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胜的出其不意,昭王虽未曾预料到,但也不算惊讶。早年间,昭王确实徒手捉虎,还将虎皮制成地毯送给日兆王,让日兆王日日踩踏,寓意是龙威震虎、天下霸主。此事流传到民间,也成就了昭王不俗的口碑。
因着今日流言一事,昭王自知军中大有人对他不满,若能借机立威,倒不算亏,便安之若素的点点头。
哪成想齐胜还有后招等着昭王,他微微扬唇,抬手作揖,表示对昭王应战的欣赏,紧接着又佯装疲惫,打着哈欠说到:
“殿下,卑职已经接连战了两场,若输给殿下,乃是卑职力不从心,并非藐视您,殿下莫要见怪。”
齐胜之言一语双关,昭王怎能听不出他话里的讽刺,便一脸无所谓的回应道:
“嗯……比试当然得公平公正,不如――你先休息片刻,待我与新兵交手一个回合,再同你切磋如何?”
齐胜闻言挠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话但说无妨,我既言明比试结果必须准确无误,自然不会占你便宜。”
昭王面上在笑,心里却在暗叹:没想到这小子看着老实憨厚,内里却如此狡猾,不大会儿功夫就寻到空子报复自己。
“殿下,同新兵对战哪有同正规军对垒来得痛快,可正规军就那么一支队伍,唉!这可如何是好?若不能让殿下活动开筋骨,怕是卑职反过来占了殿下的便宜――”
宋将军听着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唇枪舌战,脸色有些不自然,直到咳出声来,刘参将等人才知晓那是憋笑憋的,并非是害怕齐胜得罪昭王的忧虑。
昭王被齐胜纠缠的有些不耐烦,他面上的笑意逐渐褪去,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两百名新兵――够麽?”
方右尉等人听了昭王的话面面相觑,两人俱是乍舌的神情,好像昭王脱口而出的数字是天方夜谭,然后他们调转头来看向齐胜,却被齐胜的言语惊得更加瞠目结舌:
“嘿嘿!差不多,差不多。”
。。。
………………………………
第八十三章:激战
昭王盯着齐胜硬挤出的笑容,有些汗颜无语,可至少对方没有再继续变本加厉的增添对战难度,昭王便不再多言,径直让刘参将亲自挑选了两百名身形精壮的新兵――组成临时的作战队伍,来与昭王一较高下。
初始,那些新兵还不太情愿:其一,是因着并不了解昭王有多大能耐,若凭白受伤,待会子的单打独斗定然吃亏,从而会影响考核成绩。其二,昭王的身份摆在那里,是相当于储君的地位,若迎头痛击,岂不是得罪了未来的大王?
实则还有许多方面的牵扯,都让这些被选出的新兵心存忌惮,是故:他们并不以和昭王切磋为傲,反倒一个个愁云惨淡的,一脸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的烦闷神情。
昭王洞察世事,自然对人心颇有几分研究,所以当他看到台下新兵们不太配合,半晌都不曾排好阵列,这才瞧出他们心不在焉之下,究竟在顾虑何事。
昭王沉下眉眼,面色严肃的发话:
“场上众兵听令:尔等与本王进行交战演练,属于考核的一部分!这柱香点燃后,本王的身份乃是考查官,仅此而已!对战中表现杰出者,能获得比及齐参将一样的特殊待遇。因此……若尔等甘心放弃这大好的升迁时机,完全可以立即退出!”
昭王一番训诫,既有安抚人心的作用,亦有震慑军心的效果。那些心怀忐忑磨磨蹭蹭的新兵们听闻能借此机会撵上齐胜,立马一改洋洋不睬的萎靡,变作眼冒精光的期待,顷刻间排兵布阵完毕,只待昭王就位。
昭王转身朝宋将军示意,宋将军慈眉善目的颔首,昭王适才走下高台,迎风站在新兵几米开外的正前方。
昭王英挺的身姿笔直而颀长,玄色长衫伴随风势衣袂飘飘,清俊的眉眼如雕似刻,爽朗的面容带着干净的浅笑――
他不骄不躁,甚至毫无作战前的亢奋,单单是目光平静的直视前方。从容到有一丝自负,怡然到有几许张狂,他若无其事的模样,显出睥睨天下的姿态。
台上原本毫无表情的齐胜,在看清昭王的神态后,居然勾唇一笑,面上兴趣盎然,宋将军亦然。余下刘参将和方右尉有些许担忧,私以为昭王过于懒散了。
“开始――”
宋将军一声令下,香火也被点燃,那些眼红齐胜的新兵不假思索的迎头而上,他们对战绩的渴望如狼似虎,全写在杀气四溢的双目之中。
新兵组成的战队,不比骁勇军正规编制那样井然有序,更不懂配合与调动,只是一味的冲向昭王挥拳踢腿,甚至怕旁人抢了战绩一般与昭王抵死纠缠,让队友无法靠近,也就没有了帮衬一说。
昭王不想打草惊蛇,故而只是防守,并不出击,可是单看他移形换影般的推挡速度,就不难知晓,昭王的实力不亚于齐胜。
台上精神奕奕的宋将军,表情格外诧异,恐怕连他也不曾料到――昭王会有这等能耐。
若拿齐胜方才的作战难度与昭王对比,反而后者更加吃力。因为:骁勇军老兵虽说拥有极其完备的作战攻略,却只能针对两军交战,并且只适用于双方人数相当,能力不相上下的情况。若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须臾间被窥破阵法,战斗则会很快结束,齐胜的例子就足矣说明。
但昭王的对手――是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他们只擅单打独斗,如此一来便无章法可循;且不说新兵们功利心太重,有一批是想速战速决夺得头功的,有一批是想坐收渔翁之利的,进而变成了车轮战,前方倒下后方补上,无穷无尽,光凭借耗时耗力也能把昭王折腾的够呛。
因此:昭王若想胜出,办法只有一个――逐一击破。
时间在缓缓流逝,昭王才打倒了三分之一的人,那香火已经烧灭了将近半根。
高台之上的宋将军不再神采奕奕,他眉宇间的严峻透出了几丝忧虑,似乎是在担心昭王如果继续打下去,只怕会累出劳伤。
反观齐胜,他一脸淡漠的神情,同时在心底默语:你要是连这种战术都对付不了,那么便不配与我交手。
再瞧台下,昭王的面色渐渐泛白,神色有些疲倦,许是拖得时间太长,消耗的体力太多,毕竟:昭王赤手空拳,击败了近八十新兵。
将右手边的新兵踹飞以后,昭王抬眼睨视后退的众人,他眸色微愠,神情恼怒――
新兵们极其狡猾,绝不肯一拥而上,他们一个接一个缠住昭王与他过招,双方打斗时,其他人便躲在暗处偷瞄昭王的脸色,假使昭王稍微暴露出体力不支的痕迹,下一个胆大的又会上前。
或许是因为昭王面色不善,且握拳的骨节咯吱作响,唬得新兵们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竟无一人上前。
昭王无奈垂眸,想模仿齐胜对付老兵的招式,却无从施展。思忖了片刻,昭王脑中灵光一闪,他微微挑唇,而后“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左手撑住地面,仿佛下一刻便要晕厥过去。
昭王倒下的一刹那,宋将军倒吸一口冷气,齐胜的瞳仁也随之一紧,他二人皆认为以昭王的武力,不该如此不堪受。
昭王故作痛苦状,长时间跪地不起,那些本来畏惧昭王的新兵端详了半晌,确认无误后顷刻间蜂拥而至,无一人甘于人后。
他们都在思量着给昭王最后一击,顺其自然成为下一个齐胜。
可众人万万没有料到,在昭王伏地不起,正要挨上其中一人急不可耐的一拳时,他陡然接住那人递来的拳头,将彼人带入怀中后,当作武器于空中旋绕一周,扫翻了一圈新兵。说时迟那时快,当此间隙有一名新兵趁机于后方偷袭――
昭王眼明手快,再度接住了那名偷袭的小兵送来的左腿。昭王左手环住前一名小兵的胳膊,右臂箍住后一名小兵的双脚,于操练场中央大喝一声,继而爆发出强如虎豹的骇人力量――
只见他抬起两名小兵的身子,使他们腾空,后又将两名小兵当作一枪一棍,抡枪挥棍,招招流畅,足下生风,掀翻了一片片上前争抢功绩的新兵。霎时间,昭王无可匹敌,气吞山河。
。。。
………………………………
第八十四章:证明自己
解决完毕,昭王大手一挥,那两名被当做武器的小兵应声倒地,他们表情扭曲,正在怀疑自己的身子骨是否散了架。
昭王拍拍手拂去尘埃,回身俯视倒下的两百名新兵,扬唇莞尔。
在场之人无一不折服,人群中的击掌声和叫好声不绝于耳,整个校场热血沸腾,比起齐胜所得到的夸赞和敬畏,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昭王将自己的超凡武艺挥洒的淋漓尽致,也顺带演绎出了兵不厌诈的绝妙计谋,让包括宋将军在内的兵将们对于自己能归在昭王麾下感到心悦诚服。
昭王这一战,像在烹煮一锅佳肴,先用小火慢煨,没有耐心之人自然等不及,会认为此等做法不如煎炒煮炸需得大火促成那般高效――
然而,待火势渐灭,看似这锅佳肴会因火候不足而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先前做的功夫也将毁于一旦。可当你揭开锅盖,仅仅是那扑鼻而来的香气就能让你双腿酥软,随后夹起一块放入嘴中,文火煮就的食材竟爆发力十足,咬破的瞬间,汤汁四处迸发,味道极其鲜美,即便用完一整锅,也留有回味无穷的空间。
昭王与新兵的激战让众人体会到什么叫峰回路转,什么叫惊心动魄,使得许多兵士跟着虚惊一场,出了一身的冷汗。
昭王回到高台,瞥了眼那柱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香火,面色略带惭愧的同台上之人打趣儿:
“让各位见笑了,本王学艺不精,还需勤加修习。”
宋将军挑眉摆手,一脸的不认同:
“殿下太过自谦,回想当年,老夫与殿下年岁相仿时,便是连殿下如今三成的火候都不曾达到。
宋将军说的是掏心窝子的话,他认为昭王实乃人中龙凤,无需妄自菲薄。或许他看惯了昭王漫不经心样子,好像对任何事都怀揣信手拈来的自信,反倒有些不适应昭王的谦恭。
刘参将与方右尉也跟在宋将军之后,表示了虔诚的钦佩之情,倒是齐胜不发一语,觉得昭王的表现理所应当该如此出色。
昭王侧首睨了齐胜一眼,拐了拐因为用力过猛而酸麻的手肘,和风细雨的轻声发问:
“齐参将,何时开始比试?”
齐胜回视昭王,又瞥了眼台下半晌爬不起来的新兵,摇摇头坦率直言:
“殿下武技,在我之上,无需比试,胜负已定。”
昭王闻言笑了笑,抿唇不再言语,反观刘参将与方右尉面色古怪,好似在思忖:为何说不比就不比了?适才齐胜还不肯退让半步,此时的态度却大转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宋将军微微一笑,对于齐胜和昭王的妥协很是欣慰――两名大将的本领他心知肚明,无需去计较谁比谁更强,只要都属于骁勇军,宋将军才是最宽心的。况且:今日齐胜和昭王都不在状态,宋将军已然观察出来。若他二人真要较量,也不急于一时。
齐胜之言,只是推诿了接下来的比试,并非真心认定自己不敌昭王,昭王也明白齐胜的心思,且他二人都挂念着不见踪影的黎落,所以无心继续切磋,方才应战不过是一时意气。打斗之后,褪去身上的戾气,两人自然平和许多……
这出插曲过后,骁勇军新兵选拔接着进行,同之前的规则一样,抽签对垒,每轮十六人,唯一的变故:则是台上多出一名考察官――齐胜。
考核的进程不紧不慢,日渐西山时,已经有一半新兵被筛选出来――他们之中,多数是保全了自己现有的职务,能一跃成为先锋者少之又少,且有一小批因为资质太过差劲,直接被发配到后勤。
尚在犹豫的黎落还不知晓,她仅仅是避世半日,军中就发生了许多大事。
随着天色变化,昭王和齐胜的神情也从淡定转为心事重重,继而变成惶惶不安。他们既期待黎落的出现,又希望黎落不要出现,这种复杂又矛盾的心理,旁人是窥探不出的。
方右尉在高台上继续按照兵册点名,被点名的兵士需要立即抽签,准备对决。
当方右尉报出黎煜的名字时,昭王与齐胜不约而同望向方右尉,想要提黎落打掩护。
一心关注名册的方右尉没能察觉自己此刻颇受关注,只顾着继续大喊:
“黎煜?”
“黎煜!”
方右尉心里纳闷儿,嘴中嘟囔着:“人呢?”
只听昭王佯装咳嗽,正欲给出黎落卧病在榻的幌子。
“到――”
一声悠长而轻灵的应答声,出自操练场最前方,昭王同齐胜闻声心口一紧,目不交睫平视出声的方向。
许久不见黎落的人影,方右尉以为自己听错了,于是又喊了句:
“黎煜!”
“到――”
随着更加清晰和明媚的回话声传出,黎落走进了众人的视线,但见她一溜小跑,匆促奔到了台下。
“你小子瞎跑啥!正考核呢!怎还开小差?”
刘参将替方右尉训斥了几句,黎落默默听着,既不抬头,也不吭声,让昭王和齐胜面色焦灼而心疼。
“罢了罢了,去抽签吧。”
方右尉对黎落颇有好感,再者他不想耽误时间,就打发了黎落去抽签。黎落走至抽签的篓子面前,伸手挑出一个木牌,递给站在竹篓旁边的小将,那小将紧接着报出“李允”二字,等候的人群中即刻站出来一名身形魁梧的壮汉。
自始至终,黎落都没有抬头,所以不曾留意到齐胜和昭王同在高台上比肩而立。
直至比试即将开始,黎落适才抬眼打量自己必须击败的新兵――
那新兵高出了黎落两头,身材匀称,但非常健硕,看模样像个练家子。他俯瞰黎落,神情有些别扭:
“兄弟,对不住了啊!这是考核规则,我也没招儿。”
黎落闻言抬头,她淡淡一笑,回道:
“无碍。”
不成想自己的敌人相貌如此俊俏,弄得那名叫“李允”的新兵更加不好意思对黎落动手。
可随着刘参将举臂挥旗,不打也得打。
李允一身蛮劲儿,只需一拳,黎落则会倒地不起,可黎落轻巧灵活,退让及时,几个回合下来,李允还不曾碰到黎落的一根手指头。
黎落不敢让李允打倒自己,否则:她想要证明事便会无疾而终。所以:黎落将自己所能达到的速度发挥到极致――躲闪、旋转、侧身、俯身、弯腰,行动间很是流畅和自如。
………………………………
第八十五章:意想不到
高台上揪着一颗心的昭王和齐胜见黎落情形不错,紧绷的神经也得以短暂的松懈。
眼瞅着搏击了十来回合左右,李允因为出击频繁而面色潮红,直喘粗气,额间开始冒汗。再观黎落,她虽毫发无伤,却也因为拼尽全速而不再行云流水,行动显得迟缓。
黎落一味的防守没能被高台之上的将领青睐,便只能硬着头皮拖住李允。一时间,二人战况胶着,难分胜负。
“停!上武器。”
按照考核的规则,赤手对打数个回合后,如若不曾有特别出彩的人选拔得头筹,则需配置兵刃继续比试。
当昭王与齐胜听到刘参将的公事公办后,一颗维系黎落的心再度被高悬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