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赶紧解释道:“州牧大人言重了,我本身受了令公子的大恩,这才前来帮忙,实在当不得州牧大人的谢意。”
韩馥神色未变,好像没有听到赵云的解释一般,接着说道:“其次,韩某知道将军之能,不知将军肯否纡尊降贵,到我军中任职”
“这”
赵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以他本人来说,他自是不愿意辅佐韩馥的。
但是直接拒绝的话,又肯定会将气氛弄僵,让韩馥下不来台,这也不是赵云愿意看到的。
一时语塞之下,赵云只能沉默应对,希望韩馥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韩馥却仿佛没有弄懂一样,皱起了眉,道:“莫非是赵将军已经有了去处”
“那倒不是。”
“那难道是赵将军嫌我冀州这庙太小,看不上”
这便是挤兑了,赵云回答“是”肯定不行,那样双方就会撕破脸皮。
可赵云回答“不是”也不太好,那样该如何拒绝对方的
就在赵云有些犹豫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人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人是韩变。
他也要招揽我么
赵云的眉毛皱得更紧了。
韩变之前便招揽过他,赵云是很清楚韩变的心思的,他毫不怀疑韩变站起来的目的。
韩变站起身来之后,先是对赵云笑了笑,然后大声地说道:“父亲,今日是庆功宴,谈别的事情,是不是太扫兴了点”
赵云猛地抬起了头,看向了韩变。
他感到又惊又喜。
惊的是,韩变居然不是来招揽他的,而是来给他解围的
而喜的是,有了韩变的解围,他也不用再为难了。
韩馥则是怒瞪了韩变一眼,他以为韩变是没有眼力界,才破坏了他的好事。
他的挤兑,原本就要让赵云动摇了,可却被韩变给破坏了。
如此一来,他的招揽自然是不可能成功了。
韩变对此就好像没有看见一般,神态自若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经历了这个波折,宴会的气氛便有些僵硬了,又过了一阵,诸人便各自散去。
作为东道主,又是旧识,韩变很自然地,找到了赵云。
。。。
………………………………
第六十四章 即将结束的战争(上)
左右没有其他人,赵云一见到韩变,便说道:“方才的事情,多谢你了。”
韩变自是知道,赵云说的是替他解围的事情。
韩馥或许没看出来,但在场的大多数人,应该都能猜到,韩变是故意为赵云解围的。
韩变无所谓地笑道:“若是我父亲那样便能让你效命,我就不会为你解围了。但我知道,要让你效命,没有那么容易,与其被你拒绝,不如我来岔开话题了。”
赵云奇怪地看了韩变一眼:“你倒是了解我。”
韩变说得不错,刚刚赵云虽然有些为难,但若是韩馥一再逼迫,拿言语挤兑他,那么得到的,绝不会是赵云的效忠。
哪怕是撕破脸皮,赵云也会拒绝韩馥的。
这样反而会堵死招揽赵云的可能性。
但赵云心里就有些奇怪了,为何韩变会这般了解他
赵云自然是不知道,韩变在后世,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铁杆的云迷了。
对于赵云的性格,韩变当时没有亲眼见过,确实不是百分之百的了解,但是知道赵云生平的他,还是能了解大半的。
最起码,韩变不会怀疑赵云的坚持。
当阳之时,刘备潦倒到那种地步,赵云又身处曹军重围之中,他依然没有半分动摇,毫不迟疑地跟随着刘备。
就冲这点,韩变就绝不相信,区区言语的挤兑,便能打动赵云。
见韩变没有回答,赵云以为是韩变从他兄长口中了解的这些,便不再多问。
韩变见状,又笑着对赵云说道:“如今这里无人,我再问一次,子龙,你真不愿意为我冀州效力”
之前韩馥是挤兑赵云,如今韩变与赵云单独在一起,却是真心实意地招揽了。
赵云能感觉到韩变的诚意,但他只是对韩变笑了笑。
韩变便知道了赵云的态度。
韩变今日的表现,在赵云眼中已经加了不少分。
赵云与张飞交手许久,最是了解张飞的实力,而韩变能在张飞手下独自坚持那么久,这份武艺自是让赵云暗暗点头。
此后,韩变对潘凤的态度,更是使赵云刮目相看。
但是,要招揽赵云,仅仅是这样,仍然不够。
他见韩变的情绪有些低落,便笑着说道:“要招揽我,还是等你能自己做主了再说吧。”
在赵云眼中,韩变还有很多不足。
最为致命的,是如今的韩变,依然不是一路诸侯。
父亲是冀州牧,和自己是冀州牧,这中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虽然韩变是韩馥的独子,韩馥也听得进去韩变的劝,但是对赵云而言,这中间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有些时候,这样的不确定,是灾难性的。
听赵云这么说了,韩变很明智地没有再提起这个话题。
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赵云手下的上千士兵,是从哪里来的。
从诸侯混战开始,乱世便已经悄然来临。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乱世,也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一支部队的。
有钱有粮有地盘,这是建立军队的基本要求。
没钱的话,怎么给士兵发军饷
没粮的话,士兵们吃什么
而如果没有地盘,你钱粮再多,也只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韩变不认为赵云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当中的任意一项。
赵云的回答,则解开了他的疑惑。
说起来,这支部队,和韩变还有些关系。
鞠义之时,席卷了大半个常山郡,当时,韩变对常山郡下辖的好几个县,都失去了掌控。
而在这种乱世之中,匪盗是最容易滋生的东西。
好几股匪盗,便在那个时候,盘踞在那几个县之间,打家劫舍。
原本,韩变平定了鞠义的叛乱,便可以逐渐恢复对辖下县城的掌握,届时,几撮土匪,根本算不上什么。
,可是韩变的老本行了。
随便派几个手下去,就能搞定他们。
像是、,如今在韩变手下,远没有郝昭那样受重用。
但他们若是带着正规军,去征剿那些土匪,完全可以让那些土匪叫爸爸。
然而,公孙瓒的进犯,却让韩变不得不将视线移开。
在这之后不久,他就带着军队,来和韩馥汇合了。
如此一来,那几个县城的盗匪,根本就无人能管,气焰更加嚣张。
河北,原本就是古代的燕赵之地。
自古以来,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简单的说,这个地方的民风比较彪悍。
饱受盗匪之苦的百姓们不像别的地方一样,逆来顺受。
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决定自己搞定那些盗匪。
于是,几个县城合力,自发组成了一支义军。
赵云在常山素有名望,因此被他们请来当这支义军的统帅。
有赵云的统领,几股盗匪不过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根本就不堪一击,三下五除二的,赵云就将匪患扫除一空。
这个时候,赵云才腾出手来,实践之前的诺言,帮助韩变。
听完赵云的述说,韩变不由得面色古怪地望了赵云一眼,道:“子龙,你说你这样,算不算是撬我的墙角”
经过韩变这么一提醒,赵云的神色也变得古怪了起来。
他将常山的子民变成了自己统领的军队,认真说起来,还真是在撬常山太守的墙角。
暂代常山太守之职的,不就是眼前这位吗
当然,韩变只是与赵云说笑的,那些百姓自愿跟随赵云,他也犯不着当恶人。
再说了,若是他招揽成功,连赵云都成了他的部下,那这些士兵
肉烂了也是在锅里嘛。
接着,赵云也说了他前来的目的,不是救援韩变,而是帮韩变暂时解决公孙瓒这个麻烦。
听赵云这般说完,韩变忍不住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子龙,若是如此的话,你的目的就要达到了。”
要达到了
赵云睁大了眼睛,满眼的不解之色。
公孙瓒可是相当强势的诸侯,要解决这样一个麻烦,怎么可能是短时间就能办到的
但是看韩变那自信满满的模样,赵云却又觉得对方不是在说笑。
韩变当然不是在说笑了。
如果是在今天之前,他对完结这场战争,逼退公孙瓒还没多大把握。
但今天之后,韩变却有差不多十成把握,公孙瓒定会退兵。
理由很简单,公孙瓒他,拖不下去了。
就在前几日,韩变曾经看到韩馥皱着眉,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
当时他很奇怪地问了韩馥,才知道韩馥是为了冀州的形势而烦恼。
与公孙瓒在此处对垒,虽然没有呈现败相,但是因为冀州的主要人物都集中在此,冀州的政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尤其是马上就要到春耕的时节了,若是耽误了春耕,那损失,可不是一般的大。
再有就是,冀州军数万人集中在此,人吃马嚼的,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长此以往地拖下去,冀州肯定会损失惨重。
冀州拖不起
但是,韩变却知道,幽州更拖不起。
公孙瓒劳师远征,补给线远比冀州的更长,他们的花销,自然也就更大。
而且,幽州还不如冀州富裕,冀州都感觉吃力了,幽州的日子,肯定更不好过。
公孙瓒之所以硬挺着不停战不退兵,无非是有底牌没打出,心中还有几分侥幸心理,再就是怕面子上过不去而已。
没错,面子。
先出兵入侵的是公孙瓒,虽然他嘴里打着的旗号是讨伐董卓,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目标是谁。
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孙瓒直接灰溜溜地退回去了,肯定会颜面扫地。
对公孙瓒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其实,在历史上,这种双双坚持不下去,最终退兵的例子,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是找了个台阶下的。
这样的台阶,就是调解。
在穿越之前,韩变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那些打得脑浆子都要出来的敌对势力,会接受第三方的调解
如今他穿越了,换了一个视角,才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是第三方的面子大,而是这两边都打不起了。
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身份地位够的,来调解一下,说你们给我个面子,别打了。
打得自己都坚持不住的双方,就找到了台阶。
我不是怕了他,我是给你个面子才不打了的。
于是,大家都高兴了。
然而,这一条路却并不适合如今的冀州军和幽州军。
因为,要出面调解,本身必须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总不能随便出来个麻子,来一句“给我个面子”,两路诸侯就齐齐休战吧
而与他们最近的,有资格调解双方矛盾的,是。
袁绍现在正巴不得他们把脑浆子都打出来,如果可以的话,他绝对会在这把火上浇一些油,指望他调解
所以,这台阶,还是得自己找。
就在今天,韩变找到了这个台阶,。
他击败了,想必,公孙瓒对于击败冀州军,已经不抱幻想了。
如今又找到了一个台阶,相信公孙瓒还是很乐意借坡下驴的。
当然,韩变没有将这些都说给赵云听。
他只是对赵云神秘一笑后说了一句:“等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赵云虽然心中好奇,也只能作罢。
。。。
………………………………
第六十五章 即将结束的战争(求首订)
翌日,一大早,冀州军的寨门便打开了,直到三人三骑慢悠悠地从里面走出后许久,寨门才重新关上。
这三人三骑出了营寨之后,前进的速度陡然便加快了几分,而其前进的方向赫然便是
幽州军的中军大帐之中,公孙瓒正聚集起他麾下众将,但是无论是谁,都是一脸凝重的模样。
的失败,让他们都始料未及。
这可是他们凭之纵横天下,打得异族闻风丧胆的利刃,居然就这么败了
虽然,不少士卒凭借快马,最终逃回了营地,但是,那些被俘以及被的士卒,仍然占了整个白马义从将近一半的数量。
即便是那些逃回来的士卒,在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一些阴影,战斗力可想而知。
白马义从这支精锐,已经被挫伤了筋骨,最起码在这场战争里,他们是派不上用场了。
公孙瓒的手指在面前的案几上轻轻地磕了两下,众将心头一紧,就好像这两下是磕在他们心头一般。
“诸位,你们还有什么法子,可以击败冀州军,救回我那兄弟”
众将心中猛地一突,是啊,这场失败除了几乎将白马义从葬送掉之外,更为严重的后果,还是的被俘吧
身为公孙瓒的部下,他们是最清楚,这兄弟几人的关系有多密切了。
连白马义从这样的精锐,公孙瓒都可以让公孙越统领。
如果能帮助公孙瓒击败冀州军,救出公孙越,那肯定是大功一件,公孙瓒绝不会吝惜奖赏的。
只是,无论是谁,都对击败冀州军没有什么信心。
不是冀州军再强,实在是他们太不要面皮了。
明明实力不弱,正面对决也未必会输,又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占据了地利。
这么多有利条件,冀州军仍然坚守不出。
冀州军摆明了就是不想,但是也不会失败。
面对这样的乌龟,少有人能想出好办法来。
后世的诸葛亮。不正是被司马懿用这样的招数,给活活拖死的吗
连诸葛亮都对这种乌龟战术没有好的破解办法,公孙瓒手下这几瓣蒜就更不用说了。
主公的奖赏虽然诱人,但拿不到也只是白搭。
十几个身穿盔甲的将领,一个个都像是被人封住了嘴巴一般。闭口不言。
这里面有一个人不太一样,他的模样和公孙越还有公孙瓒都有几分相似之处,只是脸要大一些,方正一些,他正是公孙瓒的另一个从弟,公孙范。
公孙范没有想什么奖赏一类的东西,他想的只有一样,那就是击败冀州军,救出公孙越。
他、公孙瓒还有公孙越三兄弟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在原来的历史上。公孙瓒因为公孙越的死,与撕破脸;而公孙范,则在袁绍认怂,把渤海太守的职位都让给了他之后,仍然聚起渤海郡的兵马,帮助公孙瓒攻打袁绍。
如今公孙越被俘,公孙瓒固然着急,公孙范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并不是着急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公孙范的才能与公孙越相差无几。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卒从营帐外闯了进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营寨外有自称是冀州牧的使者。想要求见将军”
“什么,冀州还敢派人来我军中耀武扬威”
公孙瓒还没开口,坐在公孙范身旁的一个大汉便抽出佩刀,大声呵斥道:“难道是欺我军无人不成”
“严将军说得对,这真是太小瞧于我等了”
姓严的将军在军中地位不低,他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