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众人都想不明白,于是便只好去询问高顺。
问的人是蔡邕,几人中就他的学识和名望高一些,所以他问起来也不唐突。
“陆将军这信里,写的是什么?”
高顺眉头一皱,反问道:“先生可是蔡老?”
蔡邕点点头。
高顺这才不敢怠慢,然后说道:“实不相瞒,信里是我家主公为董卓出的计策,凭此计可以让十七路诸侯数十万兵马退兵!”
说罢,高顺一副‘怎么样,我家主公厉害吧?’的样子看着众人。
“还有这样的妙计?”王允激动了起来,以前陆浪在京城是什么人,他们这些人都清楚得很,现在听到陆浪在并州的所作所为,他们都还不敢相信,现在亲耳听说陆浪还有这样的本事,在千里之外,仅仅只是写封信就能让十七路诸侯数十万兵马退兵,这样的聪明才智,当然让王允有些激动了。
但是激动过后,王允又纳闷了,嘟囔道:“陆将军为何要将此计献给那董卓?就让诸侯们将董卓给打败了多好?老夫恨不得,能将那董卓扒皮抽筋,生吃了才好!”
“这……”高顺摇摇头,然后说道:“此事末将也不明白了,好了……几位大人,都随末将回杨县去吧!”
高顺领着蔡邕和王允等人,一路往杨县去了,途中还派了人前往韩越的营地报告了一番,韩越回答了一句:“等你们回到杨县,我这边再退兵!”
现在的并州军,经过了陆浪是吕梁山的一系列战事以后,已经是威名远播了,特别是河内东西一带,不管是百姓还是董卓和张燕的兵马,都知道了并州军的厉害之处,所以韩越这八千人马往弘农城外一战,也吓得弘农里面的守军不敢出来了!
这边高顺先接到了人,陆浪却还在浚仪北岸等着。
在控制了渡口以后,陆郎便派人在渡口上面,挥舞着白色的旗子,希望能在漆黑的夜晚里面,能被河面上的人注意到。
除此之外,陆浪还派出了人前往渡口上游一带去搜寻,而贾诩他们在出了沼泽以后,只听见洛阳那边喊声噪杂,于是都顾不得清洗身上的泥土,就这样全部趴到了竹筏上面,然后顺着河流一路漂流而下。
京城里面,皇宫突然失火,众人忙着救火救到了半夜,甚至是到了第二天的凌晨!
但是大火之后,却是不见了刘辨与唐姬二人,这让皇宫里面的宫女和太监还有卫士们都吓了一跳!于是赶紧禀报给董卓。
董卓一觉醒来,听说刘辨不知道哪里去了,于是大怒!他亲自带人将皇宫搜了好几遍,他一边骂着见到刘辨要打断他的腿!
现在董卓是被逼急了,所以什么话都敢说,但是很可惜,不止是皇宫,就算董卓的人马找尽了京城,也根本见不到刘辨的影子!
没有办法,董卓只能立即派骑兵往洛阳城外周边一带去找,但是哪里还找得到?
大约是到凌晨破晓之际,竹筏还在漂流着,贾诩他们也不知道漂到了什么地方,只听到岸边有人呼喊着什么,还有人在岸边寻找着,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士兵打扮,穿的是皇宫禁军的甲胄,不过那些人却是在黄河北岸的!
开始刘辨还吓了一跳,说是追兵来了,但是贾诩到了并州府,见到过陆浪身边的这些亲卫,认识他们的衣服就是陆浪亲信士兵的装扮,于是贾诩大喜,然后从竹筏上面站起来,挥舞着双臂喊道:“喂,我们在这里!”
就这样,刘辨重要算是逃出了京城!
在黄河边上洗干净了泥土之后,刘辨和唐姬他们依旧是一副狼狈的样子,他们互相看了看,虽然大家都很狼狈,但这个时候,却都大笑了起来。
他们笑着,不过这时候岸边也传来了一阵笑声。
“哈哈……臣并州牧兼临水县侯陆浪,前来恭迎陛下!”
什么?
并州牧?
陆浪?
他亲自到黄河北岸来迎接了?
听到这个笑声,他们都不敢相信!
这真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因为贾诩他们的这条逃跑路线,除了他们亲自参与逃跑的几个人以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所以才能这样成功地逃到了这里。
陆浪他是怎样知道的呢?
在陆浪现身,并且拜见了刘辨以后,刘辨心里也有以疑惑,然后便问了一句:“敢问爱卿,是如何知道朕会到这里来的?”
“呵呵……”
陆浪笑道:“我知道文和先生一定会帮助殿下的,而且……文和先生行事果断,他肯定看得出来,要想救陛下出京,这几天的时机正好,一旦再迟几天的话,等洛阳迁都开始了,到时候董卓肯定会在陛下的身边加强防范,这样一来想脱身就不容易了!而且……文和先生素来知道兵行险招才能出奇制胜的道理,这一点我在杨县与奉孝商议的事情,他也是这样的意见,所以我们便把目标锁定到了浚仪县城,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臣还是派了一队人马到弘农那边去等候着!”
全部都被陆浪猜对了!
这时候,刘辨他们都咂舌不已,听说陆浪还派人到弘农去等了,刘辨高兴地问道:“陆爱卿,这弘农难道也被陆爱卿给占领了?”
陆浪摇摇头,对刘辨说道:“还没有,不过陛下放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说了,臣派了一万大军在弘农门外守着,哪里的守军根本不敢轻举妄动的!”
什么叫做霸气?
这就是叫做霸气,现在的汉朝,到了这样的一步境地,连刘辨都不敢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的话,但是陆浪却随随便便就说了出来,而且还没有人敢怀疑!
再说了,弘农城是一座拥有数万大军的城市,陆浪仅仅一万人马,将逼得弘农城里面的几万大军不敢轻举妄动,这是怎样的一种实力?
并州军百战百胜,这是已经传开了的。
而且,并州军最擅长是什么?
要是有人现在这样问,那得到的回答,肯就是两个字,硬仗!
而且在陆浪的指挥下,并州军还非常擅长以少打多!
不过是浚仪击败王方,还是在吕梁山剿灭土匪,陆浪都是以少于对方的兵力,最后取得大胜的!
特别是后来陆浪与於夫罗大军在并州展开的全面大战,这一仗到至今都经常会被百姓们谈论起来,还有许多名士和谋士们,也都在琢磨这一次陆浪击败於夫罗的过程!
陆浪以不到两万的人马,硬是将十几万南匈奴人给击败歼灭了,这是绝对史无前例的打胜仗,而且……陆浪坚守南山,然后联合王庭的战法,也让许多人眼前一亮!
原来,战争不单纯是双方一人一支军队,然后开上战场硬拼这样简单的,这战争里面的门道学问,还真是不少啊!
于是,陆浪和并州军的名声,也就这样被人们传颂了起来,连作为傀儡皇帝,一向没有什么机会和外面接触的刘辨在宫中都听到过不少的议论!
ps:好累,昨晚一夜没睡,实在是顶不住了,先睡一觉去,今晚没有了!
。。。
………………………………
第234章 狠毒的李儒
天子来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吕梁一带的时候,百姓们都沸腾了起来!
他们哪里想得到,在他们有生之前,还能有幸见到当今皇上?
而另一边,当皇宫大火之后,如梦初醒的董卓发觉皇帝刘辨不见了之后,勃然大怒!
第二天上午,有人从潼关回到了洛阳,然后将陆浪给董卓的信递了上去。(全文字无广告)
这时候走失了天子,董卓哪里甘心离开洛阳迁都长安?
于是董卓紧急召回了李儒,想找李儒问询办法。
听到董卓说皇帝不见了,李儒差点没一屁。股坐在了地下!
李儒对董卓问道:“明公之所以能号令天下,靠的就是天子在我们手里!现在天子失踪,若是消息传了出去,只怕明公就失去了号令天下的仪仗啊!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必须赶紧迁都!”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董卓看着李儒问道:“咱家就从汉室宗亲里面,找一人出来继承大位怎么样?”
看得出来,董卓也知道失去了刘辨,就等于是失去了对朝廷的掌控,为了不失去对朝廷的掌控,董卓便想立即另外扶一个汉室的宗亲上台,来继续当他的傀儡!
李儒摇摇头,然后说道:“天子失踪,生死未卜,除非……能请得赵王出来,方可继位!其他的宗亲,谁能让天下人臣服?”
李儒说得很有道理,灵帝有两个儿子,这刘辨下落不明,还有刘协啊,要是现在随便找别人来登基的话,你将刘协置于何地?
所以肯定会有人不服气的,所以行不通!但是现在的形势,对董卓这边太不利了,于是李儒对董卓问道:“明公,听说陆浪那边,给明公献了一跳退敌之计,不知道此计是什么?”
说到这个,董卓更生气了,他对李儒说道:“那个陆浪,居然让咱家尽快离开洛阳,不但如此,还要咱家将传国玉玺置于金銮殿上……”
听到董卓的话,李儒沉思了起来。
将玉玺留下?
李儒沉吟了片刻,然后眼睛一亮,对董卓说道:“明公,这确实是一条可以让诸侯退兵的妙计啊!”
“此话怎讲?”董卓还有些不明白。
于是李儒解释道:“明公,十七路诸侯明面上团结一心,实则是各怀鬼胎!这一次他们攻下了虎牢关以后,却留兵不发,具体的原因,根据探子来报,据说是淮南袁术担心长沙孙坚一个人占了功劳,所以不给孙坚发粮草。而且其他几路诸侯也是勾心斗角的,若是将这玉玺留在洛阳,被哪一路诸侯得到了,其他的诸侯肯定不甘心,所以……他们一定会因此争执而反目成仇!到那个时候,只怕就算是袁绍与袁术这对兄弟都会因此而产生嫌隙啊!”
“妙,妙!”董卓听了大喜,然后说道:“我还以为,走失了天子,现在陆浪连传国玉玺也不留给咱家了!现在听说了你的分析,还真是不错,这个主意妙啊!”
于是董卓听从了陆浪和李儒的建议,立即下令迁都,并且诏告朝堂上面的大臣们,说是皇宫失火,天子失踪,等到了长安以后,再想办法,实在不行就到并州去请赵王回来登基!
董卓想得很好,不知道日后当他知道刘辨也在并州的时候,会被气成什么样子……
这个时候,刘辨已经到了杨县,并且得到了杨县百姓的朝见,场面甚是浩大,也让刘辨感动得热泪盈眶的!
与刘辨一起在百姓面前流泪的,还有司徒王允,而这个时候,陆浪却在调兵遣将,将韩越和严颜他们的兵马都调回了杨县,才杨县休息了三天,让刘辨这个落魄天子的心里踏实下来了才下令全部回到太原!
在回去的路上,刘辨找到陆浪问道:“陆将军,我们这是去见皇弟么?”
陆浪点点头,不知道刘辨为什么明知故问,不过看刘辨的样子,好像是有些激动,于是劝慰道:“陛下安心,殿下心里也对陛下想念得紧呢!”
“呵呵……”
看着陆浪,刘辨的心里还是非常欣喜的,比起陆浪的来,刘辨当然是只有自叹不如的份了,又想起陆浪这是第二次救自己的性命了,于是刘辨对陆浪说道:“陆将军,爱卿屡次救朕性命,又与朕的姐姐有婚约,是朕未来的姐夫……朕,心里感激得紧,这次能逃出洛阳,也是全赖陆将军的人才能达成!朕心里都清楚……其实,我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说到最后一句话,刘辨连自称都改了,看起来是真心话的样子。
不过这件事情,陆浪怎么好说话呢?
其实早在回到杨县的那天晚上,贾诩就会陆浪聊过这件事情,贾诩的意思是,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让刘辨让位给刘协,这样一来刘协继承了大统,就能号令天下了!
但是这件事,以陆浪对刘协性格的理解,觉得还不能操之过急,于是对贾诩说道:“殿下与陛下兄弟二人感情非常好,此事只怕还不能操之过急了!”
得到陆浪的回答,贾诩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不过纸包不住火,刘辨到了杨县以后,引起了百姓巨大的反响,这个消息自然也就传了出去!
这时候正好董卓已经迁都长安了,听到刘辨逃到并州陆浪那边去了,气得董卓一口气闷在心里没上来,差点就这样给背过去了!
好不容易在手下的抚摸下,董卓把胸中的这口气给抚顺了,然后董卓怒骂道:“好一个陆浪,没想到居然给咱家来了一个釜底抽薪!他找咱家要了王允和蔡邕,暗地里居然把皇帝也给抢走了!”
李儒对董卓劝慰道:“明公不必生气,事已至此,生气也解决不了问题!不过好在玉玺退敌之计已经生效了,诸侯进了洛阳之后,见到洛阳被大火已经烧成了一片废墟,而且传国玉玺的消息散步出去了之后,诸侯明争暗斗,根本没有心思进军了!我们不妨等上几天,等各路诸侯一退军,便将陆浪献计之事告知天下,这样一来,只怕关外诸侯便不会放过陆浪了!”
。。。
………………………………
第235章 麻烦来了
好一个李儒,好一个恶毒的谋士!
居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马上就想到对陆浪做出还击,而且……这个还击还非常的狠,可以说是比得上数十万大军去讨伐陆浪!
一旦陆浪献计的消息真传了出去,又把陆浪暗中挟持天子的事情诏告天下的话,肯定会激起诸侯对陆浪的气愤!
我们在战场上面和董卓的数十万大军厮杀,你陆浪倒好,不但暗中将天子抢了过去,还给董卓献了一条那样的毒计,逼得我们自相残杀,然后退兵,凭什么?
虽然说诸侯最后退兵,其实是他们自己人不齐心,但是在战后董卓的怂恿之下,这些人自然不会这样想了。
既然能找到失败的借口,为什么还要往自己身上摸黑呢?
这就是人性!可以说,这一次李儒的计谋,是彻底地利用了关外诸侯的人性心理!
听到李儒的话,董卓这才好受了一些。
而且李儒又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明公只要稳固我们自己的势力,然后图谋发展,坐山观虎斗就可以了!虽然说这一次我们丢了玉玺,天子也被陆浪给抢过去了,洛阳也失去了,但是整个朝廷和汉室的宗亲,都在我们手里!这一点在将来,也未必就不能成为我们的依仗!”
李儒说得不错,董卓确实是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想到这里,董卓看着李儒,然后又将左右的人给支使了出去,然后轻声问道:“如今天子仪仗,还有汉室宗亲和大臣们都在我的手里,你看……咱家是不是可以,登上大位?反正天子已经跑到并州去了,咱们干脆就把这个天子一脚踹了!”
听到董卓的话,李儒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明公想登大位,只怕暂时还不行!一时我们刚刚经历了大败,士气薄弱,就算明公登基了,让将士们的士气回升,但是这样一来……我们辛辛苦苦将陆浪推出去做出头鸟的计划也就失败了!”
李儒的意思是,让董卓先稳固自己的实力,大量招兵买马,先在长安坐等诸侯们与陆浪之间的争斗,再做打算!
董卓虽然心有不情愿,但是李儒的分析也确实让人信服,最后董卓沉吟之下,还是决定采纳了李儒的建议!
这个时候,远在并州的陆浪当然不可能想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