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儿谋-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悔改,还包庇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收受贿赂,阻碍执法。这样的人,怎么配做一国的太子?”宁意安自然不会苟同他的观点,说出来的话执地有声,一丝也不含糊。
  慕容恪的心却凉了:“你的语气和态度,和李泰是何等的相似?”
  宁意安愣了愣:“难道不是事实吗?”
  “是事实没有错。”慕容恪分辩道:“可是,你我都没有资格去做那个将他拉下马来的人,谁让他生下来就比别人好命,就是太子?”
  “不,你这样的想法不对。”宁意安有些心灰意冷:“你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罢了,你帮助太子在此地私下囤兵,可知道一旦被人知道,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慕容恪并不害怕,今日是被宁意安撞破了,就算她将此事到处宣扬,他一样不怕。但是他却害怕她不会理解自己,因为这件事情,两个人从此就会疏远了,他好不容易才争取回来的爱情,又将要离他而去了。
  “采意,你说的都对,我是有这样的野心,可是,你既然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世,就应当知道我身上背负着多少沉重的仇恨,此仇不报,这一生我都将不得安宁。”慕容恪的语气放得轻缓,带着淡淡的忧伤:“我不想成为你的敌人,所以,请你离开李泰,离开这场纷争好不好,我向你保证,一旦我成事,必定会放下一切,陪着你,好好地待你,你想去哪里,想过怎样的生活,我都会随着你去,好不好?”
  他几乎是充满了恳求地说完了这些话,宁意安的心里痛着,她理解他身上的仇恨,仇恨会是这世界上最疯狂的火焰,将一切都吞噬干净,包括人生、理想、爱情与未来。
  热烫的眼泪终于流下宁意安早已经觉得酸涨的眼眶,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也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慕容恪一步一步地滑向复伊的深渊里去,那条路太艰险,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可是,自己呢,何尝不是在走一条随时也会粉身碎骨的路?每个人只能有一种选择,可是,她宁意安却不能放下自己的执念,去追随他,而任由这个世界天翻地覆,任由战火蔓延、生灵涂炭。
  “你――真的不肯放弃?”宁意安流着泪:“你要知道,因为你的仇恨,不单单是大楚,还有你的国家,夷戎的人民也会因此而死伤无数,你真的忍心?”
  慕容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顾不得那么多了,我已经十几年没有踏上夷戎的土地了,我曾经告诉过自己,若是回去,便要轰轰烈烈地回去,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付出血的代价。”
  宁意安无言以对,他是个被刻骨铭心的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怎样劝说都是用的,她只好轻轻地道:“我只是希望那些无辜的人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大楚,也需要一个明君来主掌它的未来。”
  慕容恪紧紧地握住拳头,心中沮丧不已。她表达得已经很明显了,那样信任李泰,将他推到了一个明君的位置上去,而自己呢?在她的心里,应该只是个卑鄙无耻,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苍生的坏人吧?是的,他做不到她那样的伟大。
  “我知道了你的秘密,也不会认同你的做法,你预备拿我怎么办?”宁意安的语气轻松,用她那一双清亮的眼儿看着慕容恪。
  慕容恪的手微微地松开了:“你回去吧!”
  只是简单的四个字,他说完之后,便起身离开了。宁意安跟在他身后走了出去,发现营房外面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他的背影缓缓地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
  宁意安想了想,自己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便顺着来时的路,回去了。
  回到家,宁意安思来想去,觉得十分的不安,太子屯兵,想必是会有下一步的计划,皇帝又在病中,倘若太子此时兴兵造反,那么大楚国势力会发生一场浩劫,可是,又有谁能够阻止这一切呢?
  思来想去,宁意安决定将这件事情告诉李泰,毕竟,在她的心里,李泰才是大楚未来最适合的君主,如果他能够提前知晓此事,并且暗中加以防范的话,就算是太子将来有什么异动,李泰也可以有所准备。
  何况,以现在的实力来说,也只有李泰可以与太子抗衡,如果有了自己相助,胜算也比较大。
  下了决心,宁意安连忙开纸磨墨,给李泰写了一封信,信中将此事说明了一番,希望他能够加以防范。信写好之好,她小心地装在信封里,叫来烟雨,请她务必要去将此信送到李泰手中,看着他亲自拆阅。
  烟雨当即便去李泰府中了,宁意安奔波了一夜,有些疲倦,便早早地去睡了。
  夜色降临,李泰刚刚用过晚饭,便听到下人来报说淮安郡主的贴身丫鬟送来了书信,让他当面拆阅。
  李泰连忙将烟雨请了进来,看完她带来的书信,确定这是宁意安的亲笔无疑,凝着眉:“你今天是陪你家小姐一起去的吗?”
  “是的。”烟雨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她知道宁意安十分信任李泰,什么事都会同他说,所以自己也不会隐瞒:“只不过,到了目的地时,是小姐一个人进去的,奴婢并没有跟进去,只是守在外面。回来之后,我家小姐的心情就十分不好了。”
  李泰点了点头,将信原样折好,放进衣袖里:“好了,烟雨,你先回去吧,就说我已经知道了,请她放心,一切都由我来处理。”
  烟雨连忙施了一礼,便出去了。
  青宴一直站在李泰旁,看到主人读了那封信的表情后,不由地上前问道:“主人,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李泰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可是,却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好事――”
  青宴没有听明白,却也不敢继续追问下去,只听到李泰吩咐道:“青宴,跟我去一趟左相府,我要见一见孟天柏。”
  孟府,已经年过花甲的孟天柏在家里正发着脾气,连案几上的那对古董花瓶都砸碎在了地上,而孟之沛垂着手站立一旁,大气也不敢吭一声,一脸小媳妇逆来顺受的模样。
  孟天柏一见儿子这个样子便气不打一处来,至从太子极力搓合自己儿子和长安公主的婚事以来,他的气一直都没有顺过。那个长安公主,仗着皇帝皇后的宠爱,目中无人,完全都没有将他的儿子孟之沛看在眼里。前不久,她将孟之沛骗去宫中,用迷药迷倒了,醒来时,人却被扒光了扔在青楼里,还是他这个做左相的爹亲自前去领的人。这件事情,他虽然气愤,但都看在对方是公主的份上,勉强忍耐了,可是,从此以后,长安公主却更加地变本加厉起来,对孟之沛,更加是言语无状,完全都没有把他当成是自己未来的夫君看待过。他好歹也是朝廷的一品大员,从先帝时便是肱骨之臣,如今皇帝病重,无心理会这样的小事,倒让他的儿子受尽这样的委屈。
作者有话要说:  

  ☆、102

  今日才刚刚回来,又听到孟之沛说起长安公主是如何的待他无礼,孟天柏气愤不过,当场便砸了花瓶,说是要择日去向皇帝请罪,退了这门亲事。
  他一生忠烈,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受这样的委屈,现在还未娶进门便已经如此做派,若真是成了他的儿媳,那孟府上下,只怕是永无宁日了。
  李泰一进门,看到的便是这样的一副光景,孟天柏见他突然造访,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来,想出言解释,可是,又无从说起,不由地深深叹了口气。
  李泰对孟之沛和长安公主的事情早有耳闻,尤其是今日孟之沛向公主提及婚事,反倒是遭受了好一番羞辱,朝中都纷纷传扬开了。
  “孟伯父,您还在为之沛和公主的婚事烦恼吗?”李泰心明眼亮,开口问道。
  孟天柏见他问起,实在是没脸回答,只好又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的样子。
  李泰看着一地的碎瓷,微微地笑道:“其实以之沛的身份地位何必受这样的委屈,您是朝中一品大员,之沛又是您的独子,为什么要娶一个身娇肉贵,脾气又不好的公主回来伺候?大可以在满朝公卿家里挑选一位温和婉约的千金,在府中相夫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您也好安享天伦之乐,岂不是很好?”
  这番话说中了孟天柏心事,他无奈地摇头:“这件事当初就是太子一力促成的,老夫也没有多想,毕竟是皇上金口赐的婚,我们做臣子的哪里敢推辞?若是知道会弄成今天的局面,我宁可让皇上怪罪,也断然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那倒也是,长安公主自从一场大病醒来之后就性情大变,这样的事情您哪里会知晓呢?”李泰殷勤地道:“这件事情,我可以代孟伯父在父皇面前游说一番,他们在一起并不合适,想必父皇也是能够理解的。”
  孟天柏眼睛一亮,心里压着的那块大石头顿时轻松了不少:“那如此一来,就要多谢四皇子替犬子多多费心了。”
  “我虚长之沛几岁,这样的事情,自然当尽力的。”李泰话锋一转,似乎有些感概地道:“只是我皇兄做事,的确是有失稳妥的,一时兴起,却不知道会误了人家一生呢!”
  “可不是吗!”说到太子,孟天柏便一肚子气:“他哪里有一国储君的样子?成日里只知道吃喝嫖赌,不仅不关心朝政之事,倒是与底下的官吏勾结在一起,坏了朝里的风气。”
  李泰别有意味地笑了笑:“孟伯父,您若是这样认为,那可是大错特错了呢!我可听说,父皇病重之后,太子竟然私下屯兵,只怕表面上生活糜烂,可是,心里却另有盘算呢!”
  “私自囤兵?”孟天柏白眉倒竖,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他竟然敢有这样大的胆子,想要起兵造反?”
  李泰见他动了怒,连忙上前去扶他坐下,假意劝道:“或者,太子是另有打算,也不见得就一定是要兴兵造反。”
  “不是想造反他私自招兵做什么?”孟天柏眼睛一瞪:“四皇子,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确切吗?”
  “千真万确。”李泰连忙保证说:“我知道军队藏在哪里。”
  孟天柏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老臣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向皇帝检举,如果是真的,那么太子便是犯上作乱之罪,我大楚国千百年的基业岂能毁在这样的人手里,他根本不配做太子。”
  李泰低着眉,没有答话,总之,他来这一趟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三日之后,朝上传来消息,说是太子趁皇帝病中,暗地里招兵买马,被左相检举,皇帝大怒,立即派人去查,可是,当左相带人找到那片驻扎地的时候,早已经人去楼空,只是仍然留下了军队驻扎过的痕迹,看样子,至少有几万之众。尽管没有拿到实质性的证据,可是,仅仅是这些,已经让皇帝对太子彻底地失去了信任,正在此时,李泰查处的江浙一带的贪吏之中,十之八九都与太子有所勾连,这一查,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太子,让他百口莫辩。皇帝对他失望透顶,当下便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这件事,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人都不会想到,地位稳固的李煦安,竟然会有朝一日,突然被废了。皇后也为此事跑到皇帝病榻前哭闹了许久,都不曾让皇帝改变心意,倒是身上的病,越发地沉重了,整日里咳个不停。
  宁意安得知了这一消息,十分的震惊,她没有想到,自己对李泰善意的提醒,竟然会成为他利用自己扳倒太子的好机会。而慕容恪,显然也不信任自己,竟然在她走后,便立即撤兵,让前去勘察的人扑了个空。他们人人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倒是自己,在这场争斗中变成了一个傻子,任人利用,被人防备。
  虽然最后如她所愿,太子被废了,可是,她却并没有打算将慕容恪牵连进来。她想,如果慕容恪没有及时地将军队撤走,被抓了个现行,那么,现在等侍他的,一定是身首异处的惨境,那么,便是她害死了慕容恪,一想到这里,宁意安的心里就一阵后怕。
  这一日,宁意安才刚刚出门,便在玄武大街上看到了即将进宫去的李泰。
  他身着暗红色的蟒袍,外面裹着一层黑钱色的纱,胸前绣着暗色的麒麟,低调却又显出几分凶悍,他宽浓的眉毛,一双丹凤眼却是精光四射,满含着威仪,正骑在一头枣红色的马上,看上去英姿勃发的样子。远远的看见身穿素袄的宁意安带着小丫鬟烟雨,便下了马来,将手里的缰绳递给了身后的青宴,向宁意安大步地走去。
  宁意安心中虽然对他有着怨,可是还是压抑着不快上前去给李泰见了礼,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怎么了?”李泰发现了她的不对劲儿,平常的她性子活泼,话并不会像今天这样的少。
  宁意安也不客气,见他发了问,便径直地指责道:“四爷,我告诉你太子囤兵的事情并不是想让你用这个来对付他,只是希望能够提醒你,加以警惕,可是为什么你立即便跑去向皇帝揭发此事。”
  李泰见她一脸的气愤,不由地皱眉:“你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才会告诉我,数万众的军队,如果太子起事,我要如何阻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将此事了结了,只是可惜,没有想到太子竟然如此警醒,立即就将那批人马转移走了,没有了关键的证据,始终无法根除太子的势力。”
  他的话里行间,没有丝毫的愧疚、怜悯之意,宁意安看着李泰,仿佛自己重新认识了他一般:“太子可是你的亲哥哥,难道四爷就没有想过给他留几分情面吗?如果查实了此事,可就是脑袋搬家的罪名啊。”
  李泰瞅着她,她小脸上流露出来鄙夷与痛心让他的心里十分的不痛快,真不明白这个小女人的脑袋里装的都是什么,这个时候还来和他谈什么血脉亲情。李泰一脸的不高兴,冷下脸道:“你和我不是同样的人吗?当年,你的家人不也一样害得你摔落悬崖,怎么现在却跑来大谈什么亲情,宁采意,你不信亲情,我也不信,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如果我有你这样的怜悯之心,我早已经死过千百次了。有机会,我为什么不借此机会除去太子,难道让他继续挡着我的路吗?你说你会支持我,这便是你的支持?”
  他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宁意安轻轻叹了一口气,李泰或者并没有做错什么,自己又有什么权利去苛责他呢?
  “我是在想,最近皇上的身子不太好,因为太子的事情,病情越发地严重了,无论如何,他是个明君,也是你的父亲,这个时候,就不要让他太难过了吧!”宁意安小声地说道:“四爷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那采意就先去铺子里了,刚才采意对四爷无礼,还请您能够原谅采意。”
  见她说了软话,李泰的心顿时便如水一样的柔,他微微地笑着,上前去替她正了正披风上的结,柔声地道:“你能理解我便好,父皇的事情,我的确有失考虑,心里也觉得不安,宫里的御医替他看了这么久的病也不见好,我便想着从北方请了一位神医来替他看看,这便要带去宫里呢!”
  宁意安看了看李泰的身后,果然看到青宴的旁边站着一位背药箱的大夫,年纪很大了,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裳,宁意安有些安慰,无论皇帝的病会不会好转,多一个大夫总是多一分希望的。
  她冲着李泰点头示意,带着烟雨便往铺子里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103

  按照平时的习惯,宁意安都是先到慈善银庄里去,和丰万里商讨一些简单的日程,再巡视其它的店铺,随着生意的日益壮大,她已经不需要任何事情都靠自己亲力亲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