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不过,军中的高级将领却还比较自由,万喜、高丕、韩客和石坤、申四等人,却是呼啦一下带着亲兵,全都到齐了。
开玩笑,王铮是谁?是他们的兄弟,兄弟有难,哪一个不是心如火燎拿命相救?
战场上是如此,私下里更是如此。
刑部尚书带领数名提刑官,以及数百刑部的差役赶到县公府时,县公府已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那个别院也已被隔绝开来,任何人不准靠近一步。生怕房间里没了痕迹,影响到提刑官办案。
而此时,米九等一干跟随王铮的亲兵,也已被曹显下令全部控制了起来。防备有人内外勾结参与此事。
不仅如此,上京城附近三百里范围的,各个大路小道,也已经被大梁府调集卫军戌守。无数的暗哨,也在城里城外四处游弋。
而柴公公的影子部队,也已全部出动,暗查所有高官巨富的家里,有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整座上京城因为王铮的无故失踪,已是暗流汹涌。
刑部尚书带来的提刑官,均是大郑最有本事的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最擅长的就是循迹追踪。另外还有一个的嗅觉极好。
王铮的主卧房和别院的正房,被五位提刑认真细致的侦查过后,立马就锁定了正房的后窗。顺着后窗嗅着极其微弱的香气,以及几乎微不可循的痕迹一路追踪。
痕迹断断续续,时间越久,那仅有一丝的淡淡香味,就更是难以嗅得出来。
让几名提刑官的头目宋慈不解的是,所有的痕迹仅有一个人的,并且脚印很小,还极不明显。
他判断那是女人的脚印,应该就是那名,叫李九妹的女人的。
可她一个女人,扛着或者是背着王铮,穿小道过树林一路疾行,留下的痕迹,竟然皆是极其浅显,不拿着新式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有很多都看不出来。
由此可见,李九妹是一位高手,一位背负大将军却轻若无物的高手。
经过无数次的犹豫排查,在五名断案高手的通力协作下,在宋慈三数次准确无误的判断下。
到了午后时分,终于找到了东门外的那个农家小院。
可此时,小院已经是人去屋空。查询邻居后得知,此院落是三个月前,一个中年男子租下来的。
那名男子说,他是南方人,这个院子是他经商来到上京时,临时居住所用。从那以后,邻居们也没见过那名男子来过此处。查询院落的主人,主人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吓得是浑身哆嗦,也是一问三不知。
线索到此就断了。
刑部尚书谢统沉吟不语,宋慈看着数十步外巍峨的上京城墙,他稍一凝神思索。即刻判断,昨晚,那名女刺客挟持大将军,应该是进城躲藏了起来。
询问昨晚值夜的守门军士后得知,在夜里子时左右,有两男两女赶着骡车进了城。
因为在那个时间段,进出城门的人员和车辆并不多,大多还是运送垃圾的车辆。那些赶车人他都熟悉,唯有这一辆车上的人他没见过。
一个女人扛着个男人的更是没有。
把李九妹的相貌向那位守城军士一说,可两个女人坐在车里,天寒地冻的,还挂着车帘,车里就更是昏暗,他却没看清楚。
312章 汝阳王府
“绑匪必有帮手,一人化名李九妹挟持了大将军,三人接应。别人会以为他们必会逃走,可他们却偏偏躲进了城内,这叫灯下黑。”
宋慈沉吟着说道。
谢统闻言扭头问道:“黄姚招了吗?李九妹到底是谁?”
一名官吏连忙答道:“回谢相的话,黄监正也不清楚李九妹到底是谁?他只是贪恋李九妹的美色,和李九妹有过几次肌肤之亲。为了掩人耳目,才假作把李九妹认作了义女。其他的他毫不知情。”
谢统闻言大怒:“给我打,照死里打,必须让他说出实情。他作为朝廷命官,居然因为一名女子,就做了这么大的错事。不仅是他自己,他所有的家人,全部严刑拷问,直到查出李九妹的来历为止。”
“诺。”小吏躬身退下。
一直跟随办理此事的吕相暗中叹了口气。
黄姚完了,他的一家都完了。王铮没事还好,只是他一家的问题,王铮假若身有不测,他的九族也完了。
但吕相也没办法,死一个黄姚不打紧,杀了黄姚的九族都无所谓,王铮可千万不能死啊!
“不仅如此,派人速去兵部的军器监,即刻拿下和黄姚有瓜葛的所有人,严加审问。”
吕相下令,正中刑部尚书的下怀,他当即下令,捉拿和黄姚有关系的所有亲朋。
现在,有消息报说,李九妹是西夏的没藏黑云,而配合没藏黑云的,却是所有人都认为,早已逃出了大郑的西夏王李昊。
可报信的人,却是王铮家的一个家仆,是钱明珠这么告诉他的。
钱明珠的原意,也只是让办案的提刑做个参考,她也不能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柳十娘还不敢暴露身份,她的手下,只是写了一个小纸团,扔进了大将军府内。并没有表明**实此事。
再说,柳十娘也本就是猜测,她也没有真凭实据。
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此事假若真的牵扯到了西夏王李昊,那就更加严重了,吕相不能不慎重。
“还有,责令兵部,即刻严查军器监,是否有军机泄露之事。如有,则不管是牵扯到何人?即刻查办。”
李昊前来上京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刺探军机。大郑的霹雳炮和火炮、神臂弓等军国利器,皆是他刺探的首要目标。
现今,兵部军器监的监正黄姚,已经成了李九妹的裙下之臣,那他管理的军器监,军机泄漏也是极有可能的。
假如军机泄漏,那大郑和西夏战时,死的可就是不是几百上千人,而是动辄数万数十万人。
最糟糕的结果,是大郑被西夏打的一败涂地,丢城失地。甚至,就像王铮曾经说过的那样,大郑甚至有可能丢失半壁江山。
没人能但起这个责任。吕相不能,房相不能,即便是皇上也不能。
这件事如果牵扯到了某一位皇子,恐怕也是难以幸免。
皇子估计不会死,但被贬为庶民,终身幽禁却是有可能的。
吕相即便再是仁慈,他也不敢怠慢此事。
即便王铮没事,仅是黄姚贪恋美色结交匪类这一个罪名,他也死定了。
假如军机泄漏,那么黄姚的一家,也是非死不能活。
这就是连坐,古代最重的刑罚。
不怕你不听话,动辄诛你全家,甚至是三族九族,看你还听不听话?
虽然判断准确,可进入城后就是石板路。再也难以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即便五位提刑官再有本事,已经过了大半天,任何痕迹也全被车来人往弄得消失殆尽。
宋慈挠破了头皮,却再也找不到任何线索。
“为今之计,只有从黄姚,昨晚的在子时十分进出城的人员,以及接触过李九妹的人员处下手了。昨晚子时时分骡车进城,沿途必会有夜行人,或者是巡城军士遇到。即便没一个人遇到,骡车所过之处,也必会有犬吠之声。这些,就也是线索。这样,现在咱们分成数路,逐一查询,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挟持大将军的歹人必会有破绽,我们一丝一毫破绽都不能放过。”
宋慈沉思后吩咐道。
他是提刑官的首脑,他的办案经验是大郑最丰富的。就连刑部尚书谢统,现在也得听他的。
现今没了别的办法,解救王铮又是迫在眉睫。吕相作为解救王铮的主事之人,也只得按宋慈说的办。
皇上早就等急了,已经连催了数次,房相也急了,要不是柴公公拉着,他早就亲自跑来坐镇了。
吕相的压力太大。他的压力,不仅是来自皇上和房相,也不仅是来自洛阳公主和钱明珠。还有身后的那一群,虎视眈眈的高级将领。
这一次,假如救不出王铮,别的不说,但就是那些,桀骜不驯的高级武将的唾骂,他也就没脸在朝堂混了。
一直追查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宋慈终于查到一条可能有用的消息。
三名垃圾清运工说,昨晚子时刚过不久,他们三人推着一辆满载的垃圾车出城,大老远地看见。一辆骡车从一个巷子里驶了出来,只不过,那一辆骡车上却是仅有两人。
一名男子驾车,在寒风呼啸卷起车帘的瞬间,有一人看到,车里还坐着一人。
至于车里的人是男是女,太远了,夜色也昏暗,看不清楚。
这就是重大线索,宋慈当即带着那三人辨别方位,迅速赶到了骡车出现的现场。
可到了地方一看,大家却是有点懵逼。这个巷子的两侧,均是汝阳王郑乐的王府啊!
“不管是何人的府邸,一查到底。”
经过吕相的同意,刑部尚书谢统,本就是一位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忠直大臣。他当即就签了搜捕文书,交由宋慈马上执行。
同时,吕相急派刑部左侍郎左洪,即刻前往皇宫觐见皇上,向他仔细禀报此事。
不久后,包围汝阳王府的兵丁刚刚就绪,皇上郑成的手谕也到了。
皇上责令刑部按律行事,所有可疑人员皆可下狱审问,就是皇亲贵胄也不例外。
皇上不可能因为,偏袒他的一个儿子,就置大郑的江山,和他的宣睿盛世于不顾。
只是此时,汝阳王闻听消息,已经匆匆赶了过来。
“见过王爷。”
吕相和谢统等人,连忙给汝阳王郑乐见礼。
“吕相、谢相,汝等为何派兵包围了本王的王府?本王犯了何罪?汝等如此辱我却是为何?”
郑乐浦一见面,就疾声历喝吕相和谢统道。
“王爷且请息怒,盖因王大将军昨夜失踪,···”
吕相的解释还没有说完,就被汝阳王厉声打断。
“他王铮失踪,和本王有甚的关系?汝等不去找他,却为何包围了本王的王府?”
谢统看吕相甚是尴尬,就出声回答道。
“王爷,是这,王铮失踪,我等查来查去,却查到了这个小巷。据知情人言说,掳走王大将军之人,就是在这个小巷下了骡车,···”
“一派胡言,血口喷人。此小巷的两侧,皆是本王的王府的府邸,你难道是想说,是本王掳走了王铮?”
汝阳王喷着唾沫咆哮道。
谢统抹了把脸,深色不变不卑不亢继续答道。
“微臣不敢妄言,但知情人却言之灼灼,掳走王大将军之人,确是在小巷内下的车。”
“混帐东西,谁是知情人?你把他叫来,本王要斩了敢污蔑本王之人。”
吕相脸露不耐的神色,谢统也是脸现鄙夷。
只是,汝阳王是原太子的胞弟,是皇上郑成的嫡子。他接掌大位的可能性最高。他俩也不敢说话太过份。
可今日汝阳王的所作所为,委实是太没涵养。两位朝中重臣,已经渐渐失去了和汝阳王谈话的耐心。
特别是谢统,他本就嫉恶如仇,王铮的死活又关系重大。耽搁一时,王铮就极有可能发生危险。
王铮不是普通人,他的安危关系着大郑的安危,关系着万国来朝宣睿盛世,关系着一大帮人的青史留名。
和王铮相比,汝阳王郑乐的作用就很小了。
没了郑乐,皇上还可以换一个儿子接掌大位。可没了王铮,宣睿盛世还会不会有先不说。过年后的两场战事,却是再也没了把握。
不仅如此,蒙辽会不会迁怒大郑,提兵南下夺回燕云十六州,也还是个未知数。
假如肖太后提兵南下,假如燕云十六州再被蒙辽夺回去。
那么,大郑的北方,太行山和燕山的天然屏障,以及长城防线就再度消失。
以后,蒙辽又可以兵出燕京千里直下,迅速打到上京城外。
王铮的生死,关系着大郑的社稷安危,吕相和谢统绝不敢轻视。
“王爷,有圣上的手谕在此,请勿阻挡微臣等执行公务。来人,进入王府,搜捕歹人,救出大将军。”
谢统亮出皇上的手谕一晃,然后不等汝阳王回答,他一挥手下令,搜查汝阳王府。
“匹夫敢而?”汝阳王立时大怒。
可谢统和吕相再不理他,带领兵士就要冲进王府搜查。
可汝阳王也不是吃素的,他一挥手,王府护卫已经鱼贯而出。一霎时,双方人马剑拔弩张,形成了对峙之势。
“汝阳王,你敢抗旨吗?”吕相出声厉声喝道。
汝阳王的神色一滞,稍一犹豫。吕相马上又对汝阳王府的护卫喝道。
“皇上的手谕在此,敢阻挡我等进入王府执行公务者,罪不容赦,立斩不饶。将士们,速速进府搜索。”
“诺。”
众将士爆喝一声,趁着王府护卫一愣神间,已经冲入了王府,开始逐屋搜索。
汝阳王急怒攻心,气的面色青紫,可谢统手持他父皇的手谕,他还没有任何办法。
只是,他认为今日之事,已是他的奇耻大辱,大损他的声威,对他博得太子之位极为不利。
他的心里,已经恨极了吕进和谢统。
313章 毫无进展
吕相和谢统率领军士冲入王府,每一间房屋,每一个地方的仔细搜查,一霎时就把王府闹得鸡飞狗跳。
郑乐的王妃和嫡子嫡女端坐正堂,还没有人敢动她们。
可汝阳王的妾室子女,以及所有的丫环仆妇和护卫等,均被禁制在王府的前院空地,蹲在地上不准乱动。女人哭小孩儿闹弄得一团糟。
汝阳王受此大辱自然心有不甘,他当即进宫找他的父皇申诉。
可皇上郑成,为了他的社稷江山和宣睿盛世,只是闻言抚慰了汝阳王郑乐几句。待汝阳王稍一争辩,马上就是声色俱厉地呵斥。
汝阳王一看,告状没有任何作用,反而惹了父皇生气,他审时度势,只得认命。
让吕相和谢统面上无光的是,在王府里的搜查没有任何结果。没有发现李九妹和王铮的行踪。
让他们唯一还稍觉安慰的是,在西院的围墙边,花池里,以及墙头上,发现有人翻阅围墙的细微痕迹。
可是,王府里的小道全是青砖铺就,痕迹延伸不远,就再次中断。
可以确定,昨晚那辆骡车里的两个人,的确是翻墙进了王府。但他们具体隐藏在王府里的哪一个地方,暂时还没有发现,也没找到他们再次出了王府的痕迹。
“搜,再搜,一寸一寸仔细地搜索,地窖、暗室、柴房、酒窖等等,任何地方也不能错过。即刻招来修建王府的工匠,让工匠说出这座王府所有隐秘的房间。”
吕相只是坐镇主事,刑部尚书谢统却是主办。今日,找对了地方,却救不出王铮的话,所有人员谁也别想回家睡觉。
不能睡觉是轻的,他作为刑部的主官,在堂堂上京天子脚下,朝中重臣却被人无声无息的掳走了,他已经没了颜面,他的政绩也会受到影响。
假如在他的亲自率领下,找对了方向却救不出王铮,那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皇上和房相饶不了他。
就在谢统率领五名提刑官办案时,皇上的御书房里,他焦灼地来回渡步,房相也是不住地看向御书房的门口。
其他的六部九卿官员,一个个搓着手摒心静气。
大家都在等待谢统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