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护国大将军-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纸片上写的画的,全是李九妹等说过的话做过的承诺。

    铁皮喇叭传出的声音太近,西夏将士要么根本就听不到,听到的也听不清楚。

    这个办法,也是王铮想出来的。韩庚说,这个办法对西夏军战意的打击程度,可抵十万雄兵的浴血厮杀。

    郑军将士,不知道西夏军中的反响,但在此后,西夏军攻城时的激烈程度,却已经大大减弱。很多西夏军士,都应是被逼无奈才冲上前虚应故事。

    因此,郑军将士在西夏军攻城时,不是没有办法,就是以喊话劝说为主,霹雳炮也是在人群外爆炸,对于顽固不化死命攻城的,才会坚决打击。

    韩庚对王铮说,西夏军的大多数人,看到李昊残暴新君已立,并且李九妹所说的前景又那么美好,况且,兴州还没有打下来的希望。

    韩庚估摸着,西夏军的内部,已经开始动摇。

    就在兴州被王铮攻克六日后,上京终于辗转收到了,剑南卫送来的一封公文。

    王铮攻克怀州后,当时的情况太紧急,他都没时间给朝廷,送一封公文说明一下情况,就已经直奔兴州。

    兴州攻克后,一直是重兵围城,只是给朝廷送一封公文,王铮也就没有让将士冲营。

    剑南卫的公文,是马闯在率军攻打韦州时,抓到的一个西夏军俘虏后,才得到了兴州被郑军攻克的消息。

    李昊在兴州被郑军攻克的当天晚上,就紧急动员增兵驻守,西夏和大郑接壤的边境,那些军事重镇。

    也是因此,现在的西夏百姓,已经全都知道,兴州已经落于大郑之手。

    此时的西夏境内,所有百姓已是人心惶惶。

    大郑的皇宫内,皇上的御书房,房相手拿一封公文,兴匆匆地走了进来。

    “皇上,大喜啊皇上。”

    皇上郑成戴着最新式的老花镜,正在批阅奏章,他闻言抬头问道。

    “哦?房叔,喜从何来?”

    房相一扬手里的公文:“皇上,王将军一战而克兴州,兴州可是西夏的都城,王将军,不愧是杀神呐!”

    “哈哈!当真?让朕看看。”

    郑成看了公文后,忍不住仰天大笑。

    他太高兴了,只要灭了西夏,大郑再无大的强敌。距离四海威服万国来朝就不远了,他的宣睿盛世也就不远了。

    高兴过后,郑成抖索着公文,纳闷儿地问房相道:“房叔,这封公文,怎是剑南卫来的?怎不是那厮从兴州发来的?”

    “唉!”房相长叹一声道:“皇上,兴州战事正紧,李昊的七十万兵马,重重围困兴州,而我大郑在兴州的将士,尚不足十六万。皇上,王将军被重兵围城,他哪能发得出来公文呐!”

    郑成闻言看向御书房里挂着的地图,良久之后,郑成问房相道。

    “房叔,为今之计,如何才能解兴州之围?”

    房相捋着胡子沉思良久,然后才缓缓说道。

    “皇上,战事的发展,应都在王将军的预测内。他既然没有派人杀透重围求救,即是事态还在他的控制之中,皇上无需担心。只是,剑南卫和雁山卫的推进太慢了些,起不到钳制李昊的作用。为今之计,需督促雁山卫和剑南卫,加速攻占西夏的边境城池,逼迫李昊不得不往边境增兵,侧翼掩护兴州,避免李昊因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进攻兴州。”

    皇上郑成闻言皱起了眉:“富勇畏首畏尾踌躇不前,王将军已经率军攻克了西夏的都城,他却还在安庆泽,和西夏的详佑军司对峙,坐等李昊,派兵马增援了详佑军司,他现在就更不敢动了。他就没想想,假如西夏的左厢神勇军司倾巢出动,和详佑军司合击他的人马,他还怎么办?”

    “是啊!只不过,陈斌还带着十万边军,在宥州一代活动,西夏的详佑军司,以及左厢神勇军司,这才不敢妄动。假如没有陈斌的那批人马,富将军率领的将士们,危矣!”

    “唉!没有那厮坐镇,除了代老将军和马将军还能一用,其他的柱国将军,守城尚可进取不足,均不堪大任呐!”

    皇上感慨说道。

    “皇上,也不尽是如此,上京城内,可还有两员虎将没动弹呢!”

    郑成闻言,突然想到了卫晃和曹显,他顿时有了些喜色。

    “卫将军和曹将军,还不是那厮教出来的?如今的情势,除了那厮带的兵将,我大郑真能打的,还有几人?唉!兵都是好兵,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呐!”

    “皇上是想,派卫将军或者是曹将军,替换下富将军?”

    “是啊!朕正有此意。”

    房相沉思片刻后说道。

    “皇上,不妥啊!富将军虽说没有攻占西夏的城池,可他也没有打败仗。因他牵制了详佑军司,和左厢神勇军司的十万兵马,导致这些兵马无法增援兴州,富将军还算有些成绩。就这么换了他,恐他心有不服。皇上,只需让兵部去封公文,督促富将军和陈斌陈将军的动作稍大一些,最好是攻克夏州、石州和银州。若能攻克这三座城池,或是能击溃某一个军司之敌,则我郑军在西夏的东南边境一带,就更有了根基。李昊听闻后,必将军心不稳,也就减轻了,王将军在兴州的压力。”

    “也可,你下去就让兵部去办吧!马提督的剑南卫军,现在推进到哪里了?”

    房相叹了口气:“唉!马提督虽然比富将军好些,可也好不多。他率领十数万兵马,突破杀牛岭进至韦州后,他稍一迟疑耽搁了一天,李昊就已增兵韦州和应理城。现今,他攻打韦州已经七八天,却还没攻克韦州那一座小城。”

    “韦州就那么难打?”郑成惊异问道。

    在他的印象中,王铮攻打洪州和宥州,可均是一战而克。

    天明开始攻城,不耽误吃晌午饭,就已经肃清了洪州和宥州的残敌。

    马闯虽然不如王铮的指挥能力,可他毕竟也是上柱国,也不能七八天,还打不下来一座小城啊?

    房相又叹了口气,没回答皇上的话,却自顾自说道:“雁山卫和剑南卫此次出征西夏,所带的粮草都不多,以老臣看,五天内,这两个卫镇,假如还打不下来西夏的城池,就该退兵了。”

    “那怎行?王将军还被围在兴州城内,率孤军和西夏的七十万兵马死战,雁山卫和剑南卫,怎能退兵?”

    皇上担忧地说道。

    王铮率领的,均是大郑的精锐,以王铮的本事,他率领十六万人马,死守兴州的话,应该没有大问题。现今,皇上倒不是太担心,王铮和那些将士的安危。

    他担心的是,假如雁山卫和剑南卫退兵,灭西夏的时间就会无限延长。届时,宥州的陈斌怎么办?

    他若也退兵,李昊就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就能全力攻打兴州。那么,王铮和兴州城内的将士,就真的危险了。

    “因此,不仅是督促雁山卫和剑南卫,还要让陈琦陈柱国兵出宥州,令三个卫镇倾全力,尽快攻克韦州、盐州和夏州。”

    “好,就这么办,房相马上吩咐兵部,给三卫镇下公文。”

    “遵旨。”

    房相即刻手书一封,就要让宦官送往兵部。可他还没写好,就见一群重臣络绎而来。

    看来,又有大事了。

    朝廷每有大事发生,比如边境大捷或者是大败的事情发生,一干重臣不需召集,都会来找皇上议事。

    若是喜事,则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君臣之间眉飞色舞其乐融融,互相吹捧一番,然后再各自谦虚几句。若是祸事,就要商议对策,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房相看到众人一路小跑,个个喜滋滋的,跑在前面的吕相,左手掂着官袍,怕踩上前襟绊倒了,右手里还摇晃几封公文。

    “皇上,皇上啊!大喜啊皇上。”

    吕相上气不接下气说道。


362章 封赏之议



    “啊?又有大喜?哈哈!好,好,吕卿,喜从何来啊?”

    皇上郑成闻言,也不仅是开怀大笑,对兴州战事的忧虑也小了不少。

    “皇上,···”吕相撅着胡子,满脸的褶子都笑开了花。他旁边的兵部尚书陈琦,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皇上,暹罗大捷,陈将军于十日前已拿下暹罗全境。戴将军率六万人马齐头并进,也已杀到了寮国的国都雍田。可雍田虽然城小墙低,奈何众志成城万民一心,我军劳师以远,却无大型攻城战械,戴将军苦战数日却难以攻克。七日前,陈将军突率万余将士,从背后奇袭雍田。这才把雍田拿下。皇上,如今,戴将军和陈将军,已兵发真腊和占婆。老臣估摸着,此时,撮尔小国真腊和占婆,应已被我军占领矣!”

    “哈哈!陈将军真虎将也!她以一女子之身,兵出大理,没费一刀一枪,就逼得大理王叩首来降。她月余灭蒲甘,此后,又一日夜间疾驰数百里,助戴将军攻破升龙府。如今,她又已拿下暹罗,再助戴将军攻破雍田。哈哈!朕,男有王铮那厮为朕开疆拓土,女有陈将军为朕连灭数国,朕心甚慰,委实是可喜可贺。”

    皇上郑成想矜持一些,可他还是抑制不住地哈哈大笑。

    群臣也皆是喜笑颜开。陈琦最有面子,他的大嘴已经快咧到了后脑勺。

    有王铮亲自领兵去攻伐西夏,不管西夏的情况现今是什么样,都不用担心。王铮那厮,绝对不是个吃亏的主。

    西夏被灭,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兵部的功劳。

    陈妍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灭了两个国,并且逼迫大理俯首称臣,帮助戴忠攻克交趾和寮国两个国都。这一切,朝廷的各部门里,兵部居功至伟。

    而陈妍这位甚得皇上赞许的虎将,却还是他陈琦的亲侄女。

    因此,满朝文武,现在最得意的,就是笑成了一朵菊花的陈琦了。

    唯一让陈琦有些郁闷的,是自家侄女儿‘虎将’的名声,现在是彻底坐实了。那她以后,可更不好找婆家了啊!

    陈妍连灭数国功劳太大,被破格封赏是必然的。这次,朝廷即便是再扣索,陈妍被升为柱国将军,封开国侯也是必有的。

    可陈妍已经二十八岁,适龄的男子几乎没有,即便有几个也配不上她。

    现今,她‘虎将’的名头更是响亮,大郑的武将超过她的也没几个,还都是些妻妾成群的老头子。而文官,算了,陈妍压根儿就不喜欢文人。那么,谁还能娶她?谁还敢娶她?谁还配得上她?

    唉!要说,符合她的条件的也不是一个都没有,还是有一个人,能让她满意的。

    可仅有的那一个家伙,也是因为她的威名太盛,说她是‘母老虎’,提起她就满脸警惕,怕一言不合就被她揍得鼻青脸肿的,也是不敢娶她为妻啊!

    唉!想起自家侄女儿的婚事,陈琦又开始头疼。

    “皇上,王将军虽说被围困在兴州,但以王将军的本事,他攻灭西夏只是早晚的事儿,他和那十六万将士,无需咱们太担心。皇上,西夏将亡,南疆已被扫平,北疆也安定无事,东面的百济等撮尔小国,等王将军得了空闲,他弹指一挥间,就能使那三国灰飞烟灭。皇上,是不是该提前封赏将士了?”

    吕相捋着胡子提议道。

    皇上郑成微笑着斟酌。

    陈琦马上补充了一句:“皇上,待这次为我大郑扫平诸国的将士凯旋,我大郑就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

    陈琦的意思很明显。

    他是想说:朝廷就别再扣索了,该怎么封赏就怎么封赏吧!

    “陈相说的是,老臣觉得,确实应当如此。朝廷若再不按律封赏将士们,怕会有人不服。”

    钱望举手赞成,他当然会赞成。他孙女儿女婿是王铮,而这次封赏的,绝大部分都是王铮的手下。

    王铮的职权越高,他就越有面子,钱家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

    何况,王铮升了职,他孙女儿钱明珠的诰命夫人,也就能再升升。假如王铮被封为王,那钱明珠就是王妃,他钱望,就是王妃的祖父了。

    皇上郑成看看房相,房相点头赞许。

    大郑距离四海清平万国来朝已经不太远,周边实力最强的蒙辽被王铮打服,西夏即将被他所灭。吐蕃虽然内乱频仍,但吐蕃却没自立为帝,吐蕃的赞普也算是规矩,没有带兵骚扰大郑。

    再剩下的,就是剿灭一些小部落,或者是族群一类的战事,没了大的战事,以后的封赏就更小了。

    所以,这次,也是应该按大郑律,封赏那些为国为民浴血拼杀的将士了。

    既然大家都赞许,提前封赏部分领军主将,皇上郑成也没反对,接下来再议的,就是怎么封赏王铮、陈妍、戴忠和韩庚项梁等将士了。

    “皇上,王将军扫平四海居功至伟,按律当封异姓王。可现今就封他为王的话,王将军以后就没了动力,···”

    好吧!房相说了半截就说不下去了,他的意思,别人可以按律封赏,唯有王铮,还得压着他。

    钱望闻言一瞪眼,陈琦一撇嘴,钟肃直跺脚,黑老包包正也是直皱眉。他最耿直,最看不惯房相的奸猾。

    当下黑老包就想上前反驳房相,为王铮说话,但他刚一动弹,却看见吕相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一眼。

    黑老包久处朝堂,他明白吕相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想让他多事。

    算了,王将军曾经说过,封侯非我愿,但愿四海平。王将军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皇上也会有分寸,他的女婿,他怎么封赏王将军都没事。

    何况,王将军现在还是个庶民,是个罪囚的身份。

    可谁把他看成过是庶民罪囚?他不还是以罪囚之身,手拿天子剑,掌数十万雄兵,指挥三个卫镇的兵马,正在攻打西夏吗?

    算了,王将军淡泊名利,即便为他挣来异姓王的封赏,他也不一定会喜欢,就不多事了。

    “朕觉得,王将军被封为开国公才最是适宜,不过,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朕还想封他为护国大将军。”

    皇上此言一出,底下相顾愕然。

    护国大将军是个什么鬼?大郑没这个职位啊?

    不过,众臣稍一思索,也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现今,王铮是辅国大将军职,上柱国衔,爵位二品开国公。

    哦!大家把王铮已被罢官去职一撸到底,现在还是个罪囚的事情,主动给忽略了。

    可辅国大将军再升一级,就是天策上将。升半级,就是骠骑大将军。

    而天策上将,却是能开府建衙的存在。天策上将可以自设天策府的文武百官,几乎相当于大郑的另一个兵部,掌管着大郑的所有兵马,无需朝廷商议,就可随时调动部队。

    天策府,说是另一个小朝廷都可以。

    骠骑大将军的职权比天策上将略逊,但军事指挥权也是极大。

    皇上当然不会那么做,光有房相这个老狐狸,他也不会让皇上那么封赏王铮。

    护国大将军之职,应是皇上的权宜之计,应是比辅国大将军的职衔高,却比天策上将和骠骑大将军的职权略低,并且还不能开府建衙的一个职位。

    皇上一看下面议论纷纷,他和房相对视一眼,然后连忙解释补充道。

    “护国大将军之职,可督领各卫镇兵马,应对边境战事。却仍需在兵部议定,然后交由朝议通过。上柱国不变,但还可封王将军为一等开国公,食邑三千六百户,阴四子。另赐封钱氏明珠为二品诰命夫人,李氏翠姑为三等诰命夫人,时蓉、肖瑛、欧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