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妒(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骄妒(系统)-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话说回来,先帝极少打理朝政,怕是对这些跟着自己辛辛苦苦处理政事的老臣,也没有多少看重。就算知道了这件事,也未必会替他们不平。 

    反正经此一事,所有人都看清了皇帝的手段,一部分人也终于安生下来。 

    至少皇帝还没动手,且先再看看行事。 

    朱祐樘没有趁着这个机会一网打尽,而是见好就收,继续如常处理政事。不过,他找了个借口,将原本礼部的官员罚的罚,降的降,又将自己东宫时的詹事刘健调入礼部,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同时入内阁参赞机要事务。 

    于是所有人都明白了。 

    哦,说白了还是为了皇后那件事。你看,最后处理掉的万安和礼部,都是因为参与了这件事。现在礼部大换血,也就代表着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了。 

    其他大臣放下心来,而朱祐樘在内阁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心腹,至于选秀的事情,更是没有人再提出,皆大欢喜。 

    但是朱祐樘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后宫只有皇后一个人,一年两年也许没人说什么,但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呢? 

    到时候肯定还是会有大臣上折子,让自己为皇嗣计,也要多多挑选淑女入宫。这还要看焰儿那边的情形如何,假如她能诞下皇子,自然压力大减。但如果不能,则朝臣很可能联起手来,施加压力。 

    但朱祐樘并不打算妥协。 

    就算无子又如何呢?纵观历史,也不是没有无子的君王,并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因为皇帝生不出儿子。反而生的儿子太多了,倒是会造成纷争,最后掀起内乱。 

    朱祐樘只是那么随口一说,却没想到,几乎一语成谶。 

    从弘治元年到弘治四年,九焰一直未能有孕。一开始的时候,因为两个人都还年轻,即便是朱祐樘自己,也不希望九焰太早有身孕,所以并未在意过。 

    朝臣们也因为朱祐樘之前的雷霆手段,有所顾忌,打算再观望一番。所以最开始的两年,都过得还算是平静。 

    但到了弘治三年,九焰迟迟未能有孕,别说是宫里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有所不满,便是朝臣们,也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皇帝总是要有继承人的。即便是宪宗皇帝如此宠爱万贵妃,不是一样生下了今上,还有他的那一溜兄弟姐妹? 

    这并不单单是皇帝的私事,更是国事。因为天子无嗣,储位空虚,就会导致宗室和朝堂人心不稳。 

    毕竟大家都会想,万一皇帝真的没儿子怎么办?那肯定是,要么传位给自己的兄弟,要么过继一个侄儿来继承。 

    传给谁,或是过继谁?与皇帝关系亲近些的宗室,免不了会蠢蠢欲动,而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富贵荣华,也会挑选看好的人下注,然后全力帮助对方登顶。 

    再这样的情况下,朝堂内部肯定会纷争不断,所有人都无心政事,对于大明来说,是祸非福。 

    就算现在言语殷殷,劝说朱祐樘纳妃延嗣的这些人,也不敢说当朱祐樘确定没有子嗣的时候,自己会不会生出其他心思来。 

    于是事情愈演愈烈,几乎朝堂上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这一处。 

    不过事实上,皇帝今年才十八岁,还十分年轻,所以朝臣们倒是没有别的心思,他们之所以如此坚持,只是想看看,重压之下,皇帝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意思,还是略作妥协? 

    由此来决定他们对皇帝的态度,是像先辈们那样,不停的试探,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扩大手中的权力,还是谨守如今的成例,老实当差办事。 

    因为上书的大臣非止一个两个,所以朱祐樘如今当然也不能够继续装作看不见,于是特意挑了一个大朝会的日子,让众臣商议此事。 

    礼科右给事韩鼎道,“启奏陛下,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而本朝亦有二妃之制,以此广衍皇嗣,为储位计,乃国之根本,陛下不可不查。” 

    朱祐樘含笑道,“卿言之有理,然而朕春秋正盛,自以为此事也不必立即进行。诸卿以为然否?” 

    这一句话道尽了他的态度:虚心认错,死不悔改。



第105章 有妊
    朝臣们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父母丧,服孝二十七个月,到弘治三年三月,朱祐樘也就除服了。大臣们很清楚,既然朱祐樘的态度是并不想纳新人,之前孝期就是最好的借口。

    毕竟身为臣子,如果孝期内一味逼迫皇帝纳妃,感觉就好像逼着皇帝不孝一般。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这个借口如果抬出来,谁也不能够反驳。

    所以他们在知道了朱祐樘的意思之后,便没有再提过这件事。反正提不提,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不过如今,这个现成的理由,却是过期了。

    所以朱祐樘索性搬出了另一个——他还年轻。还不到二十岁,可以说是年轻得过分了,就算皇帝的寿命都不长,但至少还有二三十年好活,这个事情,的确是还不急。

    “陛下,此言不妥。”吏部一位名叫丁巘的官员站出来道,“正因陛下春秋鼎盛,于此之时,孕育皇嗣,方为我朝之福。”

    他虽然没有说出具体的理由,但是大家都知道,随着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精力不济,则诞育出来的子嗣,也往往身体不强,难以存活。

    更何况,如果真的等到年纪大了才诞育皇子,到时候万一有个什么意外,而皇子还未长成,遂成主少国疑之势,也往往为人君所不取。

    这也正是为什么皇帝过了三十岁之后,往往大臣便会极言上谏,催促皇帝广纳嫔妃诞育皇嗣,而皇帝自己也会开始着急的缘故。

    虽然全天下都对皇帝口称万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皇帝是不可能活到一万岁的。

    皇家的寿命相较于普通人来说,则更短。很多皇帝都是三四十岁,便英年早逝。譬如先帝宪宗,享年便只得四十一岁。

    假设朱祐樘跟他一样,那么他三十岁才有儿子,等他四十一岁的时候,孩子才刚刚十一岁,哪有能力承担起整个国家呢?

    所以说为了江山社稷稳定传承,皇帝们都将生孩子这件事看得非常重,而且也非常积极。

    相较之下,朱祐樘迟迟不愿意纳妃,这一点反而令人疑惑。

    不过大明朝的皇帝都十分任性,也并不只是朱祐樘一人。

    大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后妃皆只能从小户之家选入,一代一代小家碧玉的女子在这紫禁城中经营,渐渐造成了大明朝的皇室并不像贵族之家,反而颇类平民。

    虽然没有豪门大族那么多的纷争,但是与此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皇帝们都会变得更加任性自我,随心所欲。

    听到丁巘的话,朱祐樘终于神色微动,“丁卿所言极是,朕也时常引以为戒,近来更是不敢懈怠。只是皇后受孕,也需要时间。诸卿还需耐心等待。”

    我不是不想要孩子我,我每天晚上都很努力,可是皇后怀不上,有什么办法呢?你们就再等等吧!

    这么硬生生歪曲朝臣的意思,朱祐樘脸上还一副笑意,弄得丁巘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时候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看出火候差不多了,便主动站出来道,“储嗣之事,自然是国之大本。但正因如此,方需要谨慎从事。毕竟中宫嫡出,方为名正言顺。”

    这话的意思就是,只要皇后能生得出来,那么就算年纪小,中宫嫡出,也一定能够继位。那么广选嫔妃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反正皇帝还年轻,不如再等等。

    朱祐樘还是太子的时候,谢迁就是东宫左庶子,后来升任谕德,算是朱祐樘的老师,对他的心思和性格,也最为了解。

    此言一出,朱祐樘果然立刻和缓了脸色,“谢卿所言极是,此事容后再议。”

    听到谢迁开口,其他人纵然还有话要说,但也都暂时偃旗息鼓了。

    毕竟,如今同三年前相比,又有不同。这三年间,刘珝和刘吉相继告老,如今内阁中的徐潯⒘踅 ⒗疃羧耍际侵斓v樘的亲信。

    皇帝在朝中的权柄早已大大增加,这三人不开口,其他人便是有什么想法,也得先按捺住。

    好在皇帝虽然最终也没答应这个提议,但也并没有否定,只是一味的推迟罢了。但总有推无可推的时候。

    下了朝,朱祐樘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过了今日,想必这些人又能够消停一段时间。

    走到乾清宫前,朱祐樘已经调整好了脸色,然后才迈步入内。焰儿的感觉十分敏锐,一点点问题,都会被她察觉到。他并不希望九焰为这等小事烦心,所以都尽量瞒着。

    可惜的是,奏折是瞒不住的。不过,过了今日,应该不会有人再上折子了。

    然而才一进门,朱祐樘脸上的表情就变了。因为他居然在这里看到了太医院的人。这些帮助太医提药箱拿东西的小太监,自然是不能进入内室的,只能在外等待。

    “这是怎么了?可是皇后病了?”朱祐樘连忙加快脚步,并且朝一旁等候的宫人询问。

    “回皇上的话,今日一早,皇上去上朝之后,娘娘便觉得有些头晕,因此刘姑姑请了太医前来诊治。”那宫女连忙回答道。

    朱祐樘点点头,疾步走入内室,便见一个老太医正在给九焰诊脉,脸上的表情颇为凝重。

    他原本急切的脚步不由停了下来,生怕惊扰了里头的人。毕竟诊脉时,是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的。

    片刻之后,那老太医放开手,捋着胡须笑道,“恭喜娘娘,贺喜娘娘,此乃喜脉!”

    “喜脉?!”不等九焰反应过来,朱祐樘已经大步走过去,站在她身侧,问那太医,“可确实?”

    “回皇上,臣诊断了两次,当不会有错。”那太医道。

    朱祐樘原本僵硬着一张脸,听了这话,才慢慢的缓过来。他伸手揉了揉脸,喜上眉梢,忍不住哈哈大笑,“竟是喜脉!来人,赏!今日大喜,满宫上下人人有赏!”

    朱祐樘平日里算是极为节俭的皇帝,高兴到人人有赏,可见他心里当真是喜欢到不知怎么办了。

    九焰本来因为听到这个消息,满心怪异,这会儿见他这样子,反倒觉得好笑,一颗心也慢慢落了下来,示意刘姑姑将那太医请出去,才打趣道,“阿佑你这可是为难我了,这几年一直在节省宫中用度,好容易有些成效,你一高兴,又都赏出去了。”

    朱祐樘原本高兴得几乎团团转,听到九焰的话,才稍稍回过神来,不过脸上的喜色仍旧是遮也遮不住。

    这三年来,虽然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甚至对外的时候,关于子嗣这个问题,几乎不会提及,在大臣提起的时候,也是一副“我不着急”的姿态,但实际上,他心里并不是真的不急的。

    但是九焰怀不上,他又能如何?只能等着。

    而今在自己毫无预兆的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个好消息,怎么不让他高兴?

    哈哈,若是今日朝堂上发难的那群人知道了这个消息,估计想要吐血。好容易等到出了孝期,他们可是一点儿时间都不曾耽搁,立刻就开始提这件事了。却没想到,转瞬之间,便被九焰打了脸。

    “焰儿,你可真是我的福星。”朱祐樘在九焰身边坐下,目光灼灼的看着她,看样子是想伸手抱抱她,不过顾忌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便不免有些束手束脚,踟蹰不前。

    九焰见他这个样子,便觉得好笑。这孩子也不是一天就有的,之前不知道消息,倒没见他有什么顾虑,这会儿反而不敢伸手了。

    “我看这孩子才是阿佑你的福星。”九焰道,“不然你也不会听到消息,就那么高兴了。”

    虽然朱祐樘在她面前,一向不怎么掩饰自己,但是这般喜形于色的时候,却也极为少见。除了新婚那会儿之外,这是第二次,可见多么难得。

    朱祐樘喜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听了她的话,也只是一脸笑意的看着她。

    其实朱祐樘之所以那么高兴,还有一层不能说出口的意思:虽然成婚三年,但他时常觉得,他跟九焰之间的关系,一直在原地停步不前,并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跟婚前相比,也是如此。

    但朱祐樘不能够满足于仅是如此。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花费那么大的心思让九焰嫁给自己,现在有找尽借口就是不愿意纳妃了。

    可是九焰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却不知道。

    而今有了孩子,也许正是一个突破口。

    其实朱祐樘这个想法,也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对九焰来说,在今日之前,她虽然与朱祐樘朝夕相处,但依旧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在生活的,并没有真的投入心力。

    认真说起来,这十多年来,她一直都是这么生活的。看似很努力,其实根本没用上几分心思。就是对朱祐樘,也不过是多看顾些,能够被他影响情绪罢了。

    所以骤然知道自己怀孕了,那种整个人忽然被从空中拉到了地上的感觉,让九焰几乎反应不过来。

    太不真实了。

    她怎么就有孕了呢?

    身为一个修道者,九焰可从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第106章 黄鹂
    这三年来,朱祐樘逐渐加强对皇宫的控制,在手握东厂和锦衣卫的情况下,也算是有些成效。

    不过这一次,他完全没有封锁,任由这个消息散步出去。

    于是不到天黑,满京城的人都知道,皇后娘娘有孕了!

    对于那些真心支持朱祐樘,完全站在他这一边,希望他能有子嗣的官员来说,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原本今日听了朱祐樘的话,还以为短时间内没什么希望了,却没想到,皇后就在这关头怀上了!

    再想想今天在朝上发作的那些人,真是牙都要笑掉了。

    说实话,敢在这种时候开口说这件事的,就没有一个是真心为了朱祐樘,还是试探和挑刺居多,现在等于是打了他们几个耳光啊。

    于是不知道多少大臣,连夜写了恭贺的奏折呈上去。

    天降大喜,他们恭贺一番,也是应该的嘛!

    宫里宫外一片和乐融融,唯有九焰感觉自己跟这气氛简直格格不入。

    肚子里多了一个孩子,原本她其实是没有多大感觉的。毕竟现在才几个月,那孩子都还未成型呢。

    但是朱祐樘的想法却与她完全不同。知道九焰有孕之后,便立刻交代乾清宫上下,一定要处处小心谨慎,免得她磕了碰了伤了,否则一律严惩!

    皇帝金口玉言,自然没人敢懈怠。于是一瞬之间,九焰感觉自己在别人眼里像是成了个瓷娃娃,碰一下就要碎,说话声音大些都会坏的那一种。

    任谁也不会觉得这种待遇很好受,何况九焰又是个喜欢自在的性子,下床走两步都有人跟在后头,比之监狱里的犯人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