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医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医百媚-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只脚进的。

    她自己是女儿家,便是知晓,即便是在寻常人家的女子,走起路来轻盈微快,腿脚相跨并不会距上一大截。就算是常年仔细,在习惯间却是不容易轻易改变了去。

    这么说来,这位慕将军是。。。。。。上官淳耳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怪不过慕将军那衣领竖得高高的,瞧不到脖颈。

    慕将军的胆子远比她大了许多,一介女子扮了男装,又是天下兵马的统帅,这若是被君上知晓了,下场也不知会不会更加惨一些。

    上官淳耳微微摇了摇头,慕将军也真是不怕死啊。

    瞧了一眼正阳宫上方的那方匾额,她默默地转了身,提了食盒便是往着阶台下去了。蝼蚁尚且偷生,何况同她几乎相似的人,今日所发现的事,她会混着口水咽了,不会对任何人提起一丝一毫。

    积雪覆路,她走得极为的小心,方才走得急,汗水珠子沁在了领间,寒风一刮,连她的背心都被风声轻巧地抚过,一阵的冰冷。

    手掌着万千将士之印的慕将军都是那般的小心仔细,对于无路可去的她来说,就更加需得谨慎为营。

    回去太医院间的路上,宫内的其他殿房有着内侍在整理打扫着,她正弯着身走得紧,却是玉珠领着身后一干的人等正缓缓地由远及近,玉珠手里捏着锦帕子,瞧着她迎面走过去,嘴唇微微抬了抬,终是没能说得出口来。

    她缩着头,低着脸,迅速地往着前头走,也没跟玉珠打了个招呼,只当是寻常的过路人,走过也就算了。

    上官淳耳觉着自己好似又有些作罪了,原本她就是要将话朝着玉珠说明白,眼下里不是更好么?只不过,她自己就是女儿家,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若是她眼下里不对玉珠摆了冷脸,指不定玉珠还会留着那般的心思呢。

    。。。
………………………………

第二十四章 封妃大典

    父母双亲之孝,全身着素白粗麻孝服,期满为三年。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现如今君上登基,守着孝期一月之期,封妃的典仪也是要办起来了,

    君王为天,总不能叫着君上守着清冷的宫室待三年期吧,古之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况且国本巩固,则前朝巩固,左右宫妃娘娘们的事宜是不能搁下来的。

    封妃,挪宫是必不可缺。因着孝期之故,君上却是下了旨意叫着置办司的一切从了简,凡事不宜铺张高扬。

    晚间下了入冬后最大的一场雪,上官淳耳起得早,打开门外却是一片的银白,当着差事的内侍,穿着厚实,领着小太监在外张罗着打扫庭院。

    今日是娘娘们挪宫的日子,虽则她身处太医院之列,但也同属后宫。自应是要前去正阳宫外候着,以便娘娘们册封之余,有何不便也好及时就医诊治。

    君上为亲王之时,便已有正王妃,现下里,封妃也不过是拟了封号诏告天下,但即便是如此,也无人敢有所怠慢。

    连她,在昨日也由着承衣司的张掌事遣了人送来锦服,一件墨蓝色云祥及脚踝符纹水袖长衫,长衫的领口镶绣着月白流云纹的滚边,腰带是一条墨色的缀玉腰带,虽则她在宫内的品阶不高,但官帽里也是蒙了上等丝制黑纱。

    这是北周朝的一大盛事,举国天下也应是要同乐一番的,不过,礼法不可废,君上登基之时,是先君薨逝之日,所有锦衣华服的颜色便不得过于艳丽,择中取浅淡为最宜。

    早间,她将送来的衣衫穿得妥妥当当的,连着素日里来常穿的淡白孝服也是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

    想来,承衣司的人应是惯会识得峰回路转的,她没在意,既然君上信她,便就是她的福气,承衣司承君上天恩天德,无论如何,也是知晓这其间的弯弯角角。

    领她前去正阳宫的内侍是小安子,一路走来,见着各宫室殿外的积雪已扫得干干净净,有了人气的屋子,在眼瞳里瞧上来,也是要暖和了好一些。她带着提药箱的小内侍也没坑上几声,眼下里深宫之内人头越发的攒动,心思就必得要更加多上几个。

    封妃之礼上,少了吹拉弹唱,多的,是一层蒙上了阴霾的迷雾之色,素白淡雅,冰冷如刀,刮在人的身上,是一阵的疼痛。

    她站于了侍女内侍之后,领于身后数十名侍医的头前,能将前方的一幕瞧得仔细。身后的侍医未有人肯跟她说叨上几句,怕是前些时候付侍医已暗里跟其他大人通了气,再加之她出入正阳宫多次,总是叫他们心里不痛快的。

    这些思绪在她心下里打了个转儿,也没多有在意,只要能够坐得稳君上手心里的那一枚棋子,其他的事宜,却是没什么打紧的。

    “君上驾到,跪。”李元碌清凉的声线在她的耳廓里出了一圈,她便是掀了衣袍一角就地跪了。

    。。。
………………………………

第二十五章 祁王后

    借着她这地利之便,能够瞧到君上自正阳宫殿阶之上显了身形的一幕,她原就知晓君上人中之龙,眼下里君上一身孝服在外,里衬半露暗赤色五龙刺绣龙衮晚服,领间是同色的两条卷龙腾飞,下面显松花锦边绫花裤腿,脚踩墨色厚底赤舄步云履,华贵非凡,俊朗如星。

    荡在君上如冠玉容色额间的玉制十二冕旒,发出了清脆的碰撞之音,君上原本盛极的俊颜,因着素白的孝服所衬,眼下却生生使得天色跟着多添了几股的雪虐风饕。

    她身子一抖,君上刃如秋霜的眼波直直对朝着她的方向扫了过来,那波纹里涤荡的是君上似笑非笑的杀意,她垂了眼眸,并不想拿自己的小心肝去承受那强大的压迫力,太医就是太医,不过是一介大夫罢了。

    冬风沾了积雪的风姿,沉沉地从殿前一扫而过,上官淳耳眼角一疼,瞧着抵在地界上端微红的手指,终是落了一滴泪珠子下来,沁进了霜雪之地,转眼被冬雪所覆。若是父亲在世,瞧着这一朝国泰民安,光谥安宁,便是高兴的吧。

    君王为天下之君,手掌性命生杀之权,以处置完臣工之时,可否会担忧史书工笔如何提笔撰写?可否会清明何是对,何是错?

    终是她无言可回之得两句的,顶着大罪之身,满门沁血之痛,又如何能够去更改之一二了呢?

    “君王寅绍丕基,春秋日富,允宜择贤作配,佐理宫闱,以协仪而辅君德。肃雍德茂,温懿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上表天恩兹为王后之尊,与君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唯祈氏德冠口,乃可当之,今王亲授金册凤印,册后,为六宫之主。”

    李公公的声调高低起伏,从正阳宫的宫门直达了九霄云外,上官淳耳抿着唇线未有吭声,襄王妃祈氏,是当朝丞相祁元之女,君上未及君王位之时,便已是王子王妃,如今册为北周王后,冠为娴懿,意指娴德美好。

    如今的祁王后只身穿了一身素白的裙衫,连同头饰间的珠钗步摇也只隐隐穿了一根碧玉簪子,帝后原本就一体,王后如此一来,也博了一个好的名头了。她垂了眼眸,王后面容净白,未施粉黛,秀丽的眉头间,微微起了些涟漪,色彩却是并不好,想来,身子怕是有些微恙。

    王后被赐住了延福宫,她心下里暗暗记下了这殿名,往后这去的次数怕是不少,北周朝最尊贵的两个人,得罪任何一个,往后的路子就只能以鲜血铺就了。

    况且,这位祁王后虽则身子有恙,却还能将位置坐得稳稳当当的,君上铁血无情,祁王后在手段上只怕也是不会逊于他色。

    君上登基为君,不就是表面瞧上去未有一丝一毫的威胁么?这位祁王后,怕也不若表面上那般的纤弱多舛了。

    册封大典已被君上下了旨意从简,前头她还能记得下娘娘们住的宫名,越到后头,闻听着李元碌念着旨意,思绪也是跟着散乱了,也未能全部记下。也罢,太医院里自有宫值勾画了殿名之地,去哪处一瞧便就能清明。

    。。。
………………………………

第二十六章 王后的咳疾

    封妃名义间上册了封号,圈了宫殿不过而而,但后宫权势下放,便是由着王后得凤印宝册摄六宫事。

    她跪拜在后,耳廓灵敏,方才祁王后册封之时,微微有些轻咳,虽则声线不大,她居在头一排,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刻意压制,逃不过她行医济世之人的耳朵,祁王后那面容上头的惨白,并不是因着光彩的反衬,而是身子里虚弱之过。

    是体质感染了风寒引出的咳疾,还是因着食量过小,导致的气血亏空,这得她亲眼瞧过方才能知,可即便是如此,用着药草也能够减轻王后的苦痛。

    天下名医何奇多,何况祁王后身份尊贵,奇珍异材必是能轻易寻得,而王后却还依旧是如此的模样,怕只怕,其间还有她猜不透的曲折在里头。

    上官淳耳抬首望了一眼立于君上身侧的祁王后,炭笔勾勒着极细长的罥烟眉,如一缕缕袅袅清烟轻柔地舒展着,眼瞳里愁思如注,泪光点点,王后原就身子虚弱,素白锦缎裹着纤弱的身子,仿佛一阵冬风拂过,就能同着云雾一般腾风而去。

    深宫之内美人总是不少,殉葬的那些宫妃娘娘们哪一位不是姣花照水,芳菲妩媚,但如同祁王后仿若仙嫡临世的,却是甚少为见。

    若她为男子身,瞧着祁王后这般,凡心也是会动上一动的。只不过,她为女儿身,对娇弱美人倒是入不了眼了。父亲说起过,他的女儿比起男子也是不遑多让,于此,却是说中了她的心思。

    封妃大典共册王后一位,夫人,美人,采女等宫妃数十位,姓氏她也记得不全,只默默把延福宫三个字刻了个清楚。君上的正王后,总是要留心着的。

    自古嫡妻王后便是华贵非凡,身份无匹的,夫人位份再高,那也是侧室,为君之侧,便要处处受人压制了。

    这挪宫之礼下,怕是有风波渐渐爬起了。恩师教诲过她,君上后宫之人,牵动着前朝动荡,若是行差踏错择选有误,到头来会误了自己的性命,于此,她更加要小心应对了。

    君上为亲王位时,就有这般多的女眷,眼下里君上身子病疼,怕也与此有关了吧,她暗下里腹诽了几句。但是,病疼还得她这个腹诽之人去医治,也不知是否如同佛家如言的,因缘际会,因果轮回。

    太医院的宫值里,她将上一回的方子又誊写了一遍交了上去,左右君上那里还得她走上一遭,君上的症疾好得快了,她的命也就保住了。

    “上官大人勤于医术,倒叫咱们这些老侍医颜面无处搁放了。”她等着宫值之时,身侧里步进来的是同着付侍医走得近的姜太医,医术她不知如何,但比她侍医之位,只是太医的身份,就这份能耐,也是不足为惧了。

    她微微侧了身过去,姜太医的下巴间还留着几缕山羊胡子,面上的褶子四下里绽放着。“姜大人说笑了,本官忠君守职,自是为君上分忧,若是姜大人想要本官教习一二,下官也是能说叨上一些的。”

    姜太医抿了唇线,朝着她冷哼了一声,“上官大人官威甚大,下官眼下里却是瞧得清楚了。”

    “哦?姜太医医术甚高,本官也是瞧得清楚了。”她抿唇一勾,她上官淳耳堂堂一介太医院首席侍医,如今又是君上所择选的信任之人,无论如何这位份都是她冒着性命之忧一手挣来的,听人说说风凉话,却还是不入于耳里。

    。。。
………………………………

第二十七章 幕下之臣

    “上官大人如今于君上跟前成了红人,幕下之臣下官便实是做不到了。于此,下官委实不敢高攀,告退了。”姜太医似笑非笑地上下她打量了一圈,终是将不堪的眼眸落到她的面容前,扔了药方子在宫值的桌案上,甩手走了。

    幕下之臣?上官淳耳实在是气极,那句不正正是指明她上官淳耳面容皎好,做了那籍孺之类的人么?

    这些个迂腐的老太医,医术精明,脑子却是倒不了几个转角来,当真是活得年数久了,越活越回去了。

    高祖有籍孺,以婉媚贵幸,与上同卧起之,有疾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

    入幕之宾者,即之龙阳,余桃之癖也。

    许是真气得极了,从宫值处出来,她却无端端地引声发了笑意出来,君上正值盛年,宫妃成群,又目若朗星,峨冠博带,区区男宠在眼下是成不了事的。

    况且,男宠男宠,那也得是有容有貌的男子啊。断袖之癖扯上她这个女儿家的身上,便是有些说笑了。既如此,她也没什么可气的,随别人如何去说,清者自清,在君上的跟前没见他们敢那般说的。

    话头戳着脊梁骨,但君上的药,还得是她亲自去煎好,总不能说她怕人说闲话而假手他人吧,性命最重,其他也就不足为提了。

    这一回,她自己提着药箱,身后的内侍提着装盛着汤药瓷碗的食盒跟着,小心翼翼,话也不多。上官淳耳倒是有一些对这内侍起了赞赏的心思来,谨慎有余,胆量充足,她起了个心思,开口询问了内侍的名讳。“本官刚就任太医院首席侍医一职,事宜匆忙,却是未有来得及细问过你的名讳。”

    内侍微俯了俯身,自是晓得上官淳耳问这一句的缘由,唇角灵便地张口回了话,“奴才家里未有识字的人,进了宫里,便是由着置办司的人取了这个小李子的名。”

    小李子。上官淳耳点点头,细细地记下了,“小李子,我记下了,你在太医院当差,本官又是就医之人,未有什么赏你的,便只有这一些拿不出手的药材能治治些寒疾了。”

    上官淳耳从怀里摸了一个蓝色瓷底的小瓶子,朝着小李子递了过去,小李子没接,只恭恭敬敬地朝她回绝了,“大人心慈仁厚,太医院之中心思正直,奴才能跟着大人便是奴才的福气了。”

    她微微一笑,方才在姜太医那里的不快也一同被打散了,一介奴才方能得知做为能信之人是为不易,何况君上以帝王之术择选信任之人,于此,她便是有些明白君上为何会一二再,再二三地试探她,甚至不惜要夺取她命来胁迫了。

    “左不过是治寒疾的药材,于身子却是有益,若是你生了风寒,本官还得替你诊治不是?”小李子弯着的身子更俯下去了,上官淳耳是知晓深宫里的奴才终年被当作草芥,能有人医治病症可是求都不敢求的,如今听她这么一说,小李子这才接了药瓶子过去,借着她转了身子过去之时,却是偷偷拿了袖子抹了抹眼泪。

    。。。
………………………………

第二十八章 延福宫

    还未有到正阳宫,从横澜长廊里拐了一个侍女的影出来,这侍女她识得,是同着玉珠一道在正阳宫伺候的玉翠。

    玉翠不同于玉珠性子活泼,如同清水一般淡雅清永,裹了一身的淡白,瞧上去更加的清冷,上官淳耳客气的唤了她一声翠姑娘。

    “上官大人安好。为免大人多拐上些路,李公公吩咐了奴婢在此候着您,君上眼下正在王后娘娘的延福宫,请大人随玉翠来。”

    王后有疾,君上自会先去延福宫里,也幸得李公公同着她多添了几份交情,如若不然,她去了正阳宫怕是要扑了个空。

    “有劳翠姑娘了。”

    她点点头,带着小李子随着去了。往些时候,常来她跟前晃着的人,是玉珠,想来那日的一番话的确是伤了玉珠,以至于眼下里连传话都是不愿意见她。也好,想得通了,一切也就都放下了。

    延福宫离正阳宫就错落了一道红墙,居于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