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护国大将军-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还有独狐九剑?

    这些如果他不会,那他会葵花宝典也行,宫里的太监多着呢!他们不用挥刀自宫,就可以练习葵花宝典。

    玄一翻了个白眼:“不懂你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

    

    王铮很失望:“你都会六脉神剑了,咋能不会别的呢?那···天山折梅手你会不会?”

    玄一不理他。

    “易筋经呢?蛤蟆功呢?左右互搏呢?都不会?好吧!我说个最简单的,太极拳你总该会吧?”

    太极拳是道家的一位高人,张三丰自创的功夫,玄一也是道家,他总应该会了吧?

    玄一只顾翻白眼了,心说:这位大将军咋还是个精神病呢?他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王铮一看玄一都不会,他想了下,别的功夫都是金老先生编出来的。可太极拳不是胡编乱造的啊?

    后来,王铮再一想张三丰的出生年代,这才恍然大悟。

    他虽然不知道张三丰出生在哪一年,但按倚天屠龙记推算,元末明初时他是一百三十多岁。

    元朝还不足一百年的江山,哦!是统治中原不足一百年。那就是说,张三丰应该是出生在南宋末年。

    可现在的大郑,却是另一个空间的北宋,按公元纪年的话,才是北宋的1015年左右。

    比张三丰出生早了一百多年。现在武当派还没有影子呢!哪会有张三丰自创的太极拳呐?

    算了,武功就不说了,估计玄一还没有他王铮,知道的高深武功多,说了他也不懂。

    但王铮对玄一已经心生敬畏,他还是连忙做出了承诺。

    他说他这一生,只会为了大郑,为了百姓做善事做好事,即便是迫不得已上了战场,他也会严令部属滥杀无辜殃及百姓。

    玄一的所有目的均已达成,他心满意足地,被谢老三领着安置住处去了。

    玄一满意离去,王铮却是感慨万千,现在,他是越来越看不懂古人了。

    说古人愚笨吧!可在几百年前,在那个只有算筹的年代,圆周率都已经被祖冲之算到了七位数。

    祖冲之和他的儿子以正24576边形,求出圆周率约为355/113,和真正的值相比,误差小于八亿分之一。

    这个纪录在一千年后才被打破。

    很多古人的智慧,却又让他不得不服。

    说星相占卜不靠谱吧!可袁淳罡和玄一,都从他的生辰八字上,感觉到了他的不寻常。

    说武功不如枪炮吧!可玄一的剑气是怎么来的?

    王铮不知道的是,玄一出了他的书房门,就把手指上的一个戒指悄悄取下,装进了口袋。

    没有金刚钻,玄一哪敢揽王铮的瓷器活? 

    想到算筹,王铮突然一愣,然后他疾步就走向书案,抓起蘸水笔就写下了两个大字:算盘。

    据王铮所知,最简单的算筹在公元前就有了,算盘现在倒是也有。

    可现在的算盘,和他后世见过的不一样,至少要少一排算珠。

    还有,现在的算盘,还只有加减没有乘除。只能运算数目不太大的算术,也不能算出土地面积和其他形状物品的大小。

    如果把现在的算盘,改成后世他在小学就学过的算盘,并且使算盘能乘除的话,那是什么概念?

    算盘和阿拉伯数字合用,会给现在的计算方式带来多大的便利?会节省多少时间?会使多少难以运算的科目迎刃而解?

    王铮在后世就听说过,算盘的熟练运用,不亚于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

    现今,指南针他已经做过了改良,和后世的指南针已经差不多。

    火药经过他的摸索,也达到了这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大威力。

    造纸他只知道纸浆,别的就不懂了,这个还没提起过。

    活字印刷他倒是懂,就是把一个个单字,反刻在金属或者是硬木上制成字模。

    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王铮记得,活字印刷就是北宋的毕升,在1045年左右发明的。

    可这个类似北宋的大郑,有没有那个,造福了全人类的发明家毕升呢?

    王铮思筹半响也没想起来,后来他也不想了。管他以后会不会有毕升,先发明出来让大郑得利了再说。

    


255章 小财迷郑妽



    王铮想把算盘和活字印刷,尽快弄出来惠及大众,于是也就不瞌睡了。他甚至把他和钱明珠的婚事,都又忘到了脑后。

    算盘很简单就能做出来,找个好木匠去做,都用不了一天功夫。

    王铮简单花了张草图,然后张口叫道。

    “谢老三。”

    “在,大将军有何吩咐?”在门外随时伺候的谢老三,掀开门帘进门问道。

    “你让府里的木匠,照着这个草图给我做一个算盘。越快越好。”

    “诺。”

    谢老三接过草图看了看,犹豫着问道:“大将军,这幅图是不是画错了?多了两排珠子,算盘我见过,没这么多算珠。”

    “没错,就照着这个做就行。”

    “哦!那好吧!”

    谢老三奉令去了。

    可那些口诀?王铮挠破了头皮,也想不全换了。他小学时学过的东西,后来基本也没用过,早忘的差不多了。

    算了,想不全就让那些数学家想去。

    反正王铮只打算做一个指路人,很多事情,他只要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就不管了。

    路要受益者自己去走,窗户外面的景色,也要别人去看。

    就像活字印刷,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只要他一说破,就把大郑的印刷术,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就是这一层窗户纸,让别人摸索的话,就还需要几十年。

    从唐朝的雕版印刷到北宋的活字印刷,华夏一共摸索了几百年才做到。

    再比如他现在让做的算盘,仅仅就是加上两排算珠,还有一整套的口诀。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就能算出许多现在难以测算的科目。。

    可华夏的劳动人民,却摸索了一千多年,到了明朝时,才算是比较完美。

    接下来,王铮开始书写,活字印刷和算盘的专利事项。

    专利钱他并不想要,他是为了钦天监。

    钦天监那个清水衙门穷的离谱,就连造一座天文望远镜的钱都拿不出来。海阳那个钦天监的正卿,死缠活缠地让王铮帮他想办法。

    这不,有了活字印刷术和算盘,让海阳去工部专利司申请一个专利。

    以后,源源不断的银钱,就能往钦天监拉了。王铮也就不用头疼此事了。

    “杜小九,去把钦天监的海阳叫来。”

    “诺。”

    等海阳来到,应该也写的差不多了。

    王铮正在苦思冥想,就见郑妽一掀门帘,扭着腰肢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

    “夫君,忙啥呢?午间参加了琼林宴,回家了也不歇着。”

    “哦!我突然想到了活字印刷和算盘,想改良了交给钦天监去收专利钱。这两个可是能惠及苍生的大好事,得赶紧办。”

    王铮抬起头看了眼郑妽,用笔头指了指鼓凳,示意让她坐下说话。

    自家这位小媳妇,青涩渐去,现在越来越有女人味了。

    “活字印刷?是个什么印刷术?”郑妽一听就很兴奋,她知道自家夫婿的本事,他随便一指点,就有拉不完的银钱。

    看来,今天又有了一个新的挣钱门路。

    郑妽自从和王铮婚后,她喜好的诗词字画名曲等等,基本上已经很少再碰。

    她现今一心钻进了钱眼里,想为后世子孙挣一大笔家业。

    不仅是郑妽自己,现在的女子基本全是这样。不管她们婚前有什么爱好,婚后都会以操持家务为主,在闲暇时,自己的爱好才会偶尔触碰。

    所谓夫为妻纲,她们只为家里打算,为后世子孙打算。这么做,才是现今这个社会,贤良淑德女子的楷模。

    郑妽拿过来王铮写的所有纸笺看了看,马上就很高兴地说道。

    “别给钦天监了,交给咱家的洛阳镜坊吧?”

    算盘人人都会做,专利钱估计不会太多。可活字印刷印制书册,只有书商才做的起,以后绝对是一个大买卖。

    想想看,全大郑有多少读书人?每一个读书人要看多少书?即便一个人一生中只买二十本书的话,那也不是个小数目。

    何况,只要能收专利钱,那就是说。以后,永久,子子孙孙,只要有人用活字印刷术印制书册,就得给她家交专利钱。

    “别贪太多,家里有一个洛阳镜坊,挣得银钱就足够花用了。钱太多了没好处。”

    王铮从来也没想过当一个巨富,他只想小富即安。

    在这个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不一定哪一个皇上哪一个奸臣红了眼,就会想尽办法陷害富商,把富商搞的家破人亡财产充公。

    王铮的这一世没人敢动他,可他不敢保证,他的后世子孙也没人动。

    “谁会怕银钱咬手啊?”郑妽依旧眼冒小星星说道。

    王铮看到郑妽的表情,他觉得,该给这个小财迷上上课了。

    “来,···”

    王铮拉着郑妽的小手儿,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抱着她缓缓说道。

    “风奴,你想想,自古以来,有多少特别富有的人得到了善终?你再想想,你父皇足够仁慈,可谁能保证,以后的皇上,都会和你父皇一样的仁慈?谁能保证以后不会出奸臣?”

    “现今,有你我在,咱家不管有多少银钱都没人敢动咱们。可以后呢?咱们的子孙呢?咱们家能挣钱的门路太多,会不会让别人眼红?别人会不会想尽办法收拾咱家?再往后说,假如天下乱了呢?咱家是不是会成为被抄家的首选?”

    “夫君,我知道了。”郑妽诺诺说道。

    “所以啊!我从不主张咱家经商,我的俸禄就已足够咱家的花销了。不过,你是公主,算是皇亲,你经商倒也可以,只要别太贪了就行。”

    郑妽想到翠姑已经开遍了全大郑的酒坊,那个才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她的洛阳镜坊都没法和酒坊的利润比,于是就问道。

    “那···咱家的银钱,现今已经几辈子都花不完了咋办?”

    王铮还以为郑妽说的是洛阳镜坊,他到现在也不知道,翠姑在酒坊里入股的事情。

    “那就捐出去,捐给国库。”

    “那怎行?别人不是更眼红啦?”郑妽反对道。

    她也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子,经王铮稍一提醒,就知道了家有巨额财富的话,实在没一点好处。

    不一定在哪一年哪一月,被满门抄斩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华夏几千年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哈!也是,这法子确实不妥。那就做慈善建蒙学,在全大郑开办全免费的蒙学,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以后都能识文断字。”

    “那得多少钱啊?太多了,我不干。”

    郑妽这个小财迷,终究还是不舍得她的银钱,趴在王铮的肩头眼泪汪汪的。

    “那就筹款,咱家拿大头,让所有的官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么做是最好,咱家既落了好名声,为子孙积了德,还能掩盖咱家出了多少银钱。以后万一有了事,咱家的钱都做了好事了,也没人敢找茬。即便有人找茬,全天下的读书人也不会同意,也算是福及子孙了。”

    “嗯!这办法好。”

    有别人分担一些银钱,好名声却让她郑妽落了。这么一来,郑妽才算是心里平衡了。也不再那么心疼她的银钱了。

    “可是,大部分皇亲家里的银钱,都投进标准件作坊了,他们都没多少银钱了啊?”

    想到这个,郑妽又开始犯愁了。别人家的收入少,砸锅卖铁地都入了标准件作坊的股,这都快一年了也没见回报。几乎家家是穷的揭不开锅。

    可王铮家不同,王铮的家里人口少。

    到现在,他婆娘郑妽的花用,都是朝廷给公主府的,他基本上还算是一个人。

    以后,即便是钱明珠进了门,可钱明珠还是三品诰命夫人,她也有朝廷给的俸禄,养活她和她的两个陪嫁丫头,没一点问题。

    何况,现在的富贵人家嫁女儿,还都有不菲的嫁妆。嫁妆五花八门啥都有,有庄子有地,有些还有商铺有作坊。

    在这个社会,嫁女儿比娶媳妇花费的多得多。假如是被榜下捉婿抢走的,更是一文钱都不用花,全都是丈人家出钱。

    还有,王铮的职衔高爵位高,因此,他家三十六名丫环仆妇下人的工钱,以及所有的亲兵,全是朝廷发的薪俸禄米。

    山娃一家虽然没和王铮的财产分开,但山娃的俸禄和战利品,他的一家人也从来花销不完。因此不减反增。

    王铮需要开销的,只是多出三十六名以外的仆妇和下人。因此,他的开销极少,可收入却是极多。

    王铮的俸禄已经足够全家花用,并且每年还攒下了不少。他一千六百户封地的赋税收入,他城外那几百亩地的收入。

    但这两样还是最少的。还有王铮的发明和专利收入,每年都会有十几万贯。比如焦炭、玻璃,那几个大矿等等。

    最厉害的是,王铮打的胜仗多,每一次战后,将士们都往他家拉不少车战利品。弟兄们凡是给他的战利品,就没有一件是普通的物件。

    拿出去一件就是价值连城。比如钱明珠的那两块破石头,搁现在这个遍地富商的大郑,十万两白银能被哄抢了。

    当然,映花琳琅是罕世奇宝,整个世上也不会有第三块,绝对不止十万两白银。

    这个还不算,最厉害的是翠姑经营的酿酒作坊,那真是一本万利。

    郑妽这个公主个人的所有收入,即便不算是王铮的,那他家现在也快富可敌国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别的小国,比如真腊,比如哒突三族,可不是富得流油的大郑。

    “那你就拉几个人充充门面,大部分银钱还是咱家出。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全大郑的蒙学教育,也不是三两个月就能做成的。让别人都知道,咱家的银钱,都投进大郑的蒙学就行了。也不是不让你留一点看家钱。好了,看你的小脸儿难受的?”

    “夫君,我知道你说的都对,可我就是不舍得。”郑妽趴进王铮的怀里,哭丧着小脸儿,看来确是挺难受的。

    “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有我在,咱家就永远也不会缺银钱,好了,乖啊!别难受了。”

    和郑妽在一起,比郑妽大了八岁的王铮,有时候不仅是她的夫婿,还像一个大哥哥,得经常哄着她。

    王铮觉得,这才是生活,他需要的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婆娘,不是对他唯唯诺诺的下人。

    好不容易把郑妽哄的高兴了。门房来报,钦天监的海阳海大人求见。

    “夫君,那你忙吧!我和翠姑去找明珠,把这事儿和她商量一下,看具体怎么做?”

    “嗯!去吧!早些回来吃饭,晚上就住在你的卧房。”

    “嗯!”郑妽在王铮的额头亲了一下,这才聘聘婷婷地走了出去。

    


256章 王铮的设想



    其实,郑妽和王铮的家是公主府,她和大将军府以及县公府都没关系。这是房相那个自欺欺人的馊主意的后遗症。

    她在大将军府或者是县公府居住,也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