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革恋史-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社会根本不知道我是谁,我的抱怨社会也听不见,所以不如靠我的智力和体力来创造生活、改变生活。对于文化大革命我是彻底失去了信心,它改变不了我的生活状况。兄弟呀,你要相信我,我一定能凭自己学到的知识,凭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凭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凭我这几年和各种人打交道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将来一定会有很多钱,一定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二十几年后,封老大凭着他对过一种有尊严的上层人的体面生活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成了亿万富翁,当然这是后话。

有分教:

弟兄姐妹气轩昂,结伴呼朋干一场。

此日艰辛须谨记,换得三餐慰中肠。

正是:小弟妹畅言论剥削,老大哥真诚谢辛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9。…第二十八回 当高参铁戈出谋划策

第二十八回

当高参铁戈出谋划策

做后盾辛建慷慨解囊

从那以后隔个十天半月,姜军、铁戈等人就跟封老大去打一次起坡,大家慢慢地都适应了这种劳动强度。在解决了一些人零花钱的同时,也使他们更进一步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了解到很多他们不知道的悲惨的人生。

尽管封老大辞官不做,可是县革委会并没有撤销他的职务,还把他当成革委会的常委,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但他却对这个有职无权的虚衔不屑一顾。虽然只要他去开会不但管吃管喝还记工分,可他对政治已经彻底厌倦了完全不感兴趣,倒是非常喜欢和最下层的贩夫走卒、担浆卖茶者为伍。诸如什么搬运工、泥瓦匠、餐馆的厨子、竹器社的手工劳动者打交道,这些人都是他的朋友,因为他从小生活就在这个圈子里,和他们有共同语言。他骂人的脏话,开玩笑的荤话,讲民间流传的既荤且俗又有趣的故事,都是跟这些人学的。他念书时曾是一个肯用功的好学生,有文革前高中生的底子,看的书既多且杂,经常也能讲一些十分高雅的逸闻趣事,所以他的话荤素皆有,雅俗共赏。就连口才极好号称“神侃的将军,撮白的大王”(注:撮白,湖北话撒谎)的姜军对他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封老大这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算得上是人中之杰。

由于姜军他们要上学,封老大就经常带着铁戈和辛建到建筑公司做小工。

辛建本来不愿意去,铁戈好说歹说劝他一起去,还讲出了一番道理:“哥们,做小工一是可以赚钱,二是锻炼了身体,三又可以增长见识,学到一门技术,还不耽误看书,何乐不为呢?你看你个书呆子眼睛都看瞎了,以后怎么办?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这对身体有好处,我们是赚钱锻炼看书三不误。你和你弟弟一个月有一百二十块钱用,我妈是一分钱也不给我,我得自己找路子赚钱零花,赚了钱还要给我家爹(湖北话:外公)寄一点去,你就算是去陪陪我行吗?”

辛建一听有道理,也就跟着一起去了。

一天收工后封老大的酒瘾又犯了,他提议到风味餐馆搞点酒喝,铁戈和辛建跟着一起去。

酒席上大家边吃边聊,席间封老大忧心忡忡地说:“唉!这他妈做工赚得太少了,这样下去不是个事,我们要想多赚点钱还得想别的办法。”

铁戈道:“封拐子是不是想开辟一条生财之道?”

“想当然想,就是不知道怎样搞。”

铁戈想了想说:“生财之道要靠自己找,我听人说财运要靠自己去撞,坐在家里是等不来的。我倒有一个主意,我们何不自己干?”

封老大一听极感兴趣,连忙放下酒杯问道:“怎样干?”

铁戈说:“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你看,我和辛建现在都没有上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参加工作,怎样参加工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过来说人无近忧,必有远虑,靠父母吃饭总不是个事。我们现在还好说有父母养着,你是要养家糊口的人,生活最困难。我想我们不如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到社会上接点活路自己干。”

封老大说:“你的意思是说自己当头儿?这个想法好,具体怎样做呢?”

“你从六四年下放到现在,建筑工地也做过不少。有一天中午大工休息时我看见你一个人在砌墙,那提刀灰的功夫不比大工差。这么多年你也应该比较熟悉建筑上的活了。一个建筑工地最主要的是砌匠和木匠,其余的油漆工、钢筋工的活都比较好对付……”

封老大急了:“你就直接说怎样干。”

铁戈笑道:“你别急嘛。前几天我爸他们单位的办公楼开工了,来的建筑队是私人的,我看人家搞得有模有样的。如果你手上有个工地,凭你的能力应该指挥得下来吧?”

“那不成问题,小菜一碟,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杀猪?”

“那好,你现在就可以凭你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到社会上接一笔活我们自己做,这个主意怎么样?”

封老大的指头在桌上轻轻敲击着若有所思地说:“嗯,有道理,是个好主意。如果说要找人的话,这个世界上找三条腿的青蛙不行,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只是钱的问题怎么解决?”

“谁也没有让你一开始就接大工程,我们从小工程开始做起。人应该现实一点,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先搞点维修和盖平房这样的活做,很容易拿下来,然后再干大的。比方说维修房子无非只要一些水泥、石灰、红砖、脚手架之类的东西,再来几个大工小工,要不了几个钱。就算是做房子,也只要你放线挖脚做到正负零甲方就开始按形象进度付款。也就是说你一开始仅仅只需要垫付一点打基础的资金就行了,而且刚开始你并不需要付工钱给大工和小工,等到一个月以后才发工资,所以资金的压力只是在起步阶段。水泥石灰红砖要不了几个钱,脚手架你可以找建筑公司去借,节约一分钱是一分钱。”铁戈开导封老大。

“只是到哪里去搞这些钱呢?这可要一大笔资金哪。”封老大用手抓着头皮。

辛建在一旁笑道:“封大哥我有钱哪,只要你能接到工程,多的没有一千块钱以内不成问题,应该够你开张的。再说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铁戈打断辛建的话说:“你看人家那些农村来的小建筑队为什么总有活干,就因为有需求。你也是看过政治经济学的人,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封大哥,钱的问题辛建可以帮你解决,红砖一分钱可以买两块,砌墙的青沙到江边去拉一块钱一板车,石灰、水泥也便宜得很,一千块钱可以买好大一推材料呀。”

“脚手架和做门窗的木材怎么办?这可都是计划物资不好搞哇。”封老大说。

铁戈大笑道:“你怎么老是干一些骑着马找马的事?找地区林业局的白刚嘛,他是管指标的,批个几十方木材算得了什么,无非是动动笔签个字就行了。我还是那个意见,脚手架可以去借,你要是去买就划不来了。”

封老大问道:“买回来的木材是湿的,不能马上做门窗,那不是要耽误工期吗?”

铁戈又笑道:“你怎么就不动脑筋?活人还能被尿憋死?肖国雄和红州建筑公司的黄经理关系很好,你让他出面去换一些干木材不就行了吗?就是你自己去也没问题,老黄还能不买你的账?”

封老大一拍大腿笑道:“哈哈,你们一个出点子一个出钱,那我就出关系,这事应该有戏。你们看啊我先去找肖国雄,让他给我搞点小工程,我把我原来那些下放的弟兄们找来,他们都是干了好几年建筑的老手,建筑工地上的各个工种都有,人手不是问题。好,等会儿喝完酒我就去找肖国雄谈谈,你们晚上听信。”

到了晚上九点多钟封老大来了,兴奋得只搓手,这是他高兴时的习惯性动作。

“弟兄们好消息!肖国雄给县建筑公司打了电话,公司黄经理叫我明天早上去听信,他说保证有活干,还说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他解决。哎呀铁戈,多亏你想出了这样好的点子,哥们要发财了,哈哈哈哈……”

辛建大包大揽地说:“你随时要钱我随时给钱,决不误事。”

铁戈也极为兴奋:“怎么样封大哥,你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一显身手了。”

几天后封老大就开始施工,做一栋二十间的平房宿舍,这是个包工包料的小工程,铁戈和辛建跑前跑后为他效力。封老大原来那些“知青革司”的弟兄们更是下死力地干活,两个月后封老大净赚了几百块钱。

结账那天他把肖国雄、建筑公司黄经理、知青革司那些老部下统统请到风味餐馆摆了两桌酒。

开席前他神情激动地即席讲话:“哥们,今天这个酒很有纪念意义,这标志着我开始给自己做事了,也就是说我的事业终于起步了。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肖大哥和黄经理鼎力相助,给我搞到了工程。其次要感谢铁戈和辛建这两个小兄弟,他们一个给我出点子一个给我出资金,这样我才能够开始创业。最后还要感谢‘知青革司’的老战友们,是你们没有拿第一个月的工资,帮我度过难关才有今天的成功。我想这就是我们自己事业的起点,我要强调一下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以后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弟兄们绝不会饿肚子,我们再也不用回山里去干那每天只能拿八分钱工分的事了,再也不会为生存发愁着急。多少年来我昼思夜想的就是怎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今天,这个梦想终于实现啦!请大家举杯,为我们初战告捷,为我们今后的事业,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干杯!”

席间封老大极为兴奋不停地向来宾敬酒,众人也都回敬他,祝贺他将来事业有成。

这天晚上封老大喝醉了,梦呓般的说着:“多少年……多少年……就为了有口饭吃……就为了……”

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回家中,他已经进入黑甜的梦乡。

有分教: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寻硅步赴征途。

涓流终必汇沧海,自古梅香苦寒出。

正是:万事开头难小试牛刀,一番苦拼搏大展宏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0。…第二十九回 大下放红州狂刮武汉风

第二十九回

大下放红州狂刮武汉风

小试刀江滩上演龙虎斗

话说一九六九年初有一批武汉知青下放到红州,一些在武汉流行的“局子话”(时髦的黑话)、衣着时尚以及流行歌曲也跟着到了红州。当时是“湖北跟武汉,武汉跟汉口”,意思是说没有什么流行时尚,要赶时尚就是湖北全省跟着武汉走,武汉三镇则是跟着汉口走,汉口人的衣食住行就是湖北全省的时尚。

汉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四大名镇之首,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齐名,是长江边上著名的水码头。有人说“打码头”这个词就是从武汉流传出来的,可能是说凭武力打下一个码头从此就能威震一方,衣食无忧。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这个词直到现在湖北还在使用。

武汉知青来到红州以后不论他的家庭是什么背景,哪怕是三教九流之类出身也总是以省城人自居,有一种十分强烈的“地域优越感”。这些知青无论他是干部子女还是修鞋补袜人的后代,一律视各地市州县的人是乡里人。武汉知青一般都很团结,不管他们内部如何争斗对外却扎得很紧,他们到了红州也想打码头闯出自己的天下。

俗话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他们不懂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千里的人情,没有千里的威风,更何况强中自有强中手,自然而然就和当地人产生了矛盾。

有一个名叫梅琦的汉口高三的学生下放到红州,大概在学校时就是个头头,身边常常跟着一帮人。

梅琦的打扮是一副典型的汉口人的派头,头发永远一丝不苟地梳成大背头,头上打着发蜡连苍蝇穿着防滑鞋都站不住。夏天他上身套一件海魂衫,下身穿一条国防绿的咔叽布军裤,脚上穿一双北京布鞋,整个人看上去呈一个“A”字型。若是到了春秋之时他的上衣则换成宽大的浅灰色哈弗衣,再配上瘦瘦的拷板裤,凸显出两个苹果似的屁股,整个人又成了“T”字型。总之,这就是那时少得可怜的流行时尚。

梅琦身高一米七八,人也长得很漂亮,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吹拉弹唱都有两下子,尤其喜爱摔跤,下放到红州的武汉知青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不知梅琦怎么知道封老大是红州的“跤王”,便提出要“会会”他的要求,若是封老大不敢应战,那就是“掉底子”(文革时期武汉话:相当于北京话栽面)的表现,以后不好在红州地面上混下去,如果封老大摔不过梅琦,那就更是“掉底子”。

封老大是何等样人,这种叫板的事他见得多。

六四年他下放到白马寺公社就跟一些知青在沙滩上练摔跤,别人练摔跤是为了好玩,他练摔跤则是为了强身和防身。他认为把他们这些成分不好的人下放农村是一种社会歧视,心理不平衡,由此形成了攻击性性格。为了不受别人的欺负,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防身的本领,因此他选择了举重、拳击和摔跤。

由于条件有限他首先练的是举石担,练到后来二百斤的石担他能毫不费力地举起来。除了臂力以外他的腰腹和腿部力量也特别好,俗话叫“桩子稳”,人又很灵活,再加上一些摔跤的技巧,所以鲜有败绩。

封老大这种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性格的人绝不会做缩头乌龟,当下双方就约好到江边沙滩上比摔跤。当时还是传统规矩:一对一,旁人不得帮忙,不像现在的街头混混们十几个人打一个。

那天沙滩上聚集了几百人,有本地的青年也有武汉知青,

铁戈、姜军、辛建、柳六一和章子野都去观战。

双方定好规则是三打两胜,开始两人各胜一盘。

第三盘,双方都感觉到对手实力不凡。只见两人相互盯着对方的眼睛,围着一个看不见的圆圈打转转,谁也不敢轻易出手。武汉知青在一旁起哄,红州的年轻人也在呐喊助威。突然封老大几个虎步冲到梅琦面前,双手抓住他胸部的达拉(跤衣)往后便倒,蜷起身体双脚回收,然后用力蹬在梅琦的腹部上,只见梅琦整个人飞过封老大的头顶,仰面朝天摔在沙滩上。封老大并不松手,就势一个横滚,用身体压住梅琦的左手,右胳膊肘封住他的喉咙,左手抓住他的右手死死的摁在地上,这一招叫“兔子双蹬腿”。

梅琦很大度地认输,并邀请封老大等人到餐馆喝酒。输方请客叫做“付台子”,这也是那时的规矩。

酒席上封老大发现梅琦谈吐不俗,原来他是“武汉中学红联”的红卫兵,也是个老资格的造反派。喝着喝着众人的共同语言更多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俗话说“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于是梅琦就和封老大、姜军、铁戈、辛建成了极好的朋友。

此后梅琦便成了辛建家的常客,经常和姜军、铁戈等人云山雾罩的胡吹神侃。

四月的一天梅琦又到辛建家聊天。这天他一反常态没有穿哈弗衣,而是穿了一套五五式军装。

铁戈发现他军装的衣领处鼓鼓的,便好奇地问道:“梅琦,你那个衣领子怎么鼓起来了?”

梅琦解开衣领的第一颗扣子,露出一个花花绿绿的疙瘩。

这东西大家都没见过,不知是什么玩意儿。

梅琦一笑说:“这叫领带,冇见过吧?”说完解下领带给大家看,梅琦今天是有意臭显摆一下。

众人对这突然出现的新奇事物为之一怔,片刻后这才大笑道:“见过,在电影里见过穿西服才打领带,外国小说经常有西装革履绅士派头这样的话,你怎么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