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绿色风暴-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那句话,一直往前走吧,不要回头,永远不要回头,身后那腥臭的腐土,我是不愿回去了,”自言自语的辛濡林,靠在轮椅上,喃喃地闭上了眼睛。

    如血的霞光中,王大力和几个老匠人正在西门石堡工地上,脚踩两丈宽的堡墙地基,商议着如何能加快修筑堡墙的速度。

    有道是人民才是真正的创造者,从一里外的灰泥场,直到堡墙这里,沿途竖立了数十跟长长的吊木,把一块块重达百斤的灰泥石块,一路传递到了工地上,再由工地上最高至五丈高的吊木,进行最后的调运,已经是建筑史上的奇观了。

    “看样子,如果黄灰泥用量不缺,那堡墙会在两月内完成,剩下的可就是堡里的水道、街道,修筑军舍、石屋了,”跟在王大力身后的老匠人,缕着胡须笑道。

    “可惜,就是挖不出水来,”有人遗憾地说道,“不过咱们有水伞,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是啊,没想到,咱们这些不识字的匠户,在这荒野之地,也能修起如此的石堡,简直是城池了,”另一个老匠人,美滋滋地说道,但是,他的话被王大力眼里的眼神制止了;石堡好说,那是民间的说法,无有定制,但城池一说可就犯了忌讳,还是不要提的好。

    “大家各司其职,能让石堡入冬前修成,就是大功一件,”王大力眯眼看看地基外的空地,“这里往外,石堡一圈百步边缘必须保证栽种有黄连树,老刘头你马上去马道石堡,联系石关屯那里采割枝苗,”

    内堡堡门处要修一个大拱道,依旧不会有落闸的堡门,石堡外也不会深挖壕沟护堡河一类,这已经成了萧夜麾下石堡的一个特色了。
………………………………

正文 二十三章、黄家少爷

不得不说,韩宝财还是有着商人敏锐嗅觉的,在黄家少爷赶来石关屯的空隙里,派出韩三才,给萧夜送去了几车日常物资,针头线脑铁锅布匹啥的,换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甚至,萧夜拿出了几匹战马,交到了韩三才的手里,可是把这个伙计激动地连连拜谢;要知道,就算是边镇战马也难以买到,这可是官府垄断的生意。

    但是,随着黄家三少爷的到来,韩宝财毫不犹豫地退缩了,和黄家抢生意,他不觉得自己活得时间太长;不过,萧夜既然惦记上了韩家粮行,可不会放弃他这条暗地里的生意线路。

    起码,在以后的时间里,石关屯和韩宝财隐晦的粮食交易,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双方心里都明白狡兔三窟的道理。尤其的萧夜,戒备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增长。

    晴空万里,秋风瑟瑟,黄家少爷终于随着黄家车队,施施然来到了名不见经传的石关屯。

    一袭青色暗花长袍,脚下绞丝纹软靴,大红色披风在肩的黄昌祖,俊面朗目,雪白的高头大马,让下山迎接的萧夜,自是小小地不爽了一把。

    和锦衣玉食的黄昌祖相比,边塞骄阳下枯燥的练兵,山地沟壑草甸里长距离奔波探查,西门萧夜身子骨虽然更加结实,但低矮了半头的个子,陈旧的鸳鸯战袄,还是让自觉没多少心气。

    仇富的心态自古就有,表现各异而已,萧夜也脱不了俗气。

    马蹄声近。

    石山脚下,看着那轰然到来的车队,心里暗骂一句,仰着黝黑的脸庞,萧百户提口长气,大步上前,“本官碎石堡石关屯百户西门萧夜,当面可是黄公子,”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被众家卫围伺在中间的,自是黄家的带头人,萧夜可不管这些。

    他的身侧,十几个武装亲卫虎视眈眈,士气也是不差。远处四周人影晃动,隐隐埋伏的夜不收也是火铳在手,目光不善。

    长长的驮马车队停下,后尾还在乱石岗看不到尽头,灰蒙蒙尘烟荡过,一匹健马分开众人,得得地慢慢走近。

    坐在马背上的黄昌祖,手拿马鞭,仔细地看着十步外的萧百户,刚才萧夜一句本官的字眼,差点就让他笑了出来。这一路上,枯燥的沿途风景,已经消磨了他的好奇心,但这个一本正经的年轻百户,又让他提起了兴趣。

    权当是出来散心的黄昌祖,压根就不在意这次所谓的交易,万两以下的生意,和他的身份还是不相符的。

    两个哥哥在地方官府为官,京师朝廷也有本家叔伯,在太原府骄贯横行多年的黄昌祖,进出千户所犹如逛街般方便,突然遇上一个愣头百户,自然新奇有加。

    腾地翻身下马,缰绳丢给家卫,黄昌祖马鞭在手心里轻轻地敲着,漫步走到萧夜近前,左右打量着这个矮了自己半头的百户,不过,萧夜略显稚涩的黑脸,还是让他软下了心肠。

    边军不易,他听过没见过,见到的都是满脸油光的千户,一脸奉承媚笑的百户,还有和善如长辈的指挥使;至于那些面黄肌瘦的军户,自是视而不见。

    肃州卫精悍的军士,不是在清风谷那里吗,咋地这里也有,心里嘀咕着;良久,黄昌祖嘴角一扯拱手笑道,“黄家嫡子黄昌祖,见过萧百户,”

    他手里的皮鞭没有当头打下,他是幸运的,萧夜也是幸运的。

    看在那些骄悍的军士面上,黄昌祖没有放肆,否则气疯了的萧夜,也会直接变成草原上一头饿狼,彻底绞碎黄家在草原上的生意。

    黄昌祖傲气,萧夜更是骨头强硬,一旦见面发生了不愉快,那后面就难说了;黄家少爷的笑意,让双方家卫军士,暗暗松了口气。

    萧夜则看在一眼看不到头的马队面上,腮帮子隐隐咬动,忍下了这个浑身傲慢的黄家少爷。

    “呵呵,三少爷,您看是不是上山歇息,萧百户已经准备好了房间饭菜,”两人大眼瞪小眼,身后眼见情况不妙的黄管事,赶紧上前,冲着萧夜挤挤眼,躬腰笑道。

    “额,是啊,路途疲惫,有劳萧百户了,”清淡淡地一甩马鞭,黄昌祖对着萧夜一点头,示意他当先带路。

    “请,”萧夜强忍心里的不满,伸手引着黄公子,向山上走去。

    自然,上到山道,一路上对道路地面的惊叹,黄昌祖是免不了的。当听到这是石关屯出产的黄灰泥,他的眼睛微微一亮。

    傲气归傲气,生意头脑颇有见地的黄昌祖,眼光自是不差,几句话温下来,已经盯上了这种从没见过过的物什。

    上得山顶,看到那土黄色的围墙,坚实的暗堡,还有一色土黄色的石屋,黄公子的第一个目标,已经确定。

    “汪汪,汪汪,”厌恶地看着围墙入口处,几只被踢开的土狗,黄昌祖站住了脚步,四下打量着,“萧百户,你这里的人口,还是太少了点,”

    何止是少,简直是人口凋敝,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影。见惯了城市喧闹的黄昌祖,一时还适应不了眼前的荒凉景象。

    五个小旗,留下一个守山,其他人被撒了出去,萧夜可不想自己关键的生意,被突然打搅了;王大力的五个小旗,三个也被打发去了后山,砍伐木材去了。

    留在山上的,除了老人小孩,也就是土地庙后的汲水五人,还有工坊里叮叮当当的声音。

    “小屯人少,加之被鞑子两次袭扰,损失连连,”萧夜面对黄昌祖不着痕迹的奚落,只能苦笑。

    “这黄灰泥是当地特产,可否也让黄家加入其中?当然,自然不会白白耗费百户的银粮,”黄昌祖眼珠子转了转,微笑着看着萧夜,谈起做生意,他可就要正视萧夜了。

    “啊,黄灰泥?”萧夜也被黄昌祖的话,说的突然愣住了,脑子里刚才还在盘算着镜子和军弩,要大幅度提价的事,怎这个三少爷,就看上黄灰泥了。

    “是啊,咱们去那里看看如何?,”提起生意,黄昌祖满身的傲气赫然不见,精神抖擞地指着远处的灌模场,那里,一块块四四方方的土黄色石块,在骄阳下,整齐排列,很是惹人注目。

    “行啊,”萧夜自是在前带路,心思陡然急转连连。

    几人走到灌模场,萧夜笑眯眯地叫过老吴,一指脚下的大铁锤,“吴大哥,你砸上几下试试,”老吴作为一个家卫头目,武艺高强,膂力超众,见三少爷颔首,自是上前,一把抄起了铁锤。

    “想我大明,每年城墙修筑耗巨糜,要是用此等石块,坚若顽石,也可省时省力,“转眼间,变成了商人的萧夜,也开始推销他的黄灰泥了;随着他的话声,老吴一声大喝,举起了沉重的铁锤。

    咣咣咣,几下大锤落在石块上,双臂发麻的老吴,也拿不住锤柄了,而土黄色的石块上,竟然只有几个点点的痕迹,这一下,就连三公子身旁的黄管事,也开始兴奋。

    黄管事想的,比萧夜思路远了不止两座山,这黄灰泥一旦大量使用,黄家的财路,绝对是又多了一条;修城墙,盖房屋官邸甚至是修路等等等等,如此坚固的石块,那用处可就大了去了。

    三少爷黄昌祖,眼力更是不差,脸上已经洋溢出了罕见的暖笑,刚才还高高在上的心气劲,已然消散不见。

    “萧百户,此等石块,花费几许?”在黄昌祖和黄管事忐忑的注视下,萧夜轻轻笑道,“石材没有费用,满山都是,但人力磨成粉末,却是一个大头,千斤的粉末,需要人工一两,其他配料若干,”

    他说的是半实话,现在石磨每晚能吞噬石料近四百斤,流出的粉末,就有了三百八十斤之多,难怪王大力他们一众工匠,都把石磨当成了黄灰泥的专用石磨了。

    进出石料分量的差异,就算是有人察觉,也归在了消耗上。这些工匠,对重量的敏感性,相当的手辣,不可小视。

    两个小旗二十个匠人,每晚一班十人,轮换磨出近四百斤的粉末,补贴饷银也就四五十文,这也是萧夜实发的数。再算上正常粮饷,千斤粉末人工一两,萧夜没有乱说。

    “这么贵,”黄昌祖和黄管事,顿时没了兴致,再加上路途运输的费用,他们赚的也就少之又少了。

    “当然,要是黄少爷需要,我石关屯可以优惠供给,千斤的粉末,五百文就可以交易,量大从优嘛,”没有生意头脑的萧夜,见客人面色不愉,直接就对折了一半的价钱。

    这还差不多,黄昌祖和黄管事不动声色地暗暗点头,如此,也是一条赚钱的买卖。但其中关键的是那些配料,明显这个小百户是不愿说了。

    接下来,照例参观过了石关屯,黄昌祖坐在萧百户的院子里,见到了期盼多时的镜子和军弩,十面铜纹琉璃镜,二十把连发军弩。
………………………………

正文 二十四章、新建磨坊  

交易归交易,萧夜见这个富家子弟能塌下身段来交流,顺势就提出赠送火铳一事,让黄昌祖很是高兴,面子嘛,他看的相当重要,一旦不谈生意,他还是相当自傲的。

    火铳之事没法遮掩,还不如大方地拿出来,哪个想买的话,价钱还不是他说了算。

    至于望远镜,萧夜没有提起,这物件还是有点敏感了,交浅言深的事他不干。

    “哈哈哈哈,好,萧老弟,”爽朗地高笑连声,对于颇有些投脾气的萧夜,黄昌祖相当满意,眼里精光一闪,长身而起,“萧老弟和我投缘,如若有幸,我黄昌祖愿意和萧老弟结为金兰,也不知道,萧百户意下如何?”

    他这一番话,让萧夜顿时目瞪口呆,也令赶来的杨天受抚须不语。

    只有站在旁边侍候的黄管事,眼角蹦蹦乱跳,三少爷的金兰兄弟,哪个不是被他吃的死死的,太原府已经是闻名了。

    “怎么,萧百户莫不是看不上我黄昌祖?”萧夜很是呆滞的脸上,那傻傻的表情,令黄昌祖面色不愉,也让杨天受暗暗摇头。

    “不是,哪个,我一个小百户,咋能攀得上你黄少爷?”尴尬地挠挠头,萧夜没多大惊喜,而是谨慎的凝重,却是让黄昌祖再次愉悦起来。逢喜不惊,遇事不慌,他的兄弟就该如此。

    “什么高攀不高攀,因人论事,世家身份不在其列,”大手一挥,黄昌祖令黄管事备起香烛,拉着萧夜,干脆地去了土地庙,直接就和萧百户,在杨天受、黄管事的见证下,于土地神前插香结拜为异性兄弟。

    交换生辰八字,鬼神前立香盟誓,明朝人相当的郑重。

    萧夜的心里,还是很激动的,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多了一个兄长;黄昌祖比他大三岁,当仁不让地做了大哥。做事老道的黄昌祖,轻易地就把萧夜拉到了自己阵营。

    至于是真心还是假意,他在石关屯黄灰泥交易上,随即就占据了优势;这一点,让杨天受很不看好萧夜的寡柔。

    吃软不吃硬,是萧夜的一个硬伤。

    此时,萧夜才知道,黄昌祖在太原府还有两个异性兄弟,都是家中经商的富家子弟,眼下在太原府治下的威武镇,新设的营兵里当管队官。

    而他,竟然成了黄昌祖的四弟。

    萧夜家小院里,拿着沉冰冰的火铳,黄昌祖兴奋地摆弄了好一会,要不是天色已晚,他早就拉着萧夜去打铳了。这种造型修长,和以前见的火铳迥然不同的武器,他看在眼里,也是满心的好奇。

    “老四,明天,明天早上咱们就去打铳,听说你用火铳和鞑子对阵,颇有收获,为兄是得见识一二,”和一脸好奇的黄昌祖不同,萧夜倒是很慎重地交代。

    “火铳危险,黄大哥要谨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不得已用之,切记不能连续开火,炸膛的创伤,李郎中那里就有伤例,”萧夜好心的话,黄昌祖只是点点头,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萧夜手里有从波斯人那里换来的货物,眼下他得到了三样,这次上山,加上遇见黄灰泥的惊讶,已经是所获颇丰了。

    黄管事早派了老吴,去练兵场搭起了帐篷,屯里石屋阴潮,黄少爷受不得遭罪,萧夜亲自把刚认的大哥送到帐前,这才躬身告退。

    萧夜连连保证,今后但有从波斯人手里拿到货物,首先供应大哥,这才摆脱了黄昌祖的挽留,匆匆向岳父家里走去。

    “萧百户,这大家子弟,不好打发吧,连你也给绕进去了,”小院里,杨天受一把摇扇在手,冷笑着调侃着萧夜。

    “看黄昌祖其人,喜好猎奇人亦眼光独到,黄家商事兴旺也在情理之中,但太过铜臭味了,”言语里的讥讽,让萧夜脸上一红,今天他可是也当了一把商人,和大哥谈货论价,可是让岳父全看在了眼里。

    “岳父大人,萧也知道黄公子所想,但背负家仇,还是让岳父失望了,”一改刚才恭敬的神色,萧夜拱手肃然。

    萧夜不顾一切地想搭上世家,又下意识地保持距离,心里所想,杨天受也隐隐有感,但他对萧夜竟然拿出了火铳,去换并不现实的友谊,还是颇为不满。

    “火铳是石关屯守山利器,还是慎之又慎的好,”关切的轻责,萧夜只能连连点头;火铳打造不易,王铁匠已经有所断言,尤其是弹丸,他不相信黄家就能仿制出同样威力的器械;要真是那样,只要原料不断,自己一天两支的速度,也能把五个小旗,尽快武装起来。

    手里有了实力,那才有复仇的希望。

    要是被蒋杰逼迫紧了,大不了,拉着石磨跑进草原,去那湖泊边重新开始;草原上众多的汉人奴隶,人数势必不少,也悄悄打开了他的眼界。

    军户们只要有饭吃有饷拿,就已经千恩万谢了,只要骨干在,他也不怕队伍会散掉。

    “萧哥儿,你已经束冠,还没有取字吧,”萧夜的慎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