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郑的奢侈品和诗词书画等,能使人醉心于安逸享受,再难起掠夺和杀戮之心的大批物资,也还在源源不断地运往蒙辽,换回来大量的金银和战马。
精美的瓷器,高贵的丝绸,名贵的茶叶等,这些大郑产量极大,却只能享受和陶冶情操的昂贵奢侈品,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是华夏民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利器。
历史上,华夏一件精美的丝绸袍服,运送到罗马(意大利)后,价值就翻了三百倍。
也就是说,即便一件在华夏,仅仅价值一两银子的丝绸制品,到了罗马后,就价值三百两银子。是只有皇帝贵族等,才能穿得起的昂贵奢侈品。
因此,王铮建议朝廷对打下的西夏,是以怀柔政策为主,然后恩威并施。再辅以大批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奢侈品,以及佛家和儒家道家等文化的入侵。
短时间内,只要西夏人暂时没有反叛之心。时间稍长,西夏人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后,即便有人起兵叛乱,也不会再受到百姓的拥护,那就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不久的将来,就是西夏取消国号,完全融入大郑之时。
李九妹提出什么要求,王铮几乎全部答应了。她知道王铮是个言出必诺的真汉子,就更是高兴了。
李九妹认为,王铮因为和蒙辽肖太后的夫妻关系,才会无私地帮助蒙辽。现在,王铮也答应了她的全部条件,她觉得,王铮还是喜欢她的,还是想和她成为夫妻的。
要不然,他作为大将军,只需灭了西夏就行了,为啥还要答应她李九妹别的条件呀?
唉!陷入情网的女人都是盲目的,都是义无反顾啥都不考虑的。李九妹现在也是这样。
她根本就没考虑过,看似很好说话,感觉对她有意,比猴还精的王铮,其实很是毒辣。
他其实是想同化党项全族,把整个西夏的所有民族,全部汉化成为汉人。如果王铮的计划成功,她的党项族,就会彻底地在世上消失。
李九妹和王铮谈了会儿话,她已经是心花怒放,待到钱明珠把她叫到后面,又和她谈心之后,李九妹就更有信心了。
王铮下午又去了城外的风雪庄,他还要和娘辞行,抱着山娃的俩儿子亲了一会儿,用胡茬把俩小子扎哭,又牵着小狼在野地了疯跑了一圈儿。
天色将晚,王铮才回了城里。
晚上和三个婆娘说了半天话,王铮转战了两场。最后是歇宿在了翠姑的房里。当然,两人只是说说话,搂搂抱抱亲了亲,也没做别的。
第二日天还未亮,王铮早早起床,洗漱之后进入书房。
现在,王铮每天都会三省吾身。
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俊脸,王铮颇为满意喃喃自语。
“我高吗?···一米八,也还行。我帅吗?···确实有点帅。我富吗?···嗯!家里总是有花不完的银钱,虽不是大郑首富,却也差不太远,应该比王姓国民老公强。我都是个高富帅了,那我还干那么多做啥?我以后只做个纨绔公子,带着丫环提着鸟笼,上街调戏良家妇女不就行了?”
然后王铮再皱皱眉,咂摸咂摸大嘴,继续自言自语。
“唉!不行啊!人总得有点理想吧?我的理想还没有完成,我妻妾成群子孙满堂的目标还没有达到。那就还得再干几年。好吧!我就再去沙场拼搏一番。”
这就是王铮的每日三省吾身,他自恋完了,就有理由上战场了,也不怕战场的艰苦和凶险了。
然后,趁天色未明相送的人少。王铮辞别家人,带着小胖子郑铭和李九妹,就悄悄地出了城门,打马扬鞭,顺官道直奔陇西卫提督衙门的所在地……延州。
跟随王铮的,有两千御林军护卫。当然,这两千人可不是王铮的护卫。他们是皇上心疼儿子担心儿子,派来护卫小胖子的。
其他的,还有王铮的五百亲兵。到了战时,曹显必会给他增加亲兵的数量。
另外,还有李九妹的八个丫环仆妇,以及三百多,跟随她来到大郑的西夏死士。李九妹另外的死士,已经跟随小婼和小柔,提前去了西夏,混进了兴州和怀州做内应。
这些人,几乎均是,原来卫慕家族蓄养的家奴死士,卫慕山喜和卫慕皇太后被李昊害死后,他们不满李昊的残暴,起了反抗李昊之心,就依附了李九妹。
因为李九妹是卫慕皇太后的,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女儿。还是卫慕山喜的幼子,尚未过门的儿媳。
对于他们来说,整个卫慕家族,现在也仅有李九妹一人可以依靠了。
自然而然地,李九妹就成了西夏,对李昊的残暴不满的所有人的领袖。
而西夏,反对李昊的大有人在,只是,大多数人畏惧李昊的权势,敢怒不敢言而已。
一行近三千人马,晓行夜宿非只一日,距离延州越来越近。
334章 好水川之战
忽一日前哨军士来报:李昊十万人马于好水川设伏,大败郑军,郑军一万多人马几乎被全歼,主将任富战死。
王铮闻言惊怒交加,身躯摇了两摇晃了三晃,如果不是李九妹搀了他一把,好悬没一头栽下马来。
他知道大郑发生的大事件,会和北宋的历史偶有相同。可他都做了那么多军事安排,怎么还没有阻止住此次大败的发生?
申四呢?那个死货死哪里去了?怎么没去救援?陈琦在搞什么?他在此时派兵进入西夏作甚?
前哨打探来的消息并不详细,陈琦的军报也还没有送过来,王铮还不清楚此次战事的缘由和经过。
“知道了。”王铮无力地摆了摆手,让哨探离去。
“大将军莫急,哨探打探的消息,也许不太确切,大将军保重身体才是。”
李九妹依然是头戴面纱,闻言抚慰王铮道。
她出嫁之前,看来是不打算取掉面纱,以真面目示人了。
“姐夫别怕,有我保护你呢!”小胖子一边安慰王铮,一边伸着脖子看着前方跃跃欲试。貌似,他很希望有西夏军杀来。
王铮无力地看了小胖子一眼,他对胖子的话很无语,但却也很感动小胖子对他的关切。
王铮觉得,假如真有西夏兵来袭击他,小胖子绝对不会独自逃跑,他应该会挡在自己的前面,和西夏军一战。
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好吧!胖子即便是怕死想跑,也会拉着他王铮一起跑。他对他姐夫王铮,还是很有感情的。
“我没事。”王铮扭头对李九妹一笑。
“传令下去,加速赶路,尽快抵达延州。”
“大将军,你的身体?”李九妹关心地问道。
“无妨。”
王铮说完,纵马就窜了出去。
上一次的三川口之战和此次的好水川之战,李昊出动的兵马皆是十万左右。
王铮由此判断,西夏的野战主力精锐,不会超过十五万人马。
并且,此次李昊兵发好水川设伏,应是申四吸引他出兵的。
这么说,他王铮的奇袭兴州和怀州的计划,还没有泄漏。
而小婼和小柔等,混进兴州和怀州的内应,也一切顺利,没有被发觉。
要不然,李昊不可能没有任何顾忌,很轻易地就派出了十万兵马出兵好水川。
王铮还猜想,西夏对郑军的两番设伏两番大捷,应是那人的兵法战策。
王铮曾经问过李九妹,可李九妹从没听说过那个人。因此,那人应该不是西夏朝中的文官重臣。
由此推断,那人应是李昊军中的参谋。
并且,他的出现,也是在李九妹离开西夏之后。
再引申猜想,那人的职衔应不会太高,他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得到,奸诈善变生性多疑的,李昊的足够信任。
两日后王铮到达了延州,陈斌和韩庚,率领陇西卫的所有文管和武将,出城二十里,迎接宁王郑铭和王大将军亲征西夏。
见礼已毕寒暄过后,回到延州城内的提督衙门,王铮的到来,柱国将军提督陈琦,自动让出了正位,只和韩庚坐在了下首。
这种军事会议,胖子即便是王爷,他也只有旁听的份儿,他不能坐在正位,就和李九妹分列王铮的两侧。
而其他文武,一个个挺胸腆肚站立两旁。
王铮治军是出了名的严厉,没有人敢不打起精神。
“说说吧!好水川之败是怎么回事?”
王铮风尘未洗面无表情,三句话一说,就直奔正题。
韩庚知道王铮的脾气,陈斌也是一直赞佩王铮拥护王铮。
他在林州之战,王铮还是个农家小子时,就已经认识了他,和王铮也不见外,三人没有必要太客套。
但此时听到王铮的问话,陈斌和韩庚,却是心有愧疚满面羞惭。好水川之败,责任主要在陈斌的决策失误。而副督韩庚,因没有坚决阻止陈斌的失误决策,也难以推卸责任。
陈斌看看李九妹,没说话。
“但讲无妨,她虽是西夏的公主,却和咱们是一条心。”
陈斌和韩庚放心了,李九妹却对王铮很是感激。
“回大将军,是这···”经过陈斌的诉说,王铮才明白了好水川之败的所有情况。
原来,申四率三千轻骑进入西夏境内,骚扰的西夏民不聊生。李昊果然中计,他迅速出兵围堵申四。
申四的兵力太少,在李昊十万人马的包围圈中左冲右突,趁敌军尚未合围,损失不大就冲出了重围。
可陈斌却不知道,申四已经带领三千将士冲出了包围圈,甩开李昊的大军,反其道直扑定川砦。
申四做过王铮的亲兵队长,是王铮的爱将,他担心申四的三千兵马被李昊全歼。就派任富为主将,率领一万五千人马出兵驰援申四。
没想到,李昊诡计多端,他仅派一万兵马追杀申四,却集结九万人马于好水川设伏,几乎全歼了任富的援军。
此战,任富和西夏军刚一接战,西夏军即被斩杀数百后溃败,任富轻敌冒进,甩开辎重轻装追击。却不料中了李昊的诱敌深入之计。
待任富追至好水川,郑军将士长途追击,人困马乏饥渴交迫之际。却发现道旁放置数个银盒,好奇的军士将盒打开,百余只带哨鸽顷刻飞出。
此为西夏军的合击信号,也让西夏军发现了任富的确切位置。
郑军将士尚未列阵,即遭西夏三万铁鹞子猛冲。激战多时,任富所部死伤甚众。
任富也是身负重伤,小校刘进劝他突围,任福大声喊道:“吾为大将,兵败,唯以死报国耳!”,遂以手扼喉自杀而死。
其子任亮战死,桑怿、刘肃、武英、王珪、赵津、耿傅均战死。此役郑军几乎被全歼,仅后军朱观所部千余人逃回了延州。
王铮听陈斌诉说良久,越听面色就越是沉重阴冷。
陈斌本是个文官,因阴袭才成了柱国将军,他虽颇有智谋,却军事经验太少,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实不堪大任。
可他是皇上郑成的伴读,和皇上的关系极好,又因他对皇上极其忠心,平时做事也很勤勉,为人处事也颇为圆滑,很少得罪人。
导致皇上和房相等,这才派他来到陇西卫做了提督一职。
可提督将军,督管着整个陇西卫的军政事务,稍有失误,就会把许多将士置于死地。
平时还好,显不出他的经验欠缺,可到了和西夏的战时,他的弱点就开始表露。
“唉!我命申四仅率三千将士,以游击战和西夏军周旋。就是预防西夏军的诡谋。可你却派了万余人去送死,陈柱国,你可知罪?”
陈斌满面冷汗答道:“属下思虑不周,致使万余将士战死,愿领大将军责罚。”
王铮闻言,摘下腰间的天子剑放在帅案上,正要处罚陈斌,却听陈斌又说道。
“大将军,属下愿领任何责罚,但属下请求大将军,能否等和西夏的大战过后,再把属下押往上京?大将军,那么多将士因我的失误而惨死,属下不看到西夏军被歼灭,属下心有不甘呐!”
“唉!”王铮叹了口气:“你能力也有,却绝不是李昊和西夏那个人的对手。要说,此事也不全怪你。即便是我,现今也是心中忐忑,不得不谨慎了再谨慎。这样吧!本大将军暂罢了你的提督之职,许你戴罪立功,还在军前听令。你的功过,以后由朝廷定夺吧!”
陈斌闻言大喜,连忙起身道谢。王铮对他的处罚并不算严重,陈斌都没想到,王铮只是罢了他的提督之职。
王铮摆了摆手,命中军把剥掉陈斌的提督袍服,一旁站立听令戴罪立功。
然后,王铮转头看向了韩庚。
韩庚连忙起身肃立,他和王铮再是过命的交情,但军法不容情。王铮向来也是公私分明,他该受到的责罚,也是跑不了的。
只不过,他只是陇西卫的副督,主要责任是正提督陈斌担负,他的责任就少了许多,受到的处罚也就不会太重。
“你可知罪?”王铮冷着脸说道。
“属下知罪,愿领大将军的责罚。”韩庚也是一头冷汗答道。
此刻,小胖子和李九妹不言不语,只是坐在一边看王铮惩罚两个提督。
李九妹对王铮在军中的威势,就更是清楚了,她也更佩服王铮了。
小胖子的想法和李九妹的差不多,他对他姐夫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一位提督一位副督,皆是大郑的柱国将军,可他们在姐夫的面前,却是如老鼠见了猫。
小胖子心想,我以后也要像姐夫一样威风,我也要做上柱国大将军。
胖子想的,注定是瞎想,他永远也没有机会,做大郑的大将军。
其他文武俱都没想到,王铮来到陇西卫,气都没喘一口,立马就要处罚陇西卫最高的两位大将。顿时心中一凛,就更是畏惧王铮的威势。一个个也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
“你也犯了思虑不周,致使我大郑万余将士战死的大错。更没有死谏阻止陈斌犯错。但念你只是副督,职权在陈斌之下。罚你自领二十军杖,戴罪立功。其他罪行,待战后由朝廷定夺。”
“诺。”
韩庚不敢有任何意见,躬身领命出了提督府正堂,就在院子里,被中军刀斧手扒了裤子打屁股。
“姐夫,你真威风。”小胖子笑着小声说道,暗中对王铮翘起了大拇指。
王铮受到胖子的夸奖,却是面无笑容。他环视了一圈儿摒心静气的文武,语重心长地对胖子说道。
“我不是在耍威风,雨奴,你要记住,战场无小事,作为一个将领,任何一个失误,都会导致将士们无谓的牺牲。所有将士都是人,是人就应该珍惜他们的生命。那一万多将士,均是我大郑的精锐,但他们鲜活的生命,却因为陈柱国的决策失误,一战就客死他乡,尸骨无存。这就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王铮喘了口气喝了口水,然后,继续对正色对听他说话的小胖子说道。
“厚恤又能怎么样?再厚的抚恤,也不能挽回他们的生命。你记着,以后,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绝不能意气用事,绝不能不经思索就贸然做事。要多听人言,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人无完人,一个人再是聪明能干,总也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听得人言就会少犯大错,许多名人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并不是他们有多么聪明,而是,他们善于采纳百家之长。”
胖子只是憨厚老实,却不是个傻子,他听得懂王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