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略作沉思,道:“城西悦来酒楼,城南来福客栈和城东外平家酒肆尚有人手不足。”
“原来是这样,”王甫南道,“我记得城东外的酒肆,一直是三娘在打理,是不是?”
“是的。”
“那好,”王甫南道,“既然是三娘替他求情,就给他一个报答三娘的机会,让他去城东外酒肆报道吧。瑶儿、婷儿,你们两个,没意见吧?”
“全由父亲大人做主。”梦瑶、梦婷同声道。
“七公,剩下的你就去办吧。”
“是,老奴马上吩咐下去。”
王甫南望向王栋,发现他的表情,仍然没有丝毫变化,满是茫然。
“那大家都散了吧。”王甫南道,“瑶儿,你随我来。”
“是,父亲大人。”
一大早的闹剧,就这样收场。王栋,在王府呆了没几天,便因过错,被“发配”到城东外酒肆。
回到住所,那刘二一边抱怨王栋做事马虎,一边替王栋感到同情,仿佛那城外的酒肆,是什么人间地狱一样。
………………………………
第十三章 城东外,衰败酒肆
于大多数王府奴仆而言,他们更愿意留在府上。因为在王府每月能拿到的月钱,是相当丰厚的。
不过对于王栋而言,他不仅无所谓,反而有些窃喜。
“不就是去城外酒肆么?为何你比我都要紧张?”王栋望着那边嘟囔不停的刘二问道。
刘二道:“哎,你若是去了城西悦来酒楼,城南来福客栈,我倒也不担心。可是,你可知道,城东外的酒肆,是何地?”
“什么地方?”
“那酒肆,建在城外,本就没什么客人光顾,自从三娘接手之后,听说连人手都没几个了,你去了那里,怕是有的受了。”刘二叹道。
听了刘二的话,王栋倒是来了兴趣,放下手下收拾的包袱,道:“那你倒是说说看,这城东外的酒肆,现在是何情况?”
“我也是听说……”
刘二呆在王府的时间,毕竟比王栋长太久。刘二便将他听说过的事情,详细的讲与王栋来听。
原来,这几年,王甫南将王家的一部分产业,分别交给自己的儿女打理。用来考验他们各自的经营能力,也算是为王家将来,挑选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做准备。
而这王梦瑶,也就是众人口中的三娘,不知是何缘故,分到的三个产业,比起其他人,要寒酸许多。
王梦瑶,王甫南第三女,在王府之中,身世是最大的禁忌。虽自小在王府长大,但和其他王家后代相比,王梦瑶从王甫南那里得到的关注,显得太少太少。
一年前,为了重振日渐衰落的王家,王甫南将名下一小部分店铺,分别分配给自己的儿女打理。
其中,王梦瑶得到的,分别是城东外酒肆、王家米铺太原晋阳分号和城南一百亩良田的管理权。
这三样业务中,米铺生意最好,酒肆最差。
尤其是城东外的酒肆,在王梦瑶接手之后,直接判定酒肆盈利太少,且耗费人工太大,因而重新分配人手,几乎完全放弃了城东外酒肆的经营。
对于这种状况,王甫南自然十分清楚。但他并没有进行干预,他想让自己的儿女,凭着自己的意愿去干出一番成就。
今日,王甫南借着王栋的事情,当着梦瑶的面,提到城外酒肆,并将王栋“发配”过去。其实也是在暗中提醒梦瑶,城外的酒肆,不可以轻易放弃。
听刘二叙述完这些,王栋反倒不认为,这城外酒肆是什么坏去处,反而更像是王家的“世外桃源”。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城东外的酒肆,几乎被梦瑶放弃,平日里,根本没有人会去到那里,无人打扰,岂不就是世外桃源么?
“哎,只不过这样的日子,怕是不会持续多久。”王栋心中一叹,酒肆的经营,总有一天会被收回,到时候,他憧憬的悠闲日子,也便到了尽头。
说实话,前世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重生的王栋,今世不求大富大贵,但求自由自在,享受人生。
只不过,现在他在王府为奴,一切都已经由不得他。王栋想要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就必须脱离“王家奴仆”这个身份。
想到此,王栋不由问道:“对了,在王家,想要赎身,需要多少银子?”
“银子?”刘二一愣,“银子可以赎身么?”
“不用银子赎身,那用什么?”王栋不解。
刘二指指王栋的包袱,里面是七公曾予他的一些铜钱,道:“当然是用钱了,或者用绢、金亦可。”
也直到此刻,王栋才知道。原来,在泱泱大唐,银子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
“那大约需要钱多少贯?”王栋继续问道。
刘二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因为从我进府开始,从未听说,有人赎身的。”
刘二的回答,让王栋一愣。没有赎身的人?他突然能够明白,这些人中,为什么没人选择赎身。因为王家家大业大,就算这些年有些衰落,在王家当奴仆,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工作”。
不过王栋不想,他不想一辈子呆在一个小小的王家做奴仆,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当然要将大唐的大好江山,游览个遍,才不枉此生。
而想要离开王家,想要赎身,怕是会花费一笔十分庞大的钱财。
上一世,王栋为钱、为利所害,本不想再为其所累。可是情势所逼,为了过上想要的生活,他必须要挣下自己的赎金。
想到此,王栋不由苦笑摇头:“想不到,来到大唐,还要被钱财所累,可悲,可叹。”
于是,在刘二不解的目光之中,王栋背上了自己的包袱,跟随七公离开了王府,踏上了“流放”之路。一路上,王栋都在思考,身无长物的他,该怎样赚取自己的赎金呢?
二十一世纪的他,身为一名律师,干的是钻研法律漏洞的勾当。现在来到大唐,他竟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一样,可以让他发财致富的道路。
记忆中,古代唯一和律师相关的职业,便是“状师”了,可是这大唐,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一个职业。
跟随在七公的身后,两人出了王府,一路向东而行。热闹的街道上,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生意极好。这让王栋不由感叹:“如果一个厨子,穿越到大唐,一定会非常吃香。”
步行了大约一个时辰,隐约间,王栋看到了前方的城楼。他的印象较为深刻,上次,他就是差点在那里被抓去坐牢。
再一次来到城门之前,王栋仍心有余悸,紧了紧手中的公验,心道:“这次,应该没事了吧。”
果然,一切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守城的军官,根本没有查验王栋的身份,便放他和七公一起出了城。
“七公,为什么这次,守城的军官,没有抓我要公验?”王栋问道。
七公走在前面,回道:“上次,你们行为不检,当然要被留下盘查。不然,每次进出城都查验的话,会浪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原来是这样。”
王栋点点头,两人出了晋阳城东门,一路前进,周围的建筑物愈发稀少起来。
终于,一刻钟后,七公道:“我们到了。”
王栋,终于到达了他此行目的地。
………………………………
第十四章 老九与老酒
数丈以外,古道之旁,一片木制屋,数张露天桌,几株倒垂柳,王栋的“世外桃源”到了。
走到近前,木屋之前的空地上,垂柳之下立着一个高高的木竿,上面挂一面破旧青旗,绣着一个“酒”字。
“想必,这里便是那酒肆了。”王栋心中暗道。
举目四王,想不到这酒肆占地倒也不小。只不过,时值晌午,却无一位客人。来到那垂柳之下,巨大的凉荫成了天然的乘凉屏障,几套木质桌椅,便静静的躺在荫凉中。
七公轻车熟路,穿过这些桌椅,便向着酒肆的正门走去。
一路上,王栋发现,这桌椅、地面似乎已许久无人打扫了,仿佛荒废了许久。
“咚咚咚!”七公拍门,许久之后,门内才有了回声。
“谁啊?这么大早,就来敲门。”
听了这话,王栋不由皱眉,心中暗道:“早?这都晌午了,还早?”
不过反观那七公,却好像对此已见怪不怪,脸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老九,是我,快些开门。”七公道。
“来啦,来啦……哈……”
伴随着哈欠之声,那有些破旧的木门终于被打开,接着一张睡眼惺忪的脸庞出现在王栋面前。许是刚刚醒来,一打开门,那人的眼睛被突然而至的阳光刺的难以睁开。
阳光照射在这张脸上,让王栋看的清楚。
这被七公称作“老九”的人,年纪看上去与七公相仿,只不过他一张嘴,便是满口的酒气。蓬乱的头发尚未来得及整理,红红的酒糟鼻下,一张脸倒是比七公红晕许多,只不过精神看上去有些萎靡不振。
“老七,你今天怎么这么得空,跑到我这里来了?”
这老头,让开门,自顾的向着屋内走去。
七公、王栋跟随而入,一入房间,一股极大的酒味铺面而来。
唐朝,酒类虽然丰富,不过相较于现在的酿酒工艺,仍然落后太多。因此,唐朝的酒水,含酒精度数要比现在低上许多。
可即便究竟含量低,但这酒肆之中,仍然酒气冲田,可以想象,这狭小的空间,是有多少日没有流通过空气了。
再看那老九一副宿醉未醒的样子,摇摇晃晃如同在打醉拳,倒是有几分酒鬼的样子。
适应了房内的光线,只见青石铺成的地面上,除了几套木质桌椅横七竖八的排列着,数目不少的酒壶,躺在地面之上。
“老九,你怎么又喝的烂醉如泥?”七公皱眉。
老九顺手抄起一个酒壶,呷了一口,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如果我不喝,它们不是太寂寞了么?”
“荒谬!酒怎么会感到寂寞。”
“此言差矣,”老九有些疯疯癫癫的说道,“世有伯乐;方有千里马;而今,先有老九,方能发现这酒之美。伯乐之于千里马,正如老九之于老酒。你说,如果连我都不喝它们,它们是不是十分寂寞?”
听着这老九的奇妙理论,王栋觉得,似乎也颇有道理。
“我辩不过你,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酒大伤身。”
老九笑道:“哈哈,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说罢,一仰头,又喝了一口酒。
看着老九这幅样子,七公知道,自己的话,对他已经毫无影响,只得道:“今日,主人给你调派了一名帮手过来帮忙。”
“帮手?”老九半眯着眼睛,望向王栋那边,“哈,想不到,我这地方,还有人来,既然如此,当开酒庆祝才是,干!”
说罢,那老九举起手中酒壶,一饮而尽。
“扑通!”一声,老九趴在木桌之上,又醉了过去。
“唉!――”
七公一声长长的叹息回荡在屋子中,直到他身影完全消失,屋内仍残留着他的无奈感叹。
“醒了醉,醉了醒,这老头,倒也十分有意思。”望着那睡意无穷的老九,王栋却是觉得这老九十分有趣儿。
七公临走之时,与王栋交代了一番这酒肆的情况。
这酒肆,每月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情况已经持续三年之久。自从三娘接手以来,更是调走了大部分人手。现在,整个酒肆,除了王栋,便只剩下那醉酒老头而已。
一间酒肆,交给一个酒鬼、一个“外乡人”打理,想来也是极惨。
“看来,三娘是真的放弃这里了。”长叹一声,王栋走出屋门,开始四下了解这酒肆的构造。
……
目光再次回到王府,王甫南的书坊之中,此刻正站立着两人。其中一人,自然是王甫南,剩余一人,便是王家三姑娘王梦瑶。
早上,处理完王栋的事情之后,他们父女二人便回了书房,王甫南吩咐梦瑶将最近三月她手下店铺的账目,拿与他看。
稍作整理,账目放于眼前,王甫南仔细浏览,这一看便到了晌午。
三个月的账目查阅完毕,王甫南将账册缓缓合上。
“瑶儿,这三月的盈利,较之以往减少了许多。”王甫南一脸平静的说道。
三娘梦瑶回道:“是的,因为前年全国饥荒,去年关内又发生旱灾、蝗灾,今年又是大旱,我王家粮仓,储存的粮食已经告罄,有的分店已无粮可卖,所以盈利少了很多。”
“可是据我所知,你大哥、二哥手中的粮店,却是收入增加许多。”
三娘回道:“那是因为,两位哥哥,将粮价提高了两倍。”
“那你为何不提高粮价?”王甫南问道。
三娘道:“如此大幅度提高粮价,纵然可以增加收入。但这样做,将会有很多穷人买不起我们的米粮,很多人可能会因此丧命,我们王家……”
“三娘,你应该知道,自从你掌管粮店,便成为了一名商人,对商人而言,赚取最大的利润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王甫南望向三娘,发现她不发一语,似乎对自己所言,并不是十分认同。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的性格,他是十分了解的,只要她认定的事情,他人很难干涉。
“好吧,三娘你既然这么做,我相信一定有你的道理。”王甫南叹道,“你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放手去做吧。”
“谢谢父亲大人支持。”三娘躬身拜退。
………………………………
第十五章 我要挣钱,挣好多好多钱
傍晚时分,沉睡中的老九悠悠转醒,手指动了动,下意识的便向着周围的酒壶摸去,可是一阵摸索之后,手中却仍是空空如也。
“嗯?”老九微微睁开眼睛,夕阳的余晖照在窗户之上,以没有那么刺眼。
老九感觉,屋内好像亮堂了许多,景物逐渐清晰,他这才发现,屋内不知何时,已经被收拾一新。
地上散落的酒壶已经不知去向,木质桌椅也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屋内,青石板地面也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哼!一定是新来的家伙,多此一举。”老九似乎对这样的变化已经见怪不怪,站起身,摇摇晃晃的又要向酒窖走去。
“九公!”
冷不丁的,王栋的声音传来,老九觉得十分不自在,慢慢转过身,望着王栋道:“什么九公?叫老九就行了。”
“那怎么行,怎么说您也是长辈。”王栋来到近前,“对了,九公,我看厨房米缸里还有些栗米,顺便煮好了晚饭。”
“哎……随你吧,反正你在这里,也呆不长。”
“呆不长?”
王栋一愣,不知九公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回过神来,却发现九公已经从酒窖中拎着两壶酒,走了回来。
“来,陪我喝两杯。”拉开一张椅子,九公便坐了下来,然后倒出一杯酒。
“坐啊。”
“九公,我不会喝酒。”
“不会喝酒?”九公眉头一皱,“身为堂堂七尺男儿,怎么可以不会喝酒?来,这杯酒,算我与你接风洗尘。”
“那……好吧。”
硬着头皮,王栋端起一杯酒,恭敬的对九公做了“请”的姿势,然后闭着眼睛,一饮而尽。那样子,就仿佛是在喝毒药一般。
清酒下肚,王栋有生以来,第一次喝到古代的酒水。他之所以拒绝九公,不是因为他没喝过酒,而是对这古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