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家大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贾家大少-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具价值还得增加,此外就是庄子、铺子,史夫人给贾敏预备的,肯定都是最好的,再加上古董摆件、金银首饰,贾敏的嫁妆不算林家的聘礼都应该在十万两以上。
    张氏觉得贾敏很好相处,王氏却认为这个小姑子很难伺候,每次跟她说话,都是爱理不理的,感觉就像瞧不起人似的。其实,贾敏没有那么骄傲,她就是被史夫人保护地太好,性子天真娇蛮。她要向张氏请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态度自然是温和可亲的,王氏大字不识两个,姑嫂两人见面几乎无话可说,又都不是擅长交际的人,可不就得冷场了,要说贾敏针对王氏,却是没有的。
    王氏极不喜欢贾敏这个小姑子,自然不会盼着她嫁个好人家,先前隐约听说贾代善给女儿看了个爵位到头的人家,王氏还在心里暗喜,男人不争气,贾敏就是嫁妆再多,日子能有什么盼头。
    她也不想想,人家林家的少年郎,可是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她那个能干的丈夫,如今已经连童生试都不敢下场了。再说林海的水平,可不只是秀才,他就是运气不好,七年前准备参加秋闱时,爹没了,只好在家守孝三年,四年前再度准备参加秋闱,不料娘又没了,只得再守孝三年。
    因着连续守孝的缘故,林海拖到二十出头还没定下婚事,贾代善眼光如炬,从诸多女婿候选人里挑中了他。去年林海刚出了母孝,他就着人带了话过去,得到的回复是,秋闱中举就来提亲。
    去年乡试,林海中了解元,遵守约定请了官媒上贾家提亲,早先还对婚事有点小不满的史夫人,见了未来女婿是越看越满意,直说真不愧是国公爷,眼光就是好,这么好的少年郎也能找到。
    在史夫人看来,林海这样的女婿,简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林家祖上列侯四代,而且代代单传,家底有多厚实,都不用细算,而且林海的父母都不在了,贾敏嫁过去就是当家主母,既没有婆婆要伺候,也没有难缠的小姑子,日子肯定过得舒心。原先史夫人还有点担心,林家爵位没了,林海前途莫测,结果现在中了举,待到来年参加春闱中了进士,不就什么前程都有了。
    贾敏得了桩好婚事,王氏更不高兴了,她只觉得,这个小姑子,以后愈发要踩到她的头上了,却不想想,林海已经二十出头,哪里还能等得,今年春闱一过,不管是否考中,肯定都要下聘。
    在贾家上下,一门心思盼着林姑爷中进士的众人里,王氏算是一朵例外的奇葩。
    除了林海,贾家这次还有人也要参加春闱,就是东府的贾敬,贾赦和贾政的大堂兄。
    互相攀比的心思,不仅女人有,男人也有,第一代的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就是互不服输,至死都在较劲的,先是比军功,再是比儿子,谁也没能把谁比下去,倒是贾家从此发了迹。
    贾代化和贾代善从小就被各自的父亲拿来比较,也就养成了相同的习惯,没事喜欢互相攀比。可惜比起上一辈的势均力敌,贾代善在堂兄面前,真是没什么面子,输得都要抬不起头了。
    早年比较军功,两人还是旗鼓相当,后来承爵,也都是没有降等,可到了比儿子的时候,差别就出来了。贾代善开始还有点得意,大家都是养了两个儿子,贾代化的贾敷没养住,只剩了贾敬,他却有贾赦和贾政两个,数量占了优势,足足是贾代化的两倍,说起来还是有点骄傲的。
    后来,贾代善才发现,他虽然有两个儿子,却比不上堂兄的一个。贾赦被徐太夫人养废了,贾代善不管他,只要他安安静静待在家里,不惹是生非,以后继承爵位就好,他还有个贾政呢。
    贾敬比贾政年长十余岁,两人肯定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要比也是比同年龄的成绩,反正两个都是爱读书的,从小就被先生夸奖惯了。不过东府请的先生,说话明显要比西府的诚实,贾敬十五岁的时候考上了秀才。别看只是个秀才,人家贾敬可是宁国公的独生子,以后是有爵位可以继承的,在勋贵家的第三代里,算是很难得的,贾代化那个乐啊,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贾政那时只有五岁,刚启蒙不久,见贾代善不服气,就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会比敬大哥更厉害,更早考上秀才,贾代善听了格外欣慰,还是小儿子好,又聪明又懂事,以后定要好生培养。
    之后的事,贾代善不想再提,贾政十二岁开始参加童生试,考了不知多少次,最好的一次就是县试过了,府试则只参加过一次,铩羽而归。就在贾政反复失败的过程中,贾敬成功考中了举人,虽然是落榜一次再考上的,可那是举人,一个省就只有一两百个名额,考中多不容易。贾代善对贾政的失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看好的次子,也许还不如长子。
    贾赦虽然没本事,可他有自知之明,也就在家胡闹,从不出去惹事。贾政呢,说是爱好读书,就是死记硬背、不思变通,自以为才高八斗,其实不过平平,而且还没胆量,都不敢再考了。
    要不是贾政不济事,依着贾代善原来的打算,贾敏是要嫁到公侯家的。他的想法和岳家张家差不多,女儿的前途全在夫婿身上,少年进士难寻,再低了前途不好说,不如嫁个公侯家的嫡长子,日后的诰命妥妥当当,他和史夫人再陪上厚厚的嫁妆,不愁女儿将来过不好。可是贾政考不出来,张家的资源岂不浪费,贾代善才改了主意,决定把女儿嫁到读书人家,嫁个会读书的年轻人。
    林海家底厚实,家中人口单薄,就入了贾代善的眼,入朝为官,人脉很重要,林家数代单传,其实是很吃亏的,他虽是武将出身,岳家却是书香人家,他在中间搭个桥,以后大家都有好处。
    至于贾政,贾代善的想法和贾赦差不多,寻个合适的机会,给他求个小官,免得一介白身,见官就要下跪。反正他们家资丰厚,也就两个儿子,不算府邸和祭田,尽够分了,贾政得三分家产,只要跟兄长和妹夫搞好关系,不愁日子不好过,要是珠儿争气点,他们家很快也能起来的。
    两个儿子都不成器,贾代善不想再管他们,倒是两个孙子,看着都是聪明的,要认真教养。贾代善已经在心里谋划,请什么先生给孙子启蒙的问题,他必须把孙子培养成材,从而撑起家业。
    尽管王氏天天在菩萨面前祈祷,林海名落孙山,春闱的结果出来,贾家仍是一片欢腾。

☆、第011章 上学

会试放榜,林海中了一甲第二名,贾敬中了二甲第三十三名,都是很不错的名次,消息传回府里,两府欢庆。贾代善还到堂兄面前炫耀了回,说我的儿子虽然比不过你的儿子,可是我的女婿比你的儿子厉害,气得贾代化差点赶他出门,这个不着调的堂弟,成心气他是不是,明知他没女儿的。
    贾代化转念一想,贾代善被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气了这些年也不容易,遂一笑了之,你家女婿的确很好,可是女婿再好,也总是外姓人,哪有儿子争气叫人心里欢畅,贾代化摸着摸着胡子笑道。
    贾代善炫耀完毕,心满意足回了西府,他临走前说回家要好生调、教孙子的话,却让贾代化陷入了深思。贾代善的两个儿子怎么养废的,徐太夫人和史夫人没教好,不像他们家,他的长子贾敷,好容易养到九岁,一病竟然没了,他媳妇体弱多病,没几天也跟着儿子去了,留下刚满五岁的贾敬。
    贾代化和妻子感情不错,生怕娶了继室亏待儿子,就没再娶,而是让两个妾室伺候日常生活,他亲自教养孩子,结果教出一个进士来,可见男孩子,从小跟着父亲,要比长于妇人之手好得多。
    而后,贾代化就是脸色一变,儿子他是教出来了,可是孙子呢,贾珍长到现在十来岁,贾敬忙于读书,无暇管教,都是儿媳妇李氏教养。李氏出身大家,住持中馈、管理内务,都是没问题的,就是只得贾珍一个独子,难免溺爱些,只是贾珍已经满过十岁了,还跟着李氏住在后院像什么话,正好贾敬中了进士,眼看就要授官,没什么再要他操心的,他可以让贾珍搬到自己身边。
    贾代化打算如何调、教贾珍,贾瑚不得而知,虽说这件事在后来,对他的生活也有深远的影响,可在眼前,贾瑚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他的祖父贾代善,准备正式给他和贾珠启蒙了。
    贾瑚三月份生的,下个月满三周岁,不过按照这里计算年龄的习俗,都说他是四岁了。在贾瑚看来,自己也就刚到上幼儿园的年纪,平日跟着张氏背些启蒙读物不算什么,就当是学前教育了,可是正式启蒙几个意思,是要他三岁就上小学吗,贾瑚整个人都不好了,只觉前途黯淡无光。
    张氏见贾瑚闷闷不乐,心下不由担忧,就问他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看起来没精打采的。
    贾瑚轻轻摇头,虽然心中烦闷不堪,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他能跟他娘说,他是不想太早上学吗,张氏就是不骂他,只怕也要气得哭一顿,别人想上学还上不成呢,他说不想不是找抽是什么。
    贾瑚不肯说,张氏也不生气,温柔道:“瑚哥儿有事不跟娘说,就不怕娘会伤心吗?”说完拿起帕子拭泪。贾瑚明知张氏没哭,也扛不住她泫然欲泣的表情,忙道:“瑚儿怕自己写不好字。”
    贾瑚这话说来,算是半真半假,前日他在贾赦的书房玩,贾赦说要教他写名字,他很高兴就答应了。不想看着贾赦写的时候轻松,写出来的字也还算端正,可是那笔,到了自己手上就不听话。贾瑚拿着笔挥舞了半天,除了画出几张鬼画桃符,就是把自己和贾赦的一身衣服,全给废了。
    单是拿不动笔,贾瑚并不担心,那是因为小孩子手小,且力气不足,过几年就好了。可谁知道,贾代善这么丧心病狂,他才三岁就要送他上学,到时候他写出来的字,岂不是丢人现眼了。
    张氏眉心微蹙,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贾瑚的心思,不由莞尔一笑,温言道:“瑚哥儿,你爹那是逗着你玩呢,他那天给你的,是狼毫大笔,你如何拿得动,画了他一身,也是应该的,不必害怕。等你到了学里,写字是用羊毫小笔,而且是从最简单的字开始,很好学的,你不用担心。”贾赦那天抱着贾瑚回屋洗澡,就被张氏说过了,这么小的娃娃,怎么可能写得出那么多笔画的字。
    有了张氏这番说辞,贾瑚稍微安心了些,原来是从头学起,他手劲不足,贾珠还不如他呢,应该没事的。不过想到张氏话里的“学里”二字,贾瑚又问道:“不是请先生来家里吗?”在贾瑚的概念里,古代的有钱人家,都是请了教书先生上门的,那个学里是指哪里,难道是指什么学校吗。
    “只是我们家,自然可以请先生,不过族里那些少年,就没这样的条件了。”张氏摇了摇头,解释道:“家学是太爷立的,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禄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
    贾瑚听了点点头,看来他的太爷爷,还是个很有远见的人,自己混得好不说,还对族人很负责,想着法子要把族人给扶持起来,这古代的大家族啊,和现代人的小家庭,真心不是一个概念。
    得知上学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可怕,贾瑚放下心事,跑去找贾代善教他拳脚功夫了。贾瑚不指望自己能成什么武林高手,再说根据他的观察,这个世界也没有飞檐走壁的轻功和玄乎其乎的内功,就是贾代善这种战场上出来的高手,也是练的外家功夫,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贾代善指导了贾瑚几天,说他筋骨不错,要是长久练下去,功夫不会在他之下。贾瑚听了只是笑笑,并不当真,他觉得吧,贾代善就是有点空虚了,贾赦不学无术,贾政弃武从文,他一身傲人的功夫没了川人,能不空虚吗,好容易有个孙子愿意学,当然要多夸夸,不然把人吓跑了怎么办。
    张氏并不反对贾瑚跟着贾代善习武,就是走科举之路,没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也是撑不下来的。今年的春闱,天公不作美,气温堪称开国以来最低的,有将近三成的考生,还没考完就被人抬出了考场,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就是坚持考完的那些,出了考场病倒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林海和贾敬,好在都不严重,养些时日就能好了,并不影响下个月的殿试。
    张氏可不希望看到,贾瑚日后参加秋闱、春闱,落得被人抬出来的下场,把身体练好点,总是没错。退一万步说,贾瑚考不出来,他是袭爵之人,倘若武艺过得去,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总的来说,张氏给儿子准备去家学要用的东西,算是心平气和,最基本的三百千,贾瑚两岁就能倒背如流,这一年下来,《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幼林琼学》也都背会了,就是四书,她也教着念过好几遍了,虽然还没背下来,不过比起其他同龄的孩子,已经是远远走在了前头。
    可在二房,贾政和王氏的心情,就只能说是很不美妙了。在这个贾家从上到下都很高兴的时间段,他们可以说是唯二的两位,很不高兴的人,不仅不高兴,还气得要命,而且是有气无处可撒。
    有意思的是,这对夫妻憎恨的对象还不一样,贾政不满贾敬,大堂兄考中进士,让他这么多年的苦读不中,都快成了笑话。王氏则是不满林海,他考得好,贾敏天天笑颜如花,她看了就生气。
    虽说会试过了还有殿试,但参加过的人都知道,殿试基本就是走过场,只要不犯大错,是不会淘汰人的。只有名次比较悬乎的人,可能会更在意些,比如会试前十,谁不想关键时刻表现好点,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说出去多有面子,还有就是百名上下的人,也想往前冲一把,谁都不想当同进士,说起来不好听不说,还不能再考,同进士的帽子要戴一辈子的。
    林海和贾敬会试名次好,殿试肯定是在二甲前列,林海还有望冲击一甲前三,贾政和王氏就是心里再不爽,也没什么办法,自己技不如人,能怎么办,贾政看王氏的眼神,都有点不好了。
    通常来说,当父母的在什么地方跌倒了,就会很希望孩子在那里爬起来,贾政和王氏都是如此,贾珠还没正式上学呢,两人就都在他面前耳提面命了一番,吓得孩子战战兢兢,望而生畏。
    国公府的小少爷上学,哪怕是去自家的家学,也不会是贾瑚想的那样,自己背个小书包,最多带个书童就可以了,那是电视剧里看到的穷书生,他们家的配置,要高档奢华得多。
    贾瑚做梦都不会想到,他去离家一里地的家学读书,需要带上七、八个人,是不是有点夸张了。等他看了随行众人搬上车的东西,顿时就不惊讶了,笔墨纸砚不说,还有手炉脚炉、白狐披风、羊毛坐垫,乱七八糟一些东西,竟然装了半车,难怪得要这么多人,否则搬东西都不够。贾瑚原来还以为,家学隔得近,他和贾珠会同坐一辆马车的,可看这个架势,只能各走各的。
    因为贾瑚是第一天上学,贾赦怕他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负,特意起个大早,收拾地整整齐齐,准备亲自送儿子去学里。张氏见状讶然,却没多说什么,倒是贾瑚,颇有些感动。想当初,他从幼儿园念到大学,每次升了高一级的学校,都有家人送他,不想穿到古代,竟然还有这个待遇。
    贾珠那边的情况和贾瑚差不多,也是半车行头,七、八个人随行,唯一不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