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总体目前他们还是齐心协力的,虽然他们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可是却不会为此误事,毕竟他们敌人还在这里,他们自然不敢乱来。
“秦王,我看还是放弃吧这个时候不要指望什么继续获得陈叔达和萧瑀的支持了。如果我们继续希望他们支持,那恐怕会让皇上老头子非常愤怒,到时候如果在愤怒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那对我们也都是非常不利的。何况。这个陈叔达和萧瑀背后是江南豪族,他们距离我们长安太远了,无法有效的影响到我们。所以我们顶多只是获得萧瑀和陈叔达的个人支持,别的都无法得到。而他们个人在朝廷之上能够有多少影响力,不过是帮助说两句好话而已,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为了这个时期把皇上老头子逼急了,那肯定不值得。这个萧瑀和陈叔达,已经成为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所以没有必要如此放不下。”杜如晦说道。
可是房玄龄还是说:“可是,如此那个我们辛苦不是白费了吗何况。他们毕竟是一个宰相啊”
“秦王,这次你必须听我的,必须要放弃陈叔达和萧瑀的支持,他们无法给你更多的支持。而如果勉强获得他们的支持,到时候皇上老头子万一不打算维持平衡,直接帮助太子,那我们压力太大了。所以,当断则断啊”
在这一刻,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性格也都体现出来了。房玄龄虽然擅长谋划,可是遇到了关键问题的时候居然有些犹犹豫豫,舍不得这个已经变成鸡肋的陈叔达和萧瑀。而杜如晦却准确的看出来了,哪怕获得了杜如晦和萧瑀的继续支持。那也都没有任何用处了,反而会过度刺激李渊。如果到时候李渊暴怒,彻底选择支持李建成。那对于李世民是非常不利的。李渊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胜负手,李渊虽然略微偏向于李建成这个嫡长子,可是这个并非是个人感情或者是李渊更看好李建成,而是出于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则。而李渊其实何尝不知道,李世民的能力比起李建成更优秀不少,可是为了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那李渊不由自主的偏向于李建成。可是,万一李世民做过火了。让李渊彻底放弃了李世民,选择了支持李建成,那这样李世民的压力太大了,说不定会输啊所以,不能够太过刺激李渊,不然这个老头子可不会甘心的。人家只是希望有个一个安稳的晚年,所以如果谁敢干涉他安度晚年,那谁也就是他的敌人。
李世民看到了这一幕,也都主动说:“好吧以后斩断和陈叔达萧瑀的联系,我暂时不和他们联系了。”
李世民当然知道孰轻孰重,如果万一太过刺激那个父皇李渊,那李世民反而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李渊只是李建成只是出于对于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天然维护,而并不是歧视自己。可是如果自己就这么得罪了他,不给他面子,那说不定还真的让他彻底放弃自己,然后去支持李建成了。这样对于李世民来说也都不是一个好结果,所以李世民选择斩断陈叔达和萧瑀的联系了。
“走吧,去跟我见一下张超”李世民说道。
“见张超见他做什么”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感觉意外。
很快,张超再次见到了李世民,而他们也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直接坐下来了。
“张御史,最近你可是让孤王非常不高兴啊”李世民说道。
而张超摇摇头说:“我也没有办法,身在官场,身不由己啊”
而李世民马上问:“张御史,我一直非常好奇,你到底是想要什么功名利禄,不像啊你不是那种贪财贪权之人,可是你为什么会如此呢你到底想要做什么,从你能够开口说什么限制君王权力,我就知道你其实并没有把我们这些君主皇子放在眼里面。可是我只是想要弄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为官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你效忠的人到底是什么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是效忠于谁,可是我却知道你心里面的忠诚绝不是给皇家。”
“秦王,能不生气我不是忠诚于李唐皇家,你不感觉生气吗”张超问道。
李世民也都主动说:“说句实话,如果我连这点事情我都生气,那我早就被气死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真正绝对的忠诚,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士族对我们皇家,能有几个是忠诚的,朝廷上下,能够有几个是忠诚的所以,你不忠诚于我们皇家,这个我也不会太生气,只要大家不要做得太过火也就行了。可是,我想知道,你忠诚的是什么你一不为钱,二不为权力,三也不为女色,可是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张超回答:“我为了我们中国亿万百姓,而我不希望他们再次受到一乱一治的痛苦。”
“这个,这个能够实现吗如果能实现,那我绝对支持”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当然支持了,因为如果真的能实现张超所说的避免一乱一治的痛苦,那这样获利最大的绝对是李唐皇族,能够永远当皇帝了。不够,李世民非常怀疑,这种事情能够实现吗这个根本不可能啊
“我想,能够实现的。不过,君王的权力必须要大幅度缩小。”张超回答。
而李世民听了之后,马上打哈哈说:“我们先不说这些事情,我们说些别的。你为什么最近好像对我比较特殊,为何会偏向于太子了呢我感觉得出来,你最近有些偏向于太子了。过去我知道你是略微偏向我的,可是现在居然转变了,你为何会如此”
张超回答:“很简单,因为你曾经提议希望到洛阳,然后和太子共分天下。所以,我对你有些失望。你的想法很好,也就是最不济也都可以获得半壁江山,可是这样的结果必然会是让百姓深受战争的痛苦。而我华夏百姓刚刚从五胡乱华的伤痛中过来,可是你如果却要做这种分裂国土,然后进行内战的事情,那我自然不会支持。所以,我对你有些失望。如果为了内战而让北方胡人之类的人继续入侵我中原,然后神州陆沉,这个是我最不希望出现的。所以,我对你有些失望了。”
李世民听了这话,他根本没有想到,张超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才改变偏向,从偏向自己而偏向了李世民。
而杜如晦马上补充说:“张御史,你放心,秦王已经放弃了去洛阳的想法。今后不论如何,秦王也都不会选择去洛阳了,所以请你放心。至于去洛阳,那不过是一些鼠目寸光的家伙提出来的,秦王虽然当时差点被他们蒙蔽,可是后来马上幡然醒悟,所以打消了去洛阳的想法。”
杜如晦然后转头看向了房玄龄,显然是告诉张超,那个提出主意的也就是房玄龄。
而房玄龄马上讪讪的笑道:“我不是为了秦王好啊”
而张超当然知道房玄龄是什么货色,这个家伙想要不动声色的对大唐的统治“内核”进行换心。本来大唐是关陇集团为主导的国家,如果李世民去了洛阳,那代表山东士族支持李世民,到时候如果李世民夺去了皇位,那也就是代表了统治阶层的一次换心,虽然表面上还是大唐,可是统治的根基已经变化了,不再是过去的关陇集团了。所以房玄龄提议李世民去洛阳,按绝对是有自己的私货的,不是单纯的为了李世民着想。
不过,张超对于房玄龄这种人,也都有些失望。虽然历史把他吹得不错,可是实际上他不够是一个为了自己阶级利益而谋划的政客而已。房玄龄杜如晦,在如何贤明再如何的能力强,可是他们骨子里面都是一个政客而已,为了自己的阶级集团争夺利益的政客。政客这种东西,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后世,都是少不了的。只要人类存在了阶级,存在了利益争夺,那政客必然会存在。除非有一天,社会能够生产力大发展,然后实现了共产主义,也许政客这种人才会彻底消失。未完待续
………………………………
70、教育模式
大唐武德八年新年刚过,年龄上再次增加了一岁,已经十八岁的张超来到了长安的希望书院。然后他走进了这些书院里面,然后开始查看这个书院里面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他们未来的摇篮,是自己未来的属下,也都是未来影响天下大势的人才。甚至这些人里面将会有自己未来的重要手下,成为他的重要助手。而他们也都是成为对抗士族的第一道阵地的人。不过,当张超来到了这里之后,看到了这一些情况,马上让他有些失望。
张超看到了这里面的学生居然上课的时候东张西望,好像并不在意。并且,他们好像有不少人都是心不在焉的,他们有不少人都是在里思考。而这些八岁到十三岁的男孩也都非常的优哉游哉的,显然没有什么着急的想法。而这个让张超非常的皱眉,因为张超看到了这种学风简直是令人生气。希望书院里面的学生居然对于学习不太认真,显然是不太能让人感觉他们的紧张和紧迫,好像非常的悠闲。
“去把希望书院的山长叫来吧”张超说道。
所谓山长,也就是古代书院学校的一把手,相当于后世的校长或者院长。而张超看到了这个希望书院居然学风如此之差,让他非常的愤怒。所以他第一件事情马上也就是过来对这个山长进行问责。
“江枫,这个也就是你带领的希望书院?”张超问道。
而江枫有些惭愧的说:“张御史,我也无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书院的孩子也都如此的变了。他们好像都不太热衷于读书,我也不太了解。我也是第一次接收到这个教导书院的职责,所以我没有经验。”
而这个时候,一个大概十一岁的小正太主动说:“张先生,不是我们山长不尽力,他已经非常尽力了。他为了我们可真的是煞费苦心了,他不但在日常生活里面照顾我们。他为了我们这些孩子的饭菜,可是去求了很多人才给我们弄来了一份足够的好吃的东西。你看,这些都是我们吃的东西。”
这个小男孩也就是李义府,是希望书院里面的优秀学生。是剑南道的人,也就是后世四川一代的人。不过他在剑南道没有呆多久,其实严格来说他是河北人,只不过是跟着当小官的祖父到了剑南道而已。不过,李义府家族已经没落。所以算是寒门了。不过,士族和寒门,那是看血统的,不是看身份地位的,所以哪怕李义府当到了宰相,那也都是寒门而已。
张超马上问:“李义府,你能给我看看你吃了什么吗?”
李义府拿着自己的饭碗,然后给张超看了一下。而张超看了这份饭碗里面的饭菜,脸色都皱了一下眉头。因为这些饭碗里面居然不但有荤有素,并且里面还有一个鸡蛋。还有一根腊肠。如果光是这份鸡蛋和腊肠,哪怕在后世都是非常不普通的饭菜了,价格都比较偏高,都是比较奢侈的了。可是到了这里,居然是给了这些学生一个腊肠和鸡蛋,这个待遇几乎和自己七品官都一样了。这个也太奢侈了,居然给学生吃这些?这个倒不是张超不重视这些孩子,反而他认为不应该直接给他们太好的生活待遇,不然他们恐怕都要面临养猪了。
“这个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到这些东西吗?”张超问道。
山长江枫马上说:“是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吃到这些。这个可是我为了他们去到处求那些商人才有的。本来那些商人只是愿意资助一些纸笔,甚至书籍都是暂时借来的,不是送给我们的。不过,我看到了大家因为出身贫弱。所以有些瘦弱,自然也就是选择了去求那些商人,然后给他们吃上一些肉。我们保证每顿饭都能够吃上肉,这样让他们身体强壮起来了。”
“那他们的成绩如何?”张超问道。
而江枫脸色发红,然后说:“虽然有部分人刚开始还不错,可是后来对于读书越来越没有兴趣了。他们好像都比较喜欢玩闹了。不过,我们也都没有责罚他们,因为按照张御史你的吩咐,不能够责打他们。”
张超为了保护这些孩子,没有让那些希望书院里面的教师责打他们,这样对于这些学生的威胁也就少了很多。过去讲究棍棒之下出孝子,而教学要严格,各种提法学生也是非常的多。所以老师体罚学生是天经地义的,所以这样那些老师在学生面前有绝对权力。可是张超采用了后世的方法,禁止教师责罚学生,这样他们都感觉非常的逍遥自在了。而这个让张超心里面开始思考,自己的这个教育方法是不是不太适合这个时代。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先进的也就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而后世有很多经典的话,而最让张超认可的也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这句话,因为自己如果采用了后世的责罚学生,那这样会让学生留下心理阴影。不过,可是如果全部放开了,那也都不行,因为现在他们也都居然是在这里比较逍遥自在了,显然老师对他们的威慑力不太行。
“跟我进来吧,我跟你们说说接下来应该怎么教育。”张超说道。
江枫主动进来了,然后全校的教师也都开始进行听从张超的训话。目前这个希望书院是商人们出资,而张超时不时的会过来监督一下,让他们好好的进行教学。
“大家都在长安,应该也都有所耳闻,现在朝廷之上太子和秦王夺嫡的事情已经是愈演愈烈,而山东士族和关陇士族也都是开始在争权夺利。而这个时候,他们没有机会理会我们寒门了。而我们寒门应该趁着这个时候,努力的发展起来,尽快的发展我们的实力,然后团结更多人加入我们。我们必须要趁着这个时候尽快都把学校铺设到尽可能多的地方,只要我们能够尽快的建立属于我们的人才传承体系,那次是我们的胜利。我们现在只有能够尽快建立起来,那才是为了我们打下胜利的基础。如果不趁着这个时候士族无暇关注我们的时候尽快建立,那以后我们想要建立我们的人才培养体,那必然要面临巨大的阻力了。所以。你们听一下我们的计划。”
张超主动介绍说:“我打算在我们每一个州郡,都设立小学。下周设立一所小学,中州两所,上州三所小学。而在每一个道。将会按照计划设立一所中学。而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初小学习三年,高小学习三年,初中学习三年,高中学习三年。这样也就是十二年的人才培养计划。经过了十二年的人才培养,那也就馊味吗大量收获的结果了。”
而江枫马上问:“张御史,你是要设立我们自己的学制吗?”
“没错,也就是要设立自己的学制。目前我们教学,并没有专门的学制。我们目前的学制都是依照各位老师自己设立的学制,这样对于我们大量培养人才非常不利。我们需要的是设立一条人才培育的流程,然后让人一路走上去,最后能够走完这个流程那一个人才也都可以形成了。”张超说道。
可是江枫马上反驳:“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可是如果像是张御史你的这个方法,那岂不是在把学生当做工具。一个个的送上去吗?这样,不利于因材施教啊”
张超听了这话,不由得露出了苦笑,因材施教是古代孔圣人的说法,按照他所擅长的方面来进行教导。可是,张超这个像是流水线一样的培养体系,其实完全像是在生产物品,而很多后世的各种小学中学大学的培养体系,非常令人诟病。这种培养体系,很多人都在说他不能够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僵化,甚至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前途发展。
当然,张超知道这个流水线一样的培养体系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