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扶着她在拥挤的人群中,看着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她苍白的脸上也泛着亮彩,陈素一开始还担心她会不会不适应这样的环境,显然地,她被节日的气氛感染着。
给她买了再合身不过的大衣,她摸着软软地料子静静的笑着。陈素跟王峻要了大红的中国结,还特地多买了张灶台老爷年画准备年三十贴在厨房里。逛着花市,就是不懂风花雪月的陈素也在各式各样的花海中留连忘返,所以,王峻的口袋荷包里又少了一沓钞票,手上又多了一捧捧鲜花。
把东西堆在车子里,扶着她在王峻曾经所上的学校门前拍上一张合照,她靠着儿子,陈素拍下了他们母子唯一的一张合照,她的笑容如此的满足。陈素生怕拍坏了,按了十几次快门,一回去就找了大型的摄影楼给刷出来,要选出最好的一张做成现下不褪色的像框。
接下来的日子在等待新年中度过,包饺子,磋汤圆,准备年饭,刘镇东和高远来玩带来了礼物,一口一个伯母嘴甜的不得了,更是对王峻的居家的毛衣赞不绝口,很是热闹。
她的精神很好,没有任何迹象的她走了。
年初一,陈素请到了中午还没有起身的她吃前一天一起包的汤圆,这才发现她走了。
她走的很安闲且温馨,靠着床背,膝上有连夜赶织好完成的毛背心,有着均匀的针脚大方的花纹。她浅浅的笑在唇边,手中拿着合儿子合拍的像框,静静的,没有一丝痛苦的,她走了。
来拜年来闹的刘镇东和高远他们轻轻地拍拍王峻的肩,无语的站在一边,王峻看着她的遗容一动不动。
电话一一的通知了她的亲人,房里设了灵堂。 
尽管这是在意料中的事,但是要忙的事还是很多。第二天,外公、舅父、舅母、还有她的侄子侄女们都赶来了。
她安闲的遗容让亲人虽然伤心但是也安心了。
她的律师在确认了人员到齐后宣布了她的遗嘱。她名下的国外两处房产收益人是王峻,她在国内的所有的财产分成两块,一半由她的侄子侄女共四人平分,另一半全部赠与陈素。不意外她没有把钱留给王峻,这两个月王峻充分地显示了自己的能力,把金钱放在他们母子当中只会让他们母子产生不必要的疏离感,她这样做是正确的,她什么都没有说,但她看的很清楚,不会让王峻难为,何况她留给了陈素就是转弯的留给了王峻吧,陈素也明白这一点无声的接受了。
无人对她的遗言有任何异议。
她的骨灰由顾家带回南方的家乡安葬,这也是她的遗言。
对陌生的表哥,别的表兄弟姐妹有着陌生又有着亲近,默默地站在王峻身边,在互留了交通地址和电话号码,他们希望王峻一定要来往走动走动。
匆匆的,三天一晃而过,都有工作岗位的年假也快结束了,送他们上了飞机,腾空而起的金属大鸟带走了她最后的灰烬。
在一片红色的喜庆的装饰中夹杂着黑幔和白花,陈素抱着王峻不停抖动的宽宽的肩轻轻地拍着,王峻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来,把头深深的埋在陈素怀中久久的久久的。
第 47 章
春节过去元宵的灯火红了,没有多久,旅游的人群又占据了首都的大街小巷,学校又是人来人往了,年轻的房客们都回来了,在阳台上晾晒着被子。鲁迅先生讲的对,人的悲欢喜乐是不相通的!短暂的母子相聚会给他们留下了终身的记忆吧。
寒假就是这样的短暂,陈素和王峻迎来了本世纪最后的一年。未来就是眼前!
关于遗产的事情谁也没有多想,反正将来是要捐出去的,以后要用什么方式和捐给什么样的机构在目前他们都无暇无心去想的。
她和王峻唯一的合照相片就放在卧室的床头柜上,相约的,陈素和王峻还是住在书房,把卧室整理的和她在世一样,床头枯萎的鲜花是他们一起逛花市一起买回来来的,那是一束她选择的百合花。是守孝吧,她的房间保持着原样。
王峻的创业很自然的发展着,王峻有着自己的所订的目标方向,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陈素作着最后半年的学业,不到四个月就要正式毕业工作了,想着要离开学校陈素是不舍的。面对更多的同学忙着办理出国,陈素是平静的,二十八岁的陈素现在唯一想要的就是就业。
在本世纪末的最后的一年,中国没有预期的平静!
如火如荼的北约战争使中国媒体掀起反对这场非正义、实力悬殊的战争强大的宣传攻势占据了全部的国人视听,当驻南大使馆被导弹击穿了的画面传到国内,中国人民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暴行表现出极大愤慨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全国掀起了激昂的声讨浪潮,巨大的愤慨席卷了全国的爱国热情,全国各地的广大群众,纷纷举行座谈、集会、发抗议信或抗议电等各种活动,拥护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行径。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一些城市的学生和群众,还在美国驻华外交机构附近举行了示威游行。
在迎回烈士的遗体在庄严的国葬现场转播画面下,陈素在电视教室的群起亢奋的人群中显得分外的平和,身边的人在叫嚣,是的,是在叫嚣!陈素冷眼旁观,事实上,想出国的人一个也没有打消念头,赶着申请签证的谁也没有推延,当这样的事情高潮后,出国和考研谁也不会迟疑,这就是这所大学的现状吧,四年了,看透了!所有的激情都在都在表面上飞扬一闪而过,用学业领导者的姿态和地位用激情撒下火种,然后把矛盾留给别人,让别人叫着骂着,而自己清高的、又有先见的离开祖国去国外追求自由民主,这就是陈素看着的现实中的北大。
这件事还没有接近尾声,在毕业来临前悄悄的国内另一场风波在无声的来临,政治敏感度很灵敏的北京人也注意到了,*的问题终于摆到了台面上了,老人们围在一起都在私语着老一辈传说的‘逢九必乱’的老民谚不会是要真的应验了吧。
毕业来临,陈素是最安稳的一个人,但是当好几家的文函摆在陈素的面前,其中甚至在其中还有三个“国”字头的单位,吃惊的不仅仅是陈素一个人。
很意外的,很多单位向陈素发出邀请就职文函,这让除了陈素自己之外,就是班上的同学都很是非常的诧异。尽管班上几乎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出国深造,就是剩下的大多数也是选择了考研,差不多就几个人急着找工作,而显然的,在他们眼中陈素在其中是最不需要工作的那一个人了。
在同学眼中陈素是一个非常孤傲的人,不需要传说,他真的很有钱。陈素在他们这个学院中是有名的会走路的名牌,随随便便的一件外套都是好几千的名牌货,冬天一件毛外套就是有牌子的上万的皮草。
他不亲近人,也不让人接近的样子,他的学业一直在最中间徘徊,不出色也不垫低,社交活动更是在这样的外放型校风中少见的低沉,更是对时政的淡漠达到让同学们忍无可忍的地步,有人私下讲陈素到底是哪儿来的人?这样的人在对时政关心、学风自由的北大而言简直就是如异教徒一样的存在。
他们虽然不把找工作放在心里,只要想工作进政府机关考公务员并不是难事,但是在这样全国提倡精简公务员的当口上,如果说一下子好几个部门对一个没有任何特长的学生发出不必经过公务员考试就可以上任的函文那可是件让人奇怪的事情,这不是靠关系就能得到的殊荣了。
这样的事情在这所学校也不是少见,但那几乎都是针对品学兼优和对外社会活动活跃的校部干部或是在学习期间就有突出贡献的学子。而,陈素做了什么?!他凭什么得到如此的器重?!
此时此刻,他们才知道,去年陈素半年内的两篇论文被教授推荐,最终隐密地发表在政府内部刊物上,并得到了上面的很大的重视。那是以小看大,用深远的长远的目光看到中国的现实问题之所在,得到了很多领导的重视。具体部门在提前关注下及时的、有效的、快速的、处理应对及时关注了那场国内的闹剧,并及时的制定好了应对方案,把影响降到最小!
陈素不知不觉中亲身参与了那场在身边流逝着的历史事件。
从教授那受宠若惊地竭力保持着平静接过那一叠文函,陈素的心都飞起来了,几乎是用跑的回去的,陈素不停的在颤抖,国家XXXX那!!!!天啊!天啊!!!!
王峻回来了,陈素在兴奋了五个小时终于有点平静了,陈素要征求一下王峻的意见,单位有七个,选择那一个呢?
看着这些文函,王峻没有把意外表现出来。
王峻有很大程度上的沉默,陈素看出来了,王峻抬头看着陈素道:“我想在四十岁之前挣到足够我们享受一生的金钱就和你走遍全世界,我是这样准备的,我不想阻拦你,这是你的心愿吧,但是这条路不好走。”
“我知道,在工作中,我会努力,要是真的和我的理想太远,我就听你的话和你游山玩水,你计划不是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么。”陈素是欢喜的,王峻默默的计划着未来的,有了这样的保障,陈素真的只要享受他最为荣誉的现在就行了。
经过仔细的甄选,陈素选择了一家单位,在走过场的面试后就正式上班了,陈素是喜悦的,也同时没有犯当时才考上大学时兴奋的轻浮的旧习,就是再不喑世故,陈素也清楚那样的单位就是小职员也是本科学历的,他就是新人,能进入此门槛就是陈素最大的满足了。
七月正式回京发展的刘镇东邀他们聚会,高远也在职读研了,这关系到他自己升职的问题 。
他们聚在王峻那,他们轮流看着那几份文函,他们对陈素选择的单位很吃惊,“这是其中…………这确实是隶属是国家的一个部门,但,但是这也是最清水的了,光听名字就听出是清水衙门,”高远点着那一叠文函真的好可惜,有的职位只要细心经营花上十年二十年会有很光明的政治未来的。
王峻道:“这是陈素自己选择的工作,我没参与。”
“真的是他自己决定的?!”刘镇东看着王峻有一脸的怀疑,王峻冷冷的挖了他一眼,刘镇东心虚的转开目光,但也是可以明白陈素这样认死理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长袖善舞的,眼光老道的社会人士和陈素接近不出三个月就会把陈素外在的假象看的一清二楚的,做人,陈素太不喑世故,陈素天生的沉默寡言懵住了和他一起学习四年的同学,但是进入社会是无法不开口不交际的,无疑的,这样纯学术性的部门确实是陈素最好的选择。
“他是怎么选的?”高远也是很想不通的,在怎么想陈素也是选择的最不应该选择的一家:“他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王峻连想都不想去想的表情让他们更为好奇,看出有内情,刘镇东催促着王峻一定要讲讲。
“第一标准是‘国’字头,第二标准是大门,第三标准是制服。”
“什么?这是什么意思?”没人听得懂王峻讲的是什么意思,刘镇东和高远互视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迷糊,这是什么意思?
王峻没好气的说:“只要是‘国’字头的他就看不到别的单位了,经过他上门考察,他选择的这个单位的大门是最气派最庄严的了,最后一听说还要穿制服的,他就没考虑别的单位了。
“他就是这样选择工作单位的?”
“是!”王峻不想去回忆了,陈素自己乐着呢,拿回制服巴着就不肯脱下来,以至于在领到工作的第一个月工资后,意气风发的陈素很爽快地抽了一张粉红粉红的百元大抄给王峻当零花钱用。
第 48 章
虽然才上班一个月,但陈素已经是小组长了,这还是陈素有生以来第一次当干部,在当前政治很严峻的时刻,陈素的加班必不可少。
等到陈素回来也是九点了,他们顺便看了中央电视新闻发布的“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他们也很奇怪陈素是怎么会想到这样的论文题材的,如果是他们,他们根本不会去理睬这种神神鬼鬼的事情,对于他们的疑惑,王峻不置一词。当时他也是很奇怪的,陈素不是好热闹的人,更不问闲事,怎么就想到了这样的题材?陈素的回答让王峻发僵,陈素直接就讲,“我姆妈小时候就讲过,人不去做好事根本就不可能上天,这虽然是有迷信色彩,但是也不是假话呀。而他们吹牛也吹得太过分了!”算了,还是不要拿出来讲了。
陈素一身的贴身的制服让陈素很精神,陈素和今天也穿着制服的高远握手,很有一点我们是一伙的味道看得别人牙痒痒的。听说了高远今年准备考研,陈素立即扭头:“王峻,我也考研!”
给陈素端熬的莲子粥的王峻脸拉的老长,陈素对高远不是普通的信任,陈素以貌看人的实情可别在工作中被别人知道的好。
看着陈素和王峻手指上各套着的一样银白色的普通的指环,他们没有调笑,刻意的没有去注意,陈素的工作环境会给他们有更大的考验,他们无声祝福着。
天不早了,陈素和王峻送他们出了小区。
看着陈素和王峻回去了,刘镇东开玩笑的道:“以后我不和你一起来了,你肯定被王峻列入不欢迎黑名单了。”
看着他们携手的远远的背影,高远淡淡道:“王峻和陈素会幸福吧。”
“事在人为,”刘镇东看他道:“说起来,你还是他们的媒人呢。”
久久收回目光的高远道:“王峻辜负了陈素我会杀了他的。”
刘镇东扭开头不看高远认真黑亮的眼睛,舒展着四肢看着天空:“今天有月亮呢,看看月亮旁边的那个星星叫什么名字来着?”
回来收拾了洗漱要睡了。
王峻无所谓他们的关系是否被什么人知道,没有同进同出,只是因为王峻和陈素个性好静不好张扬,再有就是,有陈素在身边王峻根本无心做事的缘故,王峻自己父母的名存实亡的婚姻让王峻从来也没有所在意婚姻的名份什么的,但是陈素的工作单位的特殊性确实是让王峻觉到了一定的危机,无疑的,陈素的工作单位会成为他们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纠葛点,群体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接触和人际交往,王峻定做了这一对白金对戒,从陈素第一天上班起就戴在两人的无名指上。
无声的夜晚,在情欲渲染下,陈素举着右手望那灯光照耀着的银白色的指环,王峻握住陈素的手指,十指交扣两只银色指环在灯光下异常的闪耀,对视中,接近的唇从轻诼到深深地交融,他们面前不是好走的路,王峻知道!陈素清楚!但两个人相依相偎就一定会走到终点,法律的婚姻离他们如此遥远,是有生之年不可更改的事实,但他们信自己!信心心相印!!
陈素要比别人要花上双倍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不肯落人之后是陈素的倔强,时间快速在飞,澳门的回归和喜迎千禧的热潮把那场政治闹剧冲淡了不少,短暂的假期是没有时间回家,此时陈素也无法放下王峻一个人度过春节,去年的事情历历在目。
每月收到陈素汇来的上千元工资的母亲在电话里不停的叮嘱着要保重身体。
本世纪第一个年头一上班就开始了为下一年度的重要的人口普查要做的很多的统计工作,生活的娱乐就是奥运中杰出的表现使全民的振奋!全民的人口普查使国之根本,宣传不懈,难得的假期也很难得的睡上一回懒觉。
工作中的陈素是敬业和开心的,就像是一台庞大的机器中的小小的螺丝钉,陈素喜欢自己有被需要的感觉,
又是一年,还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兴奋中无法平息,首先看到内部传染的新闻,看到华厦而倾灰飞烟灭的那一瞬间,陈素体会着家乡老人讲的一句老话,狗急跳墙,兔子被逼急了也会咬人的。
对外国大国的事情,陈素一向不敏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