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护国大将军-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是不是胜算不大?”

    “这个我早就考虑过,我对那些国家的情形很清楚。别说是十万将士,就是六万也能打下来。”

    “大将军去过?”

    “没去过。”

    “那大将军咋能熟悉那几个国家的情形?”

    “我想着那些国家是什么样,它们就是什么样,按我说的去打就没错。”

    钟肃张了张嘴,没法反驳。

    这几年来,有很多事情王铮都是猜的,可他都猜对了,至今他还没有做错过一件事。

    当然,是说他做的对大郑有益有利的事情。不包括他的那些私事。

    钱望一听王铮的话就想起身反驳,可王铮只看了他一眼,他马上就泄了气不吭声了。

    这厮,再等几天就要迎娶他的孙女钱明珠了。算了,这几天先不理他,等他和明珠把生米做成熟饭,等明珠被封为了诰命夫人再说。

    辽阳郡王郑钢和曲阳郡王郑瑞,也是上柱国,他俩虽然有名无实,但议论军事却是能发言的。

    他俩同时起身,就想和王铮辩驳一番,不能现在就打那几个国家的理由。可还没等他俩说话,王铮就提前问他们道。

    “想不想挣银子?”

    “银子?”两人一听‘银子’两个字,双眼瞬间就冒出了绿光。

    两位老王爷现今都快穷疯了,不仅是他们,现在的上京城内,很多皇亲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

    标准件作坊那个无底洞,太姬八耗费银钱了。

    自从他们砸锅卖铁,在标准件作坊入了股后,现在连做一套新衣服,都得扒拉扒拉钱箱子,看看里面的银钱够不够再说。

    标准件作坊建的太多,一下子就在全大郑,铺开建造了近千所作坊,光是购买地皮建造厂房,就不是个小数目。

    标准件共计万余种,涉及民用的方方面面,每一种都要定下规格标准,画出图纸写明制造方法和用途。

    还要聘请数万工匠和学徒,还要白白养着那数万人研究。还要先造出制造标准件的各种器械,还要购买煤铁木材等等原材料。

    品种太多了,太复杂了,需用的银钱太多了。

    从开始投入到现在,已经又追加了三批银钱了,可还是不够。

    上次皇上砸锅卖铁,凑了五十万贯铜钱投了进去。可只是打了个水漂就没影了,不济事。

    昨天,老王爷又要大家凑钱,可现今,谁家还能凑出银钱啊?大家就差当了裤子了。

    为此,现在有不少皇亲真是扛不住了,都说王铮是,坑死人不管偿命。

    很多人现在都在打探消息,看看谁有意向,就贱卖了他们手里的股份,卖一点是一点,也不能赔干净不是?

    现今,两人一听王铮的话,瞬间大喜。

    “你有路数?”

    王铮朝蒲甘(缅甸)一指说道:“此国有大量的金矿、银矿和铜矿。至于别的,比如煤、铁、铝、锰、铬、锡、钛、磷等我就不说了。最珍贵的却是···”

    王铮住口不语扫视一圈,只见连皇上带所有大臣,已经全部伸着脖子瞪着大眼,焦急地等着他说下去。

    王铮暗笑,狗屁的师出无名,在金钱和财宝面前,别的都是浮云。

    “说啊!说下去,最珍贵的是什么?”

    钟肃抓耳挠腮急道。

    房相和吕相还算沉得住气,没有催促,但从两人不住翕动的鼻孔看得出来,他俩也有些着急。

    王铮却偏不说,他又一指寮国的区域:“此处的金和铜较为丰富,其他如交趾等国,煤铁石膏等等矿产多不胜数。”

    “别扯没用的,快说最珍贵的是甚?”皇上也急了。

    大郑的矿产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是极少。除了煤铁,其他的都不多。但最缺的就是金银铜三种贵金属。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金银的产量就极少,铜的产量也不大,就连制造民间流通的铜钱都不够用,就更别说制造铜镜等奢侈品了。

    因此,现在大郑的商品贸易,动辄拉着几十车铜钱交易的有很多,银两只有官府和巨富才会有不多,金子就更少了。

    一般情况下,官府赏赐官员,说的万金千金之类的,其实说的是一万贯铜钱,和金子根本就没一点关系。

    现今大郑的商品贸易越来越大,仅凭铜钱的流通,极其不方便。可金银又少得可怜。

    即便是这样,铜钱也不够用,后来就造出了铁钱代替铜钱使用。但铁钱还不如铜钱,铁钱分量重、价值低,更不便于流通和随身携带,特别是给大宗贸易,造成了巨大困难。

    因此,繁荣的大郑,现在急需金银,和能代替金银的更贵重的金属,流通于世。

    而王铮所说,恰好就击中了皇上和房相吕相的麻骨。

    “是宝石,无数的宝石,挖千百年也挖不完的宝石。蒲甘是世界上著名的宝石和玉石产地。抹谷盛产红宝石、蓝宝石。在掸邦南渡的丙弄村,克钦邦北部地区,有孟拱、甘拜地、弄肯、帕甘盛产玉石。钻石产于孟密镇区的景朵村附近。”

    “这些,···你咋知道?”皇上傻呵呵地问道。

    “我猜的。”

    皇上闻言大汗,娘的,又是猜的,这小子原来是在糊弄人。

    “大将军即便是猜的,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钟肃首先表态赞成。

    他是王铮的铁杆粉丝,不管王铮说的话他能不能听懂,都先赞成了再说。反正王铮还从没做过,对大郑不利的事情。

    “我也信。”陈琦举手附议。他和钟肃的想法一样。

    “还有老夫。”钱望当然也支持王铮。

    他怕在这个节骨眼上,王铮要是不要他孙女儿了咋办?

    户部兵部和吏部三位尚书,全都赞成王铮的军事行动。两位王爷却对那一大片区域的,金银铜和宝石钻石感兴趣,当然也赞成。

    吕相略一思索,金银铜和宝石钻石太是喜欢人,他也很心动。但他是宰相,却不能用这个借口出兵,要不然就会让人笑话。

    于是,他就换了个说法道。

    “皇上,王将军说的不错,交趾和真腊竟敢自立为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暹罗已是多年没有朝贡,也是罪不可恕。蒲甘等部落打生打死了近百年,我大郑天朝上国吊民伐罪,应当即刻出兵镇压叛乱。老臣以为,那些个小国必须打,不打不足以平民愤,不打,我天朝上国,就会让那些蛮夷之地的民众小视。打,必须打,砸锅卖铁也得打。”

    吕相的话说的冠冕堂皇,底下那些,同样是看上了蒲甘等地,金银铜和宝石钻石的所有大臣,顿时一致赞同。

    打,必须打,当了裤子也得打。

    事情到了这里,基本也就确定了。

    可王铮还有话说。

    (多谢浮夸如我和dy1234432133朋友的月票,多谢安基陶瓷林朋友的打赏和月票。)

10/4 18:04:59|43143420

280章 肺腑之言



    (多谢安基陶瓷林朋友的打赏和月票,特此加更。多谢仙人指点的月票。)

    “皇上,不仅是那些地区,还有这里,···”

    王铮伸手一指倭国:“这里有一个石见银山,银和铜的储量极大,埋藏极浅,极易开采。仅这一座银山,我大郑开采数百年也开采不完。要不,把这里也打下来算逑。”

    皇上一听,眉头皱的更紧。

    这厮,还是那么好战,这事儿还没说完,他居然又盯上倭国了?倭国和我大郑隔海相望,岂是那么容易去的?

    房相听到王铮的话却是急了。

    “王将军王将军,我大郑的北部边境还没有捯饬清楚,西部也将要开打,正南的交趾等地还正在商量,你咋又想打海外倭国的注意了?王将军,穷兵黩武是国之大忌,咱们一件一件地来好不?可不敢四方开战啊!”

    房相说的可怜巴巴的,王铮一想也是。

    这些文官,对日本和越南、缅甸、泰国等地的情况不清楚,谁也不敢妄动刀兵。

    现在,能劝说他们,先准许打下南亚也行。

    至于那个小日本,呵呵!等有了大船,等老子灭了西夏腾出手来,跑不了它,早晚要它好看。

    娘的,后世我华夏被你们欺负了,那时候华夏的国力太弱,打不过你。

    现在可不是,现在老子捏死你,就跟捏死一只蚂蚁差不多。

    皇上郑成也喜欢蒲甘等地的金银铜,可他却还发愁。

    十万兵马是不多,并且还不需要后勤,也能去打打试试看。可打下来后,开发哪里的那些金矿银矿怎么办?他是真没银钱投入了。

    看到皇上发愁,老奸巨猾的房相,向着王铮努了努嘴,以目视意皇上郑成。

    意思是说:你不是还有个有钱的女婿吗?愁个啥?跟他要。

    皇上和房相,几乎天天见面商议国事,早已是心意相通。他一看到房相的眼神,马上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这就没有问题了,于是郑成最后决断。

    南蛮番邦诸国,无视天朝上国国威,实该吊民伐罪,挽救万千黎民于水火之中。着令上柱国大将军王铮,即刻筹备征伐南蛮诸国的事宜。钦此。

    没想到,王铮一听圣旨,却马上就不愿意了。

    “哎哎!皇上,我现在还是个庶民,我哪有权调兵遣将啊!你还是换个人吧?”

    皇上瞥了王铮一眼,没理他,却转头问房相道。

    “房叔,有些事,还需房叔安排,朕就不再管了。”

    房相知道皇上说的是啥意思,就马上答应了下来。

    事情到了这里,基本也就结束了。皇上转身回了后宫,但却留下了柴公公,余下的事情由房相主持商议。

    “底下,无关人员就退了吧!老夫和王将军商议一些私事。”

    得,房相赶人了,别人也不能赖着不走,于是一哄而散。

    御书房里,仅留下了房相、吕相和柴公公,嗯!还有王铮。

    戴忠和陈妍等,随着陈琦去了兵部,他们还有很多具体事情要说。

    自始至终,他们几个也没有机会说一句话,就连戴忠,别看他做过皇上的御林军统领,他也没有得到皇上一句垂询。

    说白了,在现今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他们的资格不够。

    在这里能说话和拿主意的,基本就是皇上、房相、吕相和王铮四人。其他的全是陪衬。

    众人散后,房相看着桌案上的地图问王铮道。

    “王将军,金银铜矿之事,可是实情?”

    看,王铮就知道,其实房相最关心的,也是那几个小国的财宝。至于到底是不是师出有名,可以略过不提。

    只要那些金银矿吸引住了皇上、房相和吕相的注意,即便没有任何借口。他们也会找一个非常充分的理由出兵南亚。

    “是实情,我说的还不够全面,其实那些矿,大部分都是伴生矿,其他的金属也不少。”

    房相闻言,和吕相对视了一眼,好像更加有了信心。

    “十万人马是不是少了点?要不,去二十万将士吧?”

    看,所谓财帛动人心,只要有那些金银铜矿,王铮即便不提,房相也会要求出兵。

    只是,他还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担忧的事情也太多。

    “十万将士已经足够,再多了,就必须后勤支援,有了后勤,就是个累赘,胜败也不敢预料。”

    这时吕相插话道:“王将军,倭国的石见银山之事,也是确有其事?”

    “当然。”

    吕相又和房相对视一眼:“王将军,以后有这种事,别在太多人面前说。人多嘴杂,出兵的借口都不好找。”

    “可开发那些矿,咱们只能以个人的名义开采,朝廷无法参与,要不然太不好听。让个人开采的话,还需要大家集资入股,我不说明白了,谁会愿意投钱进去?”

    “这也是老夫想问你的,王将军,如今,光是标准件作坊的事情,大部分的皇亲和部分的朝臣,都已快倾家荡产了。这些矿,还怎么开发?谁还有银子往里投?”

    王铮洒然一笑:“个人没银子不是正好吗?朝廷的银钱多的是,让朝廷的各部门,找一个商人挑头不就行了?”

    “做这种事,仅让朝廷的部门参与怎能行?还得大家一起努力,要不然,传出去的话,我大郑就会失了国威。大将军莫闹,快想个妥帖办法。”

    吕相焦急道。

    王铮不由问道:“你们咋不问我军事的问题,咋净问这事儿?”

    房相一皱眉,理所当然地说道:“军事有你安排就行了,我们还管那么多作甚?”

    王铮一愣,看房相这话说的。

    “你们就不怕我打了败仗?”

    “你打过败仗?没有把握的事情你会做?你是个愿意吃亏的人?”吕相反问道。

    好吧!王铮无语了。

    连这些一生视钱财如粪土的文人,为了大郑的经济腾飞,为了缓解市场上的金银不足,铜钱的不足。

    并且因为铜钱还太重,搬运太不方便等原因,现在都钻进钱眼里,别的啥都不管,王铮也无话可说了。

    “王将军,这些矿,你是怎么知道的?”

    房相问完就后悔了,还不如不问,这小子,肯定会说是他猜的。

    果然:“我猜的,你们信吗?”

    房相和吕相一翻白眼,就连坐在王铮旁边的柴公公,也是翻着白眼很无奈。

    这个混账,总是这么气人,要不大家都烦他呢!他就不会好好说话,你哪怕是找一个,‘听别人说的’理由也行啊!还说是你猜的,真姬八是,气死人不管偿命。

    房相没搭理王铮的那句话,他接着又问道。

    “王将军,你不打这个就想打那个,到底是为了甚?”

    “我为了皇上社稷,为了大郑的国祚,为了你和吕相的理想,为了我大郑所有的百姓啊!怎了,你以为我还有啥私心?”

    吕相连忙解释:“不不,王将军,我们没有怀疑你的用心。房相的意思是,你咋那么好战呢?”

    吕相说完也后悔了,看这话问的,真没水平,咋能这么说呢?

    “唉!···”王铮闻言长叹了一声,然后幽幽说道。

    “我为了皇上的宣睿盛世尽快到来,为了能使,你们这几把老骨头名垂青史,为了让我大郑四海清平,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我是操碎了心呐!可你们这些老家伙,咋就不理解我呢?你们总说我好战,可不战怎么争?不争,又怎么可能会有宣睿盛世?如今,···”

    房相和吕相闻言,竟然都没有计较,王铮说他们是老家伙的话,柴公公也是暗笑。

    王铮起身看着地图继续说道:“你们文人,想的太多,考虑的太多,对自己的名声和政绩看的太重,做什么事都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当初,我想灭了哒突三族,你们也想在你们的任期内,为大郑开疆拓土,可又担心失败了自己会落下骂名,没人支持我。只是默许我对草原小规模用兵。”

    “我无奈之下,只得分做了两步走。头一年,我先让曹显率兵,在草原万里转战五个多月,他们数十次被敌军合围险象环生,他们每次都是,侥幸冲出重围逃了出来。好不容易才把草原搅得一团糟。第二年,我二次出兵,才灭了哒突三族。那一次,至少耽误了我半年的时间。”

    “后来,蒙辽打到了澶州,有些人不思退敌之策,居然还恬不知耻地劝皇上迁都,你们居然也都同意?呵呵!我扛着压力让皇上御驾亲征,这才打跑了蒙辽。后来,我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