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护国大将军-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昊醉后手脚不灵,躲避不及,被宁令哥一刀削掉了鼻子。

    此时李昊的护卫一看不妙,已经围了过来。宁令哥毕竟还有些心智,见血之后突然惊醒,弑父之举可是天下不容的大罪。他不敢再追杀李昊,于是反身就逃。

    宁令哥是李昊的儿子,李昊的亲卫不敢真对他下杀手,可宁令哥的亲兵队长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抵抗几招寡不敌众,就被剁成了一地碎肉。

    李昊急怒交加,鼻创发作,于第二日就一命呜呼。

    西夏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就这么窝窝囊囊地死了。

    李昊死后,没藏讹庞没有信守诺言,拥立李宁令哥为帝,而是以弑君之罪,下令诛杀了李宁令哥。

    仅过了两天,没藏讹庞就拥立了他外甥,就是没藏黑云的儿子,李凉柞继位为帝。

    而李凉柞还仅是个不足一岁的孩子,自然无法亲政。大权旁落,没藏讹庞和没藏黑云兄妹俩,就成了实际上的掌权者。

    郑军大军临城,没藏讹庞严令李昊的二弟李成遇死守凉州,他却护卫着没藏黑云母子,退守甘州。

    李昊已死大权旁落,要想收复已被郑军占据的城池,就更没了指望。

    并且,李成遇和许多,守卫凉州军士的家眷,还在兴州郑军的手里。

    于是乎,李成遇审时度势,干脆献出了凉州城。

    于是乎,王铮还没下令正式攻城,凉州已落于郑军之手。

    凉州城内,此时王铮正在设宴款待李成遇。

    他已和李九妹正式成婚,李成遇是李九妹同父异母的哥哥,他这个做妹夫的,自然要有所表示。

    何况,李成遇还献出了凉州。

    “二哥献出凉州,避免了两军的死伤,实在是功莫大焉,请满饮此杯。”

    王铮高坐主位,韩庚陈妍等数位将领相陪,他双手举杯向李成遇说道。

    李成遇面有羞赧道:“唉!愚兄醒悟的太晚,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呵呵!二哥休要惭愧,请。”

    “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铮俯首问道:“二哥,如今李昊已死,可吴三桂去了何处?”

    李成遇闻言叹息一声:“唉!我兄长死后,没藏讹庞和吴长伯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他们狼子野心,没藏讹庞兄妹,携我侄儿李凉柞退守甘州。而吴长伯,却带领他部落的两万兵马去了沙州。他说要在沙州,提前准备防线。可没藏讹庞和我都明白,他早已有不臣之心。只是,吴长伯的军事才能无人可比,在军中的威望也是极高。没藏讹庞也没有办法阻止他,只得准许他,率军去了沙州。”

    王铮闻言皱起了眉头,他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地图,默然了片刻。

    沙沙州在西夏的最西部,再往西就出了玉门关。玉门关外的西域,是西州回鹘的地盘。

    王铮猜测,吴三桂不是要在沙州筹备战事,他是逃了。他要逃出西夏,避开郑军的锋芒,然后在别的部落东山再起。

    以后,等他统一了西州回鹘各部,做了西州回鹘之主后,他一定还会杀回来。

    吴三桂的野心极大,他也极能隐忍,他的军事能力,除了王铮以外,在现今的这个世上无人可比。

    现在,他没了李昊的钳制,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以后的吴三桂,才会更难对付。

    可西域已经是后世的新疆地区,实在是太远了。在现在的战争条件下,要想征伐西域,把西域也收归为大郑的版图。不做一两年的准备,还不可行。

    王铮暗叹了一声,此次征伐西夏,没有生擒或击毙吴三桂,是他最大的遗憾。

    消灭李昊,把西夏收归为大郑的版图,的确是王铮的目的。但他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击杀吴三桂。

    在这个世上,两个对立方的穿越者,绝对不能并存。他和吴三桂,注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可王铮不想死,他至少也不能死于吴三桂之手。他即便是战死,也要先把吴三桂击毙。否则,西夏和大郑将永无宁日。

    李昊已死,李昊军受没藏讹庞的胁迫退守甘州,那么,肃州的防线也应是形同虚设。

    在现今的情况下,王铮猜测,没藏讹庞也不会死脑筋死守甘州。在郑军的强大攻势下,李昊的人马越杀越少,军心尽散。没藏讹庞老奸巨猾,他不可能不考虑退路。

    可没藏讹庞的退路是哪里呢?他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又拥立他的外甥为帝呢?他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11/28 17:12:50|46388201

396章 不能饿死一个人



    三日后,王铮兵发甘州,可等他行军了数日到达甘州之后,却发现甘州几乎就是一座空城。

    西夏西部的所有城池,管理的地盘不小,可人口却是极少。即便是一个州城,城内能有四五万百姓已经不错了,还没有大郑一个小县城的人口多。

    其他的小城镇名字是xx城,却很少会修筑砖石结构的城墙,草原民族建造的起砖石城墙的不多,大多都是土城。

    可是甘州的百姓还在,但已被洗掠一空,几乎家家都没有隔夜粮。

    城内的官吏和军士,却是一个也没有。

    不出王铮的所料,没藏讹庞是和吴三桂一样的心思,他退守甘州是假,抢掠后另谋出路才是真。

    待王铮又行军了十日到达肃州后,发现肃州和甘州的情况差不多,也已是人去城空。

    王铮信步入城,韩庚和陈妍左右随扈,数百亲兵簇拥在四周严密警戒。

    百姓被劫掠后无法生活,大部分已经各自散入草原,寻找亲友,希望能得到接济,不至于饿死。

    城内不多的百姓,几乎皆是面有菜色萎靡不振,还有不少富家大户的院落,被劫掠后焚烧一空。城内被焚烧后的残垣断壁比比皆是。

    王铮走着走着,突然停下了脚步,脸色凝重盯着路边,众将急忙扭头看去。

    只见路边靠着一堵断墙下,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妇女,面黄肌瘦羸弱不堪,半截衣裳破破烂烂,她的怀里抱着个孩子,那孩子的一只手垂在身侧。

    看那名婴儿不过才数月大小,本该白胖的婴儿,却是瘦的皮包骨,面色青紫没有动静。

    她的身侧,一名老妪卧在地下,也是没有任何动静。

    “娃,吃奶,吃了奶就不饿了。”

    那妇人嘴里喃喃自语,不顾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掀起了污秽不堪的衣衫前襟,掏出干瘪的乳…房,想把乳…头塞进婴儿的小嘴儿里。

    众将看那情景,她那干瘪的的胸部,哪还会有乳汁?

    婴儿没有张嘴,依然没有任何动静。妇人不屈不挠,托着胸捏着往婴儿的嘴里塞,婴儿始终没有动弹。

    王铮胸中翻腾着怒火,他疾步走上前去蹲下身体,伸出右手两指探在婴儿的脖颈动脉处。

    动脉血管没有震动,但尚有体温,王铮再探婴儿的鼻子下,没有鼻息。他扭头再看那名卧在地下的老妪,伸手碰了碰她的腿,已经僵硬了。

    王铮蹲在那妇人的跟前,可她宛若毫无所见,依旧不屈不挠地,往婴儿的小嘴里塞她的乳…头。

    妇人的双眼无神,看着婴儿的目光如同涣散。

    显然,她已经饿了太久,因为没有乳汁哺育婴儿,她出生不久的孩子刚刚饿死,她的婆婆,也有可能是娘亲,也已经饿的失去了生命。

    王铮双目含泪扭头问道:“谁有吃的喝的?”

    陈妍急忙接过亲兵递来的吃食和清水,快步走过来递给那妇人。

    “娃,快吃奶,吃了就不饿了。”

    妇人没有反映,依然看着怀里的孩子喃喃自语。

    “把她们搀扶回府衙,叫军医,救她。”

    王铮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然后扭头就走。

    “诺。”

    陈妍的女亲兵答应一声,上来几人抬的抬抱的抱,把这一家苦命的三口送回府衙急救。

    “昨日谁先进的城?”王铮边走边问道。

    “回大将军,是属下先进的城。”

    申四忙回答道。

    王铮闻言站住脚步,扭头看向申四恨声说道。

    “进城以后还能饿死人,我白教你数年了,你哪还有脸跟着我?申四,那位娃娃刚刚断气,你若心有百姓,怎能如此残忍地对百姓不管不问?申四你罪不可恕你知道吗?罚你降一级军职,回军中自领二十军杖。”

    “诺。”申四不敢争辩羞惭欲死。

    他进城以后,本也想救济百姓,可他作为前锋副将,将士们根本就没有带太多的粮食。根本无法救济城里的百姓。

    但这不是理由,这位妇人,如果昨日能吃一顿饭,今日她的孩子,也就饿不死了。

    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神啊?无助、频死、绝望、生无可恋。这样的眼神,竟是一位哺乳期的年轻妇人看向她孩子的眼神。

    申四已被深深的震撼,他被惩罚也不会有任何怨言,的确是他做错了。

    “立即熬粥赈济灾民,马上办。”

    韩庚闻言踌躇道。

    “大将军,可是···咱们也没有多少粮食。”

    王铮看着前方的路边,还有不少饥民半靠在墙上,看那样子,他们连站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不管,哪怕将士们一天只吃一顿饭,也暂时饿不死。可那些百姓,再不熬些稀粥吊着他们的性命,就全都饿死了。立即,马上去办。粮食我会想办法。”

    “诺。”

    到了此处,王铮不敢再往前走了。他出征时,十万将士带的军粮不多,如今还要接济城内的百姓,粮食就更加不足食用。

    无奈之下,王铮只得让四万人马,迅速回归兴州。战事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人马。这些将士在这里,只会消耗珍贵的粮食。

    他并且让最近的,还存有粮食的应理城,尽快为甘州和肃州送粮救急。

    同时,王铮还给剑南卫的马闯,以及吐蕃的赞普各去了封信。

    剑南卫辖制的西宁州距离凉州不远。而吐蕃距离肃州最近。王铮不能让他的弟兄们饿着肚子,也不忍心那些百姓饿死,他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厚着脸皮写信求助。

    吐蕃赞普虽能力不行,但却心向大郑,他接到信后,应该会帮上点小忙。

    同时,王铮令狗娃和石头,携带银钱出兵草原,四处购买附近居民的粮食和牛羊,以解肃州和甘州的燃眉之急。

    因为担心瓜州和沙州也是这种情况,王铮命陈妍率领一万将士轻骑疾进,急驰瓜州和沙州。

    如果瓜州和沙州也是如此,就想办法先吊着百姓的性命,避免他们全部饿死。如果不是,陈妍就以游击战以战养战。

    而肃州城内,王铮严令韩庚即便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粮食,暂时保住百姓的性命。

    王铮的军令一下,众将果然不负他所望。

    韩庚当天就从几家富户的家里,搜出了两三千斤杂粮救急。

    第二日,狗娃和石头,也派人送来了一百多只牛羊。

    好在肃州的百姓还不算多,没藏讹庞劫掠了肃州以后,有地方投奔的人家,已经四处奔逃。只有那些无处可去的人家还在城里。

    出去也是死,在城里还是死,那就在城里多喘口气儿吧!

    在肃州等死的百姓是幸运的,他们有幸遇到了一个,看待普通百姓也如亲人的大郑将军。

    有了牛羊肉和杂粮熬制的稀粥,百姓勉强能维持住生命。

    可将士们吃不饱,却已难以出征作战。王铮在实在无奈之下,只得暂令将士们在肃州休整。

    这几日,王铮和普通的将士一样,也是每日两顿稀粥。

    他也是饿的前心贴后背,可他还得主持军务,他还担心吴三桂,已经在沙州设好了圈套,正等着陈妍往里钻。

    可王铮想多了,陈妍赶到瓜州以后,发现和肃州的情况完全一样。她吸取申四的教训,留下两千将士搜罗粮食救济百姓。

    然后,她马不停蹄又急赴沙州,她如果晚去一天,那些无助的百姓就有可能饿死。

    这个荒凉的地区不同中原,中原的城池密布,三五里就会有一个村庄,一座城池被劫掠,去其他的城池要饭也不会饿死。

    可这一片地区极其荒凉,千里之内渺无人烟,想要去别的城池要口活命的吃食,只会饿死在路上。

    大将军心地善良,西夏的百姓也是人,西夏的百姓里,有很多还是汉人,大将军不舍得让一个人生生饿死。

    大将军带的兵,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使饿殍遍地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

    因此,陈妍心急如火,三马轮换昼夜疾驰急赴沙州。

    沙州是西夏最西面的最后一座城池,是吴三桂西行的必经之路,必会被他劫掠的更狠。

    果然不出陈妍的所料,待她风尘仆仆赶到沙州时,她看到的,是遍地的死尸。

    吴三桂为了他两万军士,在西行的路上有吃有喝,他近乎屠城般的,把沙州劫掠屠杀了一空。

    据询问城内已经不多的百姓,吴三桂不但抢钱抢粮,他还抢走了不少年轻漂亮的女人。

    陈妍进城后征尘未洗,立即下令熬制稀粥救济百姓。

    同时,她派出五千将士携带银钱,在数百里的范围内,四处搜罗粮食和牛羊等。

    凡是可以食用的,能买就买,买不来就抢,打借条以后加倍奉还也行,不管用什么办法,先吊住城内百姓的性命再说。

    王铮的善举,挽救了甘州、肃州、瓜州和沙州,大量百姓的性命。

    要不然,他们不是饿死在城里,也是饿死在逃荒要饭的路上。

    四座城池太是缺粮,大车运送粮食太慢。因此,应理城和兴州,以及接到王铮私信的马闯,均是派轻骑背负粗粮急赴四州。

    吐蕃赞普角厮罗,在接到王铮的私信后,果然也伸出了援手,他急调万担粗粮送往甘州。可吐蕃境内,不服他管理的部众极多。

    万担粮食不是一笔小数目,沿路眼红的部落甚重,即便角厮罗派出了一万轻骑护送,但粮食还是被抢了。

    丢失粮食后,仓惶逃到了甘州的四千多吐蕃败兵,反而加重了甘州的负担。

    王铮得知此事后雷霆一怒,责令申四即刻率两万轻骑,以及那四千多吐蕃败兵出兵吐蕃,把那个抢了救命粮的部落灭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说到就要做到。王铮也正想收拾吐蕃境内的生户,这件事正好给了他一个充足的理由。

    吐蕃境内的城池极少,几乎全是住帐篷的部落民族,最适合郑军将士野战杀敌。

    因此,申四率领将士,仅仅携带了一日干粮,饿着肚子轻装出发,到了吐蕃境内后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的意思,就是可以纵兵抢掠。

    吐蕃境内,不服大郑管理的生户部落极多,抢了他们也是活该。

    而黄头回鹘由于隔着吐蕃和西夏,和大郑没有交集。

    但王铮正想把黄头回鹘,也收归大郑的版图,先派兵抢掠一番,搞乱黄头回鹘的经济。以后征伐黄头回鹘时,就会更轻松。

    四座城池缺粮严重,再没有粮食救急的话,不但是那些百姓,就连郑军的将士,也都会饿的走不动道。

    两万四千人马出兵吐蕃,即节约了粮食,还能抢掠了那些生户部落,把粮食牛羊等可食物,紧急送来救急。

    兴州储存的粮食最多,可从兴州到沙州的路程,却有三千多里,等兴州的粮食送来,所有人都饿死完了。

    可这四座城池均建在西夏的南部,距离吐蕃和黄头回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