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绿色风暴-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七叔,我就这么叫行不?”萧夜眯眼啜了口茶,没有搭腔,反倒是拉起了近乎;他现在脑子清醒无比,自己势单力薄和鞑子对着干,后面还有张忠在盯着,就是黄家王家等那些人也不是善主,实在是需要能帮扶一下的势力了。

    哪怕田家中立不偏倚,就是好消息。

    “哦,当然,秀秀可是我看着长大的,你要是亏待了她,我第一个要上门找说法的,”作为田秀秀的远房叔伯,田房俊排到了第七位,毫不含糊地点了头,稳稳地坐在椅子上。

    “那些货物好说,现在不着急,”萧夜心情大好之下,从桌子下拿出三个小铁盒,“夏季炎热,尤其是西北边镇,我先请你喝点冰水如何?”

    这是今早从洞道那边取来的好东西,萧夜还没来得急验看,这田房俊来了,大家都先开开眼乐呵一下。

    “刀子,提桶水进来,”扬声吆喝了一句,外面守着的刀子,答应着跑去伙房了。

    拎着满满一个木桶的刀子,很快就进了前厅,脸不改色地把桶在灰泥地面上放下了;装满水的木桶,打眼看去,足足有五十多斤。

    前厅里两盏明亮的风灯,照的房间里很是亮堂,萧夜从铁盒里拿出一个小瓶,走到了木桶前。

    凝冰剂,是加工中心里新出的军用物品,萧夜不清楚为何军品里有着这玩意,但在夏季里可绝对是抢手货了。

    “大概是哪个磨坊里偷懒,把石灰石给用上了,”萧夜心里嘀咕着,拔去小瓶的软木塞子,把里面的白色粉末抖索着倒进了木桶。

    凝冰剂需要的原料,说出来萧夜都为之嗔目,这种凑巧出来的军品,他现在看来只是解暑的东西罢了。

    不用搅拌,几个呼吸的工夫,眼看着清澈的净水,发出微微的咔咔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凝结成了一个大冰块;这场景不但让萧夜瞪圆了眼珠子,围观的刀子和田房俊,也是惊愕地张大了嘴巴。

    “这,这,这是冰,”眼看着冒出丝丝寒气的木桶,刀子使劲眨巴几下眼睛,确定了自己没眼花,结巴着指向冰块。

    夏季用冰消暑,是大户人家的奢侈物件,那窖藏的冰块,冬天一文不值,但到了夏季,可就成了稀罕的值钱货,就连田房俊夏天也是回了太原家族里,才能吃上一点。

    和刀子一样,田房俊狠狠擦了一下眼睛,再看木桶,眼睛里的惊愕已经变成了炙热,是的,对即将到手的商机,他坚决不能松了手。

    拔出腰间的狩猎刀,萧夜在冰块上咔嚓咔嚓地插了几下,溅起的冰屑飞在脸上,凉飕飕很是不错。

    撬下几块冰来,萧夜拿在手里看了看,放进嘴里咯嘣嘣嚼着,“来,都尝尝,天气闷热的厉害,还是这玩意吃着爽透,”

    当凉丝丝透心的冰块含在嘴里时,田房俊已经打定了主意,这啥的凝冰剂,他一定要拿在手里,不说太原府,就在是甘肃镇上的酒楼里添上一道冰品,就能让自家的生意火爆到了极点。

    刀子鼓着腮帮子,咯嘣地嚼着冰块,含糊地说道,“要是再加上点糖,那就更好了,”

    说者无意,但田房俊脸色忽然精彩万分,心里可就开了锅了,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加上了糖,或者水果,可不又是一门生意了么。

    “不错,加上糖味道会更好,”萧夜笑眯眯地赞了一声,扭身走到桌子旁,打开了另外两个铁盒,露出里面满满的白色粉末。

    “来,七叔,不要吃了,吃多了冰会拉肚子的,”说着话,萧夜一回头,差点就和田房俊来了脸对脸,唬得他斜斜退出两步;这老家伙,身手矫健啊,以前没看出来。

    “这是,凝,凝冰剂?”脸色涨红的田房俊,压根就没理会萧夜的表情,指着铁盒里的粉沫问道,目光炯炯。

    “咳,不是,是盐,要不先让刀子尝尝?”萧夜摇摇头,他的话没说完,田房俊的手指头,已经戳在了盒子里。

    蘸着一些粉末,田房俊把手指头凑到眼前,这细细堪过砂粒的白色精盐,此生他是没见过;打量了几眼后,手指头小心地放进了嘴里,田房俊的眼珠子,顿时凸了出来。

    “萧哥儿,哦不,西门百户,这盐,我们田家要了,秀秀可是你的人了,价格你看着给,有多少我们买多少,”心思敏捷的田房俊,虽然恨不得扑到萧夜身上,但还是很冷静地道出了自己的靠山。

    没错,现在事情有点反了,田秀秀成了他谈判的靠山,这让田房俊很是庆幸,亏得这次自己坚持了,把秀秀送回来,要不然,到嘴的肉绝对会飞了。

    这种纯白的精盐,拿到甘肃镇,就是价钱翻上两番甚至三倍,也会被一抢而光,有钱人哪里都有,就看有没有好东西可卖了。

    至于盐引,田家下属的商铺就有,狸猫换太子、小斗换大斗谁不会。

    独家生意啊,萧夜每有吭声,而是心思重重地坐回了桌子旁,“刀子,把桶提到后院,让秀秀她们泡了冰水,解解乏,”

    “晓得了,”刀子瓮声瓮气地应了,嚼着冰块拎桶出去了;这么大的一桶冰,百户夫人们可是吃不了,肯定会让栾凤英她们尝尝的。

    和秦石头、王虎一样,刀子的眼睛,现在也盯上了那些女护卫,只要大家公平竞争就行。

    前厅里安静下来,指头在铁盒上轻轻敲着,萧夜瞥了眼左手坐立不安的田房俊,考虑良久,这才开了口。

    “凝冰剂,一瓶十斤粮,精盐,就用青盐换吧,井盐也行,”

    “五斤粗盐换一斤精盐,”

    这次田家商队不但带来了粮食、矿料,还有王大力需要的木料,那些军舍的修建,黄灰泥紧缺,已经到了没法搭盖房顶的地步了。

    听到萧夜如此爽快的价格,田房俊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知道,是田秀秀在里面起了作用;要不然,萧夜狮子大张口,坐地漫天要价他也没办法,连还价的底气都没有。

    要是萧夜公开拿出来卖,恐怕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果然,萧夜接下来的话,让田房俊深感这次没有白受罪。

    “这两种货物,也会拿出来卖给其他商家,凝冰剂一瓶二十斤粮换,精盐用十斤粗盐换,”爱买不买,反正自己手下的军户、匠户也需要,萧夜不在乎能卖出去多少。

    打了五折的价钱,足以让田家收到自己的友情了,要是他们还不满意,萧夜只能一视同仁了。

    “行,我们田家应了,”萧夜爽快,田房俊也不愿含糊,一口就承下了这个侄女婿的要价。

    交易谈妥,双方皆大欢喜,田房俊见时间已晚,正要告辞,“那个七叔啊,我这还有点事,”

    看看,就知道这小子不好糊弄,真是个小滑头,心里扉啐了一句,田房俊脸上笑着一摆手,“都是自家人了,有话就说,七叔能帮上忙的,肯定会搭手相帮的,”

    话里的意思萧夜懂得,自不会让这个便宜七叔为难的。

    “那个石关屯,是我第一次建屯所在,是有些难舍,尤其是土地庙里的偏殿,还有我一些弟兄的灵牌,我不想被别人挪动了那些灵牌,”

    “那里的灵牌、坟地,就是我没机会去,也会在清明、年节派人去香火祭奠,”

    “现在那里的百户胡适彪,还有总旗张子长,他俩守在那里,我不担心,但要是换了旁人,就难说了,”说话间,萧夜忽然有了念头,似乎不把那些灵位挪过来,也是个好主意。

    “呵呵,我还以为是啥事呢,原来是这件事啊,”田房俊闻言哈哈一笑,眉头舒展了不少。

    “石关屯那磨坊里的石磨,张监军已经派人拉去了后山工坊,就是老羊口的那个石磨,也转到了丘陵工坊,”

    “他是不放心你啊,拉着我们一起扎堆,其实,这也好,免得那些匠人们担惊受怕了,”

    “石关屯,要不是有着上峰军令,碎石堡几乎都要废弃了,谁还愿意去那里守着,”说到这里,田房俊轻轻摇头,他也不看好那个是官屯。

    “那些张家家卫临走前,把石关屯里的三个水伞给带走了,现在那里喝水都成了问题,粮食也是靠着碎石堡调运,迟早要荒掉了,”

    “等回去了,我给田广林说一声,稍微照顾一下石关屯就可,那里没人想去,”这番话,让萧夜心里浑不是滋味。

    想自己去了石关屯,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终于让那里有了生气,自己也喜欢趁着黎明的静凉在院里练刀,现在一年不到,那里竟然要荒废了,说不可惜,萧夜自己都不相信。

    “不过,在那里置兵屯是必然的,”田房俊压低了声音,“一是要防着鞑子不告而入,二来么,就是要提防着你这个艾山刺部落的百户了,你这个愣头青,很是让张大人憋屈啊,”

    萧夜对田房俊的调侃,不过是一笑了之,但也松了口气,石关屯没被人盯上,他已经万幸了。

    “七叔,今后你行走于甘肃镇和这里,有些消息就多多打听一下,侄婿这里可是给您留着好东西呢,”萧夜话里的意思,田房俊自然明白,对于事关自己生意的卖家,他也不愿再出了其他偏差。

    生意嘛,讲究是可不就是一个货源稳定,除非将来找到了波斯人的货源,在这之前,他也乐于萧夜安安稳稳的。

    说定了下次交易的买卖,田房俊回去军舍休息了,萧夜急急也转回到后院,当晚,他肯定要留在秀秀的房间了。
………………………………

一百三十九章、水葫芦

    带着交易来的怀表、丝棉大衣、水伞,以及包裹严实的白愣纸,轻松了很多的田家商队,第二天离开了马道石堡;在沿途家卫队严密监看之下,商队过了马道关卡。

    田房俊骑马走在队伍前面,一旁家卫健马马鞍旁的褡裢里,仔细地装着三个小铁盒,这可是他的宝贝,一路上得看护好了。

    商队来到石关屯山下,随便交了税钱,天色还早,但田房俊借口路途疲惫,让家卫们聚拢了商队,就在赵无良的官店卡子不远处,搭起了帐篷,准备做饭休息。

    明天,他们可是要一口气赶回碎石堡,田房俊还的去找田广林,那可是秀秀的二叔,对于萧夜给田家带来的新生意,势必要告知一番。

    官店附近若隐若现的几道目光,田家商队并不在意,田房俊也是大咧咧进了自己的帐篷,迫不及待地在盛了水的小桶里,挑上了一些粉末;他可舍不得吧一瓶的凝冰剂倒进去,太浪费。

    随着萧夜和田家暗地里的生意,越来越紧密,田房俊已经开始正视这个普通的军户了,对于帮萧夜一点小忙,那是松快的很。

    夜色降临,赵无良那些税吏收拾了钱匣,坐着马车回老羊口屯堡了;石关屯这里现在吃水都要去后山,在那里挑溪水用,危险不说,路途也远得够可以,还不如那水袋带来呢。

    变得冷清的石关屯,就连赵无良他们也不愿去了,宁愿坐车去了老羊口。

    按赵无良的说法,还不如把官店就设在老羊口北面,那里离皇店又近,不就是收两道税嘛,遮遮掩掩的麻烦。

    他这次回去了甘肃镇,就去找县令说道一下,反正这道税卡是官府设的,道路仅此一条,往后退上十几里地,也不虞有商户敢从毒草里避开卡子逃税。

    仁宣之治过去七十八年了,大明帝国的战车,随着车辙上不断繁衍的蛀虫,开始步履蹒跚,行进的步伐慢了下来。

    但没有人能意识到一辆九成新的坚固战车,竟然会腐朽的那么快,以至于万里外辽东白山黑水之间的建州卫,那现在还在山野中苟延残喘的野女真,会在一百零九年后发力,最终掀翻了这辆庞大沉重的战车。

    话说得远了。

    夜色深沉,田家商队除了四周两处篝火处,有值守的家卫聊着天,其他人吃过干粮后,已经进了帐篷睡觉。

    最靠近石山的一个帐篷里,走出两个身影,从帐篷旁牵过两匹骡马,一声不吭地向东熟门熟路地抹黑走了。

    因田房俊早就打过招呼,看见了营地异常的家卫,遂没有理会离去的两个人,只是微微瞟了眼,就继续和身边的同伴聊天嬉笑。

    两个来自马道石堡的传令兵,带着萧夜的亲笔信,拉着两匹骡马,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中。

    商路通了,人员往来自然会频繁,马道石堡看守严密之下,北上的人一目了然,但南下的商队里,夹杂几个人谁能看得出来。

    当据守在石关屯的张子长,带着几个心腹赶到乙字号石堡时,昏暗的灯笼挂在堡门口,那两个穿着土黄色野战制服的军士,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正是西门百户的军士。

    虽然萧夜去了马道石堡,但是他留下的那套军规,还是被张子长严格地执行了下来,所以,能留在石关屯的军士,也只有原先的那些军士。

    碎石堡派来的军士,哪里受得了天天早出晚归的操演,而留在了老羊口的那些军士,因是萧夜的旧部,不受待见地被排挤到了石关屯。

    张子长手下可以带兵五个旗队,但现在他满打满算的,只有两个半不到三十人,到现在也只收到了碎石堡运来的一些粮食,至于饷银,天知道何时上司会大发慈悲。

    这些家属在碎石堡,或者老羊口居住的军士,要不是张子长暗地里交代了,西门百户会发给一半的粮饷,估计早有人跑去后面的两个工坊区里,当劳力挣钱养家了。

    对于今后还有机会在西门百户麾下做事,这些军士是抱着相当希望的,,每日的操演不断,就是趁手的家伙换成了腰刀、长矛盾牌。

    但就这样,石关屯现在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用那辆唯一的牛车,去后山工坊区那里,拉一车水回来,要不然第二天大家连水都喝不上了。

    想想那些张家家卫们,临离开这里时,强行带走了那三个水伞,尽管是有些破旧的水伞,张子长还是恨得牙根痒痒。

    在乙字号石堡里值守的军士,见到了熟悉的土黄色制服,一个个脸上的喜意,藏都藏不住;白天里尽管看见山下有人搭起了十几顶帐篷,但想不到这么快就有百户的人来了。

    传令兵吴昆是早前王梓良的跟班,和张子长见过几次,这次见面倒也不生分,两人见面打过招呼后,拿出了百户的信。

    张子长识字不多,也就是自己的名字,见吴昆拿出的信件,上面盖有百户印信,知道是西门百户派的人来,遂赶紧招呼进了石堡。

    去年苟良晨还在争夺地契的石堡,现在无人问津了,空旷的石堡里,黑乎乎的磨坊没了往日的热闹。

    提着灯笼,张子长推过吴昆递来的信件,“别寒碜哥哥我,老弟你来念吧,”

    “得,给你念念,”吴昆笑着打开了信筏,借着光线眯眼念到,“张总旗官,自有我部传令兵吴昆、尤喜,到石关屯充任军士,望予以照顾,所行之事不得干扰,”

    “另:石官屯、老羊口所留军士二十六人,今年剩余粮饷吴昆一并带去,”念到这里,吴昆把信纸收进了信封里。如此机密的信件,吴昆能当着大家的面念出来,要是王梓良知道了,不定会蹦起多高。

    “这就完了?”张子长瞪大眼睛,不甘地看着吴昆。

    “完了,你还想让百户夸你几句啊,”吴昆笑呵呵地把信件塞到了张子长的手里,一指旁边的骡马,“诺,上面还有两个水伞,你们的那三个快废了,百户让带了新的过来,”

    “哎呀,等的就是这句话了,”张子长一拍巴掌,慌忙把信件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