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如此,建,必须建,砸锅卖铁也得建。”武将们以三个郡王为代表,代老将军紧随,陈柱国等所有柱国附议。顿时群情汹汹摩拳擦掌,嗷嗷叫着赞同王铮建城的建议。
文官们不太懂,但他们这些上过战场的武将,可是太知道战马在草原上的重要性了。
“可是,即便是建好了这些城池,哒突人如果派大军强攻,咱们守不好守,派兵增援又太远了来不及,那么大点的城池,能驻多少兵?倒时损兵折将劳民伤财的,不妥,不妥。”
兵部尚书陈琦皱着眉头看着地图说道。
“守?嘿嘿!为何要守?”王铮嘿嘿冷笑。
“不守还建城做啥?”陈琦诧异地问道。他觉得,王铮不是个容易犯糊涂的人呐!
“嘿嘿!不等城池建好,不等哒突人反过劲儿来,今年秋后我就会兵出祁山···不,是兵出阴山,全歼哒突大军,生擒哒突可汗,再把如惊弓之鸟的哒突剩余人口,全部纳为我大郑百姓。从此,雁山至漠北蛮荒之地的原哒突三族数千里草原,再无成建制的大股敌军敢犯我边境,各部落各民族全都对我大郑俯首称臣,还要那么多兵将干吗?还守城干吗?”
“嘶···这个···”王铮恶狠狠的话一出口,从皇上到房相,包括所有的文武,均是大吸冷气,神色又惊又疑,不知道王铮是不是疯了?他竟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哒突三族整个灭族。
“王卿,你说的这些,能做到吗?”
皇上郑成看了看房相,又看了看王铮,再看看其他的文武,面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被王铮军事上的胆大包天,惊得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他多想做到王铮说的这些啊!可是,这些,太难了,那么多的将领,从大郑建国后就和哒突三族连年厮杀酣战,可从来就是败多胜少,都没翻过去阴山一步啊!
一战,只一战,就全歼哒突大军,生擒哒突可汗,让草原上的各部族全都对大郑俯首称臣,可能吗?
“只要皇上还让我继续在雁山卫领兵,只要我要什么给什么,能做到。”王铮很有信心地说道。
这个才是他原来说过的大计划,哒突人杀了他老爹,他就要让整个哒突三族给老爹陪葬。
上次的草原行动,只是他练兵的开始。现在,从草原活着回来的所有将士,已经成了他筹划的十万轻骑的骨干力量,把那些将士们打散分到其他的军中做将领,好好操练三个月,那么,用这十万轻骑,横扫整个草原,全歼哒突大军也不在话下。
至于战马,呵呵!王铮早就看到了军报,雁山卫左右军和后军接应到中军后,全军不是追杀哒突人百里吗?不是杀了五万哒突人吗?要知道,哒突军士在战争期间,均是一人三马或者五马轮番换乘,仅仅那一仗,战后清点战利品,光战马就有十二万匹,这还不包括雁山卫原有的战马。
“这个···再议,再议。”一听说王铮还想去雁山卫领兵,皇上和房相对视一眼,立马不吭声了。
“切···”一看皇上和房相的神态,根本就没有让自己去雁山卫的意思,王铮顿时就没了兴致,话都懒得说了。
“王将军,关于建城和秋后的军事问题,事关重大,咱们再议。原来我听说你还略懂真腊的情况,可否说说怎么能轻而易举地灭真腊?用什么政策才能让真腊的百姓永久臣服?”尴尬了片刻,房相不能让众人继续尴尬下去,就起了个话头问道。
“谁跟你说我懂真腊的情况的?真腊蛮夷之地撮尔小国,我又没去过,我怎么知道怎么灭真腊?政策是啥意思?不懂。”王铮心里有气,开始耍起了无赖。
他知道房相说的是啥意思,上次他顺口和卫晃聊了真腊两句,结果这事儿就传到了房相的耳里。
他知道他在并州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报给朝廷的诸公,他甚至猜到了戴忠也会事无巨细都会写信告诉给皇上。但他一直装作不知道,他没有来历,这种事儿就是不可避免的。他又没有二心,也就从不担心别人的告密。
“你···你这···”房相又被噎了一句,他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却拿王铮没有任何办法。
真腊的事情是他听兵部的陈琦禀报的,可陈琦是收到了卫晃的密信知道的。总的说来,他们知道这件事的方法不规矩,是对王铮的不信任,现在被王铮怼回去,他是没有一点办法。
“哈!王将军,真腊那么远,你不知道也属于正常。现在咱说说找矿的事儿···”
工部尚书一看场面太僵,房相要下不来台,连忙出来岔开话题打圆场。还有一点,雁山卫现在发现的那几座大矿,都归兵部管辖,兵部现在是富的流油,可他工部却是穷得要死,他这才想让王铮也为工部找几座大矿,一直紧紧巴巴的日子也能缓解一点。
“是这,王大将军,你看哈!你随手一点就在雁山卫境内找到了三座矿,后来又相继找到了两座,一座煤矿一座铁矿,均离你圈定的位置不太远。王大将军,你也知道,咱们大郑不是只有一个雁山卫是吧?别的卫镇和百姓的农具啦啥的也都需用煤铁,你看,是不是在咱上京附近也会有矿?其他的地方也行,你点点,你点那我就派人去哪找矿。”
“你以为我有金手指啊?我点那那就有矿,我成神仙了我。”王铮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
“你···”工部尚书崔享也被噎了个半死。
王铮一看,觉得自己不能过份,以后还得经常和这些老头子打交道,弄的太僵了也不好,就缓和了下口气说道。
“算了,我虽然没有金手指的本事,但看山川地形,还能看出来点头绪,我就说说看。”王铮又来到地图前,弯腰看了一会儿,仔细想了想自己的上一世,还记得哪些煤矿铁矿之类的有名大矿。
装模作样地想了片刻,王铮觉得像内蒙东北新疆的矿就别说了,说了也是没用,主要是太远,有些地方现在也是异族的地盘。就说最近的就行了。
“这里···”王铮伸手一指郑县以西,他上一世就是洛阳人,对豫西也最熟悉,闭着眼他也能把洛阳附近几个县的所有大矿都能指出来。洛阳距离开封不是太远,这里的矿采出来的煤也方便往上京运输。
“这里有几个煤矿,就这附近的区域,大概、也许、应该有煤矿或者铁矿,我看这里的地形感觉应该有。有没有上京至洛阳周边五百里范围的最新地图?”
“没,还没绘制出来。”
“那我就没办法了,这个是大郑全境图,太大了,地名村名太少我真说不准。范围大一点,派人找找看。不过,这里的煤矿可不同于雁山卫的那几个矿,这里的矿埋藏深,不好开采。”
说到这里,王铮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就抬起头看着房相问道:“房相,现在有没有焦炭?”
“交谈?你我不是正在交谈吗?”房相纳闷地问,他弄不懂王铮的意思。他虽然还在生王铮的气,但他宰相肚里能挣撑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能和王铮一般见识。
069章 转变观念
“看来是没有了,我说的焦炭是煤炭的一种,燃烧后却比煤炭的温度更高,像烧制玻璃、炼铁等,能更快更好,也更容易练成···”
“哦?交炭?是怎么个炭?望王将军明示。”房相不耻下问,早已把对王铮的不快抛到了脑后。
“不是交炭,是焦炭···”王铮说不清楚,就蹲下身,用右手食指在金砖上写了焦炭两个字。写完后他也没起身,继续在地上边画边说道。
“就是建这样一个大炉子,把煤炭填进去,然后密封加热,干馏焦炭的主要注意事项就是密封,密封的越合理烧出来的焦炭越快越好,等达到八百度以上,最好是一千度左右,焦炭就成了,具体怎么烧我也不清楚,我小时候就是看到过土法炼焦的炉子···算了,还是先说煤矿吧!···”
王铮觉得自己说的又多了,果断刹车,可还是晚了。
“王卿,你刚才说八百度到一千度,这个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那么高的温度,用什么东西测量?”这一次,是皇上先抓住了王铮话里的漏洞。
“咳咳···感觉,凭感觉。就是焦炭开始融化,变成软泥一样的的时候,大概是四五百度,等到了成银灰色有裂纹或者可能是蜂窝状的时候,就是八百度以上···”王铮尴尬地连忙解释,可是他越解释漏洞就越多。
“那···这个度应该都是有标准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测量一度到一百度的温度变化?”房相说。
“咳咳···我只知道人体的温度大概是三十七度左右,上下差不了半度,俗话说的高烧不退,就是人体温度超过了三十七度···”
“人体的温度是用什么测量的···”工部尚书崔享道。
“王大将军学贯古今,定能造出测量温度的东西,还请王大将军不吝赐教。”兵部尚书躬身一揖。
“人体的温度若能掌握,将会使多少百姓免于高烧致死,成,恳请王大将军,略施妙手,为我大郑造出能测量温度的东西,成,及所有我大郑万民,必将世世代代感念王大将军的恩德。”
此时,突然,皇上郑成退后一步站好,然后双手斜举眉头抱成拳,郑重其事地躬身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大揖。
“还请王大将军施妙手造出能测量温度的东西,我等,均将世世感念王大将军的恩德。”
其他人一看皇上居然都对王铮行大礼了,谁还敢站着不动,连忙各自退后一步,围绕王铮躬身站好,齐齐来了一个标准的作揖礼。
“这···咋都这样,我真不会造温度计,真不会,皇上,你起来,你起来行不行···”
王铮顿时慌了神,皇上和所有朝廷重臣亲自给他行礼,这不是折杀他吗?可无论他怎么解释说自己不会,这帮子老头儿就是不听,一直弯着腰双手举在额前。看样子王铮要是不答应造出温度计,是不会起身的。
“好吧!皇上,你先起来吧!我答应试试,我也不会,我说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工部的大匠试验,一定把温度计造出来好吗?”
王铮都快急哭了,无奈之下,只得先应承下来。
听到王铮不再装相说不做了,众人这才起身。
“是这,皇上,很多东西我也只是知道一星半点,我知道的一星半点还都是咱们的老祖宗早就研究过的,有过雏形或者是别的国家有过的,我看见过一次就记住了,偶尔想起来说出来,就成了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你还不想造温那什么?温度计?”皇上郑成问道。说着话他又后退了一步,有继续作揖的趋势。
王铮连忙双手猛摇:“不不不,我造,我一定造,我的意思是说,造出来温度计也没大用,能退烧的安乃近药片和消炎药才是关键,···咳咳!··皇上,我其实啥都不会,都是前人···”
“那就好,别的废话就别说了。···嗯?俺乃金?肖艳瑶?她俩是谁?她俩怎么退烧最关键?”皇上张嘴就打断了王铮的解释,紧接着又是几个问题。
“呵呵!王将军,那这焦炭···”房相笑呵呵地看着王铮问道。
“对,对,先说焦炭,没有焦炭很多事都干不成。”皇上也压下了心里的疑问,他也知道不能把王铮逼得太狠,要不然他又该撂挑子不干了。
“我画出来炉子的形状,再把我所知道的注意事项写清楚,让工部作坊的大匠试着烧制吧!”王铮汗了又汗,他刚才情急之下,嘴一秃噜就把安乃近和消炎药说了出来,现在已是后悔不迭。
“王将军,你刚才指点的这几个煤矿可不够,我大郑的人口数千万,仅凭几个不容易开采的煤矿怎么行?”崔享说道。
“别的我也看不出来了,就这些了,先···”王铮还没说完,就看到皇上郑成和众文武开始后退一步,然后双手斜举。他顿时大骇,连忙跑上去就拉住了皇上的胳膊:“我求你了皇上,你别给我作揖行不行?我知无不言,今天知无不言。”
“早这样利索不就好了?”皇上不满地说道:“还非要朕给你行了礼才会老实。”
“好吧!我老实,我坦白从宽,这里···”王铮抹着汗来到地图前,指着后世商丘永城和平顶山以及山西大同的大概位置说。
“这里,还有这里,大概、也许、可能、应该还有煤矿,我没去过,只是听说当地百姓发现过煤炭,就猜想那里应该有煤矿。皇上,现在咱们的大郑的官员,还意识不到煤炭能有多大的好处,燃料就是知道用木炭一种,生火做饭、取暖、炼铜炼铁等等,全部都是用木炭做燃料。可现在咱们大郑的人口越来越多,森林却是越来越少,六斤木材才能干馏出一斤木炭,代价又太高,不想办法不行了,必须让他们转变观念,必须限制木材的砍伐和木炭的烧制了。”
“而现在,煤,就能完全代替木炭,只是,在很多地方,比如雁山卫的部分地区,有些农家百姓早已经发现了煤炭的价值,也开始取暖使用了,可还是没有引起官府的重视。所以,我觉得,不是我有金手指我有多能,我只是把道听途说到的别人认为没用的信息,转化成有用的信息,派人去找了去实践了罢了。”
有些话,王铮纯粹是怕这些老家伙怀疑他,为自己找的借口,他后世知道的那些东西,只能用道听途说来糊弄一下了。
“皇上,可让工部抽调精干能吏,组成一个新的司,这个司的主要作用就是给咱们大郑的发展、改革、科学、技术等等定一个大方向,并且适时的监督管理,经常把已经得到确认的最新技术成果,比如新农具,比如重视煤炭之类的,派员下去各州各县,重点教导和提醒、监督当地官员引起重视,大力发展。”
“皇上,只要煤炭能引起所有各州县官员的重视,能大力并且合理的发展和开采使用,那就能发现更多的煤矿,煤矿发现的多了,就将会是咱们大郑的燃料革命,燃料的革命能加速国家的发展,能使很多以前不能做或者需要大力气大量物资,才能做成的事更加的轻而易举,能使咱们大郑从效率低下的农业经济迅速转型为工业时代。···”
“皇上,工业强则国强,这句话很多下级官员现在可能还理解不了,他们还停留在以前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小农经济时代,不懂工业时代能使国家经济腾飞的速度有多快,只要观念转变了,那么我们大郑的国富民强就快了,我们军事上的所向披靡也就是肯定的了。就像你在林州看到过的我的那一篇论文,农工商共同发展一样,意思差不多。”
王铮看所有都听的懵懵懂懂,就换了个说法:“如果还不能理解的话,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皇上,蒙辽、西夏、哒突等族,为啥有骏马弯刀和灵活机动的战术,可数千年来,却还是不能长期占据我中原的大好河山?因为他们没有文明,因为他们不懂工业制造,因为我们中原的强弓硬弩、冶铁技术、军事阵法等等都比他们先进。这就是科技和创新带给我们的好处。可是,我们和周边各族现在只能保持现状,无法一举摧垮他们。就是因为我们的先进技术,和他们的骏马弯刀、以及灵活机动的战术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假如我们进入了工业时代呢!那这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