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哥哥,让俺先来会会他。”程处弼说着便上了马,摆开了阵势,双手持着一对大斧头。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程咬金的儿子当然是用斧头了。
这事说来也怪,程处默和程处亮兄弟,偏偏就讨厌用斧头,而程处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白面书生,但却偏偏喜欢上了用斧头做兵器,把程咬金的三板斧绝招,练得青出于蓝胜于蓝。
白衣少年面对程处弼凌厉的三板斧,转身打马便往前跑,然后突然掉头,用枪直挑程处弼。
白衣少年的枪法非常的绝妙,等到程处弼的三板斧势头用尽了,这才掉转身来,用出了一招回马枪,用枪直挑对方的手服,迅度奇快,势头凶猛,接连挑出了三枪,枪枪出其不意。
程处弼想要回手,无奈势头用尽,力气也一时提不上,勉强避开了对么的两招,最终在躲避对方的第三招时,爷头落在了地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除非程处弼宁可被废掉一只手,否则的话,他就只能弃了斧头。
秦守道在一边掠阵,见白衣小将使出了精妙的连环三枪,不由惊呼了起来:“罗家回马枪!”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用罗家枪法?”秦守道大声的问道。
“你又是什么人?在下凭什么要告诉你?”白衣小将冷冷的说道。
“就凭罗成是我表叔,我就有权问你。”秦守道义正严辞的说道。
“什么?家父是你表叔,你可是姓秦,胡国公秦老将军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父!”
“原来是秦家表兄弟,再下罗通,家父便是姓罗,单名一个成字。”
“你是我表弟罗通,你还没有死!”秦守道惊讶的说道。
………………………………
第84章 不打不相识
这真是应了那一句,不打不相识,没有想到竟然打出了一对表兄弟了。
这下架也不用打了,那大当家的见是三弟的表于到了,便也热情的邀请秦守道和程处弼二人,一起上山,盛情的款待两人。
原来当初李艺投唐的时候,在平叛刘黑闼时,立下大功,又在与突厥的战争中多次立功,被封为燕王,还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
罗艺在参加平叛刘黑闼叛乱时,和太子李建成走的很近,得罪过李世民。
玄武门兵变之后,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对李艺加封其开府仪同三司。
但李艺因为曾经得罪过李世民,十分担心当了皇帝的李世民,将来会报复他,便打算先下手为强,实施造反。
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罗艺假称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势占据了豳州。
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命令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率兵讨伐罗艺。
朝廷大军还没抵达,赵慈皓便与统军杨岌谋议诛除罗艺,被罗艺察觉了,事情泄露后,赵慈皓被罗艺派人抓住了。
但杨岌当时在城外,发觉有些不对劲,匆忙之中带兵攻打罗艺。罗艺一时疏忽,导致大败。
罗艺命忠心的部下家将,保护妻子儿女,找地方躲避追兵,自己带领数百名骑兵逃奔突厥。到了宁州边界。
经过乌氏驿站时,跟随的人逐渐逃散,其部下斩杀了罗艺,把他的首级送到了长安。
朝廷在市集悬首示众,并恢复了其本姓罗氏。罗艺之弟罗寿当时任利州都督,也被诛杀。
当时的罗通只有一岁多,罗艺被杀之后,朝廷命人追杀李艺的亲属,罗艺有个弟弟罗寿,当时任利州都督,因为罗艺的牵连,导致满门男性被斩,女性打入贱籍。
罗艺的妻子孟氏,得知丈夫被杀之后,为留给罗家留下香火,拜托忠仆带着一岁多的孙子罗通,还有最小的女儿逃命。
最后,罗艺的妻子孟氏,还有罗艺的几名妾氏,以及妾室所生的儿女,全部被抓到长安砍头了。
而罗通与他的小姑姑,在后来的东躲西藏中,也失散了。
从此以后,罗通隐姓埋名,拜李艺的那名家将为义父,隐居深山,习练武艺,狩猎为生。而罗艺在逃命之时,把罗家枪法的枪谱,交给了妻子孟氏。
孟氏最后将罗家枪谱藏在了罗通的襁褓之中,罗艺的家将都练习过罗家枪法的入门招式,罗通十分的聪明,又有一身的神力,自小练习罗家枪法,长大了一些之后,便照着罗家枪谱,苦练罗家枪法的精妙招氏,尤其是这一式三招回马枪,更是练的炉火纯青。
三年前,罗通的义父病逝了,罗通在义父的坟前守孝三年,闲时无事便一心练武,研习罗家枪法。
守孝满了三年后,罗通便想着出山历练一下,不想刚出山不久,便因为打抱不平,杀了彭州府尹李勇的儿子,被官府下了海捕文书,到处张贴他的画像,悬赏通缉他。
罗通本来就因为爷爷的造反罪名,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样一来,更是不敢在外面行走,抛头露面了。
罗通打算回到以前隐居的山中,经过鸡公山时,像今天秦守道和程处弼的遭遇一样,遇上了鸡公山上的好汉打劫。
结果就是,鸡公山上的两位当家的,都不是罗通的对手。
三人也是一样的不打不相识,罗通被两位当家的热情的请上了山,酒过三巡之后,便互相认识了。
原来鸡公山上的大当家,名叫谢虎,也是当年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东宫卫队的小队长。
二当家的名叫冯雷,也是当年东宫卫队中的一员,李建成对他们不错,玄武门兵变之后,李建成被杀了,东宫卫队在薛万彻的带领下,准备攻击秦王府。
之后,李世民命人割下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首级,震慑住了东宫卫队。
之后谢虎带着一帮兄弟,逃出了长安,便一直往蜀中跑,跑到了这羌族部落与益州交接的鸡公山上,落草为寇了。
罗通从义父嘴里,了解过爷爷罗艺造反的原因,知道了两人的身份之后,便也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虽然罗通和他们两人的年龄相差很大,但三人一见如故,义气相投之下,便结为兄弟。
罗通反正也没有地方可去,便听从了两位兄长的意见,留在了鸡公山上,做了鸡公山上的三当家。
秦守道也告诉了罗通,他和程处弼此次是投奔表姑父李中华的,并且告诉罗通,他的小姑母罗飞燕并没有死,如今嫁给了李中华,而李中华便是现在的,诸羌部族羁縻州节度使。
得知自己还有一个至亲的小姑母,罗通心里非常的激动。
秦守道又告诉罗通,李中华用自己的爵位,换取了罗飞燕由贱籍改为良籍,如果知道罗飞燕还有一个侄子,一定也可以入良籍。
只是李世民杀了罗家满门,罗通心里对李世民心怀怨恨,可不想去求李世民,给他一个良籍的身份。
对于李中华这个原来的松州节度使,罗通和谢虎,冯雷都不觉得陌生,许多羌人都在说,自从节度使来了以后,他们的日子便越来越好过了,既可以吃饱饭,又有钱花。
而且李中华打败了吐蕃的进攻的消息,他们也听说过了。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节度使会是罗通的小姑父。
“小姑母是不是也在党项拓跋部的领地。”罗通激动的问道。
鸡公山离雅州并不算远,最多也就三五天的路程,骑上快马更是一二日便可达。
既然己经知道了有这么一位至亲,,当然是非常的想要见一面了。
“表姑母一直都和表姑父在一起,这一次便是奉了父命,前往党项拓跋部,看望表姑母和表姑父,顺便看看,能不能在表姑父这里,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表弟,不如你也和我们一起,去表姑父那里,看望表姑母,顺便给表姑母一个大大的惊喜。”秦守道说道。
罗通听了之后大为意动,便说道:“如此甚好!”
………………………………
第85章 真实的罗通
罗通告别了谢虎和冯雷等鸡公山上的一众兄弟,与秦守道,程处弼直奔党项拓跋部族所在的雅州,也就是现在的康定城。
如今康定城的城墙基本上己经建好了,城内的布局也己经划分好了,并且鼓励各羁縻州的百姓,在康定城中安家。
房子统一规划建设,入住的百姓,没有钱也没有关系,只要签订一份协议,可以进工厂打工,以后按月分期还款。
虽然各部族的百姓,大都习惯于过游牧的生活。但还是有部分的人,愿意住进城里面,进厂打工,或者学习汉人,开店做生意,卖羊肉之类的。
每天住在康定城中的各地商人也很多,康定城的工业区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工人,生产出很受各地客商喜欢的中华新酒,中华香皂,中华香水,中华花露水。
很多西域的客商,都愿意从康定城进货,毕竟省了很多的路途,进货的价格和长安一样,质量也都是一样的。
他们从西域各地带来的货物,运到长安销售之后,可以直接在长安的中华银行开户,存在帐户上。
也可以不开帐户,直接让中华银行开出一张张的大额银票,放在身上。
然后两手空空的来到康定城,选购完了要进的货之后,直接从身上掏出一叠银票,当现金使用。
不过,带着银票在身上,还是不够安全,路上有可能会遇上劫匪,如今的劫匪也变得聪明了,知道与时俱进,银票也照样抢,他们也知道,这些银票是可以当现金用的。
很多西域的客商,来到康定城之后,便抱怨中华银行怎么没有在康定城内介设一家分行,听说长安的中华银行,开通了异地存取款的业务,在长安的中华银行存款,可以在任何一个有中华银行的地方取出来。
如果康定城也有一家中♀银行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好了。
这个问题,李中华也已经在考虑了,派人送信去了长安,让武则天派些熟悉中华银行运作的人手,到康定城来筹建中华银行康定分行。
李中华正呆在自己的节度使府衙内,思考怎么处理吐蕃和苏毗国的关系,是直接干掉吐蕃,还是给他留点余地,让吐蕃和苏毗,以及羊同三国互存,相互制约好呢,还是让苏毗国一国独大,自己在后面操纵好呢?
如果自己可以从后面操控苏毗国,那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可是苏毗国会干心吗?汤滂氏会愿意做自己的傀儡女王吗?自己又是否有这个解力,可以驾奴的了。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麻烦,皇帝李世民会怎么看待自已,如果让皇帝李世民知道了,自己居然可以左右整个吐蕃的局面,李世民会不会对自己起戒心,甚至是萌生杀意。
这个后果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一旦自己的强势,让他感受到了威胁,李世民绝对是什么事都敢做出来的。
这个时候,外面的侍卫走了进来。
“报告将军,外面来了三个年轻人,想要求见将军,他们自称是从长安来的,一个说是将军的义弟,一个说是将军夫人的表侄,还有一个自称是将军夫人的亲侄子。”
“义弟,夫人的表侄,还有夫人的亲侄子,什么乱七八遭的?”李中华感到头都大了。
猛的,李中华突然想起来,自己和程处默,程处亮不是结拜为兄弟了么?
再一想,夫人的表侄,肯定指的是罗飞燕的表哥,胡国公秦琼的儿子。
至于夫人的侄子,那就真的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转眼之间,离开长安都有一年多了,似乎对于长安的人和事,都开始感觉有些陌生了。
想到自己的儿子杨再兴,现在都有一岁多了,如果在身边的话,应该都会叫爹了。
“快快有请!不,还是本将军亲自迎进来。”
相比别人称呼自己爵爷,或称什么诸羌部族羁縻州节度使,李中华更愿意别人叫自己将军。
尽管李中华并没有亲自带兵冲锋打仗,但松州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李中华可是费尽了心血的。
既便是苏毗国复国军的勇士,也无不尊敬的称他为将军,只要不让他们反自己的苏毗国,还有他们的女王,李中华指挥他们攻打那里,他们都会绝对的服从。
走到府门外,李中华一眼便看见了素守道和程处弼,另外还有一个白衣小将,身后是三匹战马,马上还放着他们的随身兵器。
见李中华亲自迎了出来,三人连忙上前问好,唯有罗通和李中华不熟,虽然知道李中华是自己的姑父,也不好冒然的上前打招呼。
三人聊了几句之后,秦守道拉着罗通到李中华面前说道:“表姑父,这是我表姑母大哥的孩子,名叫罗通。”
介绍完了之后,秦守道又转过头来对罗通说道:“表弟!还不快点见过姑父。”
李中华虽然大不了罗通多少岁,可辈分上却大了一辈,是罗通的姑父,罗通连忙大礼参拜,行的自然是晚辈见长辈的礼。
李中华连忙将罗通扶了起来说道:“你就是罗通,是罗成的儿子。”
关于罗艺的儿子,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很多史学家都认为,罗成只是一个民间演义中的虚构的人物。
倒是罗艺的孙子,史书中有过一些记载,名字也的确是叫做罗通。
只是什么十三岁挂帅,什么罗通扫北,什么盘肠大战,什么随薛丁山征西,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然而偏偏这个罗通己经出现了,并且就在他的面前,而且他的父亲也的确是叫罗成。
这让李中华感到万分的惊讶,同时也很无奈。
因为正史上,完全没有关于罗成的记载,罗通也仅仅只是一笔带过了。
“回姑父!侄儿的确是叫罗通,家父名讳正是罗成,虽然这些都是义父告诉侄儿的,但义父肯定不会弄错。”罗通说道。
“好!罗家终于有后了,相信你姑母见了你,一定会高兴的大哭一场,她一直希望生一个儿子,让他跟着她姓罗,延续罗家的香火,现在知道她大哥的儿子尚在人世,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了。”
果然!罗飞燕从外面回来后,知道罗通是她大哥罗成的儿子后,高兴得又哭又笑,和罗通只差要报头痛哭了。
只是两人年龄相差不大,虽说是至亲,但还是需要避嫌的。
罗飞燕和罗通相见之后,李中华也知道,两人有许多话要说,便带着秦守道和程处弼,去参观建设中的康定城,也顺便了解了一下,两人突然跑到康定来的目的。
两人到是有什么说什么,一点也没有隐瞒李中华的意思,目的只有一个。想来建功立业,带兵打仗的。
其间也了解了,两人和罗通相识的过程。
谈到罗通身份的问题,李中华也是有些头痛,别看罗飞燕己经入了良籍,但那一来是李世民给了自己面子,二来是自己舍弃了爵位换来的。
但最主要的还是,罗飞燕毕竟只是个女的,又做了李中华的侍妾,对李世民构不成什么威胁。
而罗通就不一样了,他不仅是个男的,而且武艺高强,对李世民来说,他已经杀了罗家满门,罗通必定会对他仇深似海,心怀怨恨。
对于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李世民肯定希望,对罗通来一个斩草除根,免得祸患无穷。
所以说,对于解决罗通的身份问题,李中华心里真的是半点把握都没有。
玄武门兵变的时候,李建成的女儿都没事,但他的儿子全部被杀的一干二净。
那些人可都是他的亲侄子,李世民杀起来没有半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