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着如意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带着如意扇-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点了点头,答应陪小君一起去西安看看。
    翌日一早,宋文就早早起床,顺便把小君叫了起来。
    今天是三月二十六,赶墟的日子,他打算去墟集买点东西。
    墟集的日子都有定数,一般都是上、中、下旬中尾数为三、六、九,这都是老早以前就约定下来的,后人就这么照着规矩来,也没有改变过。
    两人起床,草草洗漱完毕,也没吃饭,就关上门,开着四轮摩托往绥远镇呼啸而去。
    来到镇上,天已经大亮。墟集上人来人往,买东西的卖东西的,人潮汹涌,热闹非凡。到了地方,宋文也不急,把四轮摩托停在一边,然后就拉着小君去吃东西。
    墟集上卖吃的小摊很多,有卖包子的、有卖肉粽的、有卖生烫的、有卖粿仔汤的、有卖牛肉牛杂面的,林林总总,一大堆。
    宋文拉着小君来到一家卖牛杂面的小吃摊坐下,要了两碗牛杂。
    在这墟集上,没别的好处,就是吃的东西正宗,比如那卖包子的,里面包着卤蛋、瘦肉,好吃得不得了,不过价格贵了一点,一个要五块钱,但东西都是新鲜的,不像一些无良商家用的都是死猪肉;还有那卖肉粽的,肉粽中包着栗子、卤肉、虾仁,吃得你连舌头都能吞下去;再有这卖牛杂的,牛杂中牛筋、牛肚、牛肉、牛肠等等掺杂在一起,一大碗只卖十五块钱,便宜又实惠,非常好吃。
    宋文已经不只是第一次来吃牛杂了,等牛杂上来后,一边教小君夹着牛杂蘸酱料吃,一边往嘴里扒拉着牛杂。二十公分大的碗里装得满满的,看得小君眉头直皱,她再是能吃,也不可能吃得完,不由抬头向宋文求助着。宋文看了,就拨了一半到自己碗里。小君这才高兴的吃了起来。
    卖牛杂的老板有个牛脾气,他卖给你的牛杂你一定要吃完。要是不吃完,下次来的时候让他认出来他就不准你再来吃。牛脾气做的牛生意,虽然这样,但生意却是好得要命。每次来吃的时候宋文都看到他店前排着一条长龙。
    宋文虽然能吃,但吃了一碗半牛杂也罢肚子撑得鼓鼓的。等小君吃完后,他就带着小君在集上逛了起来。



第二百七十三章地环和冬虫夏草
    墟集街道两旁,卖衣服的、卖杂货的、卖五金的、卖化肥的、卖药的,比比皆是。
    墟集前身是个牛墟,就是专门做畜类交易的市场,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现在卖各种东西的墟集,相当于是自由市场。
    宋文牵着小君温柔的小手,慢慢走在墟集上,一边走一边看,寻觅着自己要买的东西。小君被他牵着手,起先还有点害羞,后来就适应了。她心里想着反正已是伊的人,怕什么?
    今天宋文主要是来买些牛肉和生活用品,像牙膏、牙刷之类,再顺便买点衣服裤子。现在天气已经变热,他以前那些短衫短裤都不能穿,要买一些才行,还要买些内裤。不知怎么回事,如今的内裤恁不耐用。记得他小时候一条内裤都能穿个五六年,如今穿一两年或者半年就已经破洞或者变烂,质量真是太差了。
    “咦!阿文,你看那是什么?”小君也不知看到什么,指着旁边向宋文问道。
    宋文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旁边地摊上摆着一堆晶莹剔透的如同虫形的草根。还没等他回答,卖东西的中年妇女就笑着对她说道:“这是冬虫夏草,小姑娘要不要买一些回去吃,很补的。”
    “冬虫夏草?”
    小君听了,好奇的走过去,蹲在摊位前面拿起那晶莹剔透如同虫形的草根看了看,摇摇头道:“这可不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她又不是没见过,这种虫形的像草根一样的东西明显不是。
    这东西确实不是冬虫夏草,而是地环,又叫甘露、地蒌,栝蒌根。味甜,清脆,似地瓜。寒,无毒。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爽脆可口,是下饭的好菜。许多朝鲜族居民都用它做咸菜。我国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京西稀有,接壤京西的河北等地居多。
    《饮膳正要》记载其“利五脏,下气,清神。”
    《陆川本草》也有记载“滋养强壮,清肺补金,功类冬虫草。治身体赢瘦,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虽然对身体有种种益处,但入土深者为良,生卤地者有毒。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地环食用时主要以凉拌为主,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重庆管它叫“地滚牛”,陕南称之为“地鱼儿”(音)。
    宋文附在小君的耳边跟她解说了一下,她才恍然大悟。
    “阿姨,这个怎么卖?”宋文对着中年妇女问道。虽然这东西不是冬虫夏草,但腌起来吃味道不错。他也不是想买回去腌制,而是回去种,这种东西很好种,只要疏松肥沃的土壤,随便种就能长一堆。
    “一百五十一斤。”
    “啊”
    听到中年妇女的话,宋文都不知道怎么说了。这玩意儿在北边最没良心的商家一斤最多也不过才敢卖二十多块而已,其实真实价格也就在十块钱左右,没想到她倒是来了个狮子大开口一百五十,把他当成二百五了不成?
    宋文扯了扯还蹲在地上看东西的小君,示意她走人。小君虽然感觉奇怪,但也没反对,顺从的站了起来。
    “姑娘,你不买一些回去吃吗?这东西能美容养颜,对身体很好的。”中年妇女看到小君起身,连忙热情的推销道。
    “阿姨,人家才卖十块钱一斤,你卖一百五十,太缺德了吧?”宋文瞄了地上的地环一眼,撇了撇嘴说道。
    “缺什么德,我卖东西碍着你了。这可是冬虫夏草,滋阴补阳,美容养颜,益精补肾,是大补的东西,卖一百五十我还亏了呢?”中年妇女听到宋文的话,恼怒的大声说道。
    草根倒被她说成仙草了?也不想想冬虫夏草是什么,她那是什么?宋文也懒得理她,拉着小君走了。
    “你怎么能这样说人家呢?人家毕竟是做生意的。”走开一点,小君对宋文埋怨道。
    “我只是气她欺咱们这边人不认识那东西卖那么高的价钱骗人。算了,不说她了,你想买些什么?”
    “我不买。”小君摇了摇头,她什么也不缺,买什么?
    两人继续往前走着,一会儿来到卖衣服的地方,宋文进去买了几身衣服,就又继续在墟集上闲逛起来。
    宋文从来都不知道名牌为何物,也不会虚荣的只买名牌穿。在他而言,只要合身舒适的衣服就行,名不名牌都无所谓。再者他也不想花太多的钱在这些外物上,所以衣服裤子,超过一百的他就不买。他全身上下,只有鞋子最贵,一百多,军工制品,耐穿耐用,穿几年都没事。
    他是个节俭的人,一般衣服除了掉颜色,款式太老没法穿以外,他都会留下来继续穿。他家里的衣服大多是穿两年以上的,其中一件是他读书时候买的,到如今已经有十年时间。
    那件衣服是以前他在学校门口买的,据说是工厂倒闭的清仓货。他穿了十年,依旧如新,不掉色,没变质,当时只花了二十多块钱。他一直以为那件衣服是他有生以来买得最好的一件。
    小君从没到过墟集这种地方,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她一边走一边看,有时还会蹲在地上拿起人家摊位上的东西瞧瞧。
    “哈喽,whatisyourname?mynameis大卫。”
    “恁娘卡好,你若是搁吵,恁爸嘞给你瑞死。”(你。妈。的,你要是再吵,老子就把你捻死。)
    宋文和小君边走边看,忽然听到一阵吵闹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却是一个卖宠物的摊位。
    那是个临时搭就的帐篷,里面摆满了各种宠物,猫狗蛇虫乌龟鸟蜥蜴等等应有尽有。刚才的吵闹是从帐篷前面鸟架上站着的两只鸟身上传来的,那两只鸟一只是红眼黑八哥,一只是彩色鹦鹉,看起来很漂亮。
    两人看去的时候,鹦鹉正大声的说着“哈喽。whatisyourname?”旁边那只黑八哥站在架子上跳下窜的大骂,看起来非常有趣,一下子吸引了小君的目光。于是,她就拉着宋文走了进去。
    “哈喽。”小君走到彩色鹦鹉面前俏皮的打着招呼。
    “哈喽,mynameis大卫,howdoyoudo。”彩色鹦鹉站在架上,很绅士的问候道。
    小君听了,高兴对宋文说道:“阿文你看,这鹦鹉好可爱哦!都会说话呢?”
    只是说的不是人话,是鬼话。宋文在心中腹诽道。
    “哈恁娘嘞喽,整日哈喽哈喽,恁爸都让你哈喽得傻了。”旁边八哥听到彩色鹦鹉的叫声,又开始叫骂起来。
    小君和宋文看得面面相觑,无语与对。能把八哥训练成这样,也太鬼才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三十厘米的蜈蚣
    “哈恁娘嘞喽,整日哈喽哈喽,恁爸都让你哈喽得傻了。”旁边八哥听到彩色鹦鹉的叫声,又开始叫骂起来。
    小君和宋文听得面面相觑,无语与对。能把八哥训练成这样,这老板也太鬼才了!
    卖宠物的老板是个高高瘦瘦戴眼睛的青年,听到声音走出来,正好听见八哥的话,顿时气恼的一巴掌拍在它的鸟头上,喝骂道:“叫叫叫,整天鬼叫鬼叫,小心我把你拔毛剔骨炖汤喝。”
    “恁娘卡好,归日嘞嘞骂骂,搁打恁爸头壳,打甲拢变傻去,恁祖妈跟你拼命。”(你。妈。的,整日骂骂咧咧,还打老。子的头,打得老子都傻掉,老娘跟你拼了。)
    八哥恼怒的从鸟架上飞起,往四眼青年扑去。青年没想到八哥反应这么大,连忙伸手挡住。挡住脸却没挡住头,额头一下被八哥利爪抓出几道血痕。
    一击得逞,八哥也没停留,立马扇着翅膀飞出宠物店,一边飞一边还回头叫道:“阿彩,走了,哥哥带你吃香喝辣的去。”
    听了八哥的话,宋文等人感觉奇怪,也不知道它在叫谁。
    这时,旁边彩色鹦鹉突然振翅而起,往八哥飞去,一边飞还一边叫道:“走喽,吃香喝辣的去喽!”
    宋文没想到这彩色鹦鹉竟然这么有灵性,不由好奇不已,小君也是一样。
    彩色鹦鹉追上八哥,两个一起往远处飞去。
    四眼青年这才醒悟过来,连忙追出去对着还未消失的鸟影大叫道:“回来,回来,快回来。你们两个混蛋,天天吃好喝好,转眼就不认账了,真是白眼狼。”说着,说着,四眼青年竟然哭了起来,哭得稀里哗啦,怎一个凄凉了得。
    “呜呜呜呜呜呜”
    看他哭得伤心,宋文好心的上前安慰道:“有什么好哭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改天再进两只过来就是,又不是什么稀罕货。”
    “什么不稀罕?”
    四眼青年听了,一抹眼泪,气愤说道:“我这五彩金刚鹦鹉可是托朋友从外国带回来的,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最大时可达一米高。我好不容易把它从幼鸟带大,再教它学会说话,眼看着就能卖到大价钱,你说它就这么飞了,我能不伤心吗?”
    说着,四眼青年又伤心的哭了起来。真正让他伤心的是,前几天已经有人出价八万买这只鹦鹉了,没想到现在飞了,不要说哭,他跳楼的心都有了。更让他伤心的是,他本来想卖了鹦鹉后娶个老婆,现在鸟没了,娶老婆的日子也跟着遥遥无期了。
    宋文对四眼青年的遭遇是报以万分的同情和殷切的哀悼,不过也没奈何,又安慰了他一下,就带小君继续在墟集上逛了起来。
    “真可怜。”小君看着四眼青年说道。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叫他不给鸟拴脚链的,跑了活该。宋文在心里毫无同情心的想道。
    一路走下来,宋文又买了一些东西,两手拎得满满的,正想拿回去放在摩托车上,却看到不远处有个熟悉身影,就走了过去。走到近前,只见矮老兄弄了个摊位蹲在路边卖东西。
    摊位上摆着一些新鲜草药和两个塑料桶,一个塑料桶中爬着十几条三十公分左右、食指粗细的大蜈蚣,另一个桶里则是拇指粗细的蝎子。
    二十公分左右、小指粗细的蜈蚣宋文也见过,以前还抓过几条浸酒,但像这么长这么大的蜈蚣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记得以前看神雕侠侣的时候有一段洪七公和杨过吃蜈蚣的镜头。这么大这么肥的蜈蚣,想来味道应该不错才对。
    “阿文,来买东西啊!”矮老兄看到宋文过来,打着招呼。
    “嗯,这是我老婆小君。这是矮老兄,论辈分你要叫阿伯。”宋文对小君和矮老兄介绍道。
    其实对矮老兄的称呼宋文一向很蛋疼,论辈分他确实要叫阿伯,但两人自小玩在一起,犹如兄弟一般,而且叫矮老兄习惯了,叫阿伯感觉怪怪的。但小君又不能像他这样,必须得叫阿伯,免得让人觉得没规矩,不懂礼数。所以他只得认真介绍,要不然按他的想法,叫老兄就差不多了。
    “阿伯。”小君甜甜的对矮老兄叫道。
    “哎。”
    矮老兄应着,笑得漏风的门牙都露了出来,看得宋文直翻白眼。
    “老兄,你这蜈蚣哪抓的,怎么这么大?”宋文看着塑料桶里的蜈蚣对矮老兄问道。
    矮老兄还没回答,倒是小君凑在他耳边奇怪的问道:“你怎么叫他老兄?”意思是这样辈分岂不是乱了?
    “这是外号。”宋文也小声的凑在她耳边说道。
    “哦。”小君了然的点了点头。
    看到两人你侬我侬情意绵绵的说着悄悄话,矮老兄也没打扰,等两人说完话后,才说道:“前几天进山本来想采点草药来卖,没想到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了蜈蚣窝,里面都是这么大的家伙,我就顺手抓了些来卖。这些蝎子也是那边抓的。你要不要,弄一点回去泡酒。”
    “你还是留着卖吧!”宋文摆了摆手,又问道:“你怎么不拿去卖给宋明德?”宋明德那边常年收这些东西的。
    “那老抠门,有好东西谁会卖给他?”矮老兄不屑的说道:“他那边十厘米长蜈蚣收三块钱,二十厘米的收十块钱,我这种收二十块。这么便宜我还不如自己拿到市场上卖人泡酒,还能多挣点。”
    两人正说着话,一个白发老头走了过来,看到桶里的蜈蚣就蹲下来拿起塑料桶晃了晃,然后又从路边捡了一根竹枝戳了下蜈蚣,好像对桶里的蜈蚣很满意,点了点头,对矮老兄问道:“嗯,挺肥的,怎么卖?”
    宋文听得差点笑了起来,又不是买猪肉,还挑肥捡瘦的。
    他却不知,这做药用的蜈蚣一般是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捉到的质量最好。若“立夏”过后,多数母蜈蚣就会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蜈蚣身上的肉就会因为产卵、蜕皮变薄,质量也会跟着变差。现在已是立夏,正是蜈蚣产卵蜕皮的时候,老人或许是要做药用,所以才会这般小心翼翼的挑拣。
    “我也不常卖这个东西,你多少要买,若是价格合适我就卖了。”矮老兄狡猾的说道。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约的价格,不过想卖更多点,所以才来了个以退为进。



第二百七十五章鱼腥草
    白发老头又用竹枝拨了拨桶里的大蜈蚣,想了想,说道:“二十块一条,怎么样?”
    矮老兄听到白发老头说的价格,眉毛挑了一挑,刚刚他还在说宋明德老抠门,没想到又来了一个,不由无奈的说道:“阿伯,二十块太便宜了。”
    “便宜?”
    白发老头听得眉头一皱,“不便宜了,人家收药材的一条蜈蚣最多才收二块八,普通的都是一块八。我是看你这个块头大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