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终,他还是做了〃退一步想〃的打算,忍痛割爱,将阿巧让给了何桂清。何桂清见胡雪岩竟然以美相让,万分感动,当即带阿巧上京打点,不多日便补了黄宗汉的缺。从那之后,他对胡雪岩非同一般,一直到死,都是胡雪岩生意的坚强后盾。 

赠金、赠美,对以一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使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又都失去作用了。起初,由于杭州被太平军占领期间的谣言,此时的左宗棠对胡雪岩既早闻其名,也早有戒备,他甚至接到许多状靠胡雪岩的禀贴,决定一律查办,指名严参。这位素有〃湖南骡子〃之称的总督,在胡雪岩前去拜见时,甚至都不给他让坐,很是〃凉〃了他一把。而胡雪岩终于还是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甚至被引为知己,左宗棠由此成为胡雪岩在官场比王有龄更有力量的靠山。后来也就是因为左宗棠的一力举荐,胡雪岩才得到朝廷特赐的红顶子。 

胡雪岩邀得左宗棠信任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看到了左宗棠想要的东西,对〃症〃下〃药〃。胡雪岩做了两件事:

第一,献米献钱。胡雪岩回杭州,带到杭州去的有1万石大米和10万银子。本来这1万石大米有一个名目,那就是当初杭州被围时,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由胡雪岩冒死出城到上海采购大米以救杭州粮绝之急。胡雪岩购得大米1万石运往杭州但无法进城,只得将米转道宁波,现在杭州收复,胡雪岩将这l万石大米又运至杭州,且将当初购米款两万银子面交左宗棠,等于是他既回复了公事,以此证明自己并非携款逃命,而又另外无偿献给左宗棠l万石大米。那10万两银子则是胡雪岩为了敦促攻下杭州的官军自我约束,不要扰民,而自愿捐赠的犒军饷银。清军打仗,为鼓励士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攻城部队只要攻下一座城池,三日之内可以不遵守禁止抢劫奸淫的军规。胡雪岩献出10万两银子,是要换个秋毫无犯。         

第88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8)     

第二,主动承担筹饷重担。左宗棠几十万兵马东征镇压太平军,每月需要的饷银达25万之巨,当时朝廷财政支出,用兵打仗采取的是〃协饷〃的办法,也就是由各省拿出钱来做军队粮饷之用,实际上是各支部队自己想办法筹饷。胡雪岩听到左宗棠谈起筹饷的事,毫不犹豫就表示自己愿意为此尽一分心力,而且当即就为筹集军饷想出了几条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胡雪岩做的这两件事,的确是对〃症〃下〃药〃,因而也是一下子〃药〃到〃病〃除。所谓对症,是因为粮食、军饷,都是左宗棠此时最着急也最难办的事。杭州刚刚收复,善后是一件大事,而善后工作要取得成效,第一位的是要有粮食,另外,当时镇压太平军实际是左宗棠与李鸿章协同进行,太平军败局已定,左宗棠当然想争头功,这个时候,粮草军饷也是当务之急。没有粮饷就无法进一步展开攻势,而且一旦〃闹饷〃,部队无法约束,也就势成〃乌合〃,还会酿出乱子。胡雪岩的到来,使左宗棠这两件让他头痛的事情一下子迎解,哪里还有不得他识的道理!用左宗棠的话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不但杭州得救,肃清浙江全境他也有把握了。难怪胡雪岩去拜见他,开始连座都不让,到听说运来了粮食,不仅让座而且是升炕,而到了谈及筹饷,他马上吩咐留饭了。 

这对症下药,说到底也就是投其所好。正如送礼,要送得合适,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方喜欢。而要对方喜欢,常常也就是送给对方急需的,又一时没有的。比如左宗棠喜奉承,求事功,胡雪岩正好给他送去了能使他成就事功所必需的东西,一送之,也就送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胡雪岩说:〃送礼总要送人家求之不得的东西。〃可见他是深谙此道的。 

胡雪岩结交官员,首先是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给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抓住了他们。手中抓住了这么多官员,有了强大的官场靠山,胡雪岩运粮拨饷,筹示购枪,无一不可堂而皇之地去做,事事兴旺,事事顺遂。而这〃对症下药〃四字,实在是他巴结官场以官助商的窍门。 

不同的人对一件东西的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要想使自己的东西所送出去的效用最大,就必须对症下药,选择别人最想要且暂时得不到的东西去送,这样既能让自己的东西物超所值,也会让别人倍感满意。 

冷灶不可不烧

交结官场,不仅〃趋热门〃也〃烧冷灶〃。

……胡雪岩

结交官府中人,普通人大都将眼光放在当朝权贵、实权大官身上的却很少有人注意那些身处厄运,人微权轻或大势已去之人。胡雪岩则不同,他〃交结官场,不仅〃趋热门〃也〃烧冷灶〃。〃 

〃烧冷灶〃表现在结交帮助一些暂时穷困潦倒而将来可能发迹的人物。这种〃雪中送炭〃的义举使得受助人感激不尽,而一旦受助人飞黄腾达了,施恩人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胡雪岩资助王有龄正是这种情况。照胡雪岩的话说就是:〃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阳,英雄末路,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着觉。〃另一处的记述讲得更明白。胡雪岩对王有龄说:〃吾尝读相,君骨法当贵,吾为东君收某五百金在此,请以畀子。〃 

当然,胡雪岩这个冷灶烧得很冒风险,因为胡雪岩事实上是挪用了东家的钱来帮助王有龄的。所以王有龄担心自己一旦用钱,连累胡雪岩。胡雪岩的回答十分着实:〃子毋然,吾自有说。吾无家只一命,即索去无益于彼,而坐失五百金无着,彼必不为。请放心持去,得意速还,毋想忘也。〃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既然能做出这种打算,就看出胡雪岩主意一定,这个忙是非帮不可了。胡雪岩的这一次〃烧冷灶〃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这种烧冷灶的手段,在中国传统生活中颇为流行。旧社会上海难上的黄金荣,便识蒋介石于患难之时,他不但代蒋了结了数千元债务,还资助蒋一笔旅费,使蒋得以投奔广州。后来蒋介石政界发迹,黄金荣的地位也就无人敢动摇了。杜月笙交戴笠也是如此,戴从小是个无赖,靠摆小摊骗钱度日,为警察所追捕,后来混到上海,也是在流氓群中做些无本〃生意〃。其时,杜月笙已跨进黄金荣的大门,与戴一见面,就认为戴是个〃人才〃,倾心结纳,不久就结为兄弟。后来戴仕途遇阻,一度陷入一文不名的困境,就去求杜帮忙。那时,杜月笙已是首屈一指的上海阙人了。居然顾念旧情,一次给了他50元。用完了,杜又给他50元。对杜的〃慧眼识英雄〃,戴念念不忘,在他后来也炙手可热,杀人不眨眼的时候,不时对部下提起往事,称道杜〃古道热肠〃,是他生平知己之一。每次去沪,必和这位盟兄亲密聚道,共商〃党国大计。〃         

第89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9)     

烧冷灶的另一种情形是结交下台政客,失意文人。也许会有人因结合或有意帮助未发道之人,都很少有人看重已失势之人。胡雪岩则不然。宝森因为政绩平庸,被当时的四川巡抚丁宝桢以〃才堪大用〃的奏折形式,藉朝廷之手体面地把他请出了四川。宝森闲居在京,每日呼朋唤友,吟酒品茶泡财场,表面上很是悠闲,其实心中甚感落寞。胡雪岩就特意拜访,劝说他到上海一游,费用全部由胡雪岩包了。宝森因为旗人身份限制,在京玩得实在不过瘾,就随了胡雪岩去游上海,逛杭州,猜拳狎妓,游山玩水,甚是痛快。遂把胡雪岩视为密友,以后每遇大事,必自告奋勇,代胡雪岩在京里通融。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开业不久,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浙江藩司麟桂捎了个信来,想找阜康钱庄暂借两万两银子,胡雪岩对麟桂也只是听说而已,平时没有交往,更何况胡雪岩听官府里的知情人士说,麟桂马上就要调离浙江:这次借钱很可能是用于填补他在财政的空缺。而此时的阜康刚刚开业,包括同业庆贺送来的〃堆花〃也不过只有四万现银。 

胡雪岩很为难,借了,人家一走,岂不是拿钱往水里扔,声音都听不到?即使人家不赖账,像胡雪岩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天天跑到人家官府去逼债。两万两银子,对阜康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按通常情况看,根据〃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坏〃原则办事,一般钱庄的普通老板大约会打马虎眼,阳奉阴违一番,四两拨千斤,几句空话应付过去。不是〃小号本小利薄,无力担此大任,〃就是〃创业未久,根基浮动,委实调度不动〃。或者,就算肯出钱救麟桂之急,也是利上加利,活生生把那麟桂剥掉几层皮。 

但是胡雪岩考虑到,一旦在人家困难的时候,帮着解了围,人家自然不会忘记,到时利用手中的权势,行个方便,何愁五万两银了拿不回来?据知情人讲,麟桂这个人也不是那种欠债不还、耍死皮赖的人,现在他要调任,他不想把财政〃空缺〃的把柄授之于人,影响了他仕途的发展,所以急需一笔钱来解决问题。 

想到这一点,胡雪岩决定冒一次险。他不惜动用钱庄的的〃堆花〃款项以超低利率,悉数把钱贷给麟桂,这样做,钱庄大伙刘庆生有些不解,胡雪岩则说:〃调度,调度,作生意讲究的就是调度,所谓〃调〃,就是调得动,所谓〃度〃,就是预算。生意要做得活络,有进有出,什么时候有银子进来,什么时候银子该用出去,要有计划。银子调来调去,只要不穿帮崩盘就可以。〃 

胡雪岩这一宝,倒是压对了。尽管麟桂就要调走,但他临走前,送了〃阜康〃钱庄三样礼物:

一、找到名目,请朝廷户部明令褒扬〃阜康〃,这等于是浙江省政府请中央财政部,发个正字标记给〃阜康〃,不但在浙江提高〃阜康〃名声,将来京里户部和浙江省之间的公款往来,也委托〃阜康〃办理汇兑。 

二、浙江省额外增收,支援江苏省戡剿太平天国的〃协饷〃,也委由〃阜康〃办理汇兑。

三、将来江苏省与浙江省公款往来,也归〃阜康〃经手。

这样的一招〃烧冷灶〃,使得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不仅不愁没有生意做,还将生意做到了上海和江苏去。〃烧冷灶〃的利益回报,一下就显出来了。

当然,〃烧冷灶〃也不是逢灶便烧,而是放出眼光,择其有资望者,或将来必有起用之日者,殷勤接纳,时相探望,慰其寂寥,解其困难,使彼心中感动,当你是〃雪中送炭〃的君子。有朝一日,〃冷灶〃变热,政客上台,烧灶者便能如愿以偿。先前的投资,便可大获厚利了。 

学而思之:患难方见真情,凡在人有难时,只要有人伸出援手,或施银两,或解决难题,他因待人渡过难关之后,必定会报答恩人。到那个时候,排忧解困者就受益不尽了。 

广交天下朋友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是在家亦靠朋友,所以不能不为朋友着想。

……胡雪岩

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第90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10)     

朋友,实在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漂亮词。在社会生活中,似乎除父母夫妻、兄弟姊妹、师长等亲情关系极近而不便于用〃朋友〃称呼外,其他有关系的(不论是情感上还是事务上的)人员,皆可划入〃朋友〃之列(当然敌人、仇家除外。只要有交往,就产生朋友;只要称朋友,就意味着人格的平等、情感的亲近、关系的密切,因此〃朋友〃一词不仅兼收并蓄、包罗甚广,而且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美丽的词儿。朋友,就意味着友谊、合作、帮助、平等、信任等等含义。它容易使双方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从而为交往与合作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在这个意上说,确实是〃朋友是个宝〃,〃多个朋友多条道〃。 

可以这么说,大凡能成大事者,必然是朋友四面环绕,处处都见友情赞助。朋友多,事情当然好办,真正应了〃人多好办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两句话。然而人心诲诲,人性难测,凭什么别人孤寡单独,就只有某某人到处受欢迎?理由无他,盖因某人平常爱交朋友,到处交情耳!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人,喜欢处处交朋友,时时帮人忙。然而,胡雪岩交起朋友来,生冷不忌,水陆并陈,没有三六九等的界线,真正是什么人和他都有缘份。

胡雪岩的〃朋友〃,主要是生意上的朋友,为着各自的或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合作,双方互惠互利,互兴互荣,以利益为纽带,谋求对方的支持与帮助。这就是胡雪岩的所谓〃靠朋友〃。胡雪岩一向认为生意场中,无真正朋友,但也不是到处都是敌人,既然大家共吃这碗饭,图的都是利,有了麻烦,最好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私下暗自斗劲,结果谁都没有好处。他的〃替朋友着想〃,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充分揣摩对方的需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并对对方施以恩惠。在他看来,自己的生存发展是靠的朋友,为了赢利还须为朋友着想,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比如罗尚德存钱一事便是胡雪岩赢得朋友、又获得朋友支持的一个例子。 

胡雪岩为了赢得朋友,在阜康钱庄开业的时候,自己垫钱给一些大官的太太、小姐、少爷等各存了二十两银子,也给黄巡抚的仆人刘二存了二十两银子。刘二拿到存折,不仅马上在阜康钱庄存进一百八十两银子,而且向他的朋友罗尚德宣传胡雪岩的为人守信用、讲义气。罗尚德本是清军绿营的一个小军官,利用各种手段攒了一万一千两银子,听说胡雪岩的为人厚道,连夜起出全部银子拿来存,且声明不要存折、不要利息。罗尚德的到来,还意外地解决了胡雪岩的难题。 

原来,胡雪岩为了帮助从浙江调任江宁的麟藩台填补二万五千两银子的亏空,已凑了一万多两,还差一万多两银子.罗尚德的一万多两银子,正好可用作借给麟藩台的银款。胡雪岩之所以慷慨地帮助调任的麟藩台,也有争取将来麟藩台支持自己,将江宁方面与杭州的钱款往来交由阜康钱庄代理的考虑。他既是帮助朋友,也是为了利用朋友。 

胡雪岩对于罗尚德,不仅是话说得漂亮,而且是条件优惠:三年定期,期满后本利共一万五千两银子。这样,如果罗尚德回乡,正好可以还清他借的一万五千两的债务!

胡雪岩这样为朋友着想,也是有考虑的:军营官兵们马上就要开往前线打仗,他们身上的钱往哪儿放?一听罗尚德的宣传,定会拿来存入阜康钱庄。

只有替朋友设想,才能赢得朋友;有了朋友,才能靠朋友。胡雪岩从一个钱庄的小伙计发展成雄据一方的老板,其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依靠朋友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想方设法化敌为友

生意场中,无真正朋友,但也不是到处都是敌人,既然大家共吃这碗饭,图的都是利,有了麻烦,最好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不要私下暗自斗劲,结果谁都没有好处。……胡雪岩 

人在社会上行走,难免会树立起敌人,更何况是商业场中,你争我夺!

胡雪岩信奉这样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此话怎讲呢?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一旦生意上对别人构成威胁,形成敌对关系,胡雪岩总会想方设法化敌为友。         

第91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11)     

胡氏在生意上虽然历经波折,但终究是有莫大的成就。这不但靠他自己的能力,也靠他的朋友支持,甚至是势不两立的敌人也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

与胡氏势不两立的,大都是生意上的对头。一般商人遇到这种事,总是想:既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