚忽散,像赤金墨汁滴进深水的某个瞬间。

    如果此时有感知高绝的大修行者将精神力渗入灵珠,就会发现那凤凰影子连每一片羽毛都由无数细密玄奥的金线勾画,无与伦比的精致,再放大千百倍也不会有一丝细节的瑕疵。

    “居然……”张大延喃喃。

    凤凰影子倒映在老人的眼底;他神色有轻微的恍惚,低叹道:“居然真给做成了。”

    将术诀、秘法等依靠修行者本身才能实现的东西,通过独特的炼制手段固化出来――这是足以改变时代的创造。张大延作为发明者,怎可能真的仅满足于制造区区一个敛息术诀。

    而如今师徒二人仅在数月内就完成了一件更高难度的固化秘法――且先不论秘法的效果;这件事本事,就对张大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陆启明清楚师父此刻的心情。他心念一动,自青玉坠中取出一个方正玉盒――这是他很早之前就已准备好的,最合适拿来存放这枚固化秘法。

    张大延回过神来,奇道:“你拿出个盒子做什么?”

    陆启明将灵珠装入盒中封好,一边递给张大延,认真说道:“师父,咱们现在仍待解决的那几个问题,没有这个实例对照着研究是不行的。反倒是我――古战场而已,我确实用不到这件东西。”

    张大延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接过盒子、再次打开,然后一巴掌把珠子直接按在了陆启明脑门上――这一连串动作做得那叫一个利索熟练――毕竟有金蝉柏叶子那次在先。

    张大延道:“用不用得到是你说了算的?”

    陆启明苦笑着摸了摸额头。还好这次他对固化秘法使用的方式特地做了改进――灵珠刚触碰眉心时就化为一道流光融入身体。否则要是还像上次一样――就算灵珠的模样再美观,一直粘在脑门上……实在看起来太尴尬了。

    张大延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放心笑道:“这样才对嘛!”

    若作比较,固化秘法比固化术诀更有实战价值。

    秘法威力巨大,因而必须付出代价;有些品质过差或负担过重的秘法甚至会导致修为倒退、乃至危及性命。

    凤族秘法得天独厚,自不虞有此危难,但亦必须以燃烧灵力、精血为代价――听起来似乎无大风险;然而值得动用秘法的情境本就危急万分,付出秘法代价后,对修行者无疑雪上加霜。

    而有了这固化秘法之后,就能完美规避激发秘法所带来的沉重负担。

    张大延想着,满意的点了点头,转又遗憾道:“只可惜里面的能量只够你用一次,它自己蓄能的速度又太慢。否则你可以直接那这秘法当身法用,又哪里去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得?”

    “哪有这么奢侈的事……”陆启明忍俊不禁。正是因为材料太过贵重难寻,他们才无法炼制额外补充的能量,结果师父竟已经想象到这种深度了?“现在这样已经足够好了。”

    张大延叹:“也只能以后想办法改进了。”顿了顿,他问道:“你明天就出发?”

    陆启明点头,笑道:“我前天接了几个沿途的任务准备路上顺便做了,否则作为学生的分数太低,连参选道院的资格都不够。”

    张大延道:“你怎么又想起来去做学生了?你用讲师的资格也一样能进来道院啊――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不去你们世家做客卿享福、偏偏蹲武院教书?”

    陆启明默然片刻,道:“这我还真不知道……算了接都接了,刚好让小笛子练练手。”

    张大延就乐了,“你准备路上带着我小徒孙女啊?”

    陆启明点头,轻叹道:“那孩子……这次也算带她散散心吧。”

    张大延啧啧道:“听着就是准备一路游山玩水的――你妹妹肯定肯定也要跟去吧?”

    “子祺本来确实是说要去的,但毕竟是长大了――说古战场她又不够修为,还是留在武院修行的好。”陆启明轻笑道:“我很有些惊讶呢。”

    “好好好,知道用功就是好孩子。”张大延点头,又好奇道:“你那位龙族公主呢?”

    “什么叫‘我那位’……”陆启明哭笑不得,摇头道:“她有事要回族里一趟,我们进古战前汇合。”这次不等张大延继续八卦,陆启明自觉解答道:“宇文姑娘也不同行,她很早就回去了。”

    张大延这么一算,道:“那岂不是说,你这一路就带着小笛子一个?”

    陆启明点头。

    张大延道:“那你干脆先别走了。你教了那些学生两个月剑法,他们好多给我说希望你带队去古战场呢。”

    陆启明无奈,提醒道:“师父莫非忘了?我毕竟是陆家的人……”

    “诶呦,这我还真给忘了!”张大延一拍脑袋,又道:“要不然……”

    陆启明等半晌没见师父继续开口,只好问:“不然什么?”

    张大延小声劝道:“要不然这次你别去什么劳什子古战场了?”

    陆启明眨眨眼――这又是来哪一出?

    张大延也知道这话好没道理。他胡乱揉了揉自己脑袋,把原本蓬乱的头发揉得更加歪扭。他郁闷道:“这怎么回事,你还没出发,为师竟就开始想你了?”

    陆启明一怔,轻声微笑道:“真的很快就回来,师父放心好了。”

    东方,天光正朦胧。

    ……

    (本章完)
………………………………

第三十七章 禁婆讨食

    出了中武,再东行六百余里,便到了大盛王朝西北边境的浔州。

    是日雨声淅沥。车窗外是阴天日暮时分的黯淡光线、以及深夏时节的特有的闷热湿气。

    但马车车厢里却是十足清凉明亮的。

    这是一架非比寻常的马车。

    最前方是两匹高头大马并驾齐驱,神骏通灵,奔腾时星流电掣,凡俗目力根本看不清晰――正是中洲名马“汗血龙骑”。

    车身通体以栎木构建,却绝不是普通的栎木――是产自风水宝地东鞍山的灵瞳天栎。即使今日天气阴暗,木质也显现出丝绒般的柔和光泽,是一种沉静内敛的金棕色。

    更奇的是,以汗血龙骑如此的速度,马车竟仍能始终平稳如静止――这完全违背常理的一幕,若叫有识者看见,定能脱口而出两个字――阵法。

    “公子,前方就是昆阳城了!”驾车的是个年轻的高瘦小伙,活泼而健谈,一路上讲了许多周边的奇闻趣事,说话时声调总是上扬的。

    一只白皙纤细的小手飞快伸出来,“唰”一下把帘子拉开;小笛子从车厢探身往外望了好一会儿,待看清暮色里的那座山城,她回头对车里人笑道:“师父,一下山咱们就到了!”

    无怪她需要眼睛适应才能看清,原来车厢中的光线反倒比外面更加明亮。

    通过掀起的遮帘有夜明珠温暖莹润的光泽透出,车厢里萦绕着安静的茶叶清气,依稀还能看到缝制材质精美的舒适软座。

    陆启明刚刚正翻看着一卷民间书生写的精怪故事,是在上个落脚的酒楼里顺手买下的。著书人名不见经传,故事也仅流传于一郡之地,可贵之处在于文中对本地风土人情描述的细心考究。

    他听出了女孩语气中的兴奋之意,莞尔笑问:“既知道是昆阳城,也不紧张吗?”

    小笛子嘻嘻笑道:“有师父在,紧张什么?”

    离开武院前,陆启明通过讲师的权限挑选了几个于他有些价值的隐秘任务;昆阳城正是第一个坐标。

    ……

    青年车夫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着车厢里的对话,心中好奇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