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办下去吗?这种纵容、姑息和迁就将会严重影响业务经营的发展,最终将会撤销行号,关门走人,温石县这个地方没有了长江银行。”
尹力平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话语,犹如一阵阵寒气飒飒逼人。
会场鸦雀无声,气氛压抑,大家神情凝重惊惶。
文一帆心里清楚,这是尹力平敲山震虎的威慑之计,是为新班子即将开展的从严治行打桩铺路,也是向温石支行的干部员工展示市分行的决心,传递一种强硬的信号。
尹力平接着说:“这不是耸人听闻,即将到来的人事制度改革将会涉及到这个问题。今后,对搬弄是非,幸灾乐祸,危难面前畏缩不前的行为要严肃处理,是党员的给予党纪处分,不是党员的给予政纪处分。温石支行的工作,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便会走出困境,稳健地向前发展。我就说这么多。大家都谈谈。”
丁向群听得很舒坦,心里涌起一阵快感,尹力平说了自己想说不敢说的话,市分行正在策划自己想做不敢做的事。丁向群不想说很多,只简单地说道:“今天,是我最后一次参加温石支行的会
议了。心里有些感慨。说两层意思,一是这些年来,工作上如有得罪大家的方面,请大家原谅我的方法不当,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二是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不埋怨,不失落,不丧气,不退缩,在新的工作单位继续努力工作,再立新功。”
作为老班子成员,查本秋接了下去:“温石支行的工作上不去,我作为副行长,也是有责任的,在管理上存在怕得罪人,在业务经营上开拓精神不够。今后,我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全力支持邓行长,努力做好分管的工作,做到用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分工不分家,维护班子团结,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邓鹏飞看了贾九贤一眼,示意他先讲。
贾九贤想了一下,然后说:“温石支行的工作,目前虽然是个瓶颈,但突破这个瓶颈,我是有信心的。温石是个好地方呀,市场资源潜力很大,只要我们掌舵的人能统一思想,对准一个目标,所有操桨的员工向同一方向使劲,我们便会通过激流险滩,到达彼岸。我表个态,保证全力支持邓行长的工作,就是脱一层皮,掉一身肉,也要把温石支行的工作做上去。”
贾九贤的表态发言赢得了一阵掌声。
最后是邓鹏飞发言,他说:“我刚来,情况不熟,工作思路还没有想好,没有很多话要讲。尹行长刚才的讲话,就是我们今后的工作指导意见,也是我们班子努力的方向。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丁行长为首的前任班子给我们打下了良好基础,铺实了前进的道路。我也向大家表个态,我本人会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市分行党委把我放在温石支行,就是把温石支行一百多名员工的吃穿住行交给了我,我们这一百多人是一个大家庭,我是家长。为了这个家,我能不鞠躬尽瘁,竭尽全力吗?为了这个家,我坚信,大家肯定会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我的工作。只有工作上去了,大家的口袋才会鼓起来,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大家感到新来的行长说话很实在,很谦虚,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按照惯例,这种宣布领导干部任职的会议,班子成员表态就行了,其他人属于列席会议,发言或不发言都可以。一般情况下,大家不会发言,除非是刻意安排。丁向群看看其他的人,象征性地问:“还有谁要发言?”见没有人吭声。丁向群便宣布散会。
中午,温石支行在政府宾馆安排了宴席,县委书记和县长看望了尹力平,与新班子见了面,表示全力支持温石长江行新班子的工作。由于有更重要的应酬,留下了分管金融的副县长陪尹力平。因为是中午的缘故,大家只喝了点一般的张裕干红,便早早地吃了饭。
下午,尹力平带着查本秋和贾九贤礼节性地拜访县长,主要是了解一下kp的进展情况。丁向群带着文一帆和邓鹏飞去了县人民银行,一是走一下程序,二是表示尊重。
………………………………
第三十四章 雷启明开启跳槽先河(一)
这段时间,雷启明心里很矛盾,他的人生又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需要他当机立断,作出抉择。就像高中毕业那年,是上大学还是当兵;也像大学毕业那年,是留校还是回北港。
闽江银行作为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即将落户于北港市。筹建北港分行的负责人,也就是将来的行长,是雷启明大学的同班同学戴冲。
这段时间,戴冲一直在做雷启明的工作,真诚地希望他过去帮他,许诺公司部总经理职务。
雷启明半开玩笑地告诉他,我在长江行十多年,论资历和经验、论市场和人脉,这个职位策反不了我。
戴冲知道雷启明是个很合适的人选,下决心要挖走他。为此,专门去了一趟总行。在戴冲多方奔走,陈述利害关系后,总行才原则上同意安排雷启明任行长助理,进班子,但要面试。还有一个附加条件,要带一千万元存款入行。
有了这道“圣旨”,戴冲趁热打铁,步步紧逼,雷启明提出来的条件一概答应。经过多日的思考,尽管家里反对声一片,雷启明终于下了跳槽的决心。
这天,雷启明下班回家,一进门,就看见在船山县大地银行工作的父亲雷振林坐在沙发上。
雷启明心里明白,轻声地说:“爸,你来了。”连忙换了拖鞋,拿着水瓶给父亲的茶杯添了水,点了根烟,然后在旁边坐了下来。这时,妻子张小桃也在身边坐下。
雷振林拉长着脸说:“启明啦,上次你说要去闽江银行,我劝阻了你。听小桃说,你还是执意要去。我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头,专门来北港和你谈谈。”
雷启明笑着说:“爸,你。”
雷振林捻灭手中的香烟,慢条斯理地说:“爸送你上大学,就是想你将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现在你做到了,在长江银行市分行工作,在北港安了家,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平平安安。你不应该走。”
雷启明不紧不慢地说:“爸,现在的形势变了,换工作很正常。你不是跟我说过,人挪活,树挪死嘛。”
“长江银行是大银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从哪方面讲,闽江银行是比不了的。闽江银行是个外省的小股份制银行,如果有一天撤走了或倒闭了,你怎么办,你还要养一家人。长江银行是国家的,虽然现在收入不是很高,以后肯定会提高的。就是现在的水平,也比公务员强多了,何况还是稳稳当当的铁饭碗。”雷振林苦口婆心,一心想说服雷启明。
张小桃也说:“启明,我们还是不去算了,爸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现在过得安安稳稳的,无忧无虑。你平白无故地跳槽,前面的事哪看得准,我也很担心。“
“爸,你这个道理过了时。长江银行马上也要改革,也要搞股份制,以后也不是铁饭碗了。我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反复权衡的。”雷启明轻声低语地反驳着。
雷振林阴沉着脸,没有吭声。
“爸,你听儿子给你分析对比一下,”雷启明看着父亲,带着笑脸接着说:“第一,我在长江行,在个人前途上,很难有进步,毕竟人太多了,最多能转正科就到顶了。而去那边,一去就可以进班子,以后再上一个台阶也是有可能的,我有高学历,有管理经验。第二,从收入上看,长江行的工资太低,又没有什么福利。那边干一年可以抵在长江行干三到五年。你孙子马上要上中学了,只要我们有了钱,以后上名牌大学,就是今后出国留学,都不是梦想了。第三,去闽江银行工作我很自信,我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何况是他们挖走我的,行长又是我的同学,不会有很大的压力。第四,就算闽江分行将来倒闭了或撤走了,我还可以去其他银行,只要我有社会资源,有业务能力,其他银行都会抢着要我。因此,爸,小桃,你们不要担心,也不要再劝我了,我决心已下。”
听了雷启明一番话后,雷振林觉得也有道理,他点燃了刚才捻灭的半截烟,沉思了很久,最终抬起头,看了看雷启明,叹了口气说:“唉,你爸老了,思想也落后了,说不过你。你一定要去,我也没有办法。启明啦,你这一脚踏出去,就没有退路了。说实在话,从你上中学后,什么时候又听过我们的。不要认为你长大了,不用我们管了,但你要知道,你要有个伤,痛在你身上,疼在父母的心里。你要有个好,你可能只有个好心情,可父母一高兴,就要多活几年。”
雷启明被雷振林的话感动了,拉着他的手说:“爸,你就放心,做儿子的继承了你的秉性,会把握好自己的,会让你高兴的。要不多久,你就会看到儿子这一步是走对了。”
晚上,雷启明陪着父亲喝了几杯酒,又说了一大堆话。雷振林似乎也理解了,心情慢慢地好了起来。
雷启明侍候父亲休息后、回到了房间。儿子雷明今年五年级,平日住在学校附近的外婆家里,周末才回家。张小桃坐在床上看电视,没有搭理雷启明。雷启明也装作看电视,两人半晌没有搭话。
一般情况下,夫妻吵嘴,在较劲这方面,男人的定力犟不过女人,基本上都会败下阵来。雷启明心里说,这女人真不开窍,还在发闷气。算了,还是再开导开导。他抚摸着张小桃的手,温和地说:“小桃,还在担心吗?爸现在都想通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跟你透露点秘密,去闽江后,我的年薪是十二万元,你知道我现在的工资还不上三万元。我虽然暂时是行长助理,但我分管公司部,可自掌一部分费用,业务权限也很大。戴冲还说,只要业绩上去了,一年后会尽力帮我转副行长。也就是林启运行长的位子。你想想,在人事处,我前面还有文一帆和包谨中,如果调到其他部门,哪有人事部门好,就假设到支行去主持工作或直接当行长,没有三年五载,哪回得了北港。那时候,家里的事里里外外只能靠你一个人了。”
张小桃想了想雷启明说的话,脸色温和了许多,但仍不放心地说:“要是闽江银行以后撤走了呢,你是不是拍拍屁股跟着他们走,把我和雷明丢在北港。”
“哎呀,我说夫人哪,你是怎么想的,那是八杆子都打不着边的事。好,就当作有这么回事,我们是三口一家呀,肯定是有福同享。我舍得丢下你们吗?就是有那么一天,我也不会去,只要青山在,还怕没柴烧。”雷启明双手在张小桃脸上轻轻地捏了一下。“睡,不早了。”
两人穿着睡衣,钻进了被子。雷启明关掉了灯,两只手不老实地摸着张小桃的**。张小桃半推半就,娇嗔地说:“听说那些小银行的领导都有女秘书,整天里唱歌跳舞,洗澡按摩,不受约束。你不要变坏了,否则我和雷明饶不了你。”雷启明声音急促地说“我的小娇娘,你还信不过你的老公。小银行也不是那么回事。也有纪律管着。哎唷,小娇娘,我口渴了,喂喂我。”两人迫不急待地褪下内衣,张小桃一个翻身,骑在雷启明身上,轻声淫荡地说:“雷雷啊,你是只喂不饱的狗,胃口太好,我还真担心你偷吃野食。”雷启明没有吭声,双手在张小桃肤如凝脂的背上一路抚摸下去,结果停留在她的大屁股上。张小桃低声地呻吟着,紧紧地贴在雷启明的身上。两人说着**的话,来来往往斗了百十个回合,才鸣金收兵,尽兴而散。
文一帆从温石回来不久,雷启明交了请调报告和闽江银行的商调函。文一帆看过后,只平静地问了一句,“决定了?”雷启明回答了一句,“是的。”文一帆去了尹力平那里。尹力平只讲了一句,“人各有志,让他走。”于是,包谨中向省行人事处行文请示。于是,雷启明请了年休假。于是,北港市分行一片哗然。
………………………………
第三十四章 雷启明开启跳槽先河(二)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省分行同意雷启明调离长江银行的批复到了。看着批文,文一帆心里一阵感叹,又有一丝担心,感叹的是雷启明是北港长江行自愿去小银行的第一人,又是一个吃螃蟹的人。担心的是会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现象,走掉一批骨干。
雷启明那天请假后就一直没来上班,听别人说他已经去了闽江银行,跟着那个戴冲忙着筹建的事。人走茶凉,文一帆感到雷启明不太够意思,相处一场,感情也不错,走了十多天,电话都没有一个。
十二月三十一日,是银行的年终结算日。下午四时左右,所有营业网点停止营业,关门轧账。下午,市分行领导要听取资金计划处和财务会计处的初步数据汇总结果的汇报,然后要对照上级行的目标管理任务,调剂数据,有缺口的要补上,超得太多的,要调减。晚上,管计划财务的副行长要守在这两个部门,及时处理和分解上级行少量费用和工资额度的增补,支行各项计划的调剂。其他行领导则分别带着相关处长,分片到各支行现场指导工作,看望基层员工。
这天晚上,机关员工都守在机关,有事的忙事,没事的自由活动。每个办公室都统一安排了水果和瓜子,还有丰盛的免费晚餐和夜宵。坚持到凌晨十二点的人还可以得到一个小红包。
晚上,没有领导带文一帆下乡。省分行增加了一点工资额度,按尹行长意见,暂时不分解下去,元月份兑现四季度绩效工资时一并考虑。文一帆忙完后,正在给上级领导、朋友和同学写贺年卡。雷启明敲门进来了。
文一帆微笑着打着招呼,“启明,什么时候来的。”
雷启明一屁股坐在文一帆对面,说:“刚到。文处,忙完了。”
“今年没什么事,增加了一点工资额度,摆在账上的。你这些天忙什么去了,也不联系联系,端了金饭碗,把朋友都忘掉了。”文一帆装作责怪的样子,给他倒了杯水。
“不好意思,去了闽江银行。考虑还是不告诉你比较好,否则让你左右为难。我这样做,就是行领导批评,我反正是一个快离开的人,无所谓了。”
“今晚来站最后一班岗?”文一帆疑惑不解地看着雷启明。
“我没有惊动处里的人,只想来看看你。你如果没有什么大事,我们能出去坐一下吗?”
文一帆看看表,已十点多了,行里应该没有什么事了,便说:“好。去哪里?”
“去喝茶。”
两人进了电梯,电梯里进进出出的人都以怪异的眼神看着雷启明,热情地打着招呼。出了大门,两人拦了一个的士,去了“春叶音乐茶楼”。
不知从何时起,北港市冒出了多家茶楼。茶楼的出现,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喝茶已成了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流行风。在大酒大肉之后,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携两三好友,或伴红颜知己,于朦胧的灯光下,舒缓的乐曲中,沏一壶或浓或淡的香茗,谈工作,聊生意,忆往事,诉衷情,别有一番情调。
两人上了三楼,找了一个靠窗的边座。一身舞台上采茶姑娘扮装的小姐走了过来,询问喝什么茶。
雷启明征询着文一帆,“龙井?碧螺春?”
文一帆说,“就喝春叶,支持家乡的茶业建设。”
小姐抿嘴一笑,“好的。”
雷启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