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照圣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照圣朝-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顾虑。每日里,几个儿子也都来探视,但并不是侍奉汤药、照顾起居,而是索要封地,骂骂咧咧、大声吵嚷都是常有的事儿。逄世桓生性风流、体健多产,子嗣很多,每天从早到晚,一个一个公子前来索要封地,话里话外、明着暗着地埋怨、指责,再加上这些公子们的生母、外戚们添油加醋,原本应该静养,可是根本静不下来,于是逄世桓的病就越“养”越重。皇帝派来的太医们会诊之后都说“不大好”“熬过冬春,或有转机”。太医的话都比较隐晦,但也有规律可寻,话虽没有明说,但大家都已经心照不宣:甘兹郡王快要下世了!


………………………………

第一〇二章  甘原·甘兹郡王之病(二)

    越是这个时候,几位公子争的就越丧心病狂。

    逄世桓养病的地方在王府后花园里头的一个别院,叫“韵菡轩”,为的是躲清静。韵菡轩引一汪温泉的水,灌注到墙体和地板下面,营造出一方温室暖房,原是冬日里最适宜居住的所在,可就是在这温室暖房里头,逄世桓也还觉得冷,骨头缝里老是觉得有风。于是韵菡轩里又添了几盆炭火。宫女、内侍们都热的待不住,可逄世桓仍旧冷的发抖。

    一直在旁侍奉的柳王妃和世子逄麓实在热的受不了,趁着逄世桓昏睡过去的当口,挪步到韵菡轩前殿去歇息、透气。

    “你父王怕是不行了。我看也就这几天的事儿了。”柳王妃道。甘兹郡王的正妃柳氏,体态丰腴,仪态端庄,但眉目间却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戾气,使她看上去颇为尖利。

    “二郎他们怎么处置啊?父王这个样子,怕是理不了什么事了。”

    “哼!”柳王妃眉头皱的更紧了,望着逄世桓养病的后殿,不耐烦的说,“他就是这样一个软塌塌的性子。我那可怜的循儿被毒杀,凶手明明白白放在那里,他都不敢将其绳之以法。现在他这个样子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还指望他能替你出头么?”

    “母亲说怎么办啊?”

    “现在看,只有一条路:让他再写遗折,跟陛下说明白,绝不允许分割甘兹郡国。”

    “父王的折子上了好几道了,也都说的明白决绝。可陛下也只是反复慰言‘好好养病’,到底是同意父王所请、还是同意二郎他们所请,一直并无明旨啊。母亲,‘推恩’可是朝廷明诏天下的旨意,是陛下登基后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听说陛下的决心很大的。我怕陛下不会同意父王所请吧?”

    “新政怎么了?‘推恩’又怎么了?颁布新政的明诏里说的清清楚楚,是不是‘推恩’,如何‘推恩’,悉由各郡王自行决定,那可不是那群王八羔子们想要封地就能给封地的!”柳王妃越说越有气,“他懂什么朝政啊,还不是雒渊概给出的主意么?!”这个他说的是皇帝,柳王妃继续道:“雒氏累世豪门,却无法封得王爵,雒渊概心里早就仇视世袭郡王们了。现在好了,正好打着新政的旗号,对郡王们痛下杀手。他这一招太狠了。本来就不剩几个世袭罔替的郡王了,‘推恩’一出,用不了多少年,这几个郡王的家里也就七零八落了。”

    逄麓对朝政隔膜的很,有些接不上话,于是把话题转回来,道:“陛下一直没有恩准父王所请,这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吧?虽然雒渊概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我看就是陛下,对待咱们宗室们也并不友善,好像故意为难咱们似的,说不定,他正巴不得二郎他们申请‘推恩’呢,这样正好把咱们甘兹给分了。二郎他们背后,说不定就是陛下呢。没有他的怂恿纵容,谁敢?”

    “你这些话,又是听北边儿说的吧。”柳王妃道。“北边”指的是北陵郡王逄图修。

    “儿子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呢。”逄麓皱眉道,“原先我也不信。陛下做亲王的时候,对待咱们宗室,那是多么宽厚仁德啊。可是,等他一登基,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先帝苛待宗室,但还只是严厉些,可陛下却好像是一心刁难宗室。就像母亲说的一样,一个‘推恩’的旨意,几个老牌子宗室郡王家里,就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了。”

    柳王妃动了气,提高声音,声色俱厉道:“北边儿不是什么好人,你不要和他们天天搅和在一起。若是受了他们的蛊惑,着了他们的道儿,那可是不得了的事。你不要天天阴阳怪气的说酸话儿。”

    逄麓嘀咕道:“你不是刚刚也说朝廷和陛下的不是么?!”

    “你!”柳王妃语塞了,气的脸通红,但却无从辩驳。因为她确实经常说朝廷和皇帝的不是。她的抱怨另有一番道理。此前,她被称为“王后”,虽非“皇后”这个“后”那么尊贵、母仪天下,但在甘兹郡国以内,她却是“一国之母”,也是无与伦比、高高在上的“后”,而且就算觐见圣都里的“皇后”,她也隐隐然有一种“几乎可以平起平坐”的感觉,底气很硬。但新政要求,郡王之正妻不再称“后”,改称“王妃”,如此一来,她这个“王妃”的心里就觉得很不对味了。

    逄麓看母亲动了真气、开始一个劲儿的咳嗽,心下不忍,道:“儿子错了,请母亲千万不要生气。千错万错都是儿子无能,弹压不住二郎他们。母亲千万不要生气。”

    可柳王妃却气难平,一句话也没有,脸色铁青。贴身侍女忙上来替柳王妃捶背顺气,可柳王妃依旧没有转圜的样子,闭着眼睛,看也不看逄麓一眼。

    逄麓忙道:“母亲啊,现在父王这个样子,眼看着咱们国内就要出大事,母亲千万别和儿子一般见识,还得保重身子,主持大局啊。要是母亲出了什么事,国内可真要一乱到底了。”

    这是逄麓深悉其母秉性的表现。这还要从柳王妃的出身说起。柳王妃出身于大郜时期原湫水郡国王室柳氏的旁支,虽也算是王室宗室,但从其祖父时起,由于经营不善、人才匮乏,家道已开始中落,其父更加颟顸糊涂,几个兄弟也不太争气,眼看着绝无中兴之可能。后来,逄氏骤起,逄世桓之父获封甘兹郡王王爵,且与北陵郡王南北呼应,逄氏俨然第一豪门。原湫水郡国王室柳氏为了交好逄氏,遂决定从宗室之中遴选贵女,嫁与当时甘兹郡王的世子逄世桓。可是,柳氏王室是传承数百年的老王室,宗室之人极其看重门第,娶媳嫁女,首推累世王室的老宗室,最瞧不起“暴发户”。新封的甘兹郡王虽是新贵,但仍为柳氏王室宗室们所瞧不起。而彼时的柳迎儿,出落的十分美丽且精明强干、十分好强,为了拯救其没落的家族、也为了替自己争一口气,柳迎儿遂力排众议,同意嫁往甘兹,一时成为柳氏王室的笑柄。很快,老甘兹郡王薨逝,世子逄世桓承袭王位,柳迎儿就成了响当当的甘兹郡王王后。再后来,逄世桓的堂兄逄图俐建立大照,在宗室之中最宠信逄世桓,她也就成了诸郡国中最“硬气”的王后。尤其是,逄世桓看上去豪迈疏朗,其实骨子里只占一个“疏”字,对内对外都不怎么上道,也不怎么上心,于是柳迎儿正好独揽家政之大权,成为甘兹郡国宗室之中实质上的主心骨。

    所以,逄麓上面一番话,其实正合柳王妃争强好胜的本心。果然,柳王妃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来,睁开了眼。

    逄麓忙道:“母亲饶了儿子吧。您老人家的身子骨要紧。”

    柳王妃拍拍贴身侍女的手,道:“行了。我顺过气来了。你给我倒一盅茶来,口干的要命。”然后转脸看着逄麓道,“你呀。早就跟你说,要留心朝政,留心朝政,可你就是不听,天天就知道跟着那些宗室纨绔们瞎玩儿。你是要承袭王位的,以后甘兹都要靠你治理,宗室们都要靠你来辖制。你父王就是毁在‘玩’上,国事荒废的厉害。如今看来,不管是国事,就是家里的事,他也没弄清楚。二郎他们请封之祸,根由都在你父王自己身上。这些,你都知道么?”

    逄麓不爱听这些,心里也不服气,他常说的一句话是“陛下以前可是第一纨绔,现在照样当皇帝”,但现在这个情势下,无论他心里再怎么不服气,嘴上却是要服软的,于是道:“儿子明白。”

    “你不明白!”柳王妃仿佛又上了气,贴身侍女连忙将茶递上来。柳王妃明白侍女的好心,微笑着又拍拍侍女的手,然后又转向逄麓,拉下脸道:“你根本就不明白!北边儿天天怂恿你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你却蒙在鼓里、甘为其用。你还说你明白?”

    逄麓想要争辩几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虽然面儿上忍住了,但眼神里却掩饰不住自己的真实情绪。柳王妃道:“哼。我谅你也不会服气。别的我就不说了,我就问你。北边儿天天在你身边说这说那,可北边的几位公子,可曾闹家务了么?他们要求‘推恩’了么?”

    逄麓猛的一惊,北陵郡国内,从未听说过几位公子要求“推恩”分割郡国的事情,遂道:“这倒没有。”但他仍是不太甘心马上认错,又道,“可能,可能是因为王叔身子骨还康健着吧。一旦王叔到了父王这个时候,难保几位公子……”

    柳王妃道:“这不是根由所在。就算北陵郡王倒下了,他们哥几个也不会这么闹的。北陵那边儿,希图的可不是‘推恩’这个事啊。”


………………………………

第一〇二章  甘原·甘兹郡王之病(三)

    “那是什么呢?”逄麓问道。

    柳王妃道:“我一个深宫妇人,对朝政哪里能够尽知呢?我只是感觉而已,北陵郡王绝非甘于人臣之人。至于他想干什么,我也说不清爽,但绝不会仅仅限于北陵郡国一国之内。他治家,那是一把好手,几位公子都是一条心。说起来,可真是让人羡慕啊。我没有那样的好命,哎。”

    “母亲也别气馁。我看北边也没什么好羡慕的。别看面子上头他们万众一心的,其实背地里的事儿谁又能知道呢。儿子就听说,王叔不大宠爱王妃,北陵王妃一直未能生出嫡子,每日里苦的跟什么似的,终日以泪洗面。父王独宠母亲,对母亲言听计从的,北陵王妃她哪有母亲的日子舒坦呢?”

    这话说的就很中听了。柳王妃果然笑了,道:“北陵王妃确是可怜人。”

    有了这个台阶,话就好接了。逄麓道:“母亲,北陵王叔没有嫡子,等他百年之后,肯定要由一个庶出子来承袭王位,可是到底谁来承袭,就是个绝大的问题。所以儿子觉得,别看现在他们好似都不争不抢的,其实背地里不定打的什么主意呢。咱们现在虽然难,二郎他们闹的是凶了一点,可毕竟我是嫡长子,法统所在,谁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要父王不松口,我的这个王位谁也夺不去。退一万步讲,就算陛下有心分割甘兹,恐怕也不能得逞。”

    柳王妃侧脸看着逄麓,道:“这几句话说的倒是在理。看来,你也不是天天就知道玩儿,心里还是琢磨正事的。”

    逄麓得了表扬,心里很畅快,道:“母亲,宗室子弟,虽然纨绔了些,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而且也总有出色的人才。我说句不该说的吧,宗室子弟们,天天最关心的,就是继承家产、承袭爵位这些事,所以对与此相关的事就格外关心,见识、手段都是很了得的。儿子这几年,也不是白混的,学了不少本事,而且,也交了不少好朋友呢。”

    柳王妃觉得逄麓说话的样子很浅薄,说的话也透着邪气,但今天却不想再批评他,于是应付道:“那就好。现在是特殊时期,你要多注意言行,别让人说出什么来了。等承袭了王位,大权独揽,名分一定,以后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到时候,咱们就能松口气,我也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逄麓道:“是,母亲。儿子一定注意,母亲尽管放心。”

    柳王妃道:“当务之急,还是要劝解二郎他们啊。你父王眼看着就不行了,这个当口,他们要是还这么闹下去,朝廷里掌权的现在都是雒渊概那几个居心叵测的人,内乱一起,容易被人利用,恐怕是要出大问题啊。到时候,就算你承袭了王位,如果他们到圣都里头举着‘推恩’的旗帜在御前撞钟、叫天屈,雒渊概他们若是有心纵容他们,那可就麻烦了。”

    逄麓道:“母亲必是有良策的。母亲尽管吩咐就是了,儿子一定照办。”

    柳王妃道:“我现在也是苦无良策啊。我若是有良策,岂会让他们闹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柳王妃没有主意,逄麓就更加手足无措了。母子二人再次陷入沉默。柳王妃心里烦闷,方才又动了气,精神就有些委顿,于是闭着眼睛养神。逄麓枯坐在那里,心里想着昨天听来的新花样,打算晚上好好用在画姬身上,希望能够让画姬得趣、现出神秘红晕。

    过了一会,王妃的内侍首领走了进来,道:“王妃,世子,圣都里来了宣旨特使,说是有陛下的圣旨。”

    柳王妃和逄麓都一惊。逄麓道:“莫非是陛下有了明旨?”

    柳王妃略一沉思,没有接逄麓的话,而是转向内侍道:“我们到正厅去接旨。”内侍首领道:“宣旨特使知道咱们殿下有恙,格外体谅,来的时候就说不用在正厅接旨,他到养病的地方来传旨就是,此刻就在殿外了。”

    柳王妃忙道:“快请进来。”

    圣都来的宣旨特使也是一个内侍,进得殿内,并无多余的客套,只道:“有旨意。请甘兹郡王逄世桓接旨。”

    柳王妃道:“甘兹郡王殿下重疾在身,已无法起身,也无法言语,恐不能自己前来接旨了。”边说边垂泪。

    宣旨特使道:“无妨。这一点,陛下也有明旨,若是甘兹郡王不便接旨,也不用强求,请王妃或世子接旨也是一样的。”

    柳王妃道:“谢陛下隆恩。也谢过特使大人了。”

    柳王妃与逄麓跪下接旨。

    宣旨特使道:“甘兹郡王有大功于社稷,突罹重疾,至今未愈,朕心甚忧。特赐朕常持如意一柄,如朕亲临。另着管遄前往侍疾。”

    柳王妃和逄麓都大感意外。意外的不是皇帝亲赐常持如意,这虽是“殊恩”,但毕竟算不得多大的恩典。但着管遄前来侍疾,那就是不得了的恩典了。一来,管遄因侍奉云昭仪顺利生产而立下大功,已任命为迦南郡守,只等喜饶小郡王满月、云昭仪大安之后即可赴任。所以,管遄虽是从医道上起来的,但却已跻身封疆大吏,成为一等一的勋贵,地位非比往日,除了皇帝,其他人等已“用不起”这样华贵的郎中。二来,更重要的是,由于皇帝极其宠爱新晋昭仪的云姬和新出生的喜饶小郡王,因此特命管遄于宫中继续照料,据传,云昭仪和喜饶的日常饮食、起居、作息等等全部细节,均有管遄负责照料。当此之时,皇帝竟然舍得让管遄离开云昭仪母子身边、到甘原来给甘兹郡王看病,这份恩情,就真正是“天恩”了。三来,甘兹郡王久治不愈,柳王妃早就想请管遄来帮忙医治,但苦于上述两个原因而无法开口。皇帝此举,真正是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了。

    因此,柳王妃颇为感恩,于是发自肺腑的叩谢道:“谢陛下隆恩。”

    宣完圣旨,宣旨特使就卸下了方才端着的架子,恭恭敬敬给王妃和世子行完礼,道:“陛下为了殿下的病,焦心的很。日日夜夜念叨不停。管遄大人原本是要侍奉云昭仪娘娘和喜饶郡王的,但陛下实在担心殿下的病情,所以特准管遄前来侍疾、开方,希望能够药到病除。”

    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