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三国当驸马-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牡览恚〖肝磺胂胂肟矗坏┪颐墙熳踊に统雎逖簦榷棵魅詹炀酰隙ㄒ蚕氲玫剑颐鞘峭鞅呷チ耍韵氩坏健颐钦飧鍪焙蚧嵬詈畲缶平亩呷サ模摇灰颐墙裢砟艽┕⒗喂兀敲淳退忝魈於克⑾治颐翘恿耍兄詈畲缶淖璧玻膊豢赡芘扇死醋坊魑颐牵 

    “说得容易……”闵贡眉头一皱,然后问道:“但是,想要穿过董卓大军与诸侯大军对持的虎牢关,太难了!”

    确实是难,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难。

    虎牢关北为黄河,南边是嵩山,地形狭隘,也正是因此如此,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称号,这也是为什么董卓在虎牢关被攻破以后,还要派人来这里和诸侯决战的原因!

    。。。
………………………………

第231章 逃出京城的天子

    地形狭隘的虎牢关,又有两支人数众多的军队在对持着,想要穿过去自然很难!

    但是贾诩说道:“目前在我们面前,最危险的人是董卓!和他董卓相比,只要我们能逃出京城去,其他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如果旱路实在走不了,我们八个人,加上皇上也就九个人,随便做个竹筏,顺着黄河漂流下去,也不是不可以的……”

    “贾大人,黄河的河道你也清楚,这一带水流甚急,不是渡河的船只,根本就过不去,况且……我们从洛阳渡河的话,河对面那边……不也是董卓的军队么?”

    闵贡误会贾诩的意思了,贾诩赶紧解释道:“闽将军,你听错了,我不是说我们从洛阳渡河!当然……从洛阳渡河是比较简单一点,但是也容易被董卓的人马给擒住,所以……我们只能顺着河流从河面上漂下去,到浚仪再想办法!黄河这一带的水流比较急,一般的船只都行驶不了,但是……竹筏却没有问题,因为竹筏不用担心水流过激,而导致翻船的危险!当然……危险也是有的,但危险和机遇也是并存的!我们可以抓紧时间让人找到两个竹筏,这件事情就交给李大人去处理了,做到这一点相信对于李大人来说不是难事,另外……奉命监视城北和黄河一带的人,正好是牛辅的人马,我这就到军中去打点一下,让将牛辅的人马分布的情况给搞清楚,等到半夜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行动!”

    不得不说,贾诩肯背叛董卓,确实是帮了刘辨他们一个大忙!

    有了贾诩的帮助,牛辅的军队,在城北外的驻防都被摸得清清楚楚的。

    而闵贡也因为他是禁军统领的原因,成功地让刘辨换上了太监的衣服,并且带出了刘辨的寝宫。

    但是当闵贡带着刘辨将要皇宫的时候,这时候洛阳皇宫却突然失火了!

    这是闵贡始料未及的,之前他们也并没有安排放火的事情!

    但是没有想到,这突然的大火,居然让皇宫的守卫们都惊慌了起来,他们赶紧一边去太师府禀报,一边带着人去救火了,连闵贡的车驾都没有来得及检查。

    闵贡见状,赶紧带着刘辨出了皇宫,但是在皇宫外面,却被一个小厮给拦住了去路。

    开始闵贡还以为自己和刘辨是被人发现了,因为那人一开口就说道:“陛下要走,不带走臣妾么?”

    原来,这个小厮居然是刘辨的妃子,唐姬!

    唐姬上了马车,闵贡再也不敢耽误,立即和手下的几位化妆成百姓的将领赶着马车往北出城,去找陈群他们汇合了。

    等见到了陈群和贾诩以后,闵贡问道:“皇宫为何会失火?”

    闵贡还以为这是陈群和贾诩他们安排的,故意让人在皇宫放火,从而吸引董卓手下的注意力呢!

    但是陈群和贾诩都摇摇头,贾诩说道:“我们权力很小,这皇宫平时都难得进去,怎么可能安排放火呢?”

    于是众人疑惑了起来,这时候唐姬站出来说道:“火是我放的,我知道陛下要走,便故意换了这小厮的衣裳,然后将寝宫烧了……”

    顿了顿,这个温柔如水一样的女子看着刘辨说道:“各位大人,我与陛下乃是同心夫妻,陛下遭受董卓那贼子的侮辱,这一次终于能逃出去了,为了陛下,别说是烧皇宫,就是烧了整个洛阳我也心甘情愿!”

    果然是一个痴情的女子!

    贾诩摇摇头,说道:“好了,我们赶紧赶路吧,趁着夜色,大家都下了马车,轻装步行,从前面的山头绕过去,渡口那边不能走,牛辅的军队就把守在那里,所以……我们只能从牛辅军营旁边的那块无人沼泽地穿过去,然后到黄河边上,再趴在竹筏上面逃走!”

    沼泽地泥泞不堪,一步不慎的话还有陷入泥沼中,被淹死的危险!

    刘辨堂堂一个天子,居然被逼到这样的份上,虽然说这逃走的几个人里面,有一个都尉非常的有经验,大家都跟在他的身后,然后在沼泽里面慢慢地试探着前行,但就是这样,泥泞的沼泽也把刘辨和唐姬给弄得非常的狼狈!

    终于,不到十里的路程,花了接近两个时辰,一行人才走完了!

    出了沼泽,大家都成了泥人,也非常的累。

    刘辨拖着疲惫的身躯,脸上却是带着微笑,他看了看旁边的泥人唐姬,然后笑着问道:“爱妃,你累吗?”

    唐姬摇摇头,说道:“陛下,臣妾不怕累!”

    “嗯!”刘辨点点头,说道:“我也不怕,爱妃……朕虽然是皇上,但是……却终日生活得惶惶不安,不能给你一个安稳的日子,这次能逃出来,虽然说是幸苦,但是朕也不觉得!唉……只要能过上自由自在的日子,朕就是不做这个天子,也是心甘情愿的,爱妃,你呢?”

    “陛下……”

    听到刘辨的话,唐姬犹豫了一下,作为夫妻,她当然知道自己这个丈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唐姬很清楚,刘辨这个人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他的性子有些懒散,没有什么威严,说白了,就是刘辨作为一个逍遥不羁的诗人还是非常凑合的,让他做皇帝,这确实是太为难他了!

    加上董卓进京以后,蛮横无礼,也让刘辨觉得非常的压抑,刘辨不止一次在唐姬的面前表现出他不想当这个皇帝的想法了。

    用刘辨的话说,那就是:“只要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不需要每天这样担惊受怕的,不当皇帝又怎么样?每天都要看董卓的脸色过日子,朕当这个皇帝,也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多次的埋怨,让唐姬看到了自己的丈夫的心,于是唐姬对刘辨安慰道:“陛下,臣妾和陛下想的一样,只要陛下能开心,让臣妾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能和陛下厮守一辈子,臣妾不在乎什么皇妃的身份……”

    听到唐姬的话,刘辨满意地点点头,而他们的对话到了贾诩的耳里,却被贾诩给记在了心里!

    这个时候,贾诩想到了陆浪,想到了刘协!……17803+d6su9h+10978558……》

    。。。
………………………………

第232章 贾诩的想法

    本来之前贾诩听到陈群他们要将刘辨救出,给送到并州去,是有一点排斥的。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并州方面,众人是以陆浪为主心骨,辅佐的是刘协,你们现在把刘辨弄过去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你们把刘辨给送到并州去,而刘辨又是皇上,这样一来,刘协摆在什么位子呢?

    当然,作为臣子,这样的考虑贾诩只能藏在心里,而且还不能不配合陈群的行动!

    是的,贾诩在回到京城以后,就做出了决定,他是一个很果断的人,虽然说就这样背弃牛辅,让贾诩犹豫了好久,但是一听到阎忠的死讯,贾诩就知道……董卓这边是真的呆不下去了!

    贾诩打算投陆浪去,所以,这个时候,贾诩必须得配合陈群他们行动,就算他不想救刘辨,怕以后会有麻烦!

    现在,听到刘辨和他的爱妃口口声声说不想当皇上了,贾诩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个时候,陆浪要的人也已经出了潼关,贾诩相信,既然陈群这边敢行动,那就说明了陆浪肯定会有准备!

    事实上陆浪确实有准备了,在太原和也丹签署了和约,然后将在雁门建造新城的事情都交给了荀彧和阮瑀以后,陆浪便带着郭嘉还有典韦以及高顺来到了杨县。

    离开太原,陆浪将所有的军务指挥大权都交给了徐晃,这一点陆浪倒是不用担心,以徐晃的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

    陆浪担心的,是京城那边的人,能不能顺利地逃出来!

    不止是蔡邕和王允他们,陆浪更担心的是刘辨!

    毕竟刘辨现在还是大汉的皇帝,而且陆浪作为皇亲,看到刘辨现在这个样子,被董卓胁迫着,心里多少也有点不好受的。

    所以,陆浪到了杨县以后,先是派韩越出了城,驻扎在弘农城外,一边派高顺带着陷阵营去占领黄河的渡口。

    是的,只要蔡邕他们一渡过黄河,那么高顺的人就会立马带着他们,不经过弘农,直接前往杨县。

    而另一边,陆浪命令严颜和典韦将兵马往朝歌一带靠拢,他自己却亲自率领三百骑兵,星夜前往浚仪县城的黄河对岸,准备接应!

    陆浪是怎么知道陈群他们会走浚仪渡河的呢?

    很简单,猜的。

    当然,陆浪不是神仙,之所以他会料到刘辨他们会从浚仪县城北渡黄河,是因为黄河从潼关至陈留一带,就只有这两个渡口,是刘辨他们逃出京城可以选择的地方,其实……按照常理猜想,刘辨他们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从潼关以北渡河,但是那边陆浪已经派韩越和高顺去了,所以陆浪他自己就决定到浚仪北岸去碰碰运气!

    没想到陆浪还真猜中了,后来贾诩和陈群他们听说了陆浪是根据自己的分析,所以猜到了他们的逃跑路线,于是都对陆浪佩服不已!

    黄河上面,一艘渡船中,蔡邕和王允还有伏完三人在对酌同饮,在干了几杯之后,王允忍不住哭了起来。

    一边的貂蝉见了,赶紧停止了抚琴,然后过来对王允安慰道:“义父,为何失声哭泣?”

    此时蔡邕也摇摇头,颇有些落寞地说道:“我们……枉为汉臣啊!就这样一走了之,将来陛下怎么办?”

    说话间,众人又是一叹。

    只有伏完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也没有叹气。

    蔡邕他们哪里知道,其实伏完这个家伙,心里还有些巴不得刘辨死了才好呢!

    刘辨一死,那么灵帝就剩下刘协这个儿子了,而他的女儿又将要嫁给刘协,将来要是刘协成了皇帝,自己的女儿不就是皇后了么?

    当然,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伏完也只能在自己的心里想想罢了。

    船只一路通行都很顺利,在董承的护送下,而董承本身就是董卓集团里面的人,又有董卓的手谕,所以沿途并没有遇到什么阻拦。

    到了北岸,董承进来仓里,让众人准备下船,见到王允的眼睛有些红肿,董承赶紧说道:“司徒大人,下了船,可别再惹什么事情出来才好!”

    董承当然猜得到王允是为什么哭的,所以才赶紧交待了一句。

    众人上了岸,这时候自然没有马车了,只能一起步行。

    一行人中,只有伏完的家眷最多,伏完有五个子女,加上他的夫人阳安长公主刘华,一共是七个人,而董承这边,加上他带来的护卫也才十几个人而已。

    行了一程,前面有护卫回来禀报,说是在前方有一座军营,军旗上面写着‘高’字,不知道是哪处的人马,正好拦住了去路!

    听到前面有兵马,董承脸色一变,然后问道:“旁边可有小路绕过去?”

    那士兵摇摇头,说道:“军营就建在大小路的交界处,要去弘农,只有这一条路了!”

    说话间,夜色中前面隐约有马蹄声传来。

    不一会儿,他们就被一队兵马包围了,为首一将看起来年纪不是很大,那人在马背上问道:“来人可是董太师的兵马?”

    听到这位将领口口声声喊董太师,这让董承犯难了,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我们是董太师的人马,奉了太师之命,要往弘农去的!”

    答应了那边一声,董承赶紧回头对伏完说道:“侯爷,前面只怕是董卓的兵马,也不知道他们为何前来堵截我们,要是侯爷赶着回乡的话,不如我们就此分开,省得给侯爷你惹上了麻烦!”

    董承本来是一片好意,没有想到伏完却没有答应,反而摇摇头说道:“董将军也不问问来人是谁?呵呵……我倒是听说过陆将军手下,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年轻将军,就姓高呢!”

    “难道……”

    董承这才反应过来,他都不敢相信,陆浪居然早就算到了,还派了兵马前来接应!

    于是董承问道:“来人可是高顺高将军?”

    “正是!”高顺下了马来到众人面前,首先他见到了蔡邕,不过高顺不认识,于是问道:“哪位是这次护送人马的使者?”

    。。。

    。。。
………………………………

第233章 第二白顺利渡河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正是在下!”

    董承对高顺笑着说道:“在下董承……”

    “哦!”

    高顺笑了笑,然后他大手一挥,身后的士兵便一拥而上,将董承和那些护卫都控制住了,还把他们的兵器都下了!

    “误会了!”

    董承大喊:“高将军,误会!在下也是与几位大人一道,前来投奔陆将军的……”

    “那他们呢?”高顺指了指那些护卫。

    那些护卫听到董承说他也要投靠陆浪,都是脸色一变,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对自己,现在见到高顺问董承,于是便都殷切地望着董承,等待着董承的回答。

    董承说道:“有几人是我的亲信!”

    “哪几个?”高顺问了一句。

    “他,他……还有他……”

    董承指了指几人,却剩下一半的人没有指。

    高顺点点头,然后说道:“将那几人放了!”

    那几人不是董承的亲信,自然是董卓的人了!

    听到高顺肯放了自己,这几个人都是喜出望外,所以一放开后,他们迫不及待地往回跑了起来。

    “慢着!”

    高顺突然喊住了他们,然后说道:“别误会,本将军对杀你们没兴趣!你们回来,将这封信交给董卓,就说陆将军说了,这是为了还他董卓放人之情的!”

    “哪个陆将军?”

    有个不识相的还这样问了一句。

    结果,自然是遭到高顺的白眼了。

    高顺骂道:“自然是并州陆浪陆将军了,赶紧回去告诉你们太师吧,这信里面,有你们太师要的东西!”

    听到高顺的话,几人自然是非常高兴,至少这样一来,自己回去就可以交差了,说不定在太师面前机灵一点,多说几句好话,自己还能升官呢!

    那几个护卫一离开,董承他们就纳闷了,这信里是什么?

    听高顺说的,应该就是陆浪和董卓约定好的,这次董卓放了他们几个,陆浪给董卓一点好处,但是……是什么好处呢?

    陆浪不是没有准备出兵帮助董卓么?

    想了想,众人都想不明白,于是便只好去询问高顺。

    问的人是蔡邕,几人中就他的学识和名望高一些,所以他问起来也不唐突。

    “陆将军这信里,写的是什么?”

    高顺眉头一皱,反问道:“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