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之贾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红楼之贾涓-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涓打发她先下去休息,陈妈妈哪里睡得着,只好让圆月端来一张圆凳请陈妈妈坐着这里等消息。不一会儿,管妈妈和秦大家的陆续来了,看她们的表情就知道还是没有找到珍珠姑娘。

“你们都下去吧。这事,你们就不用管了。”水方忍不住了掀开床幔坐在床上说话。陈妈妈等人忙起身给侯爷请安,然后有眼色的纷纷退下。

贾涓找出一件干净的长衣亲手帮他换上,“还想让你多睡会,谁知道把你给吵醒了。时辰还早,要不你再睡会?我去隔壁厢房,不会吵着你了。”

“看你的脸色,起这么早做什么,又没什么要紧的事,非要你处理不可。要睡可以,你陪我睡。”水方捏了捏贾涓的手。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怀里抱着的是枕头,嘴角抽了抽,把枕头丢到一旁,刚想出声叫人,就听到陈妈妈的声音,原来是她们终于发现珍珠不见了。

水方早就对珍珠不满,因为碍着夫人生产不能见血光,所以忍到现在。门下的谋客有一人擅长药理,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帮青@楼调配过下三滥的药,还自学成才的研究出一种令人产生幻觉,俗称胡思乱想的药。

投奔到水方门下后,就金盆洗手不再调制这种药。水方偶然间得知此事,没有怪罪门客隐瞒此事,反而欣赏他的性格,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个可造之材。如果仅是为了清高而不愿意低下头求生计,这种人能活下来也见不得能成大器,原因就是,你人都要饿死了,还谈什么实现抱负。

水方让门客挑了这种药,并且派在府里安插的耳目暗中把药沫子混在了珍珠的芝麻糊里,亲眼看到珍珠吃下去后才离开。水方的本意只是想让珍珠做出不合宜的事情来,就可以借着珍珠有疯病的毛病赶出去。

其实要赶走她不难,也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水方就是想故意给史太君一个难看,依着正大光明的理由赶人,让史太君看看,这就是你们荣国府出来的体面丫鬟,居然是一个疯妇。荣国府把一个疯妇送到侯府,到底是心存何居心?

可是事情就凑巧了,决定下药的那天,珍珠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吃芝麻糊,而是换了山药糊,药沫子是灰色的跟山药糊混在一起容易被珍珠发现。现在再找门客重新配药需要一个月,想是来不及了。

耳目自做主张的观察了几天,终于等到珍珠喝芝麻糊的机会,悄悄混入药沫子算是完成了任务。偏巧这日是小少爷的抓周好日子。

水方知道后彻底无语,这耳目是不是太实诚了点,门客只是打个比方,说是放药沫子的时候切记不要被人发现了,最好放在是颜色相近的食物里。

耳目眨了眨眼睛,问了什么是颜色相近的啊。门客很耐心的告诉他,比如芝麻糊之类的。耳目了然的点头,芝麻糊啊,明白了。

于是,她天天守着珍珠,眼巴巴等着她吃芝麻糊。幸好,府里不会在吃食上面虐待了马姨娘她们,只要是不过分的要求,厨房上不会为难了她们。隔了三两日也会给她们送些些芝麻糊之类零嘴。要不然,看那耳目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想不到珍珠吃了混了药沫子的芝麻糊后,产生了没有见过的效果,居然思@春了,抓着荣国府二老爷的衣袖不放,口口声声称两人有旧情,在树上偷听的暗卫笑得打颤,后来事情出现了变化。

珍珠倒霉的踩到了青苔上滑到了湖里,如果不是暗卫亲眼目睹,水方真会怀疑是二老爷故意杀人灭口。更狗血的在后面,太子爷大门不走,偏学贼人翻墙进了侯府。当然少不了他身边的护卫的帮助。

☆、第31章

贾政在侯府受到了惊吓,回到贾府后就大病了一场,严重到每日只靠着珍贵的人参吊命,史太君请了好几拨太医和名医都说不出病因,史太君急得夜晚都睡不着觉,恨不得自己替儿子受罪。

二老爷都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王夫人情理之中的被史太君放了出来,说句不吉利的话,万二老爷有个好歹,也好见上最后一面不是。

当王夫人听到二老爷不行了的时候,瞬间就懵了,先以为是二老爷为了能让自己出来,才故意装病的,虽然两人平日里相处磕磕碰碰的,有时候还互相不待见对方的性格,但是两人毕竟有结发的情谊。

前段日子,贾政一时心血来潮偷偷跑来见自己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想到那一夜在小树林的事,王夫人老脸泛红。

后来看到丫鬟和婆子的神色不太好,王夫人心里就慌了,贾政难道真的是病得了,她急急忙忙的跟着来人出了尼姑庵。庵门外遇到了死对头邢夫人,瞧邢夫人一脸茫然的样子,应该也是才被放出来的。

两人互相瞪了一眼,没功夫拌嘴慌慌张张的分别上了荣国府的马车。王夫人此刻的心情复杂,如果二老爷就这样去了,这以后可如何是好,大儿子贾珠现在还没有考上功名,肯定是指望不上的,难不成以后得看大房的脸色过日子。

听说大老爷把小花园临街的墙推倒了,另开了一个大门,还让人把通往荣国府的角门给锁上了。明着跟荣禧堂分了家,这算不算是贾琏主动放弃了爵位的继承权。

即使贾珠能考中三甲,顶多只能在翰林院当一个没有什么油水的文官,还不如把爵位让给珠儿继承,以珠儿的文采和资质还会输给一个忤逆长辈的不孝子孙?看来要想个法子来讨好老太太才行。

她暗中卖了贾家祖产里的一间铺子,换了一箱子的珠宝,上次花了一大半的珠宝送到了南安王府,走了王妃的后门把元春塞到四皇子府做女官。元春托人来庵堂送了几回信后,就没了消息。

来庵堂清修之前,史太君就把王夫人的心腹统统关在了荣国府。尼姑庵里的尼姑各个都是油盐不进的,拒绝帮王夫人送信。王夫人没有可用的人可以帮她打探元春的消息。

主持老尼姑也不知道她跟贾政是什么交情,在她的默许下,她才能顺利的溜出尼姑庵跟贾政相见。可惜,贾政是一个伪君子,一心只想凭自己本事走仕途,不愿意走四皇子的门路。

找不到机会出去,又没办法给元春送信,她只能在这干着急,趁着这个机会一定想法子见到元春,希望元春能顺利的搭上四皇子这座靠山。如果有四皇子替二房撑腰,荣国府迟早会归在二房名下。

王夫人在马车上边打着注意,边着急贾政的病情,恨不得长一双翅膀立刻飞回荣国府。另一驾马车上的邢夫人却是忐忑不安。大老爷派人来接她的时候,只交代了不用收拾太多的行礼,就没了下文。这话的意思是,自己只是暂时被放出来不成。

因为这座尼姑庵是贾家的家庵,来庵里出家或者修行的尼姑和居士,大部分都是贾家的女眷,为了照顾这些女眷,贾家隔一两天就会派人送些新鲜的蔬果,还特意请了会做素食的女厨子专门给庵里上下做饭,所以庵里的素食比别得庵堂丰富好吃。

如果不挑食的一餐下来肯定是会吃饱的,偶尔来庵堂上香的施主都对尼姑庵的素食赞口不绝。以前邢夫人来庵里上香的时候,每次都会留在这里吃素食。

可是轮到邢夫人在这里清修常住后,就苦不堪言了。虽然邢夫人已经习惯了庵堂的日子,没有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姨娘在眼前晃悠,日子是比以前清净了不少。但是时间久了,成日的吃些少油清淡的素食,对于吃惯了精致好料的邢夫人来说就不是滋味了。

经常大半夜醒来肚子饿,邢夫人只能喝茶充饥然后望着屋顶苦笑,作为一家的主母嘴馋的想吃肉,说出去可真是会被人笑话。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像小孩子似得,一想到能走出尼姑庵吃上肉,高兴的跟什么似得。

要是大老爷知道邢夫人这一趟回来变成了吃货,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妯娌两人心思各异的在马车上颠簸了一路。

到了荣国府的大门,是贾珠亲自到大门迎接的。王夫人见到多日不见的大儿子,含着眼泪激动拉着贾珠的手不放,上下打量着贾珠,嘴里直说,瘦了,廋了。

受到王夫人情绪的影响,一直不对付的邢夫人跟着抹了抹眼角,难得亲热的喊了声,弟妹,劝了几句。王夫人也很给面子的也叫了声大嫂,于是,妯娌两人在下人吃惊的目光下携手进府了。

邢夫人已经做好了被史太君说教的准备,谁知道到了荣禧堂,史太君一言不发只是眼泪婆娑的盯着王夫人,还时不时的叹气摇头。

而传言中母子不合的主角贾赦此刻一脸忧虑的坐在一旁,见到邢夫人也不跟以前挑刺了,用眼色示意邢夫人不要乱说话,邢夫人乖觉的跟在王夫人后面向史太君请安后,老实杵在原地不吭声。

贾赦满意的点了点头,算她还不糊涂,要是在这节骨眼上说出不合宜的话,惹了老太太不高兴,他就是想保她也难了。谁叫二弟都成那样了呢,就是他这个不怎么待见弟弟的大哥看到弟弟的光景后,都忍不住的掉了眼泪。

“唉,老二家的,你赶紧回去看看吧。希望还来得及。”贾母半响才说出一句话,沙哑的声音把妯娌两人给吓了一跳。文人小说下载

王夫人是早就知道贾政病了,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但是听到贾母的话后,还是受不了刺激,双脚一软瘫坐在了地上,眼睛痴痴的望着贾珠,嘴巴一张一合念着什么。

邢夫人刚才她只顾观察老太太和贾赦去了,没注意到王夫人的情绪不对,这会才发现王夫人的脸色不太好,她连忙扶起王夫人。

她并不是傻子,听了史太君的话,再看大伙的反应,她或多或少的猜到了什么。只是不能问出口而已,万一是自己想错了,岂不是又要挨骂。

史太君忙让人请大夫,不一会的功夫,大夫就提着药箱子来了。邢夫人纳闷着,大夫来得真快,就像是在府里守着似得,该不会真如自己想的一样是二老爷出了什么事吧。贾赦已经退到屋外回避了,邢夫人也想跟着出去,看到王夫人精神恍惚的样子,她不忍心的留下陪她。

杜大夫是被临时抓壮丁来替贾政会诊的,一大群大夫围着贾政讨论,他因为资历尚浅,所以被老大夫们排挤了。他只好守着要药罐子打发时间。

老大夫们只想着如何找到罕见的病因好一举成名,挫挫太医院的锐气(太医院的人治不好贾政,不好意思呆在荣国府灰溜溜的回太医院翻医书去了)听到有丫鬟请他们给夫人看病,以为只是普通的妇人病,就打发了闲闲无事的杜大夫去瞧瞧。

杜夫人是外来的大夫,哪里会清楚荣国府的事,加上他平日里很少外出,所以对荣国府的八卦事一点都不知道,当诊出王夫人怀有身孕后,脸上堆起笑容:”“恭喜,老夫人,恭喜,二夫人。二夫人有喜了。”

☆、第32章

“有喜?”贾母,邢夫人和当事人王夫人腾地站起来,异口同声道,杜大夫笑眯眯的说,“是啊,二夫人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了,只是身子虚了些,不过,请夫人放心,只需调养一阵后就无事了。”瞧把她们高兴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贾母的老脸涨得通红,抖着手指着杜大夫骂道,“哪来的庸医,敢胆在此胡说八道,来人啊,还不快把这庸医给赶出府去。”说完,捂着胸口揣着粗气,妯娌两人连忙上前扶住贾母,“老太太,你没事吧。”

杜大夫傻眼了,自己正式行医不久,谦虚的说是资历尚浅,骄傲的讲是后起之秀。要不然当初荣国府请名医会诊的时候,怎么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到了老太太这里,就成了庸医。

“敢问老夫人……”杜大夫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两婆子打断了,“别敢问了,快走吧。”“现在不走,以后就……唉。”一位婆子觉得这位小大夫真的是倒霉,居然会碰上这件要人命的事,好心的提醒他。

杜大夫听出话里的意思,瞬间呆滞了,想到荣国府的地位不是普通的人家,虽然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老太太,但是也醒悟过来自己的闯祸了。这两位婆子本来就是干的粗使的活计,见杜大夫老实了,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一左一右架起杜大夫就往外拖。

“慢着,你们先把他放下。”不能就这样让他出去,万一他跑了,倒时候到哪找他去。先把他留在荣国府,派人打听他的底细再另作打算。

“我看你们是巴不得我有事,一回来就给我惹是生非。”贾母甩开王夫人的手,“翡翠,还愣着干嘛。”翡翠刚才似乎听见了不得了的事,正想装作透明人,突然被贾母喊到名字,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

贾母瞧她一副愣头愣脑的样子,不悦的皱起眉头,今儿这事要是传出去,二房的体面,不,整个贾家的名声可就没了,她凌厉的扫了扫四周,这屋里的丫鬟,媳妇和婆子全部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再说了,一屋子的人算起有十来口人,难道要全部杀掉?

在场众人全部缩着脑袋,不敢抬头,生怕被贾母杀人灭口,二夫人在尼姑庵里清修,居然修出一个孽种出来,这可是要净猪笼的丑事。

大户人家为了掩饰这种见不得光的事,杀一两个下人是常有的事。谁叫他们这些子下人的命轻贱呢。偷偷用眼角瞄了瞄翡翠,幸灾乐祸的想,看来拼命往上爬到老太太身边伺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这不,老太太头一个就会想到她。

“你们几个全部都给我退下,记住谁都不能出这院子一步。翡翠,给杜大夫上茶。”贾母吩咐下去,转过头对邢夫人说,“你也留下。”“是。”邢夫人尴尬的应了声,按道理,大夫进屋,女眷都得回避的。事前来得突然忙乱之下,贾母顾不上这茬,把这事给忘记了。

本以为来得是经常来府问诊的王太医,想他年纪一大把了,他的年纪做自己的爹爹还绰绰有余,以前也没刻意回避什么,邢夫人就没有在贾母心急的时候,提出暂时回避下,免得又被老太太误会冠上不关心弟妹的罪名。

谁知道来得是一名年轻的大夫,邢夫人就不自在了,虽说屋子有一屋子的人作证,但是跟一名陌生男子冒然的共处一室实在不合规矩。

尤其是事关王夫人名节的节骨眼上,老太太让自己留下,这不是多生事端么。不论王夫人能不能逃过一劫,就说是人都不愿意让对手看到自己丢脸的一面,她可不想事后被王夫人惦记。

下人们大气不敢出一声的纷纷退下,屋里只剩下贾家婆媳三人和杜大夫。杜大夫被贾母的态度给弄糊涂了,怎么一会的功夫就换了态度。

想她也没安好心,请自己喝茶聊天,杜大夫好歹是世家之后,从小也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少爷。虽然现在悬壶济世一身布衣,但是年少惯出来的脾气多多少少是没有改的。“老夫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贾母抬起眼皮,“你当真不知情?”二房霸占先头嫂子嫁妆的事,被有心人传得是沸沸扬扬,闹得是满城风雨,就连黄口小儿都在大街拍手嘲笑荣国府的人。

皇上觉得此事有损世家的体面,毕竟荣国府是开国元勋之一,怎么能被人当成笑话说嘴,这岂不是暗讽皇家用人不贤。于是,下旨严禁传播谣言。

这道旨意下来,虽然堵住了大家的嘴,但是却欲盖弥彰的坐实了谣言的真实性,大家心照不宣的对荣国府起了别的看法。史太君憋屈的慌,又不能说是皇上好心办了坏事,其实这件事说到底是二房理亏了。

“不知道什么?”杜大夫口干的厉害灌了一口凉茶解渴,还真当自己是来这里做客的,一点都没跟老太太客气,一屁股坐下去,翘起二两腿问。

嘿,这个小大夫有点意思,邢夫人不免好奇的打量杜大夫,一派骄慢倨傲于方才判若两人。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