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手下都倒下了,那头目显然慌了神,抬式有些急躁、凌乱。宁卓风趁着一个空档,飞跃起来脚尖点着刺向他的剑身,然后空中一个翻身一剑向那人的后心。 我连忙飞出两针,一针挡开宁卓风的剑,一针射向那头目。我依然觉得生命可贵,无法眼睁睁的看着一条生命在眼前血淋淋的消失。 宁卓风顿了一下落地将剑收起,看了一眼被刺昏的头目,没有多加理会,径直向我们走来。 “宁卓风谢谢夫人、谢谢各位出手相救。”他抱拳向我们致谢。 还没等我说话,他又从身上摸出一金牌递过来,“这是我的镖牌,以后不管有任何事需要帮忙,凭此金牌到‘宁威’镖局,我定会全力相助。” 杨逸居然毫不客气的接了过来交给我。 “那,谢谢了。”既然收下了就道个谢吧。 “那些人宁大侠自行处理吧,我们要赶路先走了。”杨逸扫了一眼地上那些人,向宁卓风一抱拳,转身护到我前面带路离开。杨逸处理得挺妥当的,我没有多说什么跟着走了。 走到前面居然碰到我们弃下的马车,于是坐上马车飞驰回府。 回到府里时,宣熠澜和宣晔麒居然都在等我。 “怎么样,怎么样?柯先生没为难你吧?”宣晔麒担心的抢先问道。 “没有,先生很亲切也很随和。”我据实说自己的印象。 “亲切?”宣晔麒。 “随和?”宣熠澜。 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无法置信。我将如何见到老先生、见到之后的攀谈都原原本本的讲给他们听,当他们知道我与老先生成为忘年之交时,真是满眼的羡慕、满心的嫉妒呀。 宣晔麒走后我自动交待了碰到宁卓风并与人交手的事。 “有没有受伤?”他担心的抓着我的双肩上下打量。 “别担心,没受伤!都回来这么久了,要是受了伤还不早发现了。”我轻松的打消他的焦虑。 确定我没事后他才松了口气,慢慢松开了抓着我的手,“处理得还算妥当,只是以后要更谨慎些别再犯险。”他没有责备,只是关心的嘱咐着。 “嗯,我以后会注意的。”我顺从的点点头。 “你也别责罚杨逸,他已经尽职了。”我又加了句。 他点点头没回答。 今天真是精彩的一天,交了一位忘年知已,当了一回路见不平拔针相助的女侠。 现在进行时 第四十二章宁卓风 光靠在书院的宣传是不够的,所以接下来几日我又到附近的私塾进行赠送宣传活动。所到之处偶尔也会留下一两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等名句,就这样我的白纸已逐步被大家所认识,王妃的学识也被传颂开了。 挑选好了几个年龄较大、稳重侍从和丫鬟到纸铺帮忙准备开张。所有的事情都交待清楚了,所以开张那天我在对面街的酒楼里要了一雅间,打算坐壁上观,今天的酒楼还真冷清,没有几个人来吃东西,好像老板也过去排队买纸了,只留伙计在招呼客人。 似乎整条街,不,是整个都城的热闹都集中在了这小小的纸铺,人多的真是快挤破了大门,还有的为插队争吵起来,急忙又叫来几个人在外面维持秩序,看着快排满整条街等候购买的长龙,即使事先准备了充足的存货仍担心不够卖,于是决定每人限买50张。原来只是想在外面看着,没想到还是忙碌操心了半天,热闹的场面看得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 黄昏时宣熠澜来接我,看着那长长的队伍、拥挤的人群,几个月的努力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我们不由满足的相视一笑。 离开酒楼迎着夕阳的余辉,并肩漫步在回府的街道上,金色的光晕洒到身上给我们披上了一件浪漫的金衣,不时引来路上行人羡慕的目光,在他们眼里我们定是一对甜蜜、恩爱的夫妻吧。抬起头眯起眼看着已慢慢西沉的太阳,天边沉沉的暮霭已渐渐近至,天快黑了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晚上很多买不到纸的朝廷官员都来找宣熠澜帮忙,都被我婉言拒绝了。 昨天的纸不够卖,今天我特地到纸铺看看出货的情况,好制定接下来的销售计划。 “永安——永安——”刚要进纸坊后面就传来几声呼叫。 这声音好像是书院老先后的连忙回头看,一男子驾着马车载着老先就在我身后不远处。扶先生下了马车,驾车的那个男子,刚看到我时似乎有点意外,我也觉得好像在哪见过他,仔细打量了一下:颀长挺拔的身材,虽不似宣熠澜那样俊美清雅,却多了一分明朗;比宣晔麒桀骜又多了一分沉稳。眼神有些冷峻,站在老先生身边虽然掩去了几分锐气,但也感觉出是位不易接近的人。这么出色的人见过我应该不会忘,可就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在哪见过他。 “宁卓风见过王妃。”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疑惑,他及时的作了自我介绍。 他!宁卓风!那天看见他时经过激烈的打斗,他已是外衫残破、浑身血迹、头发散落,我根本没法看清他的面貌,所以一时没能把眼前这位挺拔、俊朗的帅哥和那日那个狼狈不堪的大侠联系起来。 “先生您这是要去哪?” “昨天我让要下山卖白纸,可是只买到了50张,书院师生众多不够用呀,我正要到王府去找你,没想到在这碰上了。永安呀,看在老朋友的份上,你就多卖给我一些吧!”老先生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惹得我们一阵逗乐。 “呵呵呵,这就是专门生产白纸的纸坊,您到里面去要多少都行。”老先生的忙是一定要帮的。 “真的!太好了!”老先生兴奋得马上站起来拉着我往里走。 纸坊里忙而不乱,工人们都有条不紊地进着他们的工作。带着老先生他们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参观。这时的老先生倒像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学生,对每个过程都好奇探究的问个清楚。那宁卓风只是在照顾着老先生虽然少语,但眼中也是充满了好奇。所到之处工人们都亲热的和我打着招呼,看到我与工人之间能如此亲密相处,也表示出了欣赏。 “真是神奇,这些白纸就这样做出来了!”参观至最后,老先生拿起一张白纸激动的感叹着。 “先生我再您看样东西……”又带老先生继续去参观印刷坊。 见到我来宣晔麒先是高兴的迎了过来,看到我身边的先生时脸上的笑意刹时冻结。 “学生见过先生。”他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 从没见过他如此顺从老实,我忍不住抿着嘴偷笑。 “宁卓风……”他又和宁卓风亲热的打着招呼,看样子他们好像很熟,稍后可以向他打听一下那宁大侠的情况。 这边的工作已见雏形,在我的详细讲解下老先生终于弄明白了这印刷的作用与原理。 “谢谢!谢谢!这天下的读书人都得感谢你……”老先生激动的握紧我的手。 如此重谢虽然有点受之有愧,但也只能代表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接受了。 老先生毕竟年纪大了,参观了这么长时间再加上情绪激动,已有些疲倦了,宁卓风要送他回去休息,他依依不舍的满载而归。“印出的书来一定要送本给我。”临走前老先生再三叮嘱。 “你和那宁卓风很熟吧?”在他们离开后我问宣晔麒。 “嗯,刚开始是在书院认识的,后来我在闯江湖时也相互照应过。” “他是镖师吗?为什么和柯老先生那么熟?”我追问。 “你怎么对他那么感兴趣?”他奇 怪{炫;书;网}的问。 “没什么只是好奇而已。”我敷衍着。 “宁卓风的父亲是开镖局的,那时还不是很太平,劫镖夺财的事常有,在一次护镖时他父母都遇难了。还是孩童的他被先生所救,先生与夫人无儿女就把他当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几年前他学成武艺继承父业重振家威恢复了镖局。他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也总算在江湖上站住了脚、立下了威。他对先生也是极为孝顺,每次出镖都会寻些好书回来送给先生。”他简单的向我介绍了宁卓风的家世。 对这宁卓风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没什么意外,是个武侠书里常见的故事。 “那天你说和先生成了忘年之交我还不相信,今天到竟是真的。”他又开始一脸崇拜的看着我。 “在书院三年,我从没见到先生如此激动过。他平时对我们很是严厉,写错字背错书都会挨罚,在他脸上除了严肃认真就没其他的表情,刚才见到他我还是很紧张。今天像是看到了另一位先生,真吓了我一跳。”他滔滔的倒着当年的苦水。 “那你一定是被罚得最多的学生了。”我奚落着他。 “谁说的,当年澜也有被先生罚抄书、背书……”他有些羞恼的翻出宣熠澜学生时的糗事。 他们这些皇子皇孙,身上担负的国家大事,对他们的要求自然要比一般人要严厉许多。 晚上回府后宣熠澜过来了,“听说先生今天来了,先生他还好吗?”关心的询问。 “嗯,先生很好,我带他参观了造纸坊的印刷坊……”我简单的介绍了今天的情况。 “那就好……”宣熠澜神色有些犹豫,好象有话要说。 “王爷有事?”我关心的问。 “不,没有……”他对我宽慰的笑了笑。 我却在他眼里看到了疲惫还有一点不安。 他转身时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离开的身影有些迟疑。 心里突然觉得堵得慌,抬头看了看天空,月亮躲到云睡觉了,夜色有些阴沉冰冷…… 现在进行时 第四十三章烽烟起 宣熠澜这几日特别忙,几天下来几乎没碰到面,府里的气氛也随着的他的忙碌变得紧起来。深秋的清冷并未使我感神清气爽,反而莫名的焦躁、压抑,隐约知道有事要发生却无人相告的焦躁压抑。 终于晚上宣熠澜来找我,“我要出征了。”他看着我平静的宣布。 “出征……”他的平静让我也平静。 “出征,打仗~打仗!”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 “打仗!为什么?”因为惊慌声音变得尖锐。 我对于这古代战争的了解仅限于历史书和电视剧,深刻的印象就是血流满地、尸横遍野。对于在和平环境下生长了二十几年,即使到了这也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我来说,实在无法想象电视中那惨烈的场面要真实发生。 “东川国在边境掠抢秋粮挑起战事,我奉命出战。”他依旧准的解释。 他的冷静也让我逐渐平静下来,“你并非将帅,不握兵权皇上为何让你出战。” “只是小股兵力不需要将军亲自出战,皇上让我历练一下。”他没有做过多解释。 原来皇叔就曾地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后虽退让但仍手握兵权,这也使得皇上对他一直心存戒备。这次若派齐将军带兵出征,皇叔留护都城皇上必定不放心;但派皇叔挂帅又恐他与敌国勾结到。 虽说是小股兵力可能也不会太弱,但应该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那么派宣熠澜出战正合适,他未带过兵小战役正是积累经验的好机会,而且还能趁机分弱皇叔的兵权。齐将军的年纪也大了,皇上需要一个可信任的人掌握兵权与皇叔相抗衡,大概经过几年的韬光养晦皇上要清除威胁巩固权位了。 “什么时候出发?” “三日后。” 对宣熠澜而言皇上国家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不再多言什么。 秀云给杨逸送去冬衣,杨逸一直是宣熠澜信任的助手,这次应该也会同去。秀云与他之间显然已有情,看到他们之间的情意我想此次他若能平安回来就让他们成亲。 看着秀云去送冬衣,我就在想是不是也该给宣熠澜送点什么。做衣服现在肯定来不及了,平安符?辟邪玉?想到电视中、小 说'炫&书&网'里常常看到为了捡拾心上人所送之物而遇难的,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保重,等你回来。”最后能送他的也只是一句话。虽然无法做到与他厮守终身,但危难时期的等待还是能做到的。 宣熠澜走之后,虽称不上对他牵肠挂肚,但牵挂与担忧总会难免。管家每隔几日都会交给我前线快马送回的战报,我知道那些都是经层层过滤最后才到这的,没多少重要的信息,但最起码也让我知道了他是安全的。 王爷不在府里的一些事得我亲自处理,虽不是些什么大事但要做好也要费些精神。现在想想以前他从未拿这些事来烦我,忙完国事还是处理家事难怪他每天都要忙到深夜,他确实需要一个娴内助在身边。 忙忙府里的事,跑跑外面的事时间倒也好打发,只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牵挂着在前线奋战的人。十二月已经入冬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仗也就越难打,那份担忧也越来越深。在秀云眼里我也看到了深深的担忧与害怕,常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近做事还因为心不在焉而频频出错。 “杨逸不会有事的,他武功那么好定能逢凶化吉的。”我握着秀云那冰凉的手安慰她。 “对不起,我……我只是……”她已是泣不成声。 “没事,没事的,大家都会平安回来的。”抱紧她安抚着,由她宣泄多日来的担心与恐惧。 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对战争的无知,对战争残酷的了解使我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在这里找不到人问,我打算找个明白人请教。 一大早跟管家交待一声就骑着马直奔松山书院,我知道老先生虽然不问政事,但对天下局势不会不闻,还应该会比谁都看得清楚。 “书印出来了?”一见到我老先生就兴奋的问。 我抱歉的摇摇头,看到我神色不对,老先生连忙请我坐下。 “永安有事?”他关心的问。 “嗯,王爷出征了,虽然经常会得到平安的信息,可现在天越来越冷了,前方战势如何?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他们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些都无从得知,无处可问……”说着说着不知为何语气中竟透着些许委屈,像是回家像父母诉苦的孩子。 “这次来主要是想听听先生对战事发展的看法,我不是想参预政事,也不是要收集情报,只是想多了解些战势,让心里踏实点。”以我的身份而言这是个敏感的问题,我还是作了解释。 “东川是个江河较少的国家,与我国相邻之地更是干旱之地,每逢干旱少雨之年河水干涸、田粮无收,东川便到我国掠夺粮草以备过冬。这种战争规模小持续时间不长,这次王爷出战,意在练兵,是志在必胜,估计在新年到来前能胜利回来。”老先生毫无隐晦的为我分析了当前的战势。 “永安别担心,没事,一切都会好的……”最后是软言温语的安慰。 现在是十二月离新年已不远,也就是说他们很快就会回来了,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谢谢先生!”我由衷的说。 “傻孩子,跟我还说这些。”怜爱的抚了抚我的头。 似朋友的知心、似长者的爱护、似父亲的慈祥,不知不觉已经把先生当作了亲人。心放了下来,也听到了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不由又想到他们当中也许也有亲人或朋友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吧,不由叹了口气,心又沉重下来。 “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老先生关心着。 走到屋门口,山里冬日的早晨很是阴冷,厚厚的云层压在山顶,看着那些认真听学的学生。 “我能得到报平安的信息,尚且如此担心,那些平民百姓又该如何!‘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想起以前念过的一首《征妇怨》,现在才真正理解深有感触脱口念了现来。 “百姓要的只是简单的安居乐业,征战四方成就霸业只是只是当权者的野心罢子……”我毫无诫心的说出这大逆不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