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赞美别人,这只会削弱你的说服力和声势。也不要直接攻击对方的观点,把会议引向辩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其实要做到乐观自信并不难,平时敢于认同自己的优点,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以积极的心态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切忌自怨自艾。只有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你的上司才能对你也充满信心。(2)上司提拔具有开拓精神的人现代社会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相奕的我们的头脑也应该发生变化。如果你对这些变化不加理会并且自己也消极沉溺,那就很危险了。“这五十多年,我每日都在连续的不安中度过的,我虽然 时时都在不安动摇中,但我却具有能抑制那些不安与支摇的一面,克服它们,完成今天的工作,产生明天的新希望,从此找到生活的意义。我这五十多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如果我没有任何不安,说不定就没有今天的人,今天的公司了。”松下幸之助的一番心里话也许能让你领悟出真谛。(3)上司提拔善于沟通的人人与人交往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沟通,在公司无论是哪种人际关系都需要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上司不欣赏生性孤僻的下属。上司希望他的员工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充分理解对方,不与别人针锋相对。在相互交流中,能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对方的观点和想法,做到互相尊重。(4)能够独当一面,也是上司最需要的在一个企业,上司不光是要分享成功,而且还要对公司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如果你能替上司分担一些责任,能够替上司多做一些工作,并且做得非常出色,上司就一定会给你升职或加薪的机会。了解了上司的内心世界,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晋升之路的门,你要客观行事,冷静观察仔细分析思考,以自己的能力、真诚和业绩与那些“垃圾”员工拉开距离,成为一个为老板所赏识的人。
第一步 做个有野心的打工仔五、忠诚是你的底线
即使能力很强,如果你的行为让上司觉得你与单位或他人不在一条船上,你将永远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忠诚的确是打工者不能跨越的底线。1。忠诚是上司提拔人才的首选素质也许你在公司表现得并不是那么出色,但却得到了上司的提拔,那就有可能他看中了你的忠诚可靠。一个能力非常强的员工,如果和上司不在一条船上,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你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上司不能诚心,具体表现在经常请假,上班时处理私人事情,在外兼职等。很多人都想在工作之余做兼职,以赚取更多的收入。碰巧,你找到的公司是你们公司的竞争对手,他们乐于接受你这样一位职员,给了你十分优厚的酬金。对于你来说,这并非坏事,你可以不学习就能应付眼前的一切。因为你太熟悉眼前的工作了。最近公司发现,对手的实力越来越强,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优势,他们决定要弄个明白。没过几天,你被上司叫到了办公室……在工作中你必须搞明白你是在为谁工作,你赚到的钱只是公司损失的几万分之一,等公司查明真相后,会解雇你,到那时,就会得不偿失。尽量不要去兼职,因为它使你的“自我提升”速度减慢,工作不专心的人,业绩不可能突出。如果你实在需要一份兼职,你可以去做,但不能替竞争对手做。拒绝他们的邀请和额外的礼物,不要被优的酬金吸引。必要时,向公司的管理层说明情况,一旦经济状况得到缓解,就旋弃做兼职。请记住,你的本职工作永远是你发展的根源。一家著名公司的老板说:“我不喜欢看见报刊、杂志和闲书在办公时间出现在员工的办公桌上。我认为这样做表明他并不把公司的事情当回事,他只是在混日子。如果你暂时没事可做,为什么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事呢?”2。树立个人的“忠诚”品牌所谓品牌就是:别人卖不出去,我能卖出去;别人卖得少,我卖得多;别人卖得便宜,我卖得贵。当然,这是相对于商品来说的,商品的品牌包括诸多因素,如产品质量要好,这是基础;商品要美观、实用等等。但作为一个来说,属于自己的品牌,至少是商品意义上的品牌,你就会在这个社会上吃香,品牌源于竞争,而最后也终于竞争。树立你自己的品牌,至关重要。如果说质量好是商品属性的基础,那么,无疑,忠诚将是你在职场上的重要底牌。“品牌”这个词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流行起来的,主要是针对商品而言的,一样的商品,挂上不同的品牌,身价也有不同。而一旦建立了“品牌”,商品的价值就随着水涨船高,如果品牌不好,做再大的宣传也帮助不大。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企业不惜代价创立品牌、发展品牌的道理。其实人也有“品牌”!例如一谈到某位有名之人,我们就会联想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你也听过某某人“很好”,某某人“很坏”的评语,这就是人的品牌!众人的评语好,说明你给人的印象好,表示你的“品牌”好,反之则品牌不好。其实,人的品牌就和商品一样,商品只要不偷工减料、价格实在,就能争取一定的消费者,建立相当程度的品牌。做人也是同理!对于人来说,品牌就是你将人性中至美的一面发挥极致,而尽量抑制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将对于自己发展有利的一面全方位地展现给大家。而忠诚更是这一品牌中含多量最大的一部分。在日常之人事交往中,诚信之心必须贯彻于人的实际行动中,此与彼的关系就是建立在相互诚信基础之上的。彼此诚信的程度,确立二者心心相印的程度。若有一方失去诚信之心,他也就会失去对方诚信的回应。所以,诚信之心不仅适应于治身,同样也适应于做事。切莫妄图以不诚信的虚伪能赢得诚信的回应,“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机巧之心所得到的报应只能是与之相应的混乱。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一份诚信,那么你的工作环境将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如果树立起了“忠诚”这一个人品牌,就等于拥有了打开升迁之路的敲门砖。3。以热忱体现忠诚如果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奖励,你就必须拥有开拓者将梦想转化为价值而献身的热忱,来发展和展现自己的忠诚。热忱是一股力量,它和信心一起将逆境、失败和暂时挫折转变成为行动。然而此一变化的关键,在于你控制思维的能力,因为稍一不慎,你的思绪就会从积极转变成为消极。借着以忠诚为底蕴的热忱,你可以将任何消极表现和教训转变成积极表现和经验。热忱可以使人成功,使人解决似乎难以解决的难题。所以,没有热忱就不会成功,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十分钱连锁商店”的创办人查尔斯·华尔渥滋说过:“只有对工作毫无热忱的人才会到处碰壁。”查尔斯·史考伯则说:“对任何事都没有热忱的人,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那么为什么没有热忱呢?除了失去兴趣,就是缺乏忠诚——对工作、对服务对象、对上司的忠诚。热忱的态度,是做任何事必需的条件。我们都应该深信此点。任何人,只要具备这个条件,都能获得成功。他的事业,必会飞黄腾达。具有热忱的精神是成功者的特征,凡是有作为的青年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于“尚可”、“差不多”的人,他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抱着彻底完美的愿望,通过千锤百炼地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出一件件令人赞叹不已、赏心悦目的精品,从而赢得成功的青睐。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奇怪,热忱真比才干更重要吗?没有才干的人究竟能干什么?其实,只要我们稍作分析便会明白其中道理。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热忱,他会什么事都干不好,干不成。而一个充满热忱的人,却能干好他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无独有偶,被称作“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十分重视热忱的作用。他常说:热忱胜过才干。松下认为:任何工作的负责人,必须有比别人更大的工作热忱。因为有热忱,才能接纳部属的提案,只要部属对业务提出问题,心里就会觉得很高兴,因为注意到了细微的问题,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没有热忱,听到部属的报告,反觉得“哼,神气什么!”这么一来,不但你自己,连你的部属也会满心不高兴,“算了,得过且过就好了”。除非特别有责任感的,一般人都会马虎了事。这种热忱,实际上也在帮助他人努力进步。松下说,责任感强烈的人越多,公司就越有发展可能。我希望松下公司的干部,都是有责任感的人。不论你有多高的才能,有多少的知识,如果缺乏“热忱”,那就等于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可是如果智能稍差,才能平庸,但是却对企业满怀忠诚认真奋斗、满腹热忱,所谓“勤能补拙”,一定能产生很好的业绩。一旦你失去了对工作的热忱,会很自然地被视作缺乏忠诚,被排除的厄运也就离你不远了。
第二步 看事说事不如干事一、千万不能给人留下一个只说不做的印象
野心不能挂在嘴上,在打工的起步阶段,是虎你得卧着,是龙你要盘着。单位里有了事情往往是看得多、说的多、等的多,而这最为老板所头痛。你要做的是踏踏实实把自己份内的事、该干的事做好。同时还要把单位的事(包括上司关心的公事,私事)当作自己的事,当一名实实在在的“干”将。
一、千万不能给人留下一个只说不做的印象
只说不做是上司最讨厌的一种行为,一旦给上司留下这样一个印象,那你的职业生涯也就就此止步了。
1。别做那个怀才不遇的“牢骚王”
只说不做的一个典型就是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者。如今,“怀才不遇”好像成了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普遍的症状是:牢骚满腹,喜欢批评他人,还时常显出一副抑郁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遭到一顿批评。当然,这类人确有怀才不遇之人,由于客观环境无法与之适应,于是虎落平阳龙困浅滩。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屈就自己,所以他们生活得十分痛苦——慢慢就养成了只知动口不去动手的坏习惯。
现实中有才的人都是如此吗?不,尽管有时出现千里马无缘遇伯乐的现象,但如果你真是一匹千里马,一次错遇伯乐,应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人之所以出现一种不好的结局,主要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有些人确实有才,但他们常自视清高,看不起那些能力和学历比之低等的人,可如今的社会关系复杂,并不是你有才气,就能成就大器。别人看不惯你的傲气,就会修理你。至于你的上司,因为你的才干本来就会威胁到他的生存,你又不适度收敛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才干,那你的上司怎么会不打压你,而让你出头露出呢?最后的结局就是,你也变成了一位“怀才不遇”者。
还有一种怀才不遇者,他们就是一类自我膨胀的庸才。因为他们本身无能,别人当然无法重用。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没用,反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识才,于是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不管是有才还是无才,怀才不遇者真是人见人怕,一听他们谈话,就会骂人,开口就是批评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嘘自己多厉害,多么能干,听者也只好点头称是,要不然,他也许就会骂到你的头上来。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怀才不遇”之感越多的人,就会把自己孤立在一个圈子里,甚至无法与其他人的圈子相交。人都怕惹麻烦,不敢跟这种打交道,人人视之为“怪物”,敬而远之!一个人如果给众人的印象已成定局,那除非遇到贵人大力提拔,否则将很难改善这一印象,结果有的辞职了,有的外调,有的总是个小职员,有的则一辈子“怀才不遇”。
一个人不管才干如何,都会碰上无法施展自己才干的,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即使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越是沉不住气,别人就越看轻你。
你要做提应该客观的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高估了自己——人应该有一个自我评价的能力,如果你怕自己评估不管观,可以找个朋友和较熟的同事帮助你一起分析,如果别人的评估比你自我评估的结果要低,那你就要虚心接受。有些情况下,旁人可能对我们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那为什么不接受他人的评价?
还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为何无法施展——是一时的不到合适的机会?还是大环境的限制?还是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的原因,那继续等待和创造机会不就行了吗?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就离开这一环境好了。如果是人为因素,你可与人诚恳沟通,并想想是否有得罪他人的地方,如果是,就要想办法与人疏通。
你也许该亮出自己的其他专长——有时候,怀才不遇者是因为用错了专长。他们确实有才,但用得不对,或者不是时候。如果你有第二专长,可以要求他人给个机会试试,说不定又为你开辟一条生路。
你应该去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要成为别人躲避的对象,反而应该以你的才干协助其他同事。但要记住,帮助别人时不要居功,否则地吓跑你的同事。此外,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你要继续强化你的才干——也许你是在某一方面有才,但可能由于才气不够,所以没让人看出来。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更加强化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当时机成熟时,你自然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别人当然会另眼相待你。
不管怎样,你最好不要成为一位怀才不遇者,这样会成为你的一种心理负担,勤恳地做好自己的事,即使是大才小用,那也比没用要好。慢慢从小用开始,你也许有一天能得到大用!
2。要想被人爱,手脚多勤快
没有人不喜欢勤快的人。有句俗话,手脚勤,爱死人,这一句点透了勤快之人受人欢迎的程度。勤快也是你的一块品牌,它本身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有可能改变你在上司眼中的地位,进而影响你的升迁之途。所以不妨尽早养成这个习惯,它会使你受益终身,获利匪浅。
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学校,我们经常听老师向我们念叨此话,当你走上社会之后,这句话仍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你走上工作岗位时,首先要认定自己是“巧”还是“拙”。也许你感到自己在茫茫人海中是很渺小的,你原先学到的一点东西也确实是沧海一粟。当然,刚刚走上社会之后,承认自己“拙”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是天才,至少也是个有用之才!但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一步冲天的年轻人真少!有的不仅冲不起来,还跌下来摔了跟头。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因为知识不够,二是能力有限。
其实,对于这两种不足,都可运用一个办法加以补救——“勤”。
一个人的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工作规划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培养起来的,但只要“勤”,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勤,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刻也不放弃,一个机会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