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十四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十四福晋-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觉得玩闹乃小孩子的天性,也就任他张扬顽皮。弘历与弘春皆在宫里读书,弘历还亲自教弘春算术,他们自小因着都在德妃跟前走动,便比其他弘字辈的皇孙要亲厚许多。两人立在天井里说话,嘀嘀咕咕,不知在捣鼓些什么。永和宫因四爷、十四爷人丁旺,圣宠优渥,德妃自己又有权势,故而屋前屋后人头济济,乃后宫最为得意喧闹之处。
  晚宴与往年一样,依旧在乾清宫吃年夜饭,但开席较晚,加上规矩仪礼颇多,实在劳心劳力,故而在下午两三点之时,德妃会先命人煮两锅饺子给众人填填肚子。瓜尔佳氏与富察氏从未在宫里过年,许多规矩都不懂,便有些不知所措,不过她俩教养颇好,都出自名门贵族的正统教育,知道如何审时度势,瞧着长辈们的动作揣摩意思,倒也没什么为难。
  当众人各做各事,欢颜笑语之时,永和门处传来一声传唱:“皇上驾到。”我彼时正把弘明拉在角落里喂饺子吃,这些天因着过年,事事都纵着他,他便见风使舵,得寸进尺,嬷嬷们喂他吃饺子,他硬是不肯张嘴。我心里恼火,但忌讳是在宫里,没好当着众人面训他,又担心呆会闹得太晚叫他饿肚子,便耐着性子亲自喂他。听见通传,我忙放下碗,掏出帕子胡乱给弘明擦了嘴,牵着他往廊下迎驾。
  康熙已是六十几岁的老头,长辫发白,皱纹满面,腿脚倒是有力,在宫街就下了轿,被太监宫女们簇拥着,一路走了过来。我立在德妃身后远远望去,只见康熙双手背在身后,笑容满面,行步的姿态、动作,可真与十四一模一样。说实话,康熙的几个儿子,无论从容貌、姿态、步伐,都是年纪越大越像,再加上年长的几个都开始发福了,长脸变成了圆脸,言谈举止间便更加相像了。定睛一看,康熙身边还跟了一个穿深蓝袍子的少年,举止周正得体,就是有些羸弱,仿佛风一吹,他就要被刮走了。
  我隐约猜到什么,心里掂量了几分,略有不满。
  等他们到了跟前,我忙随德妃等跪下行礼,康熙抬了抬手,笑道:“都免礼。”又伸手扶了德妃一把,笑道:“还是你这儿有年味儿,人多热闹。”他身后的少年上前给德妃请安,道:“赫舍里?和卓见过德主子,德主子万福金安。”德妃不记得此人是谁,因他是康熙带来的,又姓赫舍里氏,便不敢怠慢,忙虚扶笑道:“不必多礼,快起来罢。”
  众人前呼后拥的进了大殿,康熙落了座,朝弘明招了招手,笑道:“小子,过来。”弘明有些惧怕康熙,反往我身后一躲,德妃道:“快过去,皇爷爷叫你呢。”康熙也不生气,随手从盘子里抓了一把西洋糖,道:“皇爷爷这儿有糖吃。”我猜弘明一定暗地里翻了个白眼,他又不是两三岁的小宝宝,几颗糖果可哄不住他。果听他稚气道:“额娘说了,吃多了糖牙齿会坏,我不吃。”康熙怔了怔,可没把身边伺候弘明的几个嬷嬷吓死,连德妃也绷住了脸,生怕康熙不悦。康熙不说话了,屋里所有的声音都遽然止住,安静得不可思议。
  康熙往腰间摸索片刻,随手解下一个荷包,从里头掏出样物件,道:“皇爷爷这儿有个好东西玩,你要不要瞧瞧?”见他面色如常,众人方舒了口气。弘明浑然不觉气氛变化,往前走了两步,探头道:“是什么东西?”
  康熙摇了摇手中物件,道:“你过来瞧瞧就知道了。”
  三世同堂,膝下弄孙,也是人间一大美事。弘明好奇心重,很快就倚在康熙膝盖上拿着放大镜玩,又开心的跑到我面前道:“额娘,你看,只要把东西放在圆镜子下面,就会变大呢。。。你觉得稀奇不稀奇?”
  我两只眼睛一直盯着赫舍里和卓呢,随口敷衍道:“可真稀奇。”
  在大清朝,放大镜乃西洋物件,在市井里极难买到,故而珍贵,弘明以前从未见过,今儿得之,那肯再还回去,便道:“皇爷爷要赏给弘明吗?”康熙嗯了一声,笑道:“这小子倒一点不知畏惧。。。”又道:“好了,皇爷爷赏你了,你拿着玩吧。”
  弘明一蹦三尺,笑得嘴都裂开了,道:“皇爷爷万岁!”
  康熙逗得哈哈一笑,又慢慢将视线从弘明转到阿醒身上,道:“阿醒,怎么不见你说话?”阿醒忙起身,走到康熙面前,道:“阿醒给皇爷爷请安。”她以前也是极得宠的,只是年纪大了,性子稳重许多,也不好总在长辈面前不知所谓,变得更为内敛含蓄。康熙笑道:“有段时间不见你,又长高半个头了。”倏然一转,又意味深长道:“也该嫁人了。”
  阿醒脸颊微红,她的余光扫在赫舍里和卓的身上,手里绞着帕子,并不多嘴。
  康熙朝和卓扬扬手,示意他上前,对阿醒道:“他叫赫舍里和卓,暂时在户部当差,是仁孝皇后的侄孙儿,也是朕的侄孙儿,他没来过永和宫,你领着他四处转转可好?”皇帝开口,谁敢不从?阿醒明白意思,低声道:“是。”康熙笑道:“好孩子。”又道:“和卓,你先留在永和宫,呆会用晚宴时,再一并往乾清宫赴宴便是。”
  和卓的声音清朗干净,抱拳道:“微臣遵旨。”
  虽说在古代,极为看重父母之约媒妁之言。但也有很多时候,父母还是会征求儿女意见的,所以万事不可统一而论。依着阿醒的性子,如果康熙乱点鸳鸯谱,阿醒不乐意嫁,还不给闹个天翻地覆去?不过,这和卓我不喜欢,太瘦了,感觉是个病秧子。
  回家我得跟阿醒说说。
  阿醒朝和卓道:“你跟我来。。。”和卓大大方方,抱拳道:“有劳郡主。”眼见她俩出去,往背影一看,身高体态倒甚为相配,和卓也知照顾人,帮阿醒挑帘子,到了花园里担心阿醒的花盆鞋不好走石子路,便借故只往宫廊平地上走。凡事只要阿醒开口,他都说好。
  眼见一对小儿女出去了,康熙笑道:“早上才收到十四的信,说一切安好,你们尽可放心。前头几场大小战役,他都大获全胜,赢了不少战利品,朕心里高兴。”又朝李德全打了个眼色,李德全退至门外,捧来一匣子乳饼。康熙道:“乃萨尔鲁克的好奶制成,是老十四亲自监工造的,你们都尝尝。”德妃闻之,甚为欢喜,道:“老十四打小孝顺,无论到了哪儿呀,都记挂家里人。”康熙道:“他为国出力,朕甚感欣慰。”说罢,便起身道:“几个蒙古的王爷还在乾清宫候驾,朕先去了。”德妃等忙起身送驾,福身道:“恭送皇上。”
  十四打胜仗,连着子女一起得福,若不然康熙也不会从万事之中抽空管阿醒婚事。
  不叫十四记挂京城,才能让他安心打仗啊!帝心深沉,实难叵测。
  过了午时,有内务府的太监过来宣召众人过去用膳,今年的晚宴由御厨房承办,德妃年纪大了,很多事情没得精神体力去料理,便放开了手,只做监管,具体事儿交由两个掌事在操持,便空闲不少。她领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浩浩荡荡往乾清宫去,颇为得意。
  赫舍里?和卓安静温润,随在阿醒旁侧含笑不语。阿醒到底是女孩子,娇羞不已,又怕别人拿她笑话,遂故意沉着脸,也不与和卓说话,装作平常模样。

  ☆、第二二九章 :明月照人影

  銮仪卫官甩响静鞭,奏乐声起,太监们麻利揭开满桌珍飨,又疾步退下。待众人行了跪拜大礼,康熙落座,宴席间方渐渐起了说笑声。先是佟贵妃、德妃、宜妃、和妃领着后妃们给康熙敬酒,接着是众皇子皇孙福晋公主等敬酒,如此一番繁文缛节之后,才有内务府隶属的教坊司、南府之伶人入殿起舞行乐。
  十四不在,我独自占了一条长桌,盛世歌舞升平,我却思念在西藏大风大雪里行走,时刻都要提防前线战况的十四,不觉数杯酒下肚,脸颊烧得滚烫。
  我酒醉微醺,往厅中环视一圈,皇子们个个成双成对,说笑言谈,连阿醒都有和卓陪着,唯我孤寂一人,仿佛与世隔绝了一般。
  或许是饮了酒,头脑昏涨,只觉乌烟瘴气,连气都喘不过来。我立起身,耳侧有人在问:“你去哪儿?”我瞧也没瞧,随口道:“出去透透气。”我腿脚不稳,打了个趔殂,玟秋连忙扶住,道:“主子,入夜了,外头风大。”我朝她一笑,道:“没事。”又甩开她的手臂,道:“你别跟着。。。”说罢,便从偏门悄然离开。
  宴席琴瑟争鸣,言笑晏晏,并未有人注意我。
  乾清宫不是后宫,四处有侍卫巡视,我走得极慢极慢,沿着宫廊漫无目的乱晃,蓦然见明月照人影,便趴在围栏处眺望。天空晴朗,隐约可见白云缓缓浮动。星子如随手洒开的珍珠,密密麻麻,仿佛触手可摘。我不由伸出手,神明不知飞到了何处,悠悠荡荡,无所归去。心却忽而平静下来,冷风一吹,吹去了大半的酒意。
  毕竟是除夕大宴,我不敢离得太久,稍有精神,便欲折身回去。不想手脚麻了,转得又急,周围又黑,不知绊住什么,斜斜便往一侧倒去。有人急道:“小心!”不等我大叫,身后已被谁稳稳撑住。我受了惊,有些惶然,回头一看,竟是十三。
  十三一身裘袍,身姿瘦弱,并不似十四那般强健。他立在柱子后的阴影里,看不清眉眼,道:“你没事吧?”我忙福了福身,道:“十三爷吉祥。”十三往前走了两步,在灯下蹙眉又重复了一句:“你没事吧?”我笑着摇了摇头,道:“没事,刚才喝了几杯酒,头有些发昏而已。”十三轻轻嗯了一声,沉默片刻,才柔声道:“你且放心,皇阿玛早令人在青海建了行宫,且亲自挑了禁卫军护卫营誓死保护老十四,定可保他生命无忧。”
  我扬声一笑,道:“我不担心,他的命可长得很!”
  十三见我笑了,亦是畅然一笑,低声道:“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我疑惑道:“我以前怎样?”十三越发开怀的模样,朗声笑道:“和以前一样事事都只往好的方面想,好像这世间根本没有为难的事。”又道:“还记得有一年,我牙疼,你说用老虎钳子拔了就会好,连御医都没敢这样想,我忍痛试过,竟果真好了,从此再未疼过,也算永绝后患了。”
  我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了,想着用老虎钳子拔牙该多么的疼啊,不由脸上皱成一团,愧疚道:“我随口胡诌而已,亏你还真信了!哎。。。”十三笑道:“我也是琢磨了很久,实在痛得受不了。那段时日,整宿整宿睡不了觉,脸颊肿得老高,豆腐都嚼不动。。。”
  他说得是真的,连豆腐都没法嚼,可不知怎地,这话突然击中了我的笑点,乐得我抚腰大笑起来,止都止不住。我一想到,平时正儿八经一丝不苟的皇子贝勒被一颗智齿整得啥啥都吃不了,心里就是觉得好笑。又暗暗庆幸十四没长,不然,我可不敢让他用钳子拔牙。
  我俩信步往回走,十三问:“你现在还爱看闲书吗?”我也记不清是从何时开始与十三疏远,总之此刻的感觉,就像回到了过去,说什么都很谈得来。我叹了口气,道:“十四不在家,我闲得吃饭都没劲儿,让小厮太监去外头买书,他们懂什么?尽是一些无趣的粗制乱造的东西,我也是将就着打发时辰罢。”又有些小激动道:“你那儿书多,有没有新出的?我以前看的那些章回闲书,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人写。”
  十三笑道:“我明儿给你送几本如何?”
  我弯眉一笑,道:“当然好啦。”我与他说说笑笑,回到厅中,也没了先前的压抑,便就着一碗燕窝绊了几勺白饭,权当填了肚皮。歌舞毕,康熙又领着众人往外头看了烟花,几近子时方散席。出宫时,赫舍里和卓一直跟在阿醒身边,阿醒不怎么说话,比在吉兰泰跟前要矜持得多。而和卓待我毕恭毕敬,凡事想在前头,连醒酒汤都叫人备好了,用带柄的玻璃瓶装着,把我和阿醒送进马车后,便交予阿醒道:“趁着热喝掉,明儿早上头才不痛。”
  阿醒接过,睨了我一眼,脸上红得烧起来。
  和卓又拍了拍弘明的小脸蛋,郑重道:“你是家里的小男子汉,照顾额娘和姐姐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弘明本来要往我怀里挤的,听和卓这么一说,挺直了小身板,道:“和卓哥哥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和卓笑笑,朝我作了揖,又深深看了阿醒一眼,才放下帘子去了。和卓一走,弘明就往我身上滚,我取笑道:“刚才你答应和卓什么?”弘明果然坐会自己位置,双手放在膝盖,坐得端端正正。
  我不禁一笑,道:“如果你想睡了,额娘可以暂时抱抱你。”
  弘明依赖的看了我一眼,屁股往我身边挪了挪,一副极为忍耐纠结的模样,道:“我答应过和卓哥哥,要照顾额娘和阿醒姐姐。”嗨,这臭小子,平时顽皮得不得了,今儿才认识和卓一天而已,竟然对他言听计从,实在叫人好奇和卓到底使了什么手段儿。我本来瞧着和卓像个病秧子,想要提点阿醒几句,可见过和卓说话办事后,竟无法开口了。
  或许不是和卓的问题,而是我的问题,给女儿挑老公,左右是看谁都不顺眼啊!
  翌日大年初一,早上先往宫里请了安,留用了晚膳,傍晚回府,还未进门,就见十三坐在廊房处喝茶。看着他身边的小太监抱着一堆书,我才猛然想起昨夜和他说过的话,愧疚道:“不好意思,我给忘了你要来。”十三好脾气道:“我知道你要去宫里请安,定要用了晚膳才回,所以赶着时辰来的,并未等多久。”
  我忙请他进屋,让玟秋上茶。
  十三并不坐,在书房里转悠,道:“还记得咱们住在阿哥所时,你常找我借书看。”我笑道:“还总被十四嫌弃,说哎呦你这个书粗俗,哎呦你那个书艳情。。。”十三怔了怔,岔开话题道:“我给你带了几本去年出的,下个月底会出新的,到时我给你送来。”
  我道:“你事儿多,不必亲自过来。”
  十三道:“你知道的,我一向清闲。”又问:“府上怎么冷冷清清的,十四虽然不在,底下该孝敬的还是得孝敬。”我不以为意,道:“不是他们不孝敬,是我免了他们登门拜访,十四不在,有些官位高的,侧福晋应付不了,少不得我要亲自招待,干脆通通不见,倒省得我耳根子清静。”我俩说着话,阿醒在外头探头探脑,我招手道:“进来吧,什么事?”
  阿醒朝十三屈了屈膝,道:“十三叔吉祥。”稍顿才道:“宫里来了太监,皇爷爷问你可有话要带给阿玛。”
  康熙再财大气粗,也不能天天发八百里急件,况且才过完年,底下人也要放假。以往我都会估着日子先写好信,这几日忙忘了,遂顺手取了笔墨,道:“叫他们等等,我一会子就好。”我见十三没有要走的意思,便笑着看他。十三回神,道:“我是不是打搅你了?”我笑道:“不是不是,是我没料到今儿要寄信。”十三嘴边溢出一丝惘然的笑意,道:“那我先走了,免得妨碍你写信。”我道:“咱们改日再聊。”又朝阿醒道:“你帮我送送你十三叔。”
  阿醒哎了一声,伸手替十三扬起帘子。
  我怕外头的太监等得久,下笔便略快些,一快就马虎了,写完后连我自己都看不清写的是什么鬼。写完信,又从头上取下一朵今儿戴过的红梅,夹在书信里,一并交予太监。大过年的,侧福晋被接去弘春府上享福,贝勒府太没年味儿了,我自己都觉冷清得过了头,便叫来阿醒、弘明,道:“我们去外婆家好不好?”
  弘明一蹦三尺,道:“好!”
  阿醒也乐意,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