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但为君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但为君故-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料,若是记得不错,当年他曾见过这位使臣,正是出云国如今的宰相郑铎。据说这位宰相大人深受出云国主的信任,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出云国主幼年继位,对宰相几乎言听计从。难得郑铎又是个至忠至纯的人,并未因此而生出不臣之心,挟天子以令诸侯,上至国主,下至大臣百姓,竟都是对他赞许不已。

    林如海一面不冷不热的跟他们招呼着,一面想,这个郑铎改换姓名装作一个使臣,还是副使,恐怕不那么简单。他们原也没打算真的和谈,看来出云国也并非有意求和。看他身边还有几个随从,眼泛精光,身材挺拔,走路沉稳,不仅仅是侍卫那么简单呀。

    掩去心中的种种心思,林如海接过对方的议和条件,登时气得将那一叠纸掼在地上,厉声道,“呵,本官若是记得不错,这议和可是贵国主动提出来的,吾皇感念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灵涂炭,心存善念,也希望可以早日平息战事,这才答应和谈。如今贵国这样蹬鼻子上脸,是不是不太合适。”

    那使臣却笑着说道,“大人息怒,这两国之间的战事,您也看到了,都拖了一年了。咱们出云自然不在意,横竖打小就是在船上过活的,可贵国的水师,不是下官妄言,怕是已经折损了不少了吧。我们国主一贯心软,提出议和也是为贵国考虑。”

    林如海冷笑道,“按贵使的意思,再打下去我朝必定是要输了不成,贵使也太自信了些。若贵国的水师有如此功力,怕也不用拖这么久了。若贵国议和的条件就是这些的话,贵使就立即请回吧。”

    这样的话都出口了,必定是没有回转的余地,更何况说话人并非是一个意气用事的毛头小子,而是代表一国之尊的使臣。可出云国的使臣也不介意,大概也早就料到了他的反应,不紧不慢的说道,“我们既然敢直接到贵国来和谈,自然是有把握的,可不是存心来送死的。听闻林大人出身书香世家,少年时便高中探花,一路平步青云,如今早就做到了内阁大臣,文渊阁大学士,授太子太保衔。下官还以为林大人应该是个明白人,没想到也这样感情用事。您这样义愤填膺,或许贵国皇上反倒希望可以平息战事呢。毕竟大人刚才也说了,贵国皇上不希望见到百姓生灵涂炭啊。”

    林如海被他这样的态度气得直发晕,强忍着一口气,喝道,“吾皇的心思,贵使还是别妄加揣测的好。常将军,送客!”

    常峰虽然也在一旁,却并没有看到国书的内容,并不知道林如海为何这样气愤,只是看样子也不是件小事,且这个出云国使臣的话实在是气人,便也不问什么,派人将几位“送”回了驿站。直到人都走尽了,常峰捡起地上的东西看了,也气了个好歹。才忍不住骂了几句,就发现林如海早已晕倒在座上,忙喊人去请大夫。

    林如海恍惚回到了当日重生之时,昏昏沉沉的不知今夕何年,心里一阵慌乱,不知道是不是这一场好梦就要醒了。胸口两股力左右乱窜,好像下一刻就要冲破出来。可是,不甘心,即便是偷来的一世,就这样走了,他也不甘心。

    “哎,林大人的身子骨原本就不结实,调理了这些年体内的寒气也没有完全祛除,这次又不知中了什么毒,体内生了一股热气。只可惜两股气息并未相抵消,反而在体内冲撞,导致脏器受损,情绪不稳。如今老夫也只能用药暂时压制,若要完全化解,还得回京找之后让御医看了才有办法。”

    被君祁亲自嘱咐过的侍卫听了这话心里十分担忧,这位老大夫听说还是林老太太不放心,特意托人从江南请回家来的好手,听皇上的意思比御医也不差什么。可如今他都这样说了,不说林大人在他们重重保护下被下毒,单就大夫这个不明确的诊断,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因郑重道,“老先生,林大人我就托付给您了,在回京之前可一定要稳住,不然咱们怕是都脱不了干系。”

    那位老大夫医术精湛,此刻便不肯下论断,只含糊带过,开了药方让人去煎药。他于毒理并不精通,连确定中的是什么毒都没有十分的把握,哪里敢打包票,只能让他们快些将人送到京城,或者让御医赶紧赶到这里来。

    林如海直到第二日早上才醒过来,听了大夫的话却是未置一词,虽然拦不下已经打发去京城报信的人,却十分不愿意因此耽搁了议和之事,只说先用着药,其他的再说。即便不甘心,老天爷要收回他的命,难道还能争的过吗,倒不如抓紧时间,先把眼前的事给了了。只是这两世活的也太窝囊了,居然又栽在同一个地方,被下了毒。明明已经小心再小心,身边又是重重护卫,可见是上天注定的。

    又过了一日,出云国的使臣倒也不着急,只派人来问了一回什么时候再议就不再有动静,倒是京城里来了人。自然不是听闻林如海中毒之事而来,却是林如海出发没多久后君祁派人快马来报信的,至于内容,自然是有关于那位好丞相,郑铎。

    林如海看了密信,即刻命人趁着天黑到驿站将使臣都扣下了,尤其是郑铎,更加是派重兵把守。

    一身镣铐的郑铎端坐在堂上,笑道,“林大人好胆量,自个儿都快朝不保夕了,竟然还来探望老夫。”

    林如海心中一凛,果然是他下的毒!没想到才见了短短一面,就找了道,或许那人在其中所做的贡献也不小啊。“郑大人才是好胆量,堂堂丞相居然敢堂而皇之的作为使臣前来议和,真当这里没人识得你了?不过郑大人在这里诸多内应,想必是不怕的。林某性命不保,想来也是令公子的杰作吧。”

    郑铎脸色大变,“你怎么知道!”

    林如海大笑起来,“哈哈哈,人都说郑大人是难得一见的好官,忠良之臣,手握大权却不骄不躁,依林某愚见,恐怕不是这样吧。只可惜令公子为了你的大业,恐怕要白白牺牲了,这样一个英勇之士,真真可惜了。”

    郑铎紧握着扶手的手背上青筋毕露,脸色刷白,他不敢确定林如海所说是不是他所想,万一是激将法,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可是他一辈子无儿无女,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个流落在外的儿子,花费了这么多年才找到的,若是被林如海抓住了,能有什么好下场。到时候他这些年苦心经营的一切,包括这一次冒险所为,就都白费了。

    林如海自然明白这样简单的激将法对郑铎这种老狐狸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于是直接挥手,让把人带进来对质。

    两个身强力壮的侍卫拖着一个衣衫褴褛,浑身伤痕的人进来,郑铎定睛一看,果然是常峰的六大副将之一,他流落在天朝的儿子,郑韫。这下他再也忍不住了,立即想要冲上前去查看儿子的状况,却被两个侍卫拦下,死死地按在座椅上。

    林如海看都不看地上的人,刚才行刑的过程他可是全程观摩了的,每一道伤口是怎么造成的他都一清二楚。常峰碍着以前的情面不敢下手,他带的人之中可是有几个君祁给的暗部的高手,用刑上都是一把好手。

    “郑大人,这个人,你总该认得吧。”林如海面无表情,尽管知道他做的没错,但还是免不了对这样事情的厌恶。

    郑铎忽然疯狂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林如海,没想到你一个书生也有这样狠辣的手段,看来老夫果然看走眼了。不过本来就是一把豪赌,能拉你给我们父子做垫背的,也不算亏了。你中的毒,连个名字都没有,更别说解药,你就等着五内俱焚而死吧!”

    林如海自然没指望郑铎能为了自己或者是他儿子的性命而退兵,他更加不会做这样放虎归山的危险事,只是见他此刻如此癫狂,心中不免疑惑,“郑大人,林某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你为什么非要至林某于死地?”按理说他不过是一个钦差大臣,按照郑铎原本的计划,自然是面上虚以委蛇,实际上暗度陈仓,钦差在这个计划中根本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郑铎眯着双眼,半晌才回说,“林大人是钦差,我自然想要除了你。”

    林如海不再问,分明是不肯说,就算用刑,怕是也不能撬开他的嘴的。只是从郑铎的态度他也能猜出一两分,想必跟朝中某些人有关联。

    三日后,常峰带着剩下的五位兄弟,集结兵力,上了战船,往出云而去。出云使臣毫无议和诚意,还意图谋害钦差,藐视朝廷,自然不可能再和谈,为了颜面也只能一战到底。而出云一没有了内应,无法得知其兵力布防,二没有了替出云国主出谋划策的郑丞相,朝廷上下已然乱成了一锅粥,大军压境之下,自然是节节败退。不出一月,出云国主递上降书,自愿归附。

    听到这样的奏报,君祁自然是喜不胜收,但是一想到林如海身中奇毒,又担忧不已。早在战局已定的时候,林如海就已经启程回京了,再有几日便能到京。中毒的事,君祁没敢让林家人知道,一点风声都没敢透露。京城里的猫腻他也查的差不多了,现在只等着如海回来,把毒祛了,就可以好好跟他们算账了。



 第088章 论婚

    唐氏的病直到听说儿子平安回京才有所好转;让黛玉姐弟很是松了一口气。林珩不记得,黛玉却隐约有些印象,当年父亲也出过远门;只是回来时带了些伤;让祖母在暗地里伤心了好久;只希望这一回不要重蹈覆辙。

    君祁早吩咐了人在城门口等着,让林如海不必回宫复命,直接回家就是。倒不是不想见他,只是一进宫必定又要浪费大半天的时间;他也难保自己会舍得把人放家去;林老太太如今的境况,还是让他们母子早些相见才好。

    林如海想着横竖这些侍卫也都是君祁的心腹;便将要上呈的几份东西交由他们带去,自己即刻往家赶。君祁怕他担心只说母亲身体微恙,他如何不知其中的意思,大约是真的不好了才特意提及,因此也是急着回家去呢。

    林珩在后院陪着祖母等了一阵,实在心急就跑到了离大门最近的花厅里,要不是顾及体面,他早跑到大门口等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林珩急得都快出门打听消息了,终于听得外头有人高声喊道,“老爷回来了。”

    林珩一路小跑着迎出去,穿过檐廊,果然见到风尘仆仆的父亲正往里走。虽欣喜却也急得规矩,忙理了理衣服快步上前,“见过父亲大人,父亲一路辛苦了。”

    林如海笑着扶他,“起来吧,才多少日子不见,个头倒是涨了不少。这些日子可淘气了,明儿我得好好检查你的功课,可要小心了。”

    林珩笑答,“父亲放心,儿子谨遵父亲的教诲,学业上未敢有一日的懈怠,先生可以作证。您每日让写的大字也一个不落,都在书房里放着呢。”

    林如海点点头不再说他,一边走一边又问,“家里一切都好?这些日子也难为你们姐弟了,听说你祖母病了,太医是怎么说的?”

    林珩回道,“太医说不碍事,就是心里太记挂父亲了,忧虑过甚,因此一直不能痊愈。自从收到了父亲回家的消息,就好了一大半,已经可以下地了。才刚祖母想出来,姐姐怕日头太毒会中暑,再三拦了,此刻都在祖母的院子里等着呢。”

    “很该这样,玉儿越发有大姑娘的样儿了,更会照顾人了。”林如海十分欣慰,看来是无大碍了,“你一会儿让人去把林升叫来,我要仔细问问家里的事。”

    “孩儿知道了。”林珩应下,想了想还是把那事儿说了,“只是有一件事还要禀告父亲,您不在时,先生带我认识了好些王孙公子。”

    林如海会意,林清玄同那帮小子走得近他是知道的,珩儿迟早要跟他们打交道,早些认识也没什么,“嗯,能入得了你先生的眼的,想必人品学识都不差,你若是愿意结交几个也没什么问题。我也早有打算,之前见你还小便没有提这事儿。不过你们到底差了几岁,有些行为举止要看清了,别好的坏的也不分就跟他们学。出去必定要让周仁跟着,有什么拿不准的多问问他。”

    这周仁却是林珩的奶兄,比他大了七八岁,自他进学就在身边伺候了,因此记下不提。

    唐氏的院子里,一众丫头婆子脸上都是喜气盈盈的,待看见老爷和少爷的身影往这里来,即刻争着打起门帘,又有小丫头跑到里头去报信,“来了来了,老爷回来了。”

    唐氏早就等急了,额头上都沁出了薄汗,因她生病,黛玉并不敢让人放许多冰在屋里。此刻一听见这话,喜得扶着左右大丫头的手就站起来,又想着不好,复又坐下,眼巴巴的看着门口。黛玉忍不住掩嘴而笑,心里却是一样激动,早就站起来到外头迎接父亲,请安道乏。

    母子两闲叙一番,林如海见母亲虽有些虚弱但脸色还好,说了这么一阵也不见咳喘便知虚惊一场,放下心来。唐氏见他全须全尾的,不见半点异样,也高兴的很,直吩咐人去治一桌上好的席面,一会儿替儿子接风洗尘。

    不过唐氏心中还有其他顾虑,因打发了孩子们,跟林如海商量,“这些年我时不时有些小毛病也不在意,这次也算是大病一场,才恍然已经是这把年纪了,有些事不得不考虑。哎,你先别说话,听我说完。你也知道当年的情形,若不是有玉儿伴着,想来我早就去找你父亲了。这孩子在我身边从小猫似的长到如今这样亭亭玉立,我看了心里也欢喜。她娘去得早,你这个做父亲的许多事又不好说,少不得我多操点心。虽然现在说这事还早了点,只是我不知道哪一天就这么睡过去了,珩儿有你教导我自然放心,唯一担心的就是玉儿。按我的意思,竟是现在就开始相看,这个年纪可以看个大概齐,哪一家的好哪一家的坏咱们也好早早心中有数。”

    林如海道,“母亲所言不差,只是是否还是太早了些。玉儿才十一岁,我想着也不必急着嫁出去,怎么也得再有五六年,哪里就急成这样了。再说玉儿这样的品性,咱们家也不比别人差,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皇子皇孙咱们也未必看得上,儿子冷眼看着京城里合适的各家公子哥,可没有配得上玉儿的。”

    唐氏笑道,“自家女儿自己疼,玉儿在咱们眼里自然是最好的,难道就不许人家挑三拣四的。我还说我眼光太高,没想到你竟比我还厉害。照你这样说,普天之下哪有配得上玉儿的人哟。不过话说回来,你如今这样已然太过打眼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咱们家也不需要玉儿找一个什么高门大户的,只要人品好,家世差一些的倒是更好。虽然不用担心皇上对你猜忌,好歹朝廷上还有这么多眼睛看着呢,你可千万不能走错半步。当年你外公非让你二舅留在杭州不得入朝为官也是这个道理。再有,你那丈母娘的心思你也应该知道,我就怕万一我不在了,你稀里糊涂的应了这门婚事,那可就是玉儿的大不幸了。”

    林如海道,“母亲说的什么话,儿子再糊涂也不至于害了玉儿,且不说贾家的家风,那贾宝玉不过是二房的嫡次子,又是那样一个风流的人物,说破天去也配不上玉儿的。再说,上头的意思,贾家怕也是好景不长,更不能让玉儿去受苦了。至于其他,如今说还太早。虽然儿子现在位居一品,可毕竟不是世袭的爵位。再者林家子嗣单薄,就珩儿一个,将来就算入朝为官也没有什么关系。族中虽然有一两个人有了功名,都不是五服内的,也不必担心有人拿此做文章。”

    唐氏愣了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