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003年第3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芙蓉-2003年第3期-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天化干戈为玉帛。非争出个水落石出来不可的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一笔糊涂账。用一位领导的话来说,叫做两人斗了几十年,最后两人死了悼词也都差不多。说来归去,还是要看谁更以大局为重,谁更能团结人。切不可逞一时的意气,摆一副一贯正确的霸王架子,其后果很可能是鸡飞蛋打,一事无成,孤家寡人,向隅而泣。 
  所以,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好是从根本上忘记人际关系之说,忘记关系学。就关系求关系,只能走向穷途末路,贻笑大方,小里小气,俗不可耐。而一个人只要专心学习,努力工作,真实诚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健康向上,群众关系,人际关系自然能好,一时有问题受误解也不过是小小插曲,小小过门。关系是副产品,是派生出来的东西,是自然而然的东西,对待关系宁肯失之糊涂失之疏忽,也不要失之精明,失之算盘太精太细。 
   
  陷入纠纷是一大悲剧 
   
  人的一生一个大悲剧就是事情还没有做成多少,先陷入了人事纠纷,于是左挡右突,于是殚精竭虑,于是勾心斗角,于是纵横捭阖,于是亲亲仇仇,于是拉拉扯扯,于是阴阳怪气,于是见人就诉苦变成了祥林嫂,最后文章也不会写了,书也不会读了,理论也不会分析了,是非也辨别不清楚了,好人坏人全看不出来了——只顾和别人斗了。于是凡是附和自己的声音的都是好人,不管什么投机者骗子都要;凡是有别于自己的意见的都是坏人,什么诤友老友都一概排斥;心胸狭窄,思想偏执,脾气老大,疑神疑鬼,嘀嘀咕咕;于是正经事全耽误了,自己变成了个磨擦家、阴谋家,变成了个“斗争”狂;变成了个小肚鸡肠、不顾大局、以我划线、痰迷心窍的怪物,还自以为自己有多么正确多么伟大呢。 
  所以,对于人际关系的各种问题可以有所了解有所体察,有所分析有所为有所不为,却绝对不可执著迷恋,不可以以做人的技巧冲击了做人的根本。一切能够正确地与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做法,与其说是以意为之,不如说是无心得之;与其说是一种学问一种本事,不如说是一种性格一种素养;与其说是战无不胜,不如说是随他去吧,从不求胜,故乃从无失败失望,于是无往而不胜;或曰不战而胜,非战而胜。有心取胜难得胜,无意成功自有功。愈是弄通了人际关系的规律,愈应该懂得关系学的难登大雅之堂,愈应该有自己的主心骨自己的真正的价值追求。关系好固然好,关系不理想也只好随他去,同时徐图转机。各种关系合则留不合则去,来则你好,去则拜拜,谁身上也少不了一根汗毛。取得了各方面的好感自然值得喜悦,留下了不良影响也只能总结经验以求再从头来,同样不能影响自己的主心骨。你是做事的应该努力专心把事做好,你是做文的应该努力专心把文做好,你是打球的应该努力专心把球打好,你是唱曲的应该努力专心把曲唱好。 
  以关系立足的人以关系而败;以事业成就立足的人则虽也可能受关系之惠之害于一时,却不可能被关系决定永远。关系是常变的,成就是相对稳定的存在。有些三四流角色惟恐无人问津,不怕胡搅蛮缠,没有办法,我辈只能避之惟恐不及。你搞你的磨擦,我做我的切实的工作;你造你的流言,我做我的切实的工作;你起你的大哄叫做哗众取宠,我做我的切实的工作;你跳八丈高闹成一团,我做我的切实的工作;你声嘶力竭、大呼小叫、高调入云、危言耸听、装腔作势、连蒙带唬;我还是专心致志地做我的切实的工作,如此积以时日,谁高谁低谁胜谁负,还有怀疑么? 
   
  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 
   
  有一次我问起十分高龄而且健康的周谷城先生:“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回答说:“说了别人不信,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三个字。我从来不考虑养生不养生的,饮食睡眠活动一切听其自然。”他讲得太好了,对比那些吃补药吃出毛病来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的,长跑最后猝死的,还有秦始皇汉武帝等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贾家宁国府里炼丹服丹最后把自己药死的……他的话就更深刻。当然我无意否定良好的生活饮食锻炼安排的重要性。 
  1996年我在德国从电视里看当时在英国举行的欧洲杯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德国队对英国队。英国队状态极佳,又是在家门口赛,志在必得,德国队当时也处于高峰时期。两队踢了个平局,加时又是平局,点球大战决胜负。英国队极兴奋,踢进一个点球球员就表露出兴奋若狂不可一世的架式。而德国队显得很冷静,踢进一个点球,竟基本上无反应。后来,英国队输了。我评论说:“英国队太想赢了,所以反而输了。”一位德国汉学家朋友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评论,欧洲人是没办法懂你的逻辑的。” 
  然而我们周围到处是这样的事例,那些孜孜以求官的人,能做多大的官?那些孜孜以求名的人,能出多大的名?那些自命精英的人,能有多少货色?那些惟恐别人反对自己的人,能没有人反对吗?那些事事唯恐吃亏的人,又能占多少便宜?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因其装与做不是更像一个小丑而不是大师么?吹吹打打的炒作广告,不是更泄露出货色的没有底气吗?还有的人整天表白论证自己一贯是正确的,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叫自己的下属表态确认与拥戴自己的正确性,他们的样子像是正确性与真理性的垄断者吗?甚至还有人专门弄一批人搜集对自己的不满言论,然后大呼小叫地闹腾,这种可笑的做法除了自己传播对自己极不利的各种说法以外,能有什么正面的效果吗?其实绝大多数人对一个人不会有特殊的兴趣,不会有多少成见也不会有多少专案组式的调查狂,你是交通警,人家开车自然要听你的指挥,谁管你道德品质觉悟如何?你是开车的我是交通警,则我要要求你遵守交通规则,同样这与对你的印象无关。没完没了地捶胸顿足地折腾自己表白自己吹嘘自己,除了丢人现眼,您能做成什么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中国人这方面的经验,多着呢。 
  求事业,求道德,求本领,求学习,则人际关系良好;求山头,求蝇营狗苟,求私利,则人际关系完蛋。世间诸事多为双向,没有单方面的取得,也少有单方面的付出。希望从与旁人的相处中得到一切好处的人更应该想想自己可以为旁人做些什么。 
  独怆然而泪下? 
   
  对于人生也还有各种高深与奥妙的理论思考,其中包括大量消极面的思考,认定人生是无意义的,是荒谬的,是孤独的,是痛苦的,是虚无的,对于这些哲学意味的论述我也不甚了了,只觉得他们都极高明。但思考得再消极悲观,似乎其意图其目的也并非在于让人们明白了这些消极面后快快自杀。他们思考人生的消极性或消极面的目的似乎仍在于面对各种消极为人们寻找一个出路。例如有的是为了使你皈依宗教,有的是为你更看透更解脱一点,更少背一点思想包袱;有的是让你更明白孰轻孰重,作出更正确的选择。其结论也并非只限于遁入空门或干脆让你得过且过,醉生梦死。这方面的思想者其用意更多的是让你正视人生的消极一面、受局限的一面,不去轻信那些绝对命令式的律条,不被迷信与大言所俘虏,少一点妄言妄思妄念;从而更加珍重此生的选择的可能。就是说即使是消极的前提,我们期待的仍然是积极的结论。 
  例如,既然人生有孤独与难以沟通的一面,那就不要要求自己周边的人包括配偶、亲子、情人、知音、密友时时事事与你一致与你呼应,遇到自己不被理解同情的时候,不必过于伤心。再比如既然天道无常,万物都有自己的时限,都有荣枯、消长、盛衰,直到存亡的变化规律,就不要追求什么长生不老、金刚不坏、万年基业、万古长青;而是要居安思危,忧患元元,韬光养晦,有理有利有节。例如《红楼梦》中秦可卿死(自杀?)前托梦给王熙凤,就讲了一回盛极必衰的大道理,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家道衰落及应变补救措施。虽是借秦氏之口,传达的却是曹雪芹的事后诸葛亮的忧患意识。这也算是从消极的前提,找出积极的结论。可惜的是熙凤,哪有那个觉悟,哪里听得进去? 
  林黛玉是一个天生的悲观厌世者,她的诗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然而她得出的结论仍然不是自杀,也不是去当姑子与妙玉做伴,而是更加珍惜爱情,珍惜自己在感情上性关系上的纯洁,叫做“质本洁来还洁去”,洁,这就是她的价值观。就是林黛玉也还不是绝对地悲观厌世。 
  至于从消极的前提得出消极的结论,干脆让你别活了,这样的例子也有,那就是邪教了。 
   
  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 
   
  现在可以讨论心理健康的标准了。第一是基本的善良,对他人的善意,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克制嫉妒。在大的阶级斗争保卫祖国的斗争中遭遇的敌对关系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那种敌对关系乃至生死存亡的关系不由个人心理来选择。这里说的是人们常常由于嫉妒而丧失了自己的善良本性。由于嫉妒,人们会以别人的失误为自己的成绩,把别人的跌跤当成自己的进益。而嫉妒基本上是一种弱者的心理,只有自己跑不快的人才盼望旁人犯规罚下或者摔跤倒地,自己没有本事挣钱的人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丢钱包上。嫉妒使人幸灾乐祸,仇恨贤能,坐卧不安,丑态毕露。嫉妒使人产生一种祸害他人的罪恶心理。东北某地一个人的侄子,竟因嫉妒叔叔大酱做得成功而偷偷跳墙跑到叔叔家里往众多酱缸里倒柴油。电视里他对电视台的记者仍是恶狠狠地说:“我让他升升火!”说了一遍还要再说一遍。可惜的是这种侄子在较高层次的人中也有,高级嫉妒者与大酱制造者的侄子并无二致,只是手段上比倒柴油高明一点,而且还要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来罢了。 
  《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一个嫉妒的样板,她做了两个小人,写上宝玉与王熙凤的姓名、生辰八字,用针往小人心口上扎,这是嫉妒者的典型举措。据说世界各国都有过这种用类似巫术的方法整人的迷信。在某种意义上说,嫉妒是万恶之源。嫉妒给人的负担是太沉重了,给人的阴影是太黑暗了,只有尽量去除嫉妒心,把人际间的难免的不服气引导成为合法的、积极的、光明的与正当的竞争,才算健康。 
  健康的特点第二是明朗。善良才能明朗,嫉妒、狭隘、阴谋、怨毒,只会带来黑暗。与嫉妒同样可恶的还有自大狂,自我中心狂。自大狂与自我中心狂者容易变得失去理智,丧失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吹嘘自己、表白自己、自恋自赏、自思自叹、乘着肥皂泡上天,同时急火攻心地攻击旁人,否定旁人,怨恨旁人,要求、勒索、讹诈旁人。过热的结果必然是失望是灰心是悲观厌世是诅咒一切,也就是自我冰冻。 
  所谓癫狂,所谓狂热,如果表现为艺术的创造,那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有时狂热是天才的表现。然而这仅仅限于不存在操作的必要与可能,不存在指导性更不具有指令性的艺术创造,有时还包括某些学术研究或道德的自我完善,仅仅限于不存在以其为楷模为行动纲领的目的的即完全非现实非功利的人类活动上。你在狂热中创造的艺术品,提出的新观点也许惊世骇俗,独树一帜,不可替代;至少有比没有好,因为它的存在可以聊备一格。你以这种失控的癫狂来治家交友发号施令,则会变得荒谬起来,不健康起来。 
  那么健康的第三个标志就是理性与自我控制。我其实是一个性格急躁,敏感易怒的人。为此我从年轻时代就反复地读《老子》《孟子》中关于抱冲、养气的论述。我也多次听长辈讲“读书深处意气平”的道理。但迄今为止,我的大半生中还是有多次生气上火直至失态的经验。我深深体会到,不论你有多么正当的理由,怒火攻心永远是一种失败的表现,绝对地属于消极的精神现象,绝对地只能导致丢人现眼的结果。虚火上升,智力下降,形象丑恶,举措失当,伤及无辜,亲者痛而仇者快,这是必然的一串发展。那么,实在没有控制住,发了火了,生了气了,失了态了,怎么办呢?无它,赶快降温灭火。这还算我的一个好处,我的火来得快去得也快,叫做不粘不滞,叫做日月之蚀,叫做迅雷暴雨之后,仍然是雨过天青。我完全做不到无过无咎,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错就错,变本加厉,讳疾忌医,自取灭亡。 
   
  不设防:我的一枚“闲章” 
   
  回过头来再说明朗。为了明朗的生活就要对万物万事取一种光明、透明、敞开,开放的态度,永远不搞得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神神经经。我有一枚闲章,叫做不设防。我特别喜爱“不设防”这三个字。 
  不设防是由于胸怀坦荡,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没有见不得人的心计,什么都可以拉出来晒晒太阳。不设防还因为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弱点总是要暴露的,正像优点也总会有机会表现出来表达出来一样。而对待自己的弱点的坦然态度,正是充满自信并从而比较容易令他人相信的表现。只要你确有胜于人处,长于人处,某些弱点的暴露反而更加说明你的弱点不过如此而已,而你的长处,你的可爱可敬之处,正如山阴的风景,美不胜收。那还设什么防呢? 
  弱点与优点,长处与短处往往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间是难分难解。心直口快的人容易说错话,一句错话没有说过的人,可能是心直口快的吗?思想深邃的人容易显得冷漠,你到处热火朝天,深得下去吗?聪明了极易被认为狡猾,老实了极易被认为拙笨。海阔天空易于被认为是大而化之。精细认真易于被看做苛刻。上升态势被看做走运。下降态势被看做窝囊。人家看到你的弱点了,便更了解到你的长处并认为那是十分可信的。高度警惕与隐藏自己的结果,最好的情况下,不过是令人莫测高深,敬而远之,你在包住了缺点的同时也包住了长处。 
  再说人人都会感到一个不设防的人比较坦率真实诚信可靠,人们会宁愿去接近一个不设防从而暴露出不少弱点的人;而不愿意去轻信一个由于步步为营、城府森严、装模做样、摆臭架子,从而没有暴露任何问题,也没有表现过任何真情实感的人。人不可能以虚伪换得真情,不可能以严防获得信任。不设防还因为自信自身的基本品德、基本观点、基本立意、基本方略、基本态度,自信自己的境界、心术、学问、成色直到动机与长远效果,都是经得住折腾,经得住晾晒,经得住推敲和考验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话算说对了! 
  最后,不设防还是最好的防——在一旦需要防一家伙的时候。我还很欣赏一个短语,叫做防不胜防。防永远是有漏洞有破绽的,能防就能攻,防的严密未必顶得住攻得犀利。而由于不设防而形成的明朗与坦白、交流与信赖、好感与打成一片、好脾气与容易接近以及由于诚信而得到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最好的防,而且是无处不在又无具体设施可打可拆可成为攻击炮火的靶子的防线吗?当一些别有目的的人企图伤害你的时候,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