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照圣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照圣朝-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办法的办法。就是个缓兵之计而已,是目前的一个障眼法。穆儿、逄科还有其他那些皇子,是一视同仁的。谁能拔得头筹、得立太子,全凭陛下一人的决断。”

    “你是说穆儿也可能做太子么?”

    “不是穆儿,只要是陛下的血脉,都可能做太子。”

    “逄秩也有可能么?”

    “陛下不是已经说了么,他不可能立为太子。”

    “他既然不可能立为太子,那咱们为什么还要对雒渊概和雒皇后他们那般恭谨?那不是瞎耽误工夫、白受罪么?”

    “正因为逄秩不可能立为太子,咱们才要对他们更加恭谨。这一点比什么都紧要,这不是我们过的好不好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活的问题。”

    “玲珑,你说的也太严重了吧。”

    “严重?!你且先听我说一说。虽然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不立逄秩为太子,可是雒渊概和雒皇后却绝不这么认为,陛下为了笼络雒渊概和雒皇后,也绝不会告诉他们真实的想法。在雒渊概和雒皇后看来,太子之位以及日后的皇位都铁定是逄秩的。如果我们对他们不够恭谨,甚至倨傲,立时就会触犯他们,他们一个是光禄卿、未来的丞相,一个是皇后,我们眼下就要吃亏,这个呢,倒还不太要紧。更要紧的是,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如果不够恭谨,很可能把陛下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为陛下添乱,给咱们自己添乱。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后的事了,但是却最紧要,也最可怕。总有一天,陛下不立逄秩为太子的事会暴露出来。到时候,咱们就面临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雒渊概和雒皇后怎会善罢甘休,为了夺回太子之位,他们大开杀戒都是很有可能的,我们犯不着去当这个冤大头。咱们对雒渊概和雒皇后越好、越忠心,到了那个时候,咱们的风险就越小,穆儿顺利成为太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窦吉终于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为了穆儿,我对那个匹夫恭谨一点算什么。等穆儿继位了,我可就是国舅了。哈哈哈。”这是窦吉的真性情,也是他的真心话。窦昭仪知道,窦吉虽然生性率真愚鲁,但对家人却十分友善亲爱,尤其是对自己和逄穆,更是呵护有加。这也是窦吉的可爱之处。

    窦昭仪接着说:“你能明白就好。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你务必高度重视啊。”

    “你放心好了。”

    “照陛下和你说的那些话来看,穆儿最大的对手不是逄秩,更不是那个逄稼,而是逄科啊。”

    “逄科?他天天修习白教那一套东西,五迷三道的,我看他也没有人君之相。”

    “你这话可就差了。你别忘了,他的母妃孟婕妤,可是持莲代牧啊。在圣都白教教众心里,她这个持莲代牧比圣都主教还要尊贵和神圣。而且,逄科的师傅是疏衍主教。疏衍主教可不是寻常人哟。他是圣都主教,最善交际,你看他,和圣都里的王公大臣们哪一个不是熟稔至极啊。而且疏衍还掌控这大典星他们,他们可以假托天象、星象来劝说陛下,这可是我们比不了的。更别说白教的那些神奇秘法了。而且逄科那孩子,有过人之处,处事沉静、心地仁厚,这些都是穆儿所比不了的。”

    窦吉边听边点头,道:“疏衍确实是不太好对付。其实,你知道么,持莲代牧刚嫁给陛下的时候,陛下对她和疏衍之间非同寻常的深厚情谊颇为怀疑,遣人一直秘密访查,谁知道查了几年下来,俩人竟是清白如水的关系。我真盼着他们之间能够有点奸情。要是他们有把柄在我手里,那就好了。”

    “那些个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持莲代牧和逄科得到陛下的宠爱。持莲代牧虽然已经人老珠黄,可是影响太大了,威望也高,在那些教众的心里,持莲代牧的威望比雒皇后都要高得多,更何况是我了。不过,对付他们是个慢活,咱们得慢慢来,急不得。如何做,咱们以后再慢慢商议吧。”

    窦吉点点头,接着问道:“那其他那几个皇子呢?”

    窦昭仪说:“那几个皇子资质远不如穆儿和逄科,而且他们的母妃多是从外郡来的,当时都是各郡郡王、郡守进献来的美人,家族实力有限,应该没有什么可能当太子。不过,小心一点总是好的,你做了太尉之后,绣衣使者可要牢牢把在手里。有了绣衣使者,就不愁找不到他们的把柄。”

    窦吉连声应诺着。

    窦昭仪和窦吉从玲珑花溪出来,拜别母亲,就回宫去了。

    窦昭仪回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长秋宫见雒皇后。

    窦昭仪一见到雒皇后立即拜倒在地,这让雒皇后颇为惊讶,赶紧上来扶起窦昭仪,问道:“玲珑,你怎么了?难道……”

    窦昭仪一脸羞愧,低着头说:“娘娘。妾请娘娘置妾的兄长欺瞒之罪。”

    雒皇后问:“这话怎么说的?”

    窦昭仪说:“这都是妾的那个兄长太过糊涂。禀娘娘,妾的阿母并未病重,略感了些风寒是有的,但并不甚严重。妾自从随娘娘进宫之后,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窦府侍奉了,因此妾的阿母几次念叨妾,说是想念妾了。妾的那个兄长是个至孝之人,为了把我诳回去,结果就夸大了妾的阿母的病情。这是欺枉的大罪。请娘娘治罪。”

    雒皇后将窦昭仪扶着坐下,说:“我当什么事情呢。就这么个事,值得你也这般兴师动众的么?回府探视太夫人,那是尽孝道。你兄长也是一片至孝之心。你可不要冤屈了他。我知道你是个孝女,时时都要侍奉太夫人的。我已准你在府里过夜了,怎么又急急忙忙回来了?”

    “妾的兄长欺枉了娘娘。妾于心不安,无论如何不能错上加错在府里过夜。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妾就真是有意欺枉娘娘了。妾出身卑微,全凭娘娘一路爱护照看才有今日,妾决不做欺枉娘娘、有负娘娘之事。”

    窦皇后很欢喜听到窦昭仪这一番话,因此语气里充满了关爱地说:“你呀,就是这般谨慎。我与你的情分岂是别个比的了的。你的阿母与我的阿母无异。我母亲故去的早,因此每次看到你回府去照顾太夫人,我都心里热乎乎的。孝是百德之首。一个人如果不孝,那就更谈不上忠了。我们现在搬进宫来了,你日后还是尽管和以前一样回府就是了。这是我特准的,你尽管放心就是。”

    “妾叩谢娘娘隆恩。”

    “你快回宫歇息吧。这一大半天来回周转,也怪累的。明日我们再叙吧。”

    “喏。”

    窦昭仪离去了。大长秋柳傩扶着雒皇后从座位上站起来。雒皇后看着远去的窦昭仪,对柳傩说:“窦昭仪倒是老实。我真是没有想到她会过来跟我原原本本承认她的兄长作假。”

    柳傩说:“娘娘,恕奴婢多嘴。奴婢倒觉得,窦昭仪谨慎的有些过头了。反常即是妖。娘娘还是要多警惕着她一点。多亏娘娘派出太医令以看病为由一探真假,否则咱们就被窦吉给骗了。另外,派出去的南宫卫士说,窦吉和窦昭仪在玲珑花溪密谈了许久。如果只是太夫人想念她,哪里用得着他们去玲珑花溪密谈?”

    雒皇后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

第一卷  英露漪兰 第二十六章  圣都白上院

    白教在迦南雪山顶上的教廷叫白上宫,在各郡或郡国的派出宗所叫白上院。圣都白上院在圣都正北的茂岭。

    茂岭是一个不甚高的小丘陵,但因为茂岭上长满了树龄千年的古松柏,草木旺盛,溪水丰茂,因此被称为茂岭。白上院就筑在茂岭山顶一处水潭的边上。这个水潭叫溪源,是圣都所有水源的源头,溪源极深,据说与大海相通。

    逄图攸的孟婕妤笃信白教,每月总要带着自己的儿子逄科到白上院来清修五日。

    孟婕妤原本是白教教职。二十年前,孟婕妤是圣都白上院的一名代牧(1),教名持莲,人称持莲代牧。持莲代牧人如其名,貌美如荷,圣洁如莲。持莲代牧在白上院只管一件事,就是给那些到白上院祷告的信众们在焚香礼拜时吟唱教曲。那一日,当时还担任南宫卫士令的逄图攸来白上院替自己刚满周岁的大儿子逄秩祈福,持莲代牧恰好为其吟唱教曲。持莲代牧的玉音一起,那清亮雅洁、气韵悠长的歌声让深通音律的逄图攸大为震惊,好奇地抬头看吟唱的代牧,这一看不要紧,持莲代牧的玉容让阅女无数的逄图攸惊为天人。那是一种与寻常女子完全不同的圣洁之美。于是,逄图攸苦求当时担任卫尉卿的兄长逄图俐出面,由逄图俐亲自向圣都主教替他去求亲,终于将持莲代牧娶为侧室,并恢复俗家之姓——孟。嫁给逄图攸后,持莲代牧当年就为逄图攸生下一子,也就是逄科,如今已经二十岁了。持莲代牧则追随逄图攸一起,一路扶摇直上,由孟夫人到孟孺人,直至现在的孟婕妤。

    由于和白教这种极深的渊源,持莲代牧一直保持着对白教的虔诚信仰,而且在白教教内仍保留着持莲的教名。持莲代牧还利用逄图攸的强大势力,对圣都白上院以及一众教友多予照拂。因此,持莲代牧在圣都白上院以及圣都白教教众中威望很高,圣都白上院屡次恳请在教内提升持莲代牧的宗秩,随着持莲代牧跟随逄图攸地位变化而出现的地位提升,先后申请将持莲代牧晋秩为持莲监牧、持莲司铎、持莲主教,对此,圣都主教和白教教廷的宗座(2)也都已经首肯,但持莲代牧本人却坚决不同意,坚称自己早已入俗且为人妻人母,不宜担任教内神职,更不宜晋秩为高等神职,以免引起教务混乱。但圣都白上院和圣都白教教众对持莲代牧爱之甚深,尤其是受过持莲代牧恩惠的教众和民众更是视之为神,因此这种恳请总是不能断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后来,圣都主教出了个主意,他建议持莲代牧仍旧保持还俗前的宗秩,仍称代牧,但在教内享受礼同圣都主教的尊崇和待遇。持莲代牧无奈,只好勉强同意如此措置。于是,持莲代牧成了圣都白教教徒心中一个圣母一般的存在,民间多有为持莲代牧偷偷建祠膜拜的。对于这些,持莲代牧只得顺其自然,不便予以强制禁止。

    不仅如此,持莲代牧还将自己的儿子逄科也逐渐影响成为了白教的虔诚信徒。白教经典,几乎成了逄科的开蒙书籍,逄科倒背如流,随着年龄的增长,逄科对白教教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最后,经持莲代牧引荐,逄科拜了当时的司铎、如今的圣都主教疏衍为师,成为了修为甚高的俗家弟子,疏衍主教赐给逄科一个教名,叫丘顼,宗秩也是代牧,但由于持莲代牧的崇高地位,加上逄科的高深修为,教内都不称呼逄科为丘顼代牧,而是尊称他为“丘顼子”。

    持莲代牧和丘顼子在圣都白上院都有自己独立的修所,分别叫做持莲修所和丘顼修所,持莲修所位于白上院的西北角,丘顼修所位于东南角。每次来白上院清修,母子二人除了在白上院正殿共同燃香礼拜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自己的修室里独自静修。

    自从逄图攸继位之后,自雒渊葳而下的诸位夫人、侧夫人,虽然在大丧期间还未曾正式册封,但名分已经初定,持莲代牧晋封婕妤,地位仅次于雒皇后和窦昭仪,逄科也由一名亲王府里的普通世子一跃而成为最亲贵的皇子。与之相应的,持莲代牧和丘顼子的地位更加独特和尊崇了。这一日,正是他们到白上院清修的日子,也是逄图攸继位之后,他们首次到白上院清修。疏衍主教早已吩咐了司铎和众多监牧、代牧,仔细洒扫持莲修所和丘顼修所,恭候两位的带来。

    巳时一刻,孟婕妤和逄科到了。与以往持莲代牧和丘顼子轻车简从的风格不同,今日,他们的大轿已经换成了后妃、皇子专用的大轿,前后也都跟随着相应的南宫卫士、内侍、宫女,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转入了白上院的大山门,在正殿前停下来了。

    一位宫女扶着孟婕妤走了下来。孟婕妤已过三十五岁,但由于她原本就是天生丽质、圣洁如玉的胚子,加上这二十年的养尊处优,特别是常年的精研教理,因此保养的极好,不同于寻常贵妇人那般俗艳臃肿,倒是有一种兼具仙子与贵人风范的特殊气质。孟婕妤依然是平时清修时穿的一身白素教袍,只是由于大丧的缘故头上没有带任何配饰,头上盘了一个普通的发髻。一身清素雅洁的服饰和发饰,让孟婕妤更加望之如天人了。

    疏衍主教主动迎了上来。疏衍主教与逄图攸同岁,今年四十一岁。他与孟婕妤自小从白上院长大,与孟婕妤情同兄妹。疏衍悟性很高,且极善与皇室权贵们周旋,因此宗秩不断晋升,孟婕妤当年做代牧的时候,年纪轻轻的疏衍已升任司铎;孟婕妤嫁给逄图攸之后,疏衍顺势与逄图俐、逄图攸建立了联系,成了逄图俐和逄图攸的座上宾。大照圣朝立国之后的第五年,在逄图攸的斡旋和隆武大帝的旨意帮助下,白教教廷里的教宗、宗座和列位枢机主教们最终同意,破例晋封年轻的疏衍接任圣都主教。疏衍就成了白教所有主教(3)之中地位最尊的主教,不仅超越了所有的郡一级的主教,而且也超越了所有枢机主教,是白教中仅次于教宗、宗座的二号人物。当然,疏衍也是所有主教中,年纪最轻的主教。

    疏衍主教最令人瞩目的,还不是他的年轻,而是他那天人一般的美姿容。北陵郡王最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仙风道骨和华贵姿容,历来以此为傲、睥睨世人,但唯独在疏衍主教面前甘拜下风,自己也承认,“世间竟有疏衍这样的天人之姿,自己自愧不如”。

    疏衍主教瘦高身量,身子挺拔如山中松柏,举止清雅如竹林清风,一张略长的圆脸有如玉琢一般,饱满俊雅,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如古水深潭般宁静悠远,两道细长的新月长眉直入鬓角,有如雨后的远山一样悦目,配上胸前那五绺漆黑飘逸的长髯,真如画中走出的仙人一般俊美飘逸。

    “疏衍恭迎娘娘。”疏衍躬身行礼道。

    孟婕妤没有看疏衍,而是朝着疏衍后面的司铎和监牧、代牧们行了个教礼,缓缓地说:“日后,只要陛下和皇后娘娘不在身边,你们还是称呼我持莲代牧。不用改口。主教大人,也不必行礼。我教最重教礼和宗秩,不能坏了规矩。我原本不愿意带这么多人来的,可皇后娘娘说,陛下继位为君,我们一举一动都是皇家威仪所关,不能过于轻率,仪仗和护卫都要全套出行,实在是叨扰了,还望疏衍主教和各位教友多多海涵。”

    疏衍主教笑道:“不敢不敢。”

    这时候逄科也走了过来。未等疏衍主教开口说话,孟婕妤先说道:“只有教友的时候,你们也仍旧称逄科为丘顼子吧。丘顼子对疏衍主教仍执弟子礼,对其他教友执平礼吧。”

    逄科赶忙向疏衍主教行礼道:“丘顼拜见疏衍主教。”

    疏衍微微一笑算是还了礼,然后转向孟婕妤问道:“持莲代牧和丘顼子还是按平常的规矩一样,先在正殿里焚香祷告,然后各回修所清修么?这一次还是清修五日么?”

    孟婕妤轻轻摇了摇头,说:“这一次,住不了那么长了。现在还是大丧期间。上个月是新丧,又加上皇后娘娘带我们往宫里搬家,也就没有来。这个月呢,虽说还是大丧期间,但宫里都安顿好了,所以我和丘顼子就奏请皇后娘娘特准,到白上院来清修一日。丘顼子明日还要去太庙祭奠,我也要随皇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