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毕竟人家可是书法家,还是官员,自然没有什么心思来关心这些学生。而虞世南这种老师,其实和后世的客座教授或者是什么名誉教授差不多,只是在有闲工夫的时候来讲一些课程,如果没空那也就不来了。
可是哪怕他只是名义上的老师,张超也都必须尊敬。尊师在古代可不是开玩笑的,在古代老师的地位是万分崇高的,哪怕是在后世如果不尊敬老师,那反而也都会被人议论纷纷。可是在古代,不尊敬老师那可都是要被人臭骂很久的,甚至有可能遗臭万年的。所以,哪怕虞世南并没有真正的教导过张超一天课程,可是师生名分已经定下来了,那张超也就不得不尊重这个虞世南。
“张超,你最近在朝堂之上,还算不错!”虞世南说道。
“多亏了老师教诲,今天学生我做东,请老师去吃顿饭如何?”张超说道。
“也好!”虞世南回答。
张超带着虞世南来到了宫外的客栈里面,然后并没有点什么太过油腻昂贵的菜,因为虞世南已经六十多岁了,不适合吃油腻的饭菜。这点张超还是会有眼光的,毕竟他当然知道看人下菜碟的基础。
“张超,你刚刚进入吏部,也就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果然不错啊!”虞世南再次夸赞道。
而张超马上说:“多亏了老师的教诲,不然学生也都无法有如此业绩啊!”
可是虞世南却马上说:“可惜,你毕竟太年轻,太过刚烈了。要知道,官场和学院不一样,官场之上的事情,太过于复杂了。你还年轻,你不知道多少人要因为这个考成法而丢了官职,然后为此而对你记恨。”
张超叹了口气,张超其实何尝想要如此和?这个都怪张超当时手痒,居然为了过过手瘾,写了一份奏章上去,这才有了后来一连串事情。如果张超有选择,他何尝想要如此呢?不过事情已经到了今天这一步,那也都没有用了,所以他只能够选择迎难而上了。张超不是那种容易后悔的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后悔也都没有用,他能够做到的也就是硬着头皮顶上去,不然根本没有任何退路。人生也都是没有退路的,与其想着什么退路,那不如好好的想着迎难而上。这个也就是伟人和平凡人的区别,伟人遇到了事情是迎难而上,而庸人遇到了难题却都是逃避,这个也就是最大的区别。性格决定命运,张超从来都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张超不会纠结于过去,他只是会想办法怎么应对那些仇恨之人,他也就是想办法对抗他们了。毕竟既然事情已将发生,后悔也都没有用了,所以他也就必须要迎难而上而已。
“请问老师,有何见教?”张超问道。
张超知道,这个虞世南一定是对自己有话要说。张超和虞世南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师生感情,甚至他们只是面过一次面,可是虞世南却来找到了自己说什么师生,这个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张超主动的询问了,不打算多绕圈子。
而虞世南马上说:“你现在,应该是主动寻找一颗大树来自保!”
“吱吱吱吱,这个虞世南果然是一个‘文人’啊!”张超心里面暗想。
张超现在终于知道,这个虞世南果然是一个单纯的“文人”,并不是一个政治家。虞世南不是为官的材料,他虽然有才华,在书法上面的造诣非常高,可是他却并非一个合格的官员。他这个直接明着说什么应该找一颗大树来自保,这个也就是在跟张超说什么应该投靠一个人了。虽然他已经尽量的“绕圈”了,可是实际上在官场来说这个还是太过于直接,太露骨了。
而虞世南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毕竟他只是一个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文人,属于学者型官员。而这种学者型官员,在古代更加明显,更加的不通政治。学者型官员不太熟悉政治的运行模式,所以张超知道这个虞世南虽然才华很高,可是永远不是一个当宰相的材料。如果张超的记忆不错,虞世南这辈子最后晚年的仕途也就是从著作郎,到秘书少监,秘书监等等也都学术性非常强的官职。所以虞世南也都是一些单纯的“文人”,不是什么能够治理民生的官员。
不过张超很快也都开始琢磨,这个虞世南要自己找的“大树”到底是什么人。而张超很快也就预料到了,这个虞世南现在的身份是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而十八学士是秦王弘文馆里面的十八学士,而这十八学士其实是李世民的一个重要幕僚机构。十八学士里面有单纯的儒学的人,比如说孔颖达陆德明之类的人。而也有帮助李世民处理政务的人,比如说后来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名相。房玄龄杜如晦也就是后来的知名宰相,而现在也都是李世民的谋臣了。
现在虞世南主动过来说自己要找一颗大树,那说明也就是某些人看上了自己了。这个虞世南居然想要自己投靠李世民,而不知道是李世民还是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家伙盯上了自己,想要自己投靠李世民。而这个情况让张超心里面非常的紧张起来,因为自己被李世民的人盯上了,这个可不是什么好的情况。
因为原先历史上李世民是在几年之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然后当上了皇帝的。不过张超却对于这个李世民非常小心,这个倒不是对他感觉害怕,而是对于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明争暗斗感觉非常的害怕。
毕竟这种夺取皇位的事情,风险太大了,如果成功了之后,那固然是从龙之功。可是一旦失败,那可是非常有可能掉脑袋的事情,所以张超非常的担心。
………………………………
16、富贵也需稳中求(下)
“张超,为师看在你曾经是我的学生的份上,我也就提醒你一下。现在你满朝都是敌人,那你如果稍有不慎那恐怕也就会被大家群起而攻之。那个时候,你恐怕要有性命之忧啊!所以,你必须要找一颗大树,这样大树底下好乘凉,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啊!”虞世南说道。
张超心里面暗想:“这个老东西,为了李世民卖命,可真的是如此不客气了。说话如此不掩盖,直接开始给我上课了。不过,你毕竟是一个真正的文人,说话都如此直接。你想要替李世民拉拢我,你也不用那么直接吧?”
张超装傻说:“老师,我怎么不明白你的意思?”
虞世南老脸一红,最后还是说:“你现在已经得罪太多人了,你恐怕会被人恨啊!”
“笑话,我为了我大唐鞠躬尽瘁,难道还会得罪人?我为了我大唐的长治久安而努力,那我行得正坐得直,不怕什么牛鬼蛇神!只要我心里还有正气,那我也就不会害怕什么魑魅魍魉的威胁。”张超回答道。
虞世南心里面暗骂:“真是一个‘傻子’,老夫都说得如此明白了,你居然还不知道?难道你不知道,你现在已经是非常危险了吗?如果你不投靠秦王,那怎么可能能够获得安稳呢?”
其实,张超当然知道虞世南的意思,虞世南目前是李世民手下的十八学士之一,甚至十八学士里面名列前茅,属于排名前几位的那种。他负责帮助李世民处理那些学术方面的内容,而他是李世民手下学术方面的领袖。而房玄龄是谋略方面的领袖,而十八学士里面其实是分为两种人的,既有谋略也有学术,虞世南是学术当领袖,地位不低了。
而让虞世南出面来拉拢张超,这个其实已经是李世民非常给面子了,难道张超不是应该感恩戴德吗?可是他根本不清楚,张超根本不是那种刚入官场的嫩鸟,他非常清楚自己没有必要如此低贱的卖身投靠,甚至不需要投靠。张超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更了解历史,并且更加的熟悉未来的局势,他非常清楚自己没有必要投靠李世民和李建成任何一方。
张超毕竟是后世官员,后世的官员和古代的官员不同,古代的官员是皇帝的奴仆,几乎等同于是皇帝的家仆而已。张超自然不会有什么毫无尊严的卖身投靠,李世民对他没有恩情也没有什么利益,自己为什么要投靠他?难道就凭借他是历史上的唐太宗?张超当然不会因为他是历史的唐太宗,张超也就是投靠他的。毕竟张超并不希望参与到夺取皇位的争斗里面,这个时候参与夺取皇位,那绝对是要进入李渊的黑名单里面的。
张超深刻清楚皇帝的想法,作为一个皇帝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在自己还没有死的时候也就争斗为了夺取继承权。李建成和李世民,其实早就已经进入了李渊的候选继承人里面,双方各自都有各自的势力。而这样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的朋党,现在朝廷上面分成了好几股势力,李渊是名义上的领袖,可是实际上他只是能掌握一部分势力而已。而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他的儿子,而他们也都拥有不俗的势力。
如果张超纵观当年李渊起兵反叛隋朝的时候,这里面其实更多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蹿腾的,并不是李渊想要自己主动反叛的。李渊本来还说非常犹豫,可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逼迫下,这才半推半就的起兵反隋。而这个过程中,其实某种程度来说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三人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只是出于血脉关系临时组成一个联盟,而以为你李渊是他们的父亲,再加上李渊那个时候实力最强大,所以也就选择了李渊作为领袖。
至于在后面征战过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势力不断膨胀,这样让李渊其实已经事实上的失去了对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绝对控制。现在的唐朝,虽然看起来是李渊是皇帝,可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还有李元吉的命令,其实是和圣旨等同的效力的。在唐朝初年,李渊的诏令、李建成的太子命令,还有李世民李元吉的王命,都是拥有同等效力。甚至当时李世民任命的官员都和李渊任命的官员同时竞争一个官职,最后李渊居然输了,而且理由是李世民的人首先到任,所以李渊主动认栽。
这个足以说明了唐朝初期的时候,李渊的权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只是出于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父亲这才能够钳制他们。李渊手里面的权力主要是那些高层的官员,高层的官员都是李渊的老部下,所以李渊现在虽然实力还算是比较不错,并且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父亲。可是他们实际上是合作关系,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君臣父子的关系。他们只是处于血脉上的合作,并不是什么李渊拥有绝对掌握他们命运的权力。现在李渊的两个儿子各自都有各自的幕府,都有各自的行政体系,这个其实已经是内斗比较剧烈了。不过由于唐朝的兵权制度是府兵制,这样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无法在非战争时期掌握兵权,这才是李唐没有分崩离析的原因之一。
“老师,我认为我们作为臣子,应该是一个君子,群而不党。我之所以要把这个考成法献给皇上,其实也就是希望我大唐能够少一些党争,而多一些做实事的官员。这样才能够为我大唐做到早日一统天下,然后造次长治久安。而别的人恨我我也没有办法,我只是能够做到我自己的事情也就行了,我只要努力在我的职责上努力,那我也就没有什么好愧疚的!”张超说道。
“真是一个傻子!”虞世南暗骂。
虞世南并不清楚,张超说着这些话,其实心里面早就想吐了。说什么君子群而不党,那完全是在说鬼话呢!张超心里面其实想的也就是他投靠谁,获利最大。在目前的局势里面,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水火不相容,而投靠他们固然会有一定成功的希望。比如说李世民,未来发动玄武门之变,这样他可就是未来的唐太宗。可是张超却深刻知道自己穿越了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蝴蝶效应,李世民是不是未来的唐太宗,那已经不一定了。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贸然投靠李世民,那最后万一自己站错队了,那恐怕后果非常严重。如果是后世的官场站错队,那顶多也就是被闲置的结果。可是古代官场站错队,尤其是这个皇帝夺位的时候站错队,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投靠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选择,如果轻易不要投靠。而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抱紧李渊这条粗腿,只要抱住了李渊这条粗腿,那到时候不管是谁当皇帝,那都要继承李渊手里面的势力。到时候自己可以顺势的投靠新皇帝也就行了,不用想着什么在人家没有当皇帝之前立从龙之功。与其想着什么投靠李世民李建成有从龙之功,最好最稳定的选择也就是投靠李渊,而李渊嗝屁或者退位之后,自己也就顺势投靠新皇帝,这样也都可以很容易的加入新的皇帝的麾下。
虽然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那也要看地位的。如果是宰相,那肯定是会跟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更换,可是张超并不认为自己会能够在那么快的成为宰相。自己想要成为宰相,没有几十年奋斗是不可能成为宰相的。在未来,李渊肯定死得早,而新皇帝继承皇位的时候,自己定位并不算太高,撑死六品左右,不会太高的。所以一个六品的位置,难道新皇帝还安排不过来吗?
张超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自然知道要怎么样降低风险,然后提高成功率。他目前能够做到的,也就是选择一个最稳定的大树来投靠,李渊这个皇帝也就是最稳定的大树。不但李渊占据了君王的大义,再加上他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父亲,在天然地位上也都更高。至于现在,张超投靠李渊是最好的选择。这个也是最稳定的选择,张超早就过了那个热血冒险冲动的心理年龄了,所以他对于这种夺嫡的事情,那是能避免也就避免,不要去趟这趟浑水,何况李世民对他没有恩情,自己在他身上也都没有足够的利益,没有必要投靠他。
“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的衮衮诸公的报复吗?”虞世南问道。
张超回答:“老师,我写几个字给你,你应该会理解我的想法的!”
张超马上让酒店里面的拿来了毛笔和白纸,然后写了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虞世南看着这首诗,眼睛里面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
17、字如其人
长安,秦王府邸,原先历史上未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坐在主位上面,正在接受虞世南的汇报。然后看着张超写给虞世南的那首剽窃与郑板桥的《竹石》,然后也都有些赞叹。
“好字,果然是好字!这个字体我没有见过,难道是他自创的吗?”李世民感觉惊讶道。
李世民在书法上面也都是非常有研究的,虽然不是什么知名的名家,可是比起一般人来说好不少了。尤其是李世民非常擅长写一种叫做飞白体的书法,被后人称赞。当然,虽然他是皇帝,可是如果本身没有一些水平,别人吹嘘也都无从吹嘘啊!
而虞世南马上回答:“秦王,这个张超的字体,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我看了,这个字体过去根本没有,显然是他自己独创的。而这种字体,不但比起我们目前所用的字体更加简化,甚至能够弄出更加简单的文字,实乃不可多得的大才。甚至,你看他这个文字,简直是简单到了极致,而根据他所说这个是他心里面推演出来的一种叫做简体字的方法,简单到了极点。而如果能够推行这种简体字,那对于文教肯定有非常巨大的帮助。能够帮助蒙童识字,更加的简单。”
“不错,简体字,果然是一个宝贝啊!”李世民也都称赞道。
虞世南作为一个书法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