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副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女副将-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显然,张汤的外戚威胁论在刘氏宗亲中已经起到了作用。

    而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其实卫青都已经感觉到了,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参加朝会了,刘彻这一个月研究的任何事情也都没有召见他。

    一边是不断上大将军府各种祝贺、拜访、看望的百姓、官员还有富商,一边是刘彻深深的感觉卫青在边郡的声望超出了自己,有威胁到自己的苗头。

    “若瑶,快,快把大门直接关起来吧。”卫青面对络绎不绝想上门见他的人,真的是没有了任何办法:“本将军感觉这背后绝对有人推波助澜。”

    若瑶看了看门口安慰道:“将军不必紧张,你这辈子大富大贵,终能平安着陆。”

    卫青深深的叹气,而后看着若瑶满是疑问:“你又是算出来的?”

    若瑶思考片刻道:“对,放心吧,小人自有小心去收拾。”

    “可是,可是。”卫青忽然非常烦躁。

    从卫青的烦躁中若瑶已经看到了卫青此刻正在经历煎熬,一个遇事冷静异常的人,面对朝堂的斗争,面对背后的黑手,面对刘彻的疑心,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因为他只是一个想为汉人争取尊严的武将。

    若瑶帮卫青理了理披风说道:“将军如果实在担心,那就请旨去打仗吧。”

    ……


………………………………

第258章 以退为进

    聂军的事情让张汤气愤万分,回来之后又掀了桌子,当初阻挡他当丞相,现在又要插手廷尉府的事情,张汤有一种危机感,卫青会对自己动手了。

    “大人,那聂军就这么放了?”徐飞也很不服气,聂军平时也没把他放在眼里。

    张汤冷静了一下反问徐飞:“那还想如何?惹怒卫青?”

    张汤边走边说道:“徐飞,本官感觉事情越来越严重,你马上再去联络一些大臣,下一次朝会再请奏陛下任免御史大夫,哪些不配合你记下来,要想办法让他们配合。”

    “我马上去安排。”徐飞应答完就准备快速安排。

    “回来。”张汤挥手拦住继续说道:“还有,廷尉府的一些事情还是要报李蔡批准,一些公务还是让他来处理。”张汤感觉还是要低调一点。

    徐飞则不然:“不用吧,反正丞相又不过问这些事情。”

    毕竟李蔡是上司,官大一级压死人,万一李蔡头脑一热真的与自己对干起来就麻烦了:“这个时候不易树立更多的敌人,还是低调一些。”

    “是,我马上去办。”徐飞应答之后就离开了廷尉府。

    七天后,朝廷再一次召开朝会。

    “陛下,臣肯定陛下任免御史大夫。”杨大人再一次站出来拱手谏言。

    刘彻今天的心情还算可以,看着第一排第一个丞相李蔡确实年迈,而且有些事情也确实没有办好,经过这两天的考虑,他也打算换御史大夫了。

    “李蔡,你身兼两职也有一年了,你说说,朝廷还有谁可以胜任御史大夫一职?”刘彻问完之后就看了看一直不说话的卫青。

    李蔡知道现在的局势,满朝上下等会儿肯定蜂拥拥护廷尉张汤,但李蔡对张汤确实不感冒,于是谏言:“老臣觉得按规定在九卿中选取。”

    杨大人听后居然鼓足了勇气站出来抵抗:“丞相,按规定应该是廷尉升任吧。”

    这把李蔡的脸打得够响,一个普通的官员就敢为了张汤来抵抗自己的话,于是上前两步拱手道:“陛下,三公之位必定出于九卿和列侯。”

    李蔡可谓把范围越扩越大,从九卿又扩展到了列侯,说明张汤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出于李蔡的威严,杨大人开始有些忌惮了,他看了看不说话,正在发愣的张汤。

    “大将军,你觉得呢?”刘彻有些摇摆不定,所以问及卫青。

    卫青慢慢的走到中间奏报:“陛下,御史大夫一职关乎整个官吏制度建设,臣觉得还是慎重考虑。”卫青这话真的很模糊,不想过多牵涉朝中斗争。

    大将军卫青、丞相兼御史大夫李蔡都在明里暗里的反对张汤,这让张汤确实为难了,他一句话也不说在思考着下一步如何干。

    朝廷的两位大佬都在明里暗里的反对,这让杨大人一伙确实有些忌惮,都知道如果这二位发起火来,朝廷恐怕换一批人都有可能。

    这件事情确实让刘彻心塞,就这样,这件事被迫停止了下来,无人再提了。

    而在刘彻的心里也是明着的,一派是支持廷尉张汤,一派是反对廷尉张汤。

    晚上,

    刘彻继续对着地图研究北疆的事情,侍前来禀报张汤求见,这已经是张汤第七次来找他了,刘彻当然也知道为什么,但还是想听听张汤的意见。

    “宣!”

    张汤想了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

    张汤今天的以退为进路线也是当初自己怂恿刘彻试探卫青得出来的,当初,他以为卫青会谋取大汉最高军事指挥权,就怂恿刘彻在龙阁要拜卫青为大将军进行试探,结果卫青推辞了,刘彻安心了,结果的结果,刘彻还真拜了卫青为大将军。

    在张汤看来,刘彻喜欢那种识时务的人,于是禀报:“陛下,臣,才疏学浅,还不能胜任此位。”

    刘彻眉头一紧,脸部表情僵硬了一会儿而后又喜笑颜开:“哈哈哈,张汤啊张汤,看来公孙弘当年也有看错的时候。”

    公孙弘!张汤内心一惊,看来真是已经死去的公孙弘在搞鬼。

    公孙弘在位的时候对张汤那是相当不满,但又给予张汤是刘彻当年四杰之一,所以也没有擅自处理,但在他去往淮南国的时候就谏言刘彻,张汤此人私心严重,不可用。

    而今刘彻看出张汤面对大臣们的谏言还是退让,于是乐呵呵的说道:“难得你还知道退让,朕其实一直就在考虑你,但也在等你,果真没有让朕失望。”

    张汤的主动劝退让刘彻对公孙弘的话产生了怀疑,前面说了,张汤毕竟是刘彻年幼时的书伴,是刘彻年轻时的得力助手,与董、宋两张共称“四杰”,还是有感情的。

    张汤内心砰砰直跳,以退为进果然奏效,看来这身后果真有人使坏。

    张汤跪地磕头:“谢陛下信任。”

    第二天,

    刘彻向满朝文武宣布,丞相李蔡不再兼任御史大夫,由张汤接任。

    消息一出,确实把丞相李蔡和大将军卫青惊愕了一把,怎么就忽然转变的呢?

    但陛下圣意两人都没有过多的去揣测。

    由此,张汤经过各种阴谋诡计,先后搞死了前面两任御史大夫(张鸥和番系),加上又等了两年,最终也登上了权力的顶端,位列三公。

    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掌握生杀大权的现代纪高官加公安部长,刘彻的这一决定同样也让廷尉府门庭若市,个道门的官员纷纷踏至。

    就连最初被卫青保下来的聂军也借此机会向张汤道歉,示好。

    初登大位的张汤应酬了一晚上,他喜欢这种感觉。

    “细君,细君!”张汤满身酒气醉醺醺的向屋内走来,一把将正准备迎接宾客的刘细君拖进了屋内:“我终于,我终于实现了,哈哈哈。”

    刘细君没有反抗,张汤升官了对他来说是好事,至少自己的家人该有着落了。

    外面推杯换盏,屋内暖心翼翼……。

    张汤其实是一个不爱财的人,但绝对是一个对权力非常渴望的人,他其实也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除了领俸禄,再无其他收入。


………………………………

第259章 市井流言

    张汤坐上了三公的位置感觉甚好,至少在刑法领域他除了顾忌刘彻的想法,再也不用顾忌任何人的想法,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拍板,这种感觉真的是爽快。

    而朝中的大臣那就更不用说了,之前是谈汤色变,如今是腿脚都软了。

    十日后,

    张汤从廷尉府出来,这一次的出行很隆重,他首次坐上了三公马车,确实比之前的九卿马车还要大还要舒适,居然做上之后就睡着了。

    “还不散开,御史大人马车也敢拦。”

    张汤睡得正香,却闻外面徐飞的呵斥声,于是懒懒散散的撩开帘子,只见几名士兵正推着一辆粮草车挡在路中间,而且正在挪动。

    军士丝毫没有理会徐飞的呵斥,而是自顾自的继续捣鼓粮草。

    这简直就不给三公大臣的面子,按道理,三公大臣过街,百姓都要跪迎,于是徐飞挥起手里的马鞭就重重的向一个士兵打去,士兵害怕的躲闪。

    “来人,抓起来。”徐飞指示衙役抓人。

    张汤顿时就感觉不妥,再次撩开帘子:“算了,让他们先过。”

    “大人,这些人太不识趣了,必须抓起来让长安令治罪。”徐飞快速向马车走来。

    张汤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因为他看见了徐飞背后骑着高头大马的卫青和若瑶向这边走来,身后还带了吴林等一群将军。

    “大人。”

    “啪!”张汤重重的一巴掌呼在徐飞的脸上恶狠狠的说道:“你知道你给本官惹多大的麻烦吗?”说完眼睛死死的盯着走来的卫青。

    徐飞从张汤眼神中看出了什么,缓缓扭头看去,内心一惊。

    此时的卫青很平静,他看着被打的士兵傻傻的站在路上,拳头捏的发烫。

    若瑶也不服气,骑着马上前对着张汤的行队大声道:“大将军在此,还不下轿迎接。”

    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卿以下皆拜,所以按照规矩,张汤这个三公大臣都要下车迎接。

    不服气,真的不服气,张汤再次恶狠狠的看了看已经满头大汗的徐飞,而后拉下面子走下马车,正正的来到卫青的高头大马前,抬头看着高高在上的卫青。

    “张汤,身为御史,你就是这样教育你的属下?”卫青一身戎装手拿马鞭问道。

    张汤很尴尬,自己也是三公大臣,今日却被搞得如此下不来台。

    所有的百姓都看着,他们相互间议论着,眼神似乎在说:看他如何出丑。

    若瑶见张汤没有说话,于是大声道:“张汤。”

    张汤反应过来,忽然又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感觉上前道:“呵呵,下官见过大将军,刚才的事确实是下官教育无方,下来之后一定严格追责。”

    “马上向这位士兵道歉。”若瑶气愤的一跃下马走到张汤面前。

    张汤更下不来台了,他可是三公大臣,御史大夫,朝廷三大佬之一,于是尴尬的对若瑶轻轻的说道:“姑娘,本官下来一定严办,你看……。”

    “没有什么你看,道歉。”若瑶用马鞭指了指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士兵。

    张汤的面子实在是挂不住了,他再次抬头看了看高头大马上的卫青,但卫青的脸色更不好看,最终在压力面前拱手对士兵道:“本官今天就对不住了。”

    张汤的道歉虽然一点都看不出诚心,但样子真的很舒适。

    士兵还是害怕,尴尬的回礼:“大大大大人严重了,严重了。”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卫青也没理会张汤,骑着战马带着众人就从张汤的三公马车旁边走过,丝毫没有将其看在眼里的意思。

    卫青带着人消失在路上,百姓也叽叽歪歪的相继离开,张汤今天这面子丢大了。

    “大,大人。”徐飞微微若若的上前。

    张汤气愤的一脚将其踹翻在地恶狠狠的说道:“看你办什么事?真是混账。”

    对于今天在集市上的丢脸,张汤果真是大发雷霆,这是他近几年来受到的最大耻辱,而且是当众出丑,回来之后气愤难消。

    一旁的徐飞也没有办法,真的没办法,卫青的地位现在就这样,连丞相李蔡见了都得行礼,更不要说九卿之下的人物了,那就得站成排。

    张汤有些恐慌,他真的怕卫青那天对自己动手。

    “大人,你看,你看现在怎么办?”徐飞头脑一片空白。

    张汤气愤之后却忽然笑了:“什么怎么办?张鸥、番系这些人不是厉害吗?还不是乖乖的腾位置。”说完就瞪着徐飞道:“你要知道,高处不胜寒呀。”

    “高处不胜寒?”徐飞复述。

    张汤突然很高兴的走到桌旁,拿起茶杯说道:“卫青他是一个从奴隶成长起来的人,没什么家族底气,其实咱真不用怕他,他只是个人地位上去了。”

    确实,卫青只是个人地位上去了,相比李蔡、李广等这些形成了几代世族势力的人,卫青还差很多,至少在思想上还是很保守。

    徐飞有些不懂:“大人的意思?”

    “哈哈哈。”张汤忽然大笑着起身看着楼阁外正对月坐着的刘细君说道:“功高震主,我就不信陛下对卫青真的是一如既往。”

    张汤借鉴了当时灭张鸥的做法,让徐飞找人在长安城大肆散布大将军军功论,什么大汉朝没了卫青估计难,卫青真乃战神等等话语。

    反正一句话,要把卫青抬高,只有这样,卫青才会坐如针粘。

    徐飞在这方面可是一把好手,当年以军功爵虚报冒领之计让朝廷与北疆将士对立,陷害御史大夫张鸥的言论就是他一手炮制和策划的。

    这一次他遵照张汤的指令没有在长安散布卫青的功高盖主的任何言论,而是从边郡开始,从匈汉作战的一线开始,而后慢慢蔓延回长安,这样更加体现出事情的真实性。

    张汤的计谋真的很奏效,因为北疆军民对卫青真的很崇拜,卫青也确实在北疆名声大噪,所以徐飞还没怎么运作,这股抬卫风自己就刮了起来。

    卫战神、卫青是大汉的顶梁柱、卫青让汉人站了起来,等等言论犹如雪花一样飘落。

    而张汤也就利用手中的权力让边郡刺史部纷纷上报情况,这样从下而上坐实卫青。


………………………………

第260章 无奈之举

    关于卫青的舆论被闹得满城风雨,而卫青在北疆的名气可谓真比刘彻大。

    一个月后,这种风气终于在长安形成气候。

    百姓本来就对卫青充满崇拜,毕竟这是大汉建国以来第一位将欺压汉人的匈奴打得满地找牙的将军,更是为全天下的汉人出了一口恶气。

    正是基于这样的民心基础,在张汤等人的策划下,这股风自然而然就形成。

    刘彻坐在皇宫对外界的事情有所耳闻,但张汤没有报告,他在等机会,等一个刘彻心情不要的机会,而后联合几个刺史部将所见所闻呈上。

    刘彻听到了风声,皇后卫子夫也在半月前就已经知道,因为林海棠问安的时候说起。

    “娘娘,大将军的事迹都被百姓编成了说书的。”

    “什么?有这样的事情?”

    卫子夫听完林海棠的话后感觉非常惊讶,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苗头。

    “海棠,有没有办法让这件事停下来,不能让他们这样下去。”卫子夫满脸担心。

    林海棠却不然:“为什么?大将军让咱们汉人挺足了胸膛。”

    卫子夫无语,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卫青的辉煌,可谁又曾想她对枕边人刘彻又是无比的了解,卫青百年难得一见,可刘彻何尝不是百年一见,强强相遇只有最强。

    带着忐忑的心情,卫子夫只能将若瑶招进了皇宫,因为他现在绝对不能去大将军府。

    刘彻疑心很重,加之现在又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遏制外戚,此时的卫子夫深知去大将军府将会引起刘彻的无端猜疑,所以只能召见若瑶。

    卫青身为大将军,走路带风,随从一般都是三品以上的武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