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护国大将军-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奶奶看他穿的是布衣,还以为他是邻村的大小伙子,就也笑着口齿不清地回答道:“八十了,八十整,小伙是哪里人呀?”

    “家里过的怎么样?还能吃得饱吗?”王铮很关心自家庄里农民的疾苦。

    “托你的福,还能吃得饱,自从县伯爷来了后就能吃上饱饭了。县伯爷真是位大好人呐!”

    就这样,一个问一个答,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吃喝琐事。

    王铮没想到,到了朝堂上这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臣们嘴里,他居然成了个老幼通杀的大色狼。他真是比窦娥还冤。

    王铮还曾经在太极殿随地吐痰,没有规矩不讲卫生,又是十军棍。王铮还曾经用解过手还没洗的手指头,在皇上正在喝的茶盏里涮了涮,竟然想让皇上喝他的洗手水,实属胆大包天罪大恶极,至少得记一百军棍。

    王铮忽悠工部投了二十多万贯烧玻璃,一下子就赔了八个月,直到两个月前才算是开始回本,到现在这两个月,收回全部成本后仅仅只赚了七八万贯,离工部预期一个月就能赚三五十万的目标差得太远,也得给他记上二十军棍。

    等等等等,太多了,把满朝文武给王铮记的军棍都加在一起的话,估计得五千军棍还多。                                         由此看来,王铮的人缘太差了,他不知不觉中,竟然把满朝文武都得罪遍了,就连兵部左侍郎周通都没帮他说一句话。

    甚至,周通也绞尽脑汁搜罗了几条王铮罪大恶极的事件,也给他增加了几十军棍。

    “啊哈哈!”皇上郑成左手拍着龙椅的扶手怪笑一声,他的右手都拍肿了,再拍了疼。 “善,甚善,众卿把这些证据都收集起来,归集成册,交由雁山卫的丁司马,由他按图索骥,没事了就找那混帐小子的茬,必须给朕把册子上的军棍都找齐了,朕以后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都打那混小子玩。哈哈!”        

    最近这两个月,他为了松江卫和陇西卫的战事,急的胡子都白了几根,还瘦了二斤八两三钱。

    (他忘了的是,他头一次是去茅房前称的,后一次体重少了二斤八两三钱,是他去过茅房,来了一次大号后称的体重。哈哈!开个玩笑。)

    众位大臣也操了不少心费了不少力,今日难得这么高兴,他也就不提朝堂的纪律,任由大臣们随意发挥捏造事实,给王铮安上了不少罪名。反正也就是开心一乐,他也不能不心疼众位爱卿啊?             

    自从王铮去了雁山卫后,陇西卫战事不断,萧达凛率军连克四个州县,大肆烧杀抢掠,四个州县的百姓被蹂躏的痛苦不堪,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代老将军东奔西跑左支右拙却不见胜迹,弄得朝廷诸公心急火燎调兵遣将安抚黎民,很多大臣忙的脚打后脑勺儿,经月也不见笑脸。

    陇西卫还稍好一点,西夏王年少好胜不假,但他旨在练兵,带的兵也少,并没有攻州克府的打算。

    这两个月内,他只不过偶尔会在边境攻克几个堡寨,到了岱州一看,岱州兵多将广防备甚严,他在岱州城外耀武扬威地撒了几个欢儿,打马就又去了河西走廊继续练兵。

    也是因此,在接到雁山卫在草原上两场大捷,阵斩哒突军近十万后,再看到王铮笑料不断的两份公文,群臣才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于是,王铮毫不知情的就躺枪了,成了皇上和所有大臣,借机发泄这两个月里,憋了一肚子郁闷之气的发泄桶。

    


114章 灭国之功



    玩笑开完言归正传,房相跨前一步秉手奏道:“皇上,只知王将军用兵如神,老臣实在没想到,他身为大将军上柱国,身兼雁山卫提督一职。居然仍能记得自己尚是后军丙旅丁营的营校尉,对丁司马如此尊重,如此服从军规军法。由此可见,王将军实在是令出如山,他能打胜仗也就不稀奇了。”

    此时,皇上和房相已经记起了他俩商谈后,皇上下旨给王铮派了一百亲兵,令他做营校尉的事。

    “是啊是啊!连朕都没想到,王将军居然如此的认真。”皇上郑成赞叹。

    “是啊是啊!这一点,就连老夫也做不到啊!”老王爷也感慨道。

    “是啊是啊!军法如山,王将军才是令出必行,丝毫也不马虎啊!”陈斌随声附和。

    “是啊是啊!王将军确是用兵如神,雁山卫众将士被他调教的真是我大郑虎贲也!”

    雁山卫打了打胜仗,兵部的脸上最有光彩,此时话风一变,兵部尚书陈琦对王铮自然是不吝赞美。

    工部尚书崔享也不甘人后:“是啊是啊!照此打下去,王将军说的三个月灭了哒突三族,生擒哒突可汗也极有可能。”

    “岂是极有可能?···”右相吕进貌似一直都对王铮极有信心。“老夫早就说过,王将军是天赐我大郑的一代军神,他灭了哒突三族生擒哒突可汗如探囊取物尔!”

    众人一起看向吕进,不知道他啥时候说过那些话。

    几位大佬的话风都变了,低下的众文武自然闻风影从。

    于是乎,底下众大臣众说纷纭,开始夸大其词地大赞王铮。

    先是夸王铮的军事。王将军力能拔山腰粗十围,生擒哒突可汗如篦子上抓窝窝手到擒来。

    王铮真要是腰粗十围的话,他也就真成了个饭桶了。

    王将军令行禁止武功盖世,即便他只带五百亲卫,也能杀破哒突百万大军等等。

    累死他也杀不了那么多。

    后来军事方面夸得实在是没法再夸了,就又开始胡编乱造地胡说八道夸别的。

    什么王将军某年某月某日,曾经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实是人之楷模,该赏。

    王将军某年某月某日给了乞丐一个馍,还是白面馍,不仅如此,他怕那人无法下咽,还亲自跑回家,给那个乞丐拿了个咸菜疙瘩,其心可嘉其志可勉,该赏。

    王将军胸怀天下闻鸡起舞,他大清早就跑去河边钓鱼,锻炼毙敌于千里之外的本事,该赏。

    这句我真的没法解释。我也不知道钓鱼和毙敌于千里之外有什么关系?

    王铮那么做实在是因为,他太烦朝里各部门有人去找他商谈事情,一早就穿个大裤衩子跑出去躲清静而已。

    再说他钓鱼时左有时蓉喂他水果,右有肖瑛给他泡茶,他享福的不得了,和毙敌于千里之外有屁的关系。

    总之,该夸的不该夸的都把王铮结结实实地夸了一通,直到众人说的口干舌燥,看看皇上也没有给壶茶汤润润喉咙的意思,这才都闭了嘴。

    “哈哈!大开眼界,王将军让朕大开眼界,没想到众卿贬人和夸人的本事也均是一流,朕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啊!啊哈哈哈!”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片刻,然后各自讪讪笑笑就已恢复正常。

    作为朝臣,脸皮不够厚的早已被大浪淘沙淘汰掉了,在场的这些老头子,没有一个不是久经锻炼的沙场老将。当然,他们的沙场,是磨练脸皮的朝堂。

    “众爱卿,哒突三族还仅剩十多万军士,有王将军的指挥,再打几场胜仗哒突人也就再无兵力可召。以朕看来,灭亡哒突已是指日可待。众位爱卿,哒突一族被王将军除名后,雁山边境再无大的战事,那一片广袤的草原怎么办?是不是以王将军上次所说,还要建城,然后搜罗马种养马?”

    军报公文读完后,这才是今天需要议论的正事,既然大家都心情太好没人提,皇上郑成就不得不先提了出来。

    此语一出,下边众臣有的稍微沉思,有的低声议论。片刻后,房相越众而出出班奏道。

    “皇上,以老臣看,城,必建,马,必养。皇上请想,除了雁山卫,我大郑面对异族骑军的还有松江卫、陇西卫和剑南卫,皆急需战马。现如今,就如皇上所说,雁山卫此战后再无大的战事,可留少量兵力戌守草原,其余能打能胜的将士,则抽调至最需要骑军的松江卫和陇西卫。”

    “房相所说甚善,老臣补充一点。···”左相说完就该右相说了,吕进也横跨一步出班奏道。

    “皇上,俘获的哒突牧民和哒突军士,可以王将军先前所说,少部分不易驯服的安置在并州南的广大村落,和我大郑百姓混为一体,每个村一户哒突牧民。另可从人口稠密的州县,少抽出部分贫苦的百姓,许以重利充入草原,让他们参与经商等不需放牧的营生。”

    “皇上,老臣也补充一点,哒突三族大败,男人必然稀缺,可从我大郑各州县,抽出那些还未曾婚配,却犯了轻律的男性囚犯二三十万人,把他们发配到草原,允许其在草原和哒突女子通婚,有奖结婚生子置办家业者,久而久之,则再无哒突三族,其原来的三族牧民,皆已融入我大汉族,成为我大郑在草原上放马牧羊的普通百姓矣!”

    新任户部尚书钟肃此言一出,赞叹声一片。他不愧是被皇上郑成精心挑选出来的太子詹事,谋事的确老辣。

    接着又有几位大臣查漏补缺,最后议定。

    一,战后,由于草原初定,雁山卫的将士尚不易大批抽走,仅抽出部分骨干冲入松江卫和陇西卫任职。

    二,抽调部分在当地无法生存的大郑百姓,充入草原混入哒突原牧民之中,由官府为其添置生活所需的帐篷家具粮食等等。

    三,搜罗马种免费发放给有牧马经验的牧民,以后,凡牧民每交给官府一匹合格的战马,则许以钱粮若干,食盐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需品若干等等。

    四,草原将要筹建的六座城池,设为一个州,州名待定,此州暂归雁山卫辖制。每个城池设为一县派兵驻守,派官员管理,辖下牧民除了不得随意迁移,其他和大郑边城的普通百姓等同。(边城都是军管,会受到颇多限制。)

    五,兵部在雁山卫设立军马司,专管草原上的所有军马事务。

    诸事议定,各有司安排人开始筹算。仅仅过了十天,还没等各有司完全准备好,雁山大捷的捷报又接二连三地送到了兵部衙门。

    于是,兵部衙门再一次地成为了所有大臣瞩目的焦点。

    前两份捷报都是毙敌数千的小打小闹,没人在意。朝堂诸公已经被雁山卫的将士养刁了胃口,不是歼敌数万的大捷,现今都没人重视。

    第三份捷报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雁山右军庞聪和段韶的两个旅,星夜急驰一千多里,在漠北和瀚海的交界处乌兰山口,掐断了哒突大军的唯一通道。

    经一昼夜激战,打退了哒突军山南和山北的十万人共计二十六次猛扑,死死的掐住了哒突三族北逃的喉咙,没有放过一个哒突人越过乌兰山。战后清点,两个旅的一万将士最后还剩不足四千人。

    “多好的将士啊!”这是皇上郑成的感慨。

    对于雁山卫将士的为国为家勇猛顽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皇上早已是无话可说了。

    第四份军报,一战既毙敌两万余,俘虏三万多,生俘哒突可汗和宰相,以及众多大臣王爷王妃等哒突贵族八百余人,生俘五十八万哒突牧民。

    皇上郑成大喜欲狂,连声大喊:“放火,普天同庆放火十日。”

    柴公公接旨,自动把放火改为放花灯十日,皇上高兴的昏了头,他可不能就那么传旨。

    “哒突啊!哒突三族啊!朕有生之日,终于把先皇穷其一生都没有做到的,把哒突三族这个绵延了数百年的小国给灭了,父皇没有看错朕,朕给父皇争气了,父皇你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儿给你争气了,儿也算是有灭国之功的英明圣主了。”

    皇上郑成坐在龙椅上如痴如醉喃喃自语。他替他的父亲达成了一幢心愿,他太激动了。

    如王铮所言,他不足三个月就灭了哒突三族。于是朝堂里连皇上带大臣疯狂兴奋了好久,镇静下来后就开始商谈哒突三族被灭后的需办事项。

    哄哄乱乱地商谈了半天之后,商议的结论是。

    一,让雁山卫把哒突可汗和众位大臣以及所有贵族,押送到上京献俘。

    二,朝廷把原来商议好的五条,派八百里军情急递交给王铮,让他妥善处置草原的一切事务。

    三,各有司特事特办,必须尽快派专员赴雁山卫协调处理草原事务。

    四,马种、移民、发配的罪囚等也需加急办理。

    五,户部调拨钱粮等草原所有所需之物,尽快送去雁山卫听用。

    随着雁山卫草原大捷的捷报传遍整个大郑,真个是普天同庆。上京城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就像是过大年,整整热闹了十天。

    上京城,洛阳公主府,洛阳公主郑妽手托香腮趴在桌案上,小嘴儿里喃喃自语:“那个坏蛋,不吭一声就走了这么久。没想到,哒突三族还真让他灭了,灭国之功啊!看这次父皇怎么赏他?会敕封他为开国侯吗?会让他升职一级,能娶一个平妻了吗?唉!我能帮了时蓉和肖瑛,可谁能帮翠姑?谁又能帮我?”

    

    


115章 死法不赖



    上京城里正在疯狂庆祝,可草原上的将士们,虽是大战已毕没有了太大的凶险,却还是闲不下来。

    降兵降将必须妥善安置,还得从降将里,挑选出对大郑百姓罪大恶极的部分将领,送到上京斩首示众。

    哒突可汗和其妻、子以及宰相,包括其他比较重要的大臣,均得好吃好喝的招待,以后他们肯定会被软禁在上京,用于震慑所有哒突人。

    最难办的是五十多万哒突牧民,为了使这些人不再有反意,为了以后的马场,就要安排好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可是人太多了,五十多万啊!怎么安排?

    “卫将军,快马报于贾知府,让他在各府衙挑选能吏干吏进草原,协助你处理战后琐事。”

    王铮依然是素衣白衫,不过现在他已经穿上了裤子,在所有将士的铁盔铁甲当中很是显眼。

    他和卫晃曹显等雁山卫主要的将领,此时站在一处高高的山坡上,正看着山坡下,被郑军将士押送着逶迤南行的哒突牧民。

    牧民太多,即便是绵延数里宽的队伍,南北一看,依然是一眼望不到头。 

    “诺。”卫晃爽快答应后接着就皱了皱眉。现今,连郑军将士带所有的哒突人,总计近七十万人,别的都不说,光是每天的吃喝就让人大伤脑筋了。

    “别着急,哒突人原本是打算迁往瀚海,路途也不近,他们都有干粮,即便干粮不足,不是还有牛羊吗?严禁杀马。等到达目的地后,把牧民的马匹都收回来,由咱们统一调配。”

    “嗯,知道了。”

    “那六座城池可以建了,还在我给你说过的地址,只需拉来必须的材料,就让俘虏当苦力,应该会建的很快,哈哈!这次连雇工都节省了。”

    “哈哈!别说是建六座城,就是十座也用不完,反正暂时也没别的事可干,就让他们做工换粮食。”薛韶兴奋地插话道。

    “是啊!六座城,六个县,前面成犄角的三座城池,后一座可为州府衙门所在地。每一个县十万牧民,把哒突全境也画为六个区域,每一个县管理好自己区域内的牧民,令他们不得随意迁徙。”

    “以后,牧民们再受到大风大灾有朝廷帮扶,盐铁茶叶布帛等生活必需品,也不再严格控制,适当减免商人的赋税,让他们可以自由往来草原各地。假以时日,牧民们的日子过的好了,比以前好得多,他们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