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桃花江-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标说:“是今天下午的,你能去就去,要是为难的话,就不要勉强。”
李标这么一说,周郑小萌倒觉得李标是明显向她进攻了,如果她不去,就意味着她有难处,或是感到勉强。她想,李标不愧是聪明人。她只好说:“恭敬不如从命了,我陪你去看吧!”
下午,周郑小萌上了李标的车才想起来问天牧湖在哪里,李标告诉她,在三十里外的群山之中。周郑小萌想,这下可惨了,要把今晚交给深山老林了。
车子越过了左一道青山,右一道秀水,终于看到前方有一片泱泱的湖光,四周山影连绵,湖心白帆点点,山间稀稀疏疏地散落着白墙红瓦的小楼。周郑小萌“哦呀”一声,万分感叹。
李标说:“那里就是天牧湖啦!”
接着李标就开始向周郑小萌介绍天牧湖的情况。他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江南游春的时候,走马青山,看到了一片湖水,至少也有五万亩,勾起了他特有的农民本性。随即下马,指着湖水说,如果能让我在这里放一群鸭,那我连皇帝也不想做了。于是他身边的人就把那片湖水叫做天牧湖,意思是天子放牧的湖。日月转换,湖水逐年减少,现在的水面大概只剩下两万亩左右。相传,湖底最深的地方有五十多米,有一种类似宝石的蓝天石,可当玩物,可做首饰,可做钮扣。二十年前,人们真的从湖底采上了这种石头,打磨以后,亮亮的,冰凉冰凉,颜色真的和天一样地蓝,已被加工成各种首饰和工艺品。这石头最大的一块只有拳头大,价值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加工以后,就更贵重。每年都要在湖滨办一次蓝天石展览。
说话间,车子已在湖滨的一个停车场停了下来。李标请周郑小萌在车上小憩片刻,他要先下车打个电话。周郑小萌说无妨。
在李标打电话的时候,周郑小萌想着李标刚才给她介绍的关于天牧湖的掌故,真实而富有传奇感。可见李标是一个通达书文世事,知识丰富的人。又把他的介绍与此前王旭初为她介绍的一些山水风光比较,似乎少了一些文采、意境和神韵。王旭初的身上好像总是反射着一种思想,一种意念,一种风骨,一种吸引力。唉,世上的人千千万,哪能简单地人比人呐!如果真要比的话,李标是一幅杨柳青年画,王旭初则是一幅泼墨山水。
李标在电话上说:“张总啊,给我安排一个水榭包厢,就两个人吃晚饭,菜以天牧湖特产为主,一定要有螃蟹和莼菜,酒用特级纯米酒。七点十八分开饭。就这样,谢谢!”
七点十八分开饭,是李标的贯用时间,意思是先要发。
李标打好电话,请周郑小萌下了车,她对周郑小萌说:“我们先看风景,再去看蓝天石展览,好吗?”
周郑小萌完全同意。
 
 
二人来到一个伸向湖心的半岛,临水处的一块陋石上写着“燕子嘴”。这里的地形确实像一只掠水的燕子,视野很开阔,斜阳把十万顷清波冶成了点点金色,远岸起伏,不知是漂在水上,还是心上。周郑小萌想到了做诗,她身边的李标一个劲地问:“美吧?小萌!”“美吧,小萌!”她未免有些嫌李标的语言单调,让她的诗意未及露头,又萎谢了。她不得不想,如是王旭初在此,又是如何呢?那可能又是一种情景。此刻,周郑小萌听到身后有一位青年男子正在讲述关于燕子嘴的故事,有一个姑娘不时欣喜地小声窃笑着。周郑小萌静立不动,听着身后青年男子的讲述。大意是,燕子嘴除了形状像燕子以外,这里的燕子确实很多,而且是一种湖燕,比一般的燕子个头大,毛色赭褐,在沿湖的岩石上筑巢。另外这燕子嘴贴近水面的岩石有很多孔,由于风吹浪打,不时发出声响,有的声音像母燕,有的声音像公燕,听起来像软软的呢喃,缠缠绵绵,少男少女如一同听到了这种声音,彼此必有三生的姻缘。不是情人就听不到这种妙音,因此到燕子嘴来的人都是情人。这时候那个姑娘开心地说:“我是被你绑架来的,不是你的情人,嘿嘿……” 
周郑小萌听着感觉到了一种美。而李标却说:“尽是瞎显摆!” 
周郑小萌朝李标笑笑,说:“我们换过地方看看吧。” 
他们来到了荆公书堂,顾名思义,就是纪念宋朝王安石的地方,算是环湖地区最老的古迹,是一个两进三间的白墙青瓦的江南古典民居,第一进为王安石讲学的学堂,第二进为王安石起居所用。这书堂,坐北朝南,面对着最为辽阔的湖面,对岸是一片平地,田畴无垠,柳浪如烟,如梦如幻,是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胜境。周郑小萌站在书堂之前,纵目远望,思绪翩跹,无限感慨。不知什么时候李标把车开过来了,无声地停到她的身边。李标下了车,轻轻地在周郑小萌的耳边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去看展览吧!” 
周郑小萌随李标上车,悻悻而去。 
二人来到蓝天石展览馆,这是一处现代化的大楼,门前彩旗招展,气球摇动,人潮汹涌,商业化气氛浓烈,与碧水青山毫不协调,甚至有些粗俗。二人从人缝里挤进了展览大厅,尽管人头攒动,甚至有些汗味,却仍不失富丽堂皇和阔气。大厅四壁装饰着蓝天石工艺画,顶棚的各色宝石状灯饰如夜空的繁星。大厅四周布满了展板,展柜,一些大型的灯光展柜疏密有致地摆放在大厅的中央。 
他们顺着展览的次序往下看,第一部分是概述,基本内容是介绍蓝天石的由来。传说天牧湖最深的湖底有蓝天石,为张天师家的天鹅所下,大大小小共有九百九十九万颗。可是谁也没有见过,直到一九八五年,天牧湖搞旅游开放,有个潜水教练无意中在水底摸上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比铁石还重,打磨以后呈天蓝色,人们认定他找到了蓝天石。一下轰动了半边天。有一天一个大款要买他的蓝天石,出他五千块钱,他不卖。出他两万块钱,也不卖。出他五万块钱,还是不卖。出到十万块钱的时候,他卖了。在一九八五年的情况下,十万块钱是多大一个概念,谁能抵挡得住。自此往后,蓝天石身价百倍。于是有一批潜水员来到了天牧湖,潜水采石。石头采多了,加工业也随之兴起。 
现在,蓝天石制品享誉全球,遍布世界,身价越来越高,越来越被人们亲睐。一个美丽的传说,终于变成了美好的现实。接着就是展览的第一部分:原石。原石就是出水后的石头,裹着一层像鸡蛋壳一样的黄泥桨,呈锈黄色,大的为石王,直径达三十多公分,小的为奇珍,仅有鳖蛋大。整个展品有三百多种,每一件展品下方都标着送展人的姓名及采石成就。第二部分:亮石。是打磨过的原石,光泽为天蓝,晶莹剔透,最珍奇的有白色石纹,构成云朵、山水、梅花等图案,布展方式如第一部分。第三部分:饰品。有首饰与其他难以述说的装饰品,洋洋大观,令人目不暇接,是展览的主体部分,数量庞大。采用的是展销的方式,每一件展品下方都标着价码。这里热闹非凡,生意兴隆,贵妇阔少云集,频频有人显富。李标、周郑小萌只看不买。第四部分:石艺。也是采用展销的形式,展出的全是工艺品,其规模并不比饰品小,这里略显文雅,观赏的人多,购买的人少,也许蓝天石的最高价值就体现在这里了。周郑小萌对一款名为“露荷”的微型圆雕很赞赏,她看了足足有五分钟,并说:“这朵荷花的工艺水平真高,有内蕴,有意境,构思与造型灵透,实属艺术珍品,称得上杰作。可是它的售价令人咋舌,竟然高达三十一万六千八百元,泱泱天下,有几人买得起?” 





十七、相聚芙蓉居(之三)

二人看完石展出来,已经是七点正,湖滨一片朦胧,山影水影难分,风轻得像杭罗,人影稀疏,灯火亮了起来。这里的灯光基调以白色为主,与山水相映,显得十分协调。天空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异常轻柔,天边的一丝芽月,好似天鹅刚刚飘落的一片羽毛。周郑小萌心想,这是天牧湖的又一番天地。
李标对周郑小萌说:“请上车,我们去吃饭吧!”
二人坐车来到湖边的一个地方,细柳如梦依依,车前已无路,只好就地停车,徒步前行。向前有一道漂在水上的曲堤,走上去才知道,原来是浮在水上的栈桥,低低的地灯只能将就照亮脚尖,桥长得似乎没有尽头,水鸟就在脚下游动。他们走了五分钟,来到一片星罗棋布的水榭,湖面参差有致地漂着二三十座亭阁,几乎不见人影。一个服务员小姐朝他们问道:“请问二位是几号亭榭?”李标答道:“零号。”那小姐肃然起敬,柔声说:“请随我来。”
服务员小姐把周郑小萌与李标领到了一个挂着“芙蓉居”金匾的水榭门前,恭敬地一伸手说:“二位请!”
周郑小萌进入厅堂,才发现整个亭子就一个大开间,除门以外其他各面都是窗户,白色的窗帘严严实实,白色顶棚上吊着一只白色的水晶灯。地上铺着乳白色的地毯,在靠右的一方,摆放着一张三尺见方的红木饭桌,桌边只有两把红木椅子对称摆放着。饭桌后方,摆放着一只高脚花架,花架上摆放着一盆碗莲,正开着洁白的莲花,清香满室。在靠左的一方,摆放着一只翠绿色的真皮沙发,沙发前摆放着一只红木茶几,茶几上摆着四碟小点心,一碟是老奶奶五香花生米,一碟是太平桥烧饼,一碟是东官殿冰姜,一碟是孬子瓜子。并摆放着两只高级玻璃茶杯。这里分明是一个高档、素雅、宁静的二人世界,幽静华贵的环境令周郑小萌难以想象。她看李标也是生头生脑,说明李标一定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她朝李标不置可否地笑笑,问:“可以换个地方吗?太破费了!”
李标迟疑了一下,说:“我去与他们商量看看。”李标正想着出去办一件事,恰好借机脱身。
不一会李标回来了,说:“可以换。要按费用百分之五十赔偿人家的损失。”
周郑小萌只好一笑了之。
服务员小姐无声地为周郑小萌和李标沏好了莲心云水茶,轻声说:“请二位先用点茶,什么时候要上正餐,请按一下门边的电铃按钮,我就来了。”说着她就像轻风飘出了门缝,门跟着就合上了。
二人如此密室独处,彼此都有点尴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李标本想能找个安静的地方与周郑小萌亲近一下,没想到被安排到了这样到位的地方,真叫人无话可说。
还是周郑小萌先想到了话题,问:“李总,你常到这亭子里来吗?”
李标大笑起来,赶紧说:“第一次来,你应该看出来了,我是第一次来!本想让他们为我们找个环境相对清静一点的地方,随便请你吃个晚饭,不想被他们上档次了。”他过了会补充说,“这茶我喝过,叫莲心云水茶,就是把莲子心与湖滨产的毛尖茶混在一起制成的,这茶微苦,又微甜,味道奇妙,清火提神。”
周郑小萌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李标也跟着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接着他们又无话。
周郑小萌起身走到窗边,轻轻一撩窗帘,居然能拉得开,于是,她随之把所有的窗帘都拉开了。窗外暮色幽幽,每个窗口的角度都不同,随便看去都是一幅画,难怪这厅堂里一幅画也没有。这时候,他们同时发现每个窗楣上都有题字,依次是“清风摆柳”、“月白荷香”、“青山燕语”、“细雨碧螺”、
“佳人折桂”。是啊,时下虽为十一月江南初冬,仍可见东窗白月经天,西窗柳韵隐隐如墨。周郑小萌的情绪一时间大为好转。
周郑小萌捧起茶杯,凝视着湖面月影,问李标:“李总,你一共看过几回蓝天石展览啦?”
李标一边陪周郑小萌赏月,一边回答:“每年的蓝天石展览我都要来一下,行当里的人,哪能不捧场呢。我们公司的那些出口的高档皮草,钮扣就是用蓝天石做的。还有一些项链、手镯等,用的也是蓝天石材料,包括一些女式小包的装饰,男式文件包的拉锁头,也都用上了蓝天石。这次,我想在一些高档中老年服饰上也适当选用一些蓝天石。”
周郑小萌说:“关于蓝天石的学问,我从今晚起,拜你为师!”
“小萌啊!你别这样客套。”李标望望周郑小萌,很平淡地说,“因为在我的心里,我们是朋友,用不着客气。”
周郑小萌转身把茶杯放倒茶几上,说:“吃饭吧。”
李标随手按动了门边的电铃。
服务员小姐很快就送上来一盘菜,是两只大湖蟹,每只足有四五两重,红红的湖蟹旁边点缀着一朵洁白的菊花,美极了。接着服务员小姐端上来一只长盘,把盘子里的佳肴一一摆放到饭桌上,一盘是清炒茭白,一盘是红烧长条鲹鱼,一盘是冬瓜烧腊肉,一盘是凉拌莼菜,一盘是素炒鸡毛小青菜,最后单上了一道人工养殖的野鸭汤。服务员小姐介绍说,一共三荤三素一汤,全是天牧湖特产。
菜上齐了,服务小姐问:“请问二位用点什么酒水?”
周郑小萌说:“我不会喝酒。”
服务员小姐说:“吃湖蟹一定要喝点酒,要不胃寒。”
 
 
“酒订过了。”李标对服务员小姐说,“是最好的桂花甜米酒,你去取吧!” 
服务员小姐转身送上来一瓶江南牌甜米酒,浅蓝色的瓷酒瓶上,飘着米黄色的桂花瓣。 
服务员小姐为二人斟好酒后,李标请周郑小萌吃湖蟹,服务小姐说:“建议你们还是先尝点别的特产,先吃了湖蟹,再吃别的就没味了。这湖蟹是野生的,这么大的湖面一天捕不到十斤蟹,你们吃蟹的时候一定要吃完。你们要上主食的时候,再按一下门边的电铃,我给你们送来。” 
服务员小姐说完又轻风一样地飘出了。 
吃湖蟹的时候,周郑小萌说太大了,吃不下,要给一半给李标,李标欣然接受,表现得很大度。 
吃完湖蟹,周郑小萌说:“不早了,按电铃吧!” 
李标又按了一次电铃,服务员小姐端上来一只白底青花的小茶盘,盘内有两只盛着食物的蓝花小碗,说它小也就比酒杯稍大一些,小姐把它们分别摆到了李标和周郑小萌的面前,介绍说:“这是湖家四爱,桂花、莲子、麦芽糖下小年糕。请品尝。”并顺手把一只礼品盒放到周郑小萌的面前,说,“这是你对面的这位先生送给你的礼物,请收好!” 
周郑小萌把礼品盒收好后,随之说了声“谢谢”,但不知道她谢的是小姐,还是谢李标。 
服务员小姐又无声地走了。 
二人用餐完毕,周郑小萌看看手机,已是十点整。预计回到兰轩就是接近十一点了。 
这一晚,周郑小萌彻夜未眠,李标的这种安排分明是有心的,并说出了朋友二字。李标这人确实不错,只是文化底蕴薄了一些,而依然不失是优秀的男人。但周郑小萌不知为什么,一与李标在一起就想到了王旭初,而他们的差距似乎又很明显。她面对李标近乎明朗的态度,又觉得他比较可爱。想想自己也是不小的人了,该留意处理自己的私生活啦!李标事业有成,前途远大,有望成为服饰界未来的领军人物之一。而她意中的王旭初,含而不露的心态,又叫她琢磨不定。而他的那种吸引力,又让她不能忘怀。 
这夜,李标也未入眠,他后悔不该如此轻举妄动,周郑小萌的态度并不积极,是不是让她见笑啦!他有些责怪自己沉不住气。 





十八、蓝色的露荷(之一)


直到第二天晚上,周郑小萌在挎包里找手机时,才重新看到了头天晚上李标在芙蓉居送给她的那只礼品盒。
周郑小萌揭开礼品盒外层的蓝色花纸,展开后,里面又包着一层绿底白花的包装纸。再展开,又是一层粉红色的压花纸。继续展开,终于看到了一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