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护国大将军-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哇呀呀!”申四疼得连声爆叫,幸亏那只羽箭被他的柳叶刀挡了一下,失去了劲力,要不然必会穿透管贤的脑门。

    同样是因为他柳叶刀的遮挡,那支羽箭的劲力已经失去大半,扎中了申四的眼珠后,却没有再深入一厘。

    不但对敌人狠,对自己也够狠的申四,一咬牙就拔出了羽箭。他的右眼看到,箭刃上带着一颗血淋淋的眼珠,申四的左眼眶内,瞬间就血如泉涌。

    “哇呀呀!老子瞎了一只眼,我那媳妇可咋娶?可恨呐可恼。”

    申四咆哮连声,他举手就想扔掉羽箭继续杀敌。

    可他转念一想,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的眼珠可不能扔了。再说,这都厮杀了半天了,水米未粘牙,自己的眼珠那也是肉啊!

    申四愤怒地大吼:“娘的,老子的眼珠子,可不能仍在地下让别人当球踢,我吃了它。”

    于是,在对面数十个蒙辽军士的目瞪口呆下,申四把扎着自己眼珠的箭刃塞进大嘴,等箭刃再出来时,仅仅就只剩下沾着血的箭刃了。

    申四的大嘴张张合合嘎吱嘎吱咀嚼连声,生生把自己的眼珠嚼碎了咽下,然后不顾左眼眶的伤口和满面满身的鲜血,状若疯狂般地“哇哈哈”一声狂笑,睁大了独眼,就纵身向前扑去。

    “娘啊!魔鬼啊!”到了这时,已经被申四的行为吓破了胆的蒙辽军士,战斗意志才算是被郑军的彪悍彻底摧毁,数十蒙辽军士哭喊一声,扔下兵器扭头就跑。

    “申将军,快下去裹伤,弟兄们,跟我追杀蒙辽狗。”

    申四的救命之恩管贤都看在眼里,可此时不是他啰嗦着说废话的时候,后面还有大批蒙辽军等着他去追杀,于是他当即陌刀一举,带头向前猛冲。

    “裹个鸟,杀。”申四毫不在意自己的伤情,依然奋不顾身泼命砍杀。

    对于申四的悍勇,雁山卫的将士和松江卫原有的将士,那是司空见惯。

    可对于后来从其他的城池,赶去增援澶州,最后却被留在了松江卫的那些将士来说,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今日申四的行为,吓坏了蒙辽军士,激励了大郑将士,使更多的大郑军士,再一次地知道了,原雁山卫的虎贲是多么的彪悍敢战。

    自此时开始,蒙辽军士的战斗意志终于土崩瓦解,再无成建制的抵抗,只顾抱头四处乱窜。

    东西北三座城门的门洞里,挤满了惊慌失措的蒙辽溃兵,都想尽快挤出城去逃之夭夭。

    “传令:攻进城内的将士们,无需逼迫太甚,放蒙辽军出城。”

    随后进城的集团军军司马万喜,担心城内的蒙辽军困兽犹斗不管不顾,牵连到城内的百姓,这才紧急下了一道军令。

    这道军令一下,即便申四管贤等再不满意,也得遵令执行。

    因此,东西北三个城门附近,溃退的大批的蒙辽军压力大减,这才能迅速出城。

    可万喜放了蒙辽军出城,并不是想饶了他们。

    而是,更为勇猛的项梁,带着三万原雁山卫的精锐轻骑,在数里外的主要道路上,正等着蒙辽军自投罗网。

    而在二十里外,蒙辽军逃往莫州的数条必经之路上,还有石坤的两万轻骑在树林里埋伏,瀛洲城内的这四五万蒙辽军士,今日注定已是在劫难逃。

    “传令马宝马将军,秋池秋将军,林刚林将军,尽快肃清残敌。”

    “传令其余将士,抢救府库、救治伤员、扑灭大火、打扫战场。”

    “传令朝廷早已任命,这一次随军出征的瀛洲知州,进入城内安抚百姓。”

    “传令所有最新任命的燕云十六州的知府知州,进入城内协助瀛洲知州,处理政务,尽快招募工匠修复城墙。”

    “通知曹大将军,可以准备让郑仝进城了。”

    “诺。”

    站得高才能尿的远,进入城内登上城头的万喜和高丕,一边拿着望远镜四处观察,一边接连下了几道军令。

    至此,瀛洲城已被基本拿下,仅剩不多的蒙辽军,被彻底肃清也不会用太久的时间。

    这还是为了照顾城内的百姓,如果不是为了百姓,那几处被蒙辽军占据的大院子,几个炸药包撂进去就能马上结束战斗。

    可炸药包的威力太大,波及面太广,附近的普通民房,根本就经受不住炸药包的震波。

    又过了大概一个时辰,残敌已被彻底肃清,瀛洲城南门外。

    松江卫后军丁旅丁营的营校尉郑仝盔明甲亮。率领三百六十名军士,暗含三百六十周天,整整齐齐列好了队形,他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高举大郑的国旗。

    他是曲阳郡王郑瑞的庶出幼子,他爹的封地就在属于瀛洲管辖的曲阳县。而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曹显就让他高举大郑的国旗第一个进城。

    其身后一左一右,是辽阳郡王郑钢的幼子郑湖,他高举的是松江卫的卫旗,朝阳君王郑智的幼子郑然,高举的则是曹显的将旗。

    郑湖和郑然身后的三位小将,是他们的三个侄子,来到松江卫参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三位王爷不偏不倚,每人一个幼子一个孙子。

    再往后,才是曹显和韩庚率领中军压阵。郑军的大营还要驻军,不会撤掉,瀛洲城装不下二十万人马。

    燕云十六州已经从汉家王朝的手里,失去了百年之久,瀛洲城还是第一座,被大郑的将士正式收复的燕云十六州的城池。

    所以,听从王铮的建议,进城仪式时,第一个进城的最好是皇上的子弟,而郑仝家的封地正好就是瀛洲境内的曲阳。

    王铮和曹显如此做,即给了皇上很大的面子,又给了郑仝三人一份很大的功劳,还让三人在上京的父亲,脸上特别有光。

    不过,如果是别的将士第一个进城的话,也有功劳,却不显眼,没有这么做划算。

    再说,别的将士也不屑这么点功劳,他们这么做的话,最多也就是会被写上军报,让皇上和众位大臣能听到一次名字,混个耳熟,仅此而已。

    盱眙,随着曹显一挥手,传令兵令旗挥动,众将士身后就是一声炮响惊天动地,稍停又是四声炮响,然后十二声,再然后是二十四声。

    证明从此以后,瀛洲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统归大郑管辖,再也不容许异族沾染一根手指。

    震耳欲聋的炮声过后,曹显大手一挥虎喝一声“进城”。

    “诺,谨遵大将军将领。”

    郑仝高举大郑的国旗,踏着正步领头缓缓前行,郑然和郑湖随后,三个侄子手按佩刀端坐马上,身后三百六十名郑军将士一声不响,策动战马紧随其后。

    “丢失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收回来一座城池了,其他的,也不会太远了。哈哈!走,进城。”

    曹显对着韩庚哈哈一笑,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乌云踏雪四蹄飞扬,一溜小跑踏过吊桥,进了城内。

    


191章 夺城之后



    瀛洲城一战而下,貌似蒙辽军不堪一击,将士们欢欣鼓舞。

    可曹显却丝毫也不敢轻视蒙辽,瀛洲城才是燕云十六州夺城的第一战。

    这一战,蒙辽军不知道郑军新式战械的厉害,也不清楚郑军夺城的战意和战力如何。

    可蒙辽军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的仗,会越来越难打。

    曹显和韩庚进入城内踏上城头,皱着眉头四处看了看。

    瀛洲城的南门已经残破不堪,地下残肢断臂到处都是,鲜血染红了城头,染红了马道,染红了瀛洲城内的大街小巷。

    这就是战争,战争是极其残酷的,战时的人命贱如狗。可为了大多数人不被战乱波及,就只能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来到瀛洲府衙一看,因为被一帮蒙辽溃兵占据后困兽犹斗,被几个霹雳炮炸塌了数间房屋的府衙内,同样是浪迹不堪。

    曹显赶到时,早已被朝廷任命,却一直空闲了几个月,原来一直待在上京的瀛洲知州和守备,正和一帮同僚救治伤员、打扫院落,清除坍塌的房屋。

    在曹显还没有把权利交给他们以前,他们暂时只能干些别的。进入府衙,曹显在正堂端坐,接连下了几道军令。

    责令瀛洲知州接管瀛洲处理政事,责令瀛洲守备接管瀛洲防务。

    燕云十六州的各知州和守备,均是朝廷任命,曹显带兵打下来以后,完成交接仪式就不用再管。

    还有,燕云十六州所有的知州和干吏,在上京时,就已经被吏部的官员,按照王铮给出的方法培训了几个月,到任后该怎么做该做什么,曹显现在已经无需赘述。

    至天色擦黑时,项梁和石坤相继回来交令,已经全歼蒙辽溃兵,没有使一人漏网。

    已经没了战意的蒙辽溃兵,在原雁山卫那些精锐的手里,实在是不堪一击。

    曹显知道,即便没有一人漏网,瀛洲丢失的消息,莫州的蒙辽军依然很快就会知道。

    没一人漏网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化妆逃脱的还会有,现在还藏在百姓家里的也不会少,蒙辽的哨探和细作也会是无孔不入。

    把瀛洲交给知州和守备以后,曹显就不用再管太多,他还要考虑接下来的战事。

    可他刚走出大堂,就见院子里,半跪了四五十名,穿着普通庄户衣服的壮汉。

    “大将军,属下等前来请罪。”

    看到曹显疑惑的眼神,韩庚解释道:“这些都是咱们先前派进瀛洲的细作,由于敌军堵死了四门,破城时他们就没有帮上忙,因此心有愧疚,前来向大将军请罪。”

    “啊!如此啊!弟兄们快快请起。”曹显连忙上前,搀起领头的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

    “敌军堵死了城门,你们帮不上忙属于正常。假如硬来,也只会搭上弟兄们的性命,照样起不了作用,不必心存愧疚。我听说,你们无法打开城门,却救下了两座大库,可有此事?”

    “回大将军,我等也是如此想的,我等仅有四十多人,敌军堵死了城门,帮不上忙不说,还会被咱们郑军的炸药包误伤。于是我等就直奔府库,蒙辽军溃逃之前想放火焚烧大库,我等拼死一战,所幸蒙辽军虽众,却已无战意,被我等杀的狼狈而逃,这才保住了城内的大库。”

    “哈哈!好,好兄弟,瀛洲大库里的钱粮何止千万?你们的功劳大了,哪还用请罪?如今,莫州的敌军必已得到消息严加防范,咱们再攻城时不知要战死多少弟兄。不如这样,你带着你的手下混入难民的队伍,再次混入莫州。进入莫州后,想办法找到早已进入莫州的那些弟兄,待我大军攻城时,你们再相机而动,能打开城门就打开城门。若不能,则像这次一样做些别的。如何?”

    “诺,谨遵大将军将令。”

    曹显回到城外的军营后得知,此战,郑军依仗新式战械和霹雳炮等大杀器,仅仅战死一千一百四十九人,轻重伤员三千二,毙敌两万九千余,生俘一万三。

    而驻守瀛洲的四万多蒙辽军士,无一人漏网。

    此战,战果可谓辉煌,可曹显依旧心头沉重。

    那些战死的弟兄,有很多都是几年前,在雁山卫就跟着他的中军将士,他们亲如兄弟多年,如今却命丧在了瀛洲城下。

    可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谁都没办法。

    莫州还要去打,曹显也没工夫为那些战死的弟兄悲伤,他甩了甩头,把悲伤和烦恼甩开。然后端起牛油大烛,站在地图前看着莫州,陷入了沉思。

    莫州在瀛洲以北一百多里,并不远,虽然称为州,却因夹在坚城重镇瀛洲和涿州之间。不被蒙辽朝廷重视,此时只是一座小城,城不高墙不厚,甚至都没有护城河和吊桥。

    打也应该好打,可莫州守将知道了瀛洲已失,必定吸取教训,防备的更加严密。

    如今,蒙辽朝廷不甘心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大郑,各路援军正源源不断而来。

    郑军首攻瀛洲,就给蒙辽就指明了方向,蒙辽的大军,就会聚集在瀛洲以北的各个城池。

    从瀛洲一路向北,莫州、涿州、燕州等城池,防范会越来越严密,也就会越来越难打。

    “大将军无需考虑太多,先把莫州拿下。至于涿州,到时再想办法。”

    韩庚也知道仗会越来越难打,特别是到了涿州。

    涿州是燕京的南方门户,过了涿州就是燕京。

    而燕京是蒙辽的南京,是蒙辽管理燕云十六州的政治中心,是蒙辽南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政治和经济意义重大。

    因此,蒙辽朝廷即便不惜一切代价,也必会死守涿州和燕京。

    “不,到时再想办法就晚了,我觉得,在打莫州之前,就应该筹划好夺取涿州的方法。”

    韩庚一听就来了精神,曹显能这么说,说明他已经有了注意。

    “你想到了什么?说说。”

    “嘿嘿!涿州也是一座坚城,比瀛洲难打的多,我想智取硬夺涿州。”

    “智取硬夺?到底是智取还是硬夺?怎么个夺法?”

    “咱们今夜就挑选数百悍勇敢战,又脑筋灵活的将士,装扮成蒙辽的溃兵,趁夜色出发,到了莫州至涿州的必经之路上隐藏身形。等咱们攻下莫州,却不全歼敌军,放跑数千残兵逃往涿州,让那数百将士混入敌军的溃兵,混进涿州城内。···”

    韩庚一听大喜,他马上就想到了智取涿州的关键,于是接着说道。

    “少量援军假装追杀蒙辽的溃兵,在溃兵的屁股后三里左右紧随,等那几百将士死战夺取涿州的城门之时,及时杀出接应,再往后就是我大军的连续增援。”

    “对头,头一批的援军绝不能太多,一千人足矣!多了的话,涿州守将就不敢开城门,必会让溃兵绕城而过,去燕州待命。”

    “因此,那数百将士能不能夺门成功?是此战的关键。后面我军追兵的距离,也必须控制好。”

    “对,这两点最为关键,只要能夺门成功砍断吊桥,只要后面的一千将士能及时增援,涿州坚城,一战可下。”

    “我亲自去。”韩庚请战道。

    “不可,你是中军主将,怎可轻易犯险?再说,蒙辽军中,知道你相貌的恐怕不会太少,此事派一校尉带二三百弟兄即可,至于那一千援军的主将?···”

    曹显皱眉思索道:“太有名的将领不行,只知悍勇好杀的主将也不行,心思不够细腻的怕掌握不好分寸,战力太弱的,在涿州城门口和敌军死战不退,又怕抵抗不住敌军的猛攻,···”

    “那就让陈妍陈将军为主将。”

    曹显诧异道:“陈妍?混编旅的司马都尉陈妍?”

    “对,就是她,她是女子,而我原来的雁山卫军里从来就没有女将,她必会受到蒙辽军的轻视,她是女子,心思也足够细腻。”

    “可她的战力?”

    曹显有些犹豫,陈妍的情况王铮来信都跟他说了,知道她不怕死,但还没见过她和蒙辽军死战,不知道她的战力究竟如何。

    “假如对陈将军不太放心,可让卫安和周强随扈她左右,再让李钩、李旦和李石三人辅佐。那三位小子,均是和山娃一样的好战敢战,他们五人跟随大将军的时间最久,得到了大将军的真传,无论谋略还是死战,均不落人后。”

    “好,可行,就这么办,此事你去安排吧!记住一点,嘱咐他们,进涿州时不能太靠前,太靠前的话就会受到盘问,一旦漏了马脚就全完了。也不能太靠后,免得因后面的追兵太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