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顺皇朝-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来,是有人在作怪,须得好好盘查。”想到这,陆承启心中再次泛起了杀机。后宫内宦不得摄政,这是他的底线,若是有人蓄意挑事,他不介意开一开杀戒。

    陆承启安慰道:“梓童,你莫要多虑,那些如跳梁小丑,朕不屑一顾。好了,你且去歇着,朕要批阅奏折了。”

    周芷若原来还放心不下,但看见陆承启信心百倍的样子,也就将信将疑。她说道:“皇上有分寸便好,臣妾也不多说了。”

    陆承启把周芷若送到后宫,才折返垂拱殿。一面走,陆承启一面吩咐他的心腹小太监:“你去查探一番,刚刚是谁给皇后通风报信的,朕需要确切的答案”

    小太监得令,急匆匆地往后宫跑去,陆承启冷笑一声,心道:“这般小丑,主子没了还不知道收敛一下,你想死,我也成全你了”

    走入垂拱殿,看了看已经堆积如山的奏折,陆承启忍不住一阵头大,虽然他喜欢读各种yy小说,但不代表他喜欢看满是古文的奏折啊即便是古文水平还算可以,也学过两日毛笔字,可是这么多奏折,得批阅到什么时候?怪不得古代帝王都这么短寿命,这般拼命,又有几个人能长命?

    “不行,得想个法子,减轻一下工作量才行。嗯,好像明代的内阁制不错啊,何不借用一下?”陆承启眼前一亮,打铁要趁热,既然推倒了宰辅杨太师,就要进行削减相权才行,明代内阁制,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干就干,陆承启铺开一张宣纸,开始研究内阁制的可行性。当然,还有他早就想好的高薪养廉政策。其实,大顺朝的官员俸禄着实不低。哪怕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一月的俸禄都有五贯钱,禄栗两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林林总总下来,一个月的俸禄几近十贯钱了。

    陆承启算过,大顺朝一个铜板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1元,十贯钱是什么概念?一贯钱若足兑千文,那么一贯钱等于一千块,十贯钱等于一万块了这就算在后世,也是极高的俸禄了,而这仅仅是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官而已。像宰辅尚书一级的官员,皆是二品文官,每月俸禄百贯,春冬服各绫十匹绢十五匹绵百两,禄粟月五十石。如此算下来,平均每月俸禄百五贯,等于后世一百五十万元之多多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陆承启就想不明白了,为何这么高的俸禄,他们还是要贪?

    “哼,不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你们不知道我陆允志的厉害,好歹我也是穿越人士,超过你们一千多年的知识,不是盖的”陆承启邪笑着,在纸上写下了一行笔墨。

    他不知道,他这一写,便写出了史上最浓厚的一笔

    就在陆承启写得正高兴的时候,门外小太监进来禀告:“陛下,通风报信之人,已经捉住了。”

    陆承启顿了一顿,说道:“审问清楚了?”

    小太监回道:“供认不讳。”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内侍干涉朝政,罪无可恕,拖出午门,杖毙之”说罢,他继续完成自己的伟大事业,嘴上如此轻松的话语,竟不像是处死一条人命一样。

    其实陆承启心中还很难受的,作为穿越人士,他还是很难接受处死一个人就像处死一条狗一样。但理智告诉他,如果不这样做,后面或许会有更多人触犯他的底线。

    太师府中,杨太师的公子杨泓,正焦急地等待着宫中传讯。杨太师两眼无神地望着厅堂之外,往常风光无限的太师府,如今竟变得门可罗雀,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变幻。

    终于,一个家奴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杨泓认得,他是自己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连忙拉住他,问道:“宫中可有消息了?”

    家奴惊慌失措地答道:“黄内侍已被奉旨杖毙在午门外了……”

    杨泓惊骇地说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杨太师原本无神的眼珠子,听得这句话,才稍稍恢复:“泓儿,没用的了,是为父小觑了当今圣上,没想到他手段如此高明,隐忍如此之久。败了,一败涂地啊……泓儿,明日你便把家财送往国库罢,我们回乡去……”

    杨泓红了眼睛:“不,爹,我们还有机会的,你忘了吗,你还有学生,那些朝中官员,有哪一个不是你亲手提拔的?”

    杨太师苦笑道:“泓儿,你怎么还没看清楚?这是小皇帝在对你我说,要识时务,否则那黄内侍就是我俩的下场……”

    杨泓哽咽道:“爹,我不甘心……”

    杨太师怒斥道:“你是要我杨家上下百多条人命全都葬送你手才心满意足是吧?你这个逆子,老夫……”还未说完,杨太师突然一口气喘不上,两眼翻白,吓得杨泓急忙大叫道:“传太医啊,你们还愣着作甚……”
………………………………

第十三章: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翌日,正在批阅奏折的陆承启接到杨太师一病不起的消息,蘸着朱墨的狼毫都顿了一下,心中感慨了一番:“没想到当日我来到这大病一场,杨太师来看我,今日轮到他病了。于情于理,我还是去探望一番吧,好歹也是我名义上的老师……”

    在那道奏折上写下可行二字之后,陆承启站起身来,活动了一番手脚,高声说道:“摆驾出宫,朕要去太师府。”

    太师府中,杨泓正端着一碗苦药,用汤匙一口口的喂着杨太师。杨太师好不容易才喝完一碗药之后,才咳嗽着问道:“泓儿,爹吩咐的事情,你是否照做了?”

    杨泓苦笑道:“爹吩咐的事情,孩儿什么时候没有做到?这些年得来的钱财,孩儿都装成车,运到户部了。”

    杨太师欣慰一笑,说道:“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爹就是没看清,才栽了这个大跟头。不过爹摔倒了,还能站起来,若是你跌倒了,爹就彻底没了指望了。爹老来得子,四十八岁才有了你,你是杨家独苗,爹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保你。别说一个宰辅之位,就算散尽家财,你平安了,杨家才有指望啊”

    杨泓顿时明白了杨太师的苦心,哽咽说道:“爹……”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一个鸭公声:“皇上驾到”

    杨太师激动地挣扎起来,要行礼,却被大跨步入房间的陆承启一把扶住,说道:“老师身子尚未好,如何起身,快快躺下”

    杨太师似乎很感动,老泪纵横:“皇上,老臣一时昏聩,要责罚就责罚我一人好了,切莫将我杨家赶尽杀绝……”

    陆承启苦笑道:“老师什么话,朕就算要杀天下人,也不会动您一根指头的。您且在京好好养病,朕的社稷,还需要您好好帮扶一把啊”

    杨太师摇了摇头,说道:“老臣已风烛残年,不堪大用。这天下,终究还是皇上的天下,老臣早就该退了……”

    陆承启握住杨太师的手,就好像没生过间隙的师生一般。若旁人不知,还真道是师生情深。这两人的演技放在后世,进入奥斯卡奖,那是板上钉钉的事。要不怎么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呢

    陆承启对杨泓说道:“朕有些话,要对老师说,你们先退下吧”屏退左右后,陆承启才缓缓开口说道:“老师的苦心,朕也清楚。您散尽家财,不过是为得到朕的一句允诺。朕可以答应您,不会动杨家一根毛发,甚至保您清名,流芳百世。”

    杨太师眼中突然泛出亮光,紧握住陆承启的手,急促的呼吸声出卖了他内心的在乎:“陛下此话当真?”

    陆承启笑道:“朕乃金口玉言,话出即圣旨,怎地做不得算?”

    杨太师这次才真的服了:“老臣真的老了,陛下乃是英明之主,可恨老臣老眼昏花,竟从未看出”

    陆承启心道:“先前那个倒霉鬼就是一个糊涂虫,你看不出那是自然的。可我陆允志是什么人?穿越人士啊,就算不怎么腹黑,坐到这个位置,也该学会了”

    嘴上却说道:“老师,你先不要忙着回乡,朕要保你清名,自是有事需要你亲自去做。”

    杨太师愕然,他没想到陆承启的计划这般遥远,连他退下来要做什么都安排好了。这一次,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陆承启此番发难过于仓促,若是他全力应付还是能苟延残喘一些时日,可陆承启小小年纪就有此心计,他一个糟老头子又如何应付得来日益成长的陆承启?可以说这一败,败得恰到好处,败得杨太师毫无怨言。

    两人再寒暄一番,陆承启才出来,末了还嘱咐杨泓,要好好照顾太师,还勉励一番,要他继续学业,争取科考中士。

    杨泓被陆承启这一番话蒙的晕头转向,直到杨太师分析一番,才明白比他还小了两岁的陆承启是如何的心计,不由得生不起一丝做对心思了。

    演的一场好戏的陆承启从太师府出来,心情大好。穿越以来都未曾好好玩过的他,开始在长安城里面,视察民情起来,顺带为他预谋中的税制改革调一下研。

    他询问左右道:“这长安城中,有甚么新奇的事物?”

    新任侍卫长王彦宸抢着说道:“回皇……”还未说完,就被陆承启一折扇敲在脑袋瓜上,怒斥道:“叫公子”

    王彦宸也不是傻瓜,虽然皇帝的折扇好躲,可他不敢躲啊知道自己不小心犯了陆承启的忌讳,小心翼翼地说道:“回公子,这长安城中,有许多坊市,每逢初一十五,便热闹非常。今日恰好是初一,闲人便多了些。只是这里面鱼龙混杂,江湖人士什么的,多在其间出没,须得小心戒备。”

    陆承启瞥了他一眼:“那是你们的事,若是保护不住本公子,你便自行请辞吧”

    王彦宸马屁拍到了马腿之上,只好自认倒霉,打定主意,接下来不再说话了。

    陆承启却好像没见过世面的小娃娃一样,东瞅瞅,西瞧瞧,什么都觉得新奇。他真的没想到,这大顺朝的坊市还真的是热闹非凡,所到之处人头涌动。听闻王彦宸说,这长安城里,居然有五十万户常住人口,也就是说起码得有一百二十万人。“我滴了个乖乖,就算放在后世,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城市了。”陆承启咂了咂舌,心道,“看来,大顺朝的潜力还是蛮大的嘛,起码人口众多。不行,回去得叫徐崇光那老小子普查一下,全国有多少人才行。”

    陆承启一边走一边想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放眼望去,一幢高楼拔地而起,就算是皇宫中也没这么高的建筑。好在大顺朝没有明清这般,对建筑很严格,才能有这等建筑的存在。不过,这砖木结构的楼层,顶了说也不过五层。见过无数高楼大厦的陆承启,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见这幢高楼大门前的匾额上书着三个楷笔大字:“迎客楼”,边上更是插满绣旌,好不气派。陆承启不禁有些好奇:“这里是什么所在?”

    王彦宸说道:“回公子,这里是长安城最大的酒楼。”

    “哦?”陆承启忍不住来了兴致,须知,他还未尝过古代的酒是怎么样的,比起后世的白酒又如何?他本来不是好酒之人,但既然来到这一世,总该不要带些遗憾吧?

    陆承启意气风发地说道:“走,进去喝上两杯,若是酒不好,本公子砸了他的招牌”
………………………………

第十四章:酒楼见闻

    还未踏进酒楼,眼睛毒辣的小二便瞧出来了,这群人衣着光鲜,一看就是有钱的主。立即便笑脸迎上,殷勤地招呼道:“几位客官,是喝酒还是住店?”

    陆承启潇洒地收回折扇,在手中拍打着,饶有兴趣地问道:“可有包间?”

    店小二作为难状,说道:“几位客官,真不好意思,包间都被订完了,不如这样,小的介绍一处靠窗临街的桌子,您看怎么样?”

    陆承启想了想,贴近生活才能调研出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说道:“也罢,你且领路。”

    店小二喜逐颜开,殷勤地把他们领到一张临街靠窗的大桌子前,使劲地抹干净桌子后,说道:“客官要点什么酒?”

    陆承启信口问道:“有什么酒?”

    店小二如数家珍,道:“小店这有上好的花雕酒,梅子酒,还有药酒大烧酒,其中花雕酒陈得最久,味道最醇;梅子酒甜香开胃,饭前一杯必不可少;药酒强劲肢体,颇有功效;大烧酒后劲大,温着喝最好……”

    陆承启说道:“来一壶花雕。”

    “好咧,客官,您稍候。”店小二眼尖,看出了这群人以陆承启为首,还道他是一个富家子弟,后面都是些跟班,也没去搭理他们。

    不多时,一壶上好的花雕便端了上来,店小二献殷勤般为陆承启倒了一杯,眼巴巴地看着陆承启喝完。花雕酒甫一入口,陆承启便觉得醇厚香浓,再看了一眼黄澄澄的酒水,仔细回味了一下花雕酒的绵厚后劲,就算他不是好酒之人,也忍不住赞道:“好酒”

    这时,他才注意到店小二并未离去,反而还在一旁躬腰赔笑,忍不住奇怪,刚想开口,却见王彦宸连忙掏出一把铜钱,塞到店小二手中,店小二登时便连眼睛里都笑出皱纹来:“多谢公子打赏”

    陆承启忍不住一阵惊讶,他不料到在这一世的酒楼,都能碰到付小费的事,在他印象中,只有高级的西餐厅才要付小费的。

    不过转念一想,这酒楼装饰也算豪华,不仅临街,还张挂名画,插四时花,巧设盆景,单单这个环境,也对得起这个价钱了。而下面引人注目之地,还设有舞台,上面有一对父女在卖唱。

    陆承启刚想开口询问,为何没有菜单,店小二却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本牛皮纸一样的东西,以陆承启的见多识广,自然知道那是菜谱了。

    店小二殷勤地说道:“客官,这看盘您且细看,本店酒菜俱是京城最好的,这可不是小的自夸,来店里吃过饭的上至二品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陆承启摊开这“看盘”,想来是菜谱的别称。却见里面有许多他都未曾见过的菜名,一口气便点了十几个菜名,只点得店小二心花怒放,知道自己这回是真的碰到有钱人了。

    喜滋滋地把看盘收好,唱了菜报给厨房,一步一回头,舍不得似的看着陆承启,深怕自己忘了这位贵客的模样。

    陆承启仔细聆听着一楼的卖唱,虽然不知道在唱些什么,但总感觉挺好听的样子。就在这时,一个粗狂的声音响起来:“小二,下面一楼的,哭哭啼啼唱些什么呢,听了忒心烦,速速教她停了,莫要打扰大爷们说事”

    店小二一见那人长得一脸横肉,就知道是不好惹的主,哪敢违抗,只好对那对父女说道:“你们莫要唱了,快快结算工钱,别处营生去吧。”

    那中年男子轻叹了一声,说道:“绣红,我们走罢。”

    那女子低下了头,陆承启分明见到她脸上淌下两行清泪,心中便升起恻隐之心。那女子虽不甚美,却也生得眉清目秀,更兼得一副好歌喉,比之后世的明星不枉多让。陆承启心道:“若是在现代,这等女子便是一等一的歌星啊,怎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心念一动,陆承启说道:“王彦宸,去把那父女叫上来,本公子有些话要问他们。”

    王彦宸立即亲自跑下楼去,叫住了结了工钱正欲离去的父女。那对父女面露讶异,却不敢违抗王彦宸,一同上了二楼。

    那对父女来到陆承启桌前,齐齐施礼道:“见过公子,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