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这建奴和流贼,你们也不会离开故土,逃亡到这里!
不是辽地和秦地的弟兄们在夜课时也都听过来自辽地和秦地弟兄的讲述,也应该清楚建奴和流贼都不是好东西!
如今,本官带大家在这清泉寨建立了新的家园,让大家有饭吃,有钱赚,大家可别以为建奴和流贼有一天就不会来侵占我们新的家园!”
“不瞒诸位,大家现在的月银全靠的是我陆家的产业,如果陆家没了,你们的家园也就没了,你们将会继续饿肚子,被人当奴隶使唤,所以,诸位兄弟,我还是那句话,现在的你们保卫的不只是我们陆家,真正保卫的是你们的家园,保卫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陆远一开始就训起话来。
开头第一句就先低姿态表示了道歉,然后还为费叔和申光祖做了辩解。
如此,士兵们满是抱怨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军心也稳定了许多。
当陆远说起太平盛世没了,饿肚子的时刻,所有野战兵们都集中了精神,毕竟他们作为流民和底层军户对这个时代的兵荒马乱感受最深。
而陆远提到建奴和流贼时,一些来自关外的辽地难民与一些来自陕西的秦地难民更是感同身受,特别是陆远点到他们的时候,有的已经满脸悲愤或者眼眶湿润起来。
而一些本地的野战兵也想起了夜课的内容,尤其是陆远提到的时候,也都表情凝重起来,知道建奴和流贼都不是好东西,最好永远别来。
所以,陆远提起要保卫陆家,保卫家园时,大家很有认同感,皆满眼灼热地看着陆远。
这时候。
陆远给宣传专员周狗儿使了个眼色。
周狗儿自从在陆远面前挑水而得二两银后早对陆远言听计从,便立即振臂高呼起来:“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保卫陆家,保卫家园!”
……
野战兵们本就被陆远的话代入了进去,如今周狗儿再这么振臂一呼,就如一把火点燃了蓄积依旧的热血,皆跟着振臂高呼起来。
冬日的雪地上,雪花被这一声声吼声震得飞舞起来。
整个清泉寨的军民似乎皆感到了暖意。
陆远双手一压。
周狗儿立即停止了呼喊。
野战兵们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陆远待一切又安静下来后,才将唐婴牵到了野战兵们面前:“现在,本官给诸位兄弟介绍一下,这位是本官的妻子唐婴,陆家的少奶奶,威武军的总管家,负责整个陆家的民事管理。”
唐婴初时只两眼直直地看着意气风发的陆远。
如今,见陆远把自己推到了自己前面,不禁脸红了起来,看了陆远一眼,见陆远给自己点头鼓励,就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展颜一笑:“诸位兄弟辛苦!”
“少奶奶好!”
周狗儿振臂一呼。
接下来。
野战兵也跟着喊了起来。
唐婴名门贵女的气质倒也让在场的野战兵看着一时间敬若女神起来,比在陆远面前还要笑得舔一些。
陆远也没让唐婴在这里多待,毕竟眼下这天还是寒冷得很。
简单的训完话后,陆远就和唐婴回了官衙。
而野战兵们却因为陆远和唐婴刚刚的出现倒也多了斗志,训练地比平时更加卖力起来。
只此时还在打扫宿舍的熊知远骂了起来:“这个范四远,不就是跟着陆官爷跟得早,成了队正,却这样捉弄人,这可倒好,你听听这陆官爷和少奶奶说的多好啊,我熊知远竟没机会见见!”
“你见了又如何,熊老哥,人家陆官爷是武曲星下凡,少奶奶更是仙姑降世,你我就算见了就跟见菩萨一样除了磕头其实也不能做什么。”
周老九笑着说了一句,就看向岳长贵:“看看岳士官,一直默默地打扫着,就跟寺庙里的老和尚一样,像是悟道了似的。”
“他跟我们不一样,他是陆官爷刚才说的从辽地来的难民,跟建奴的仇深着呢,你没看见他在上夜课时讲述旧事时哭的样子吗,从那以后,我也不跟他吵了!”
熊知远说了一句。
周老九也沉默了下来,看了岳长贵一眼,然后老老实实地抹起窗台来。
陆远命人将机械师鲁亮叫了来,开始让他准备研制珍妮纺纱机。
陆远前世作为技术控,自然也复原过这种在工业史上鼎鼎有名的珍妮纺纱机,因而如今让人做出来也不难。
何况,珍妮纺纱机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材料,主体是木制的半机械纺纱机,只是把纱锭从横排变成了竖排,然后拉起压板将粗纱进一小段料不停纺成细纱就行。
机械师鲁亮没多久就把这珍妮纺纱机做了出来。
当唐婴看着这种形如木榻,还有一大转轮的珍妮纺纱机时,还有些不太相信:“陆郎,这真的是纺纱机?能比寻常的纺纱机好用?”
连对纺纱机也感兴趣的陆母也难得地抽空来到这珍妮纺纱机的制作车间来,也对陆远笑道:“陆远,为娘纺了一辈子纱,可从未见过这种把纱锭竖放的纺纱机,你这能放出纱来吗?”
“母亲,娘子,你们还别不相信,这纺纱机比你们说的那种手摇纺纱机强数倍不止。”
陆远说着就让一名由自己培训了半日的寨中妇女走到纺纱机前准备纺纱。
当纺纱机转轮转动起来后,陆母和唐婴就亲眼看见整个纺纱机上的八个纱锭都转动了起来,然后粗纱不停地进入压板被纺成细纱。
陆母当场惊呆住了:“这,这,我这半辈子算白活了不成,这比我自己纺纱快多了,这纺纱机居然真能让八个纱锭一起纺!”
………………………………
第69章 魏氏有了工作
唐婴也很惊讶,她已经见识过了陆家的飞梭织布机,已经让她大为震撼,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这世界上还有能自动穿线的梭子,而且原理简单到只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作用以及滚轮的滑动而已。
而如今,这靠转轮转动然后再用皮带传动起杆就能同时带动八个纱锭一起纺纱的珍妮纺纱机自然就让她更加震撼了。
以前一个人用手摇式纺纱机只能同时纺一个纱锭。
而现在,一个人却能让八个纱锭同时纺纱!
“陆郎,这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代替八个人纺纱,纺纱效率可以直接提高八倍?”
唐婴兴奋地扯了扯陆远的衣襟,难以置信地问道。
“的确是这样,不过可以不止提高八倍,以后提高十倍,二十倍都可以,你看,只要在这纺纱机上多加个纱锭就行。”
陆远比划了一下,唐婴恍然大悟,笑道:“这样一来,棉纱就会大幅度跌价,我们织坊可以因为棉纱跌价而赚更多的利润了!”
陆远笑着点了点头。
唐婴说的没错,纺纱速度提高八倍,意味着织坊的棉纱采购成本会大幅度降低,整个织坊即便不降低春风布的销售价格,利润空间也会大幅度增加。
而且织坊也不用再担心被人盗走织布技术,因为即便他人盗走织布技术,现在自己陆家织坊也可以通过打价格战取得优势。
毕竟陆家织坊现在有了更高效的纺纱机,成本大幅度下降,完全可以有恃无恐的降价。
但陆远现在还没打算让春风布降价,一是为了在短时间赚取更多的钱,而是避免提前降价冲击大量靠纺纱增加收入的平民家庭,从而引起社会动荡。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珍妮纺纱机出来后就是因为导致棉纱跌价,使得其他传统纺纱机的工人把珍妮纺纱机砸了的。
等有其他商家开始制造出飞梭织布机时,陆家织坊再考虑降价也不迟。
珍妮纺纱机一制造出来不久,陆远就和唐婴建立了纺纱作坊。
为此,陆远还特地让唐婴招募了三百多名妇女成为纺织工人。
本来因为清泉寨的农业不行,而钢铁厂现在因为大量流民中的壮年男丁引入,许多妇女已经处于失业没有收入的状态。
一些老妇更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收入而靠着陆远设立的养济院进行微薄的接济或者拖累着儿孙。
如今纺纱作坊一建立,而珍妮纺纱机对工人的体力要求也不高,因而成功使得这些妇女又一次拥有了工作,为家庭增加了收益。
“母亲,这碗粥,你吃吧。”
周狗儿吞了吞口水,就将一碗稀粥端到了自己母亲魏氏面前。
魏氏也没起身,依旧编着草鞋:“给你媳妇吃吧,她还怀着孩子。”
“媳妇她已经吃了,这一碗是给你的”,周狗儿说道。
魏氏正要接过去,却听到了周狗儿肚子的咕咕叫声:“儿啊,你吃了没。”
“母亲,我不饿”,周狗儿笑道。
魏氏脸黑了下来:“你怎么不饿,我都听见你肚子咕咕叫了,你吃,我还能忍,为了孙子,十多年都饿过来了,再饿几天又如何。”
周狗儿的媳妇怀了孕,但偏偏其媳妇身子骨不好,据大夫说要每天吃安胎药稳着,可安大夫抓的这安胎药里有几味药材忒贵,每个月要花好几两银子。
所以周狗儿虽然跟在陆远身边做宣传专员,但如今要怀孕的媳妇与老娘,等于是养三个人,再加上自己,因而月银还是不够花的。
周狗儿哭了起来:“母亲,你都饿了几天,你就吃了吧!你难道想饿死,让寨里的人都骂我不孝吗?!”
魏氏叹了一口气,不禁也落下泪来,忍不住锤打着自己的膝盖:“你说娘要是年轻几岁多好,也去陆官爷的钢铁厂与机械公司做工,就能为家里挣几个钱了。”
“娘,在钢铁厂与机械公司干的都是辛苦活,除非年轻聪明能当学徒,就算是您能去,我也不准您去的!您先喝粥吧,这是家里最后的一碗粥了,我明天再去百货商店找彩衣姑娘求情再赊欠点粮食。”
周狗儿忙说了一句。
“娘不喝,你喝,娘再饿一顿,那百货商店是陆官爷家开的,人家可怜我们这些草民,没有把卖粮的价定高,基本上没赚钱,我们不能老去赊,吃垮了陆官爷!”
魏氏摇了摇头,就是不肯喝这粥。
这时候,六娃子走了过来:“周狗儿,少爷有令,让你立刻向全寨宣布纺纱作坊开张需要三百名以上的工人,让有意者去总旗官衙报道,会纺纱的妇女优先,不限年迈者,只要能干活就都录用,每月试用期一两月银,转正后一两五钱,之后会根据表现再加月银!”
“妇女优先,不限年迈者,六哥儿,我行不行啊!我会纺纱!”
魏氏忙兴致勃勃地问了六娃子一句。
六娃子点了点头:“您自然可以。”
咕咕!
魏氏立即将周狗儿手里的一碗粥捧了过去一下子喝了个精光,顿觉肚子稍微扎实了些,不禁笑道:“儿啊,娘也有活干了,娘也要去干活!”
魏氏说着就走了。
周狗儿怔在了原地,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月后,魏氏拿走一袋米和些许剩银回来,十分高兴,忙把周狗儿叫了过来:“这是娘挣的月钱,回来的时候顺路买了一点米,也顺带把你欠的米钱还了,还剩了点,你去给你媳妇买只鸡来吃,补补我的孙子。”
“娘!儿子对不起您,儿子没想到这么大了还要您老辛苦!”
周狗儿哭着就给魏氏跪了下来。
“哭什么,娘可没觉得这样不好,娘现在高兴呢,如今我们周家又多了份收入,总算可以养孙子了,没准以后还能让你媳妇多生一个,你要真想跪就去陆官爷的衙门前跪,这都是陆官爷给我们带来的福气,要是没陆官爷来,你也娶不上媳妇,娘也不能指望能抱上孙子。”
魏氏说道。
周狗儿点了点头:“哎,我这就去陆官爷衙门前磕个头。”
………………………………
第70章 水泥混凝土
陆远最后不得不听从唐婴的建议,请泥瓦匠在官衙对面的空地上建了一座生祠。
祠堂里专门供的就是他的神像,以此让这些清泉寨的百姓以后不用围在自己的衙门前跪拜以表达对自己的感激之情。
陆远也没想到他至始至终也不过只是在想着强大自己而已,也并没有想救国救民。
而这些清泉寨的百姓却已经对他搞起了个人崇拜,还是自发的,原因无非就是自己让他们吃饱了饭。
陆远不得不承认这些百姓们是真的懂得感恩,而不是如西方殖民者一样把印第安人杀完了才搞一个感恩节那样搞虚假姿态。
“陆郎,现在纺纱作坊开始运营后,整个织坊的春风布成本大幅度下降,可以节约出一大笔采购棉纱的成本,这笔节省出来的钱,我打算把这笔钱用来修路,眼下清泉寨内的道路尤其难走,以后每个月要有上万斤铁矿、上万石粮食运进来,还有棉纱这些运出去,没有一条好路是不行的。”
唐婴来清泉寨后,陆远把整个民事的事基本上就都开始移交给了她,如此,他才好专注于军队建设。
当然,唐婴很多时候还是会向陆远说一下自己的打算。
陆远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修路倒是有必要,可我这扩军工作也不能拖,你修路需要多少人力和财力。”
“节约下来的织布成本刚好够用,人力的话得要整个清泉寨所有的男丁,包括威武营”。
唐婴回了一句。
“要这么多人?”陆远有些惊愕。
“主要是打夯费力,打一个夯要至少要五六个男丁同时使力,这都是费叔亲口告诉我的。”
唐婴回道。
“那要打夯打多久?”
陆远又问了一句。
“至少两个月,从清泉寨到卫河码头的路都修好的话,而且这条路不能不夯实,不然一旦下雨或雪天,陆面太过泥泞,会很难把一车的货物运进来,到时候就只能需要一人一人的背。”
唐婴说道。
“太慢了,而且还要有用这么多人,我的威武营不可能要停止训练两个月,不过这路还是得修,正好也把这清泉寨的居民房都改造一下”。
陆远说了一句。
唐婴有些不解:“威武营如果参加训练,那这路修好就得等更长的时间,陆郎,你怎么又提及给居民房改造?难道你还想让他们都住上泥胚房,那将又是一笔大开支,而且即便不免费给他们住,光是建造这些房子又得花很长时间。”
“有种建筑材料叫水泥,他和碎石、河沙等组成一起就成为混凝土,混凝土如果再加上钢筋,修出的路照样坚固而且不用打夯,关键是进度快,不需要太多人力。”
陆远回道,他其实在当初让清泉寨军户修建居民区时就想过制造水泥,但那时他急于在清泉寨建立起自己的军队,也就没来得及制造水泥,如今既然要修路,他自然就想到了先把水泥造出来。
毕竟水泥算是基础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工业产品。
据陆远所知,早期的水泥,如波特兰水泥需要石灰石和黏土,然后就是少许的石膏。
其中石膏作为缓凝剂。
而石灰石、黏土、石膏在这个时代都有,石膏更是被当做药品使用,在西方都多被用做雕塑材料。
陆远亲自回了一趟临清城,请来了制作石灰的石灰匠,还有专门造窑子的泥瓦匠。
陆远直接在春风化工公司成立了水泥厂,而他自己临时担任水泥厂主管,而请来的几名石灰匠和泥瓦匠就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