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一直以来的规矩,就是和一个比较尊重的人谈话时,官职高的就称呼对方的官职,爵位高的称呼爵位。
王铮现在没有吕进的级别高,可吕进却没有爵位,这也是他称呼王铮县伯的原因。
(注:自秦以后,爵位是专为武将的军功设置的,文官都没有爵位。如果哪一个文官也有爵位,则说明那位文官带兵打过仗,立过比较大的军功。也是因此,自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大臣封爵的,武将居多,文官的极品是一品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一类的。武将的极品就是天策上将,只比文官的太师、太傅、太保低半级。爵位亲王。)
“吕相请讲,铮,洗耳恭听。”
王铮这两年来,一直都保持着对吕进足够的尊重,估计这也是他今天敢来县伯府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年纪大,主要是这位老人从没有给他下过绊子。
换句话说,吕进一直都很佩服王铮的本事,他几乎都有点对王铮的盲从,凡是王铮所说的建议或者意见,不管是涉及军事还是其他,吕进不管能不能理解,都是先赞成再说。
就像前些天双方的骂战,吕进一直都是坚定地站在王铮的一边。
“是这,···”吕进捋着胡子犹豫了下,貌似下边的话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
“吕相只管说,吕相待我如子侄,我王铮虽然混了点,但还知道远近,今日必不会让吕相难看,吕相但说就是。”
吕进闻听王铮此言,想想他杀神的凶名,差点感动的就红了眼睛。
嘿!细数满朝文武,能让杀神王铮自称子侄的有几个?他暗地里还敢对皇上和房相自称哥,别的谁他还会看在眼里?
可他今日,居然对老夫自称子侄,唉!惭愧啊惭愧,吾今日前来,竟是为了阻他升迁之事。
“是这,王县伯出征草原这几个月,功劳太大,我也就不一一细说了。老夫今日前来,就是受房相所托,想问问王县伯,你想要什么封赏?”
“哦!是这事儿啊!”王铮看吕进踌躇的神态,还以为是多难办的事儿呢?原来就是这破事儿。
“王县伯也不妨直说,实封五百户的开国侯不知可否?如若王县伯不满意,还可再议。”吕进小心翼翼地看着王铮的脸色说道。
王铮虽然说的挺好,但他是出了名的不好说话,吕进也怕王铮和他翻脸怼他。
“好吧!那我就直说了。我啥都不要,还是现今这样就行,我对现在的职衔和爵位都很满意。”王铮实话实说,他早就是这么想的。
不招人妒是庸才,但是,太招人妒也活不长。王铮深知这个道理。
“王县伯别闹,老夫是说真的,开国侯可好?要不然,实封六百户?”吕进当然不相信王铮的话,他认为王铮说的是反话,王铮是嫌爵位封的太低。
“我也是说真的,我真的不想要封赏,什么都不要。”
吕进自然还是不信,送上门来的封赏都不要,除非傻子才会这么说。王铮不是个傻子,他反而比谁都精明,他肯定还是嫌封赏的太低或是太少。
“王县伯,老夫知道你的灭国之功不应该封赏的这么低。可王县伯也应该清楚,你任职的时间太短功劳却太大,现今你年仅二十六岁,就已经是辅国大将军上柱国开国伯,再封赏就是开国侯了。如果这次按规矩封赏你的话,就应该给你封公。可是以后···唉!算了,王县伯,要不,实封七百户的开国侯?如何?”
“吕相,你别为难了,我是真不想要封赏,啥都不要。”王铮越不想要,对方却一百户一百户挤脓似的给他增加,他也是无奈了。
谈到这里,吕进觉得没谈下去的必要了,给王铮实封七百户的开国侯,已经他所能承诺的极限。
可王铮还是不满意,吕相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怪只怪,对王铮灭国之功的封赏太不公平,导致他现在总是说反话。
于是,又简单寒暄了几句,吕相就提出了告辞。王铮恭恭敬敬地送到了大门口,途中还一再强调,他是真不要封赏,可吕相这位老人家,却是死活不信。
第二天再来的是陈琦,王铮和兵部打的交道最多,相对于吕相来说,他和陈琦更熟悉,当然也更好说话。
“王大将军,是这···”陈琦坐下后茶都没喝一口,开门见山说道。
“老夫今日前来,是受房相所托,询问王大将军对封赏一事的看法。朝廷昨日再议,拟封王大将军为开国侯,实封七百户虚封三百户,不知王大将军觉得如何?”
陈琦说完,就期待地看着王铮的脸色。
他和吕相都是必须重赏派的领军人物,根据大郑的赏罚规则所定,王铮这次的灭国之功,应该封为实封八百户的开国公。
可他俩也都知道,王铮任职的时间太短,但升职升的却太快,这次如果直接就封赏他为开国公。那么,以后他假如再灭了蒙辽怎么封赏?西夏呢?吐蕃呢?真腊呢?别的万一再有点事儿呢?封王都不够,难道还得把皇上的龙椅让给他坐?
所以,为了皇上的宝座安稳计,为王铮不被皇上忌惮不被别人妒忌计,为大郑其他的武将不至于羞惭死计。
这一次,他和吕相,也只能昧着良心劝导王铮,他的爵位可以稍微的升一升,实封最多也是只能一千二百户,最多升到开国侯即可,可不敢升的太多太快,要不然就不好了,很不好。
王铮苦笑,这一次又挤出了三百户的虚封,也就是每个月多拉几车钱粮的事儿。看来,皇上和众位大臣,为了他官职和爵位的封赏,已经是愁白了头发。
勋衔和职位是绝对不想给他升上去的,要不然他一家独大,连个能制衡他的平级武将都没有。
当然,那些靠阴袭得来的,没有实战经验的虚职郡王不算,那些人只会纸上谈兵,各卫镇的领兵将领,都不会服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郡王或者柱国。
要升也是升他的爵位,这一点皇上和房相早就琢磨好了,就是升他的爵位也是一点一点的升,不可能真正按照大郑的赏罚规则封赏他。
要不然,他这一次就该封公,等他灭了建国将近二百年,富源更辽阔,人口将近三千万,兵力更充足,战法战术自成体系的蒙辽,就只能给他封王。
可是异姓王在大郑的历史还还没有过一个。太祖和现在的皇上郑成,对自己的亲兄弟封的还都是不太重要的王,更何况是个外姓?
比如博阳王,他可是太祖一母同袍的亲弟弟,他也曾在太祖开国之初立下过汗马功劳,可他也只是被封赏了个博阳王而已。
要知道,中原民族的历代帝王封赏的王爷都有标准,一个字王爷,并且这个字还曾是某一个国家国号的王爷,才是王爷里第一等的爵位。
比如秦王,秦是秦朝。比如汉王,汉是汉朝,比如前朝的国号梁和陈,这一类王爷的爵位是最高。
稍次的还有齐楚燕韩赵魏,这五个封号的王爷爵位也不低,再次的还有曾经做过国都的大城市,比如长安王,洛阳王等,最次的才是一个小地名博阳王这样的王爷。
太祖立国之初,就吸取了周朝大封数十王爷,让他们带兵戌守全国,后来这些王爷却各自拥兵自重,最后还分裂了周朝的教训,封赏的王爷极少,异姓最多封公,自己的亲弟弟也只不过是个最低档次的王爷,并且所有王爷只能朝堂议事,却都没有一点兵权。
这样的话,不管是任何人,爵位每换一代就降一级,若干年后就是个普通的百姓。
任何人也影响不到朝廷的中央集权,大郑只会有外敌入侵,不会产生内乱,对于大郑的国祚延续,有极大的稳定作用。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坏作用也不是没有。坏作用就是,国策对领军将领的限制太多,导致大郑现在无人可用。
十**个上柱国和柱国,真正能打的也就是五六个边镇的提督。王铮算是个能打的,可对他的制约也从去年就已经开始。
两宋时的国家特别富裕,可军事却是一直羸弱不堪,就是因为为了防止边镇提督的权利太大难以控制,导致像唐朝时的安史之乱那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的大郑酷似北宋,可能也是吸取了前朝大陈的教训,所以国策重文轻武,对武将的限制极多。王铮现在已是深有体会。
因此,朝廷现在对他王铮的封赏才像是挤脓,就是为了控制他以后升的太高无人制衡。
122章 满含深情的话
“陈相,我昨日就已经对吕相说了,我什么封赏都不要,真的不要,我对现在的职衔和爵位已经很···”
“王将军别说气话,老夫是和你商量正事,你就实话实说,倒底想要什么封赏吧?为了你的将来,开国公是不行,最多再给你加几百亩地。”
陈琦没来之前就知道王铮会这么说,他早已猜到,王铮肯定会对开国侯的爵位不满意,他至少也会要个开国公的爵位。因此也早就有了心里准备。
“我是真的啥封赏都不想要,···”王铮都快哭了,他很想赌咒发誓表明自己的心迹,可赌咒发誓他觉得对不起祖先。
即便他是穿越来的,那他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即便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石头也算是他的祖先。
“看你,还说气话。”陈琦因为和王铮较为熟悉,说话也就很随便。此时,他瞪着眼不满地对王铮说道。
“我是真···”
“算了算了,我也不指望你自己说出来了,老夫知道,自己向朝廷要爵位要封赏这件事儿,你也做不出来。我看,我说你听,说到你满意了,你只需点下头,不用说话,就当我没问过你,你也不知道这件儿。大将军,实封八百户的开国侯可好?”
“唉!···”王铮无语了,他低着头叹了口气。
这些老头子,咋就不相信他呢?难道都被他骗怕了?可是凭良心说,他王铮是真没骗过人啊!
“啊!看来是不满意,···”陈琦看着王铮的神色自言自语。“那就九百户的开国侯?”
陈琦也开始一百户一百户的挤。
“我是真···”
“还是不行?那···一千户可好?”陈琦捋着胡子,眼都不眨地看着王铮的神色,生怕一眨眼就把王铮的点头错过去了。
“我真不想···”
“算了,···”陈琦突然一拍桌案,决绝地说道。
“老夫今日就替房相做主一回,王大将军,一口价,一千二百户,谢绝还价,要不然老夫马上就走。”
咋了这是?菜市场买菜呢?还一口价谢绝还价?这老头儿可真逗。
“陈相,不是我不答应,实在是···”王铮苦着脸还没说完,就见陈琦那老头儿已经撅着胡子站起了身。
“老夫有负房相所托,也实在觉得这么封赏对不住大将军,别的也无话可说了,告辞。”
说完,陈琦拉都拉不住,气哼哼地走了。
他生气不是因为王铮,而是因为朝廷对王铮的封赏太不公平。
灭族灭国开疆拓土之功,只升了一级爵位,封户也是一百户一百户的挤。
以后,大郑的将士们还会有杀敌报国的动力吗?唉!可惜,自己只是个三品的兵部尚书,职小言轻,劝不动那些大佬啊!
陈琦的三品官确实不算大,他上面还有一品二品的大官几十位。只不过,他掌握兵部,确实有实权而已。
按王铮的说法,陈琦最多算一个省部级干部,省部级干部在后世也是多如牛毛。即便是在后世的军…委,他也最多算是一个文职的、主管后勤的副参谋长一类的官职。
“唉!这叫什么事儿啊?不要封赏没人相信,封赏吧还不舍得。开国侯也分一二三等,上面还有开国公,开国公上面还有郡王嗣王亲王。现在,王和公侯我也不想了,等以后再说。我就想做我的县伯也不行,还让不让人活了?”
朝堂里的众大臣,觉得王铮对他的爵位封赏不满,因此伤透了脑筋,王铮却为了怎么推脱掉对他的封赏伤透了脑筋。
王铮的烦恼还没完,下午周通来了,也是为了这事儿来的。
王铮发现,来的这三个人官职是越来越低,可和他的关系却是越来越好。看来,皇上和房相要打人情牌了。
果然,这事儿不能一直拖下去,要不然朝堂上就没个安静的时候。周通也是开门见山直来直去。
“王县伯,天策上将你想都别想,天策府是武官官府之首,在所有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的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这个门儿都没有,皇上不会让你再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兵部衙门。”
周通和王铮的关系最好,说话也就更为随便,他的弟弟周强现在还是王铮的亲兵。
这次草原之战后,周强即便啥都没干,但他作为王铮的亲兵,所有的功劳也都会有他一份儿,这次估计也能升两级。
“封王封公你也别想,蒙辽和西夏吐蕃,估计都得靠你才能收拾,现今就给你封的高了,以后怎么办?你也别觉得委屈,满朝文武你数数看,除了皇上的叔伯兄弟之类的,就代老将军一人的职衔可以和你比肩。你也可以了,别贪得太多,贪多嚼不烂。够吃够花就行了,多了花不完吃不完,放在那里也是沤烂了化为尘土。···”
王铮哭笑不得地,看着周通自顾自吧唧吧唧的一通乱说,看来,不仅是吕相和陈尚书,估计朝堂上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嫌爵位封的太低在说反话。
“等等,谁说我贪了?谁说我想封王封公了?都是谁给我造的谣?你说是谁?我找他去,看我不把他的大牙打掉八颗。”
“你不想封王封公?怎么可能?”周通目瞪口呆地瞪着王铮问道。
“我当然不想,就像你说的,贪多了嚼不烂,我还年轻,机会多着呢!何必现在就让别人忌惮妒忌?我只想保持现状即可。朝廷要是实在过意不去,就给我送点金银也行,我现在都穷死了,连个娶媳妇下聘礼的银钱都拿不出来。”
“你连开国侯也不想要?那可是还有实封的七百户百姓呢?”
“不想,我的封地我都没去过,现在还是洛阳县衙在帮我打理。你也知道,封国最受人妒忌,背后怎么编排我的都有。我还想做个富家翁多活几年,封国对我没用,有没有那七百户的封地,我还是每顿吃一碗饭两个馍。”
“我灭哒突三族,一是我是大郑人需当为国出力,二是为咱们仁慈的皇上分忧,三是为我大郑的百姓免受涂炭之苦,四是为我老爹报仇。我不是为了当官当大将军。”
“如果可以,现在就让我回李家洼都行。你告诉皇上,告诉所有同僚,我王铮没有野心,我心态平和,性格善良,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
“我的理想是做个富家翁,是娇妻美妾左拥右抱,这句话我原来就对皇上和房相说过,现在也没改,以后也不会改。都别防着我,都别怕我。我自认自从我为官一来,除了说话不太好听,我还没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皇上对不起大郑的事情。”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郑的百姓能吃饱能穿暖,能不受外族的欺负。说实话,我有能力,你们原来看到的我的本事,还只是冰山一角,我想凭我的能力帮帮皇上,帮帮房相等同僚,让他们能在有生之年,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