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第5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栖凤喜欢这种感觉。

    无论男女,只要是个领导,就没有人不喜欢被人尊重的。

    “伟鸿啊,你要注意一下这个陈伟南,我看啊,他这人品质有问题。”

    今天刚好凑巧了,财务科另外两位同事都不在,就庄栖凤一个人,庄栖凤说话也就不藏着掖着,点名道姓地说了陈伟南。

    她自觉和刘伟鸿的关系是不错的,大家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有义务给刘伟鸿提个醒。

    刘伟鸿脸色便郑重起来,说道:“庄姐,这个可是很严重的问题。”

    “嗨,我知道。你以为我是那种没原则的人?我真不明白,你当初怎么就同意让他分管后勤工作了。我审核过他的票据,他买的那些东西,都很贵,质量还一般。你要注意啊,咱们局里这段时间,东西买得多,账目也比较大,这事如果出问题,可小不了!”

    刘伟鸿点了点头,一丝笑容从他嘴角一闪而过。

    当初同意陈伟南分管后勤工作,刘伟鸿就知道会有今天。两世为人,刘伟鸿自觉在相人之术上,还是颇有心得的。以前在楚南省农科院,刘副研究员闲得无聊,就钻研这些个相人之术,按照潮的说法,叫做“心理学”。

    没想到还真有派上用场的一天。

    陈伟南心术不正,手里头只要有了点小权,必定要生出是非来。

    庄栖凤说的这些,刘伟鸿心里有数,不过由别人说出来,好一点。而且,刘伟鸿也还不清楚,陈伟南这样胡来,是不是得到了陈崇慧的属意。但陈崇慧肯定不会一无所知。陈伟南经手的票据,最终是需要陈崇慧签才能在财务上报销的。

    这段日子,朱建国的工作重点,落在菜篮子工程上面,没事就往郊区那个试点乡镇跑,要不就是在地委行署领导处转悠,争取混个脸熟。

    在刘伟鸿看来,朱建国已经开始逐渐“上道”了。

    在官场上混,要想如鱼得水,光有一个老大罩着,是不够的。陆大勇和朱建国是同学不假,关键时刻也会关照他,但陆大勇身为地委书记,一把手,一碗水要端平,太关照自己的关系户了,不免寒了其他同志的心。这么大一个浩阳地区,要想建设起来,可不能单单指着几个心腹手下,还得依靠大多数干部一起努力。

    所以有个时候,陆大勇反倒不能太关照朱建国。

    朱建国在其他地区领导那里博取个好印象就显得非常必要。比如总结表彰的时候,由曹振起提个头,表扬朱建国几句,陆大勇便能顺水推舟,将功劳记到朱建国头上。

    这都是官场上行之有效的好手法。

    外边的事情一多,局里的事情,朱建国就多多放手,交到陈崇慧手里。公允地说,陈崇慧这个人,搞内部管理还是有点办法的,以前在农校,也能做好朱建国的副手,让朱建国省了不少心。

    既然要人家陈崇慧多干活,朱建国自然也要放些权力下去。一个单位,要紧的权力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人事权,一个是财政权。人事权比财政权重要,但不显眼。毕竟农业局作为地区直属机关,人员编制是有职数限制的,要进个人,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几个局领导坐在一起商量商量才好做决定。虽然最终是由朱建国拍板,看上去倒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朱建国亦会适当照顾一下其他局领导,让他们也能安排一两个人进来。反正朱建国自己,也找不到那么多亲戚朋友来安置。除非他拿这个东西做交易,“卖官鬻爵”。

    朱建国还没这么大胆子。

    财政权就显眼多了。条条里的单位,通常都实行财务一支笔的制度。这支笔,自然是握在一把手手里的。而偏偏这个东西,就最惹人眼馋。人家尽管不是局长,好歹也混到了副局长这个层级,手里一点批钱的权力都没有,这个副局长的权威,如何体现?

    而且谁心里都明白,单位里的工作,只要和钱沾上那么一点边,操作手法到位的话,总是能或多或少得一些实惠。

    朱建国便将这个权力,也分润了一些给陈崇慧,规定多少金额以内的报销款,陈崇慧签就能生效。超出这个范围,才需要呈送他局长大人批示。

    至于其他副职,却没有这个待遇。

    这也正常,就算是在地区,真正有权批拿钱的,也就是行署专员和常务副专员两人,其他副专员的批示,财政那边是不认账的。

    “陈伟南还有点小聪明,票据都是分开报的,每次报销都在三千以下。”

    庄栖凤说道。

    三千,也是陈崇慧批示的上限。超过三千,就要朱建国点头了。

    陈伟南这么干,很明显是要避开朱建国,在他叔侄俩手里就完成整个程序。

    “庄姐,陈伟南报的那些票据,你这里存档了吧?”

    庄栖凤就笑了。她知道刘伟鸿要有所动作了,当即打开抽屉,拿出一些复印好的资料,交到了刘伟鸿手里。

    看来这女人对陈伟南的意见还真是不小,早就准备好了。

    ps:十完毕,馅饼言而有信。诸君请多支持!今天月票超过500票的话,还会继续加!!!

 十更完毕,竭诚求月票,求订阅!!!

         十完毕,竭诚求月票,求订阅!!!

    馅饼现在就坐在电脑前,心情忐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电脑,隔一分钟刷一下页面!

    无他,看月票是否增长!

    看订阅是否增长!

    每增长一个订阅,馅饼心中一喜;每增加一张月票,馅饼心中又是一喜!!!

    高兴啊!

    请诸位大大,让我这高兴持续下去,久一点,再久一点!!!

    不瞒诸位说,馅饼计划今天十五章甚至是二十章,只要诸位票票给力,订阅给力,馅饼的一定不让大家失望的!!!

    数万书友,请满足馅饼这个小小的愿望!

    我要为大家二十章!!!

    这就是我的愿望!!!

    大大们,你们的票呢?你们的订阅呢?砸过来,让我二十章吧!!!

    刘伟鸿在官场上的第一场全面较量,已经拉开帷幕,请让我在今天给大家讲完这个情节,可好?

    求你们了!!!

 第105章 又有人告状(十一更)

    第105章又有人告状(十一

    刘伟鸿刚从财务科出来,就在走廊上碰到了吴师傅。//

    作为局里唯一的司机,吴师傅其实是蛮辛苦的。农业局就一台二手桑塔纳,除了局长朱建国,其他几位副局长,有时也要用车,吴师傅几乎没什么空闲。

    刘伟鸿体谅他,就将原先钉子厂车间,现今的会议室附近的一间平房拾掇了一下,给吴师傅做了休息室。忙里偷闲的在那里打个盹也是好的。

    吴师傅对刘伟鸿的观感因此变得很好。

    一个能体谅下级的领导,总是比较受人尊重的。

    “刘主任……”

    见了刘伟鸿,吴师傅迎了上来,打了个招呼。

    一开始刘伟鸿还以为是偶遇,见这个架势,就知道吴师傅有可能是专程在这里等他的,有话要跟他说。

    “吴师傅,有事?”

    刘伟鸿和颜悦色地说道。

    按照管理序列,司机归办公室管,吴师傅正经是他刘主任的下属。实则吴师傅是局长们的直接下属,农业局开张到现在,吴师傅还真没专程给刘主任服务过几回,最多是和朱建国一起下乡时搭个便车。

    “呃,刘主任今晚上有没有时间?我想请你吃个饭。”

    吴师傅觑着走廊上没人,贴近刘伟鸿,压低声音说道。

    刘伟鸿就笑了。

    他当然明白吴师傅的意思。

    “吴师傅,咱们去你的休息室说说话吧。好久没跟你一起聊天了。”

    吴师傅微微一怔,随即喜出望外,连连点头。

    刘伟鸿办公室不止他一个人,很多话都不好说。吴师傅的休息室却是单门独户,正合适谈话。

    吴师傅的休息室看上去还比较整洁,一则吴师傅平时也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休息,二来吴师傅本身也是个爱整洁的人。一台桑塔纳尽管是二手货,吴师傅还是每天都把车擦得铮亮。这一点,局长们都很满意。车是差点,整得光鲜些也多几分面子。

    一进门,吴师傅就紧着请刘伟鸿落座,又给刘伟鸿泡茶水。

    这间平房以前是钉子厂的工具室,面积不算小,二十来个平房,里面搁一张床,一个书桌,都是的,墙壁也重刷了一次白灰,像模像样。

    “吴师傅,是不是为了食堂的事情?”

    刘伟鸿先递给吴师傅一支烟,自己又点了一支,抽了两口,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吴师傅见刘伟鸿问得直白,便叹了口气,说道:“刘主任,你也是知道的,当初我把我老表介绍过来搞这个食堂,可没想要什么好处。当时你也说了,就是个临时的措施,以后要改的,是吧?”

    刘伟鸿点点头。

    草创之初,时间很紧迫,五天内要搞定一切,很多事情都不容拖延,必须快刀斩乱麻。当时只有吴师傅是本地人,熟悉情况,刘伟鸿就让他介绍了眼下这个吴老板过来搞食堂。等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再根据情况加以变动不迟。

    吴老板带了妻子一起过来,两口子都比较勤快,手艺也过得去,开始一段时间,大家都吃得很满意。刘伟鸿也就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干得不错,那就让他们继续承包下去。不料陈伟南一来,一切都变了样。

    “唉,本来我老表是很感激刘主任的关照,一直想要请你吃个饭,就是你太忙了,没时间……”

    吴师傅絮絮叨叨地说道。

    刘伟鸿摆了摆手,止住了他,说道:“吴师傅,别的话不用多说了,你直接讲吧,是不是有人为难食堂的吴老板?”

    吴师傅便露出了为难的神情,嗫嚅着,不知该如何开口。

    毕竟他要“告”的,是陈局长的亲侄儿。如果陈伟南只是办公室的普通干部,吴师傅才不鸟他。说到底他也是本地人,坐地虎嘛。

    刘伟鸿淡然说道:“吴师傅,如果你相信我,请你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就是了,不要有什么顾虑。”

    吴师傅也没犹豫多久,咬了咬牙,说道:“这个,刘主任,不瞒你说,陈主任这段时间对我老表要求得太严格了些,我老表有些吃不消了,他……他不想搞这个食堂了。”

    所谓陈主任,自然是说的陈伟南。吴师傅也是依照社会上的惯例,给陈伟南“官升一级”。一般来说,对于机关里的人,总是要称呼一个光鲜的头衔才好,总不能叫“陈干部”,那是乡下人的水平,未免不伦不类。

    听了吴师傅的话,刘伟鸿暗暗好笑。

    在机关呆了两个月,吴师傅说话的水平也是见长。

    听听,“要求太严格”!

    果然是大机关的人说的话。

    “吴师傅,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五一十告诉我吧。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刘伟鸿望着吴师傅,很肯定地说道,神情十分诚挚。如果是一个中年官员,做出这种诚挚的神色,吴师傅不会很相信。但刘伟鸿如此年轻,吴师傅马上就信了。在他看来,刘伟鸿这个年龄,就算要作伪,也做不到如此程度。

    看来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年轻有时候反倒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是这样,陈主任说要我老表每个月给他五百块,他吃饭还要全免费……”

    吴师傅说道,脸上闪过一抹怒色。如果陈伟南不是陈崇慧的侄儿,他敢这样搞?以为坐地虎是吃素的?仗着有个当副局长的叔叔,吴师傅也是投鼠忌器。吴老板不承包食堂没事,总不能连累他自己把铁饭碗都丢了吧?

    “他真这么说?”

    刘伟鸿不动声色地反问一句。

    “真的,我老表上个月给了他两百,他嫌不够,这个月加码了!”

    吴师傅继续爆出猛料。

    无论是五百还是两百,绝对数值都不大,至少在刘伟鸿眼里,这是笔小钱。但比照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这钱就不少了。陈伟南的正工资才几十块钱,加上其他补贴福利,也就一百块不到。一个月五百,相当于他五个月的工资,如果拿后世做对照,就不是个小数目。

    这也太离谱了,几十个人吃饭的小食堂,每人每餐不过一块钱左右的生活费,陈伟南就敢这么要钱,比黑社会收保护费还狠。

    刘伟鸿双眉一蹙,问道:“上个月给了两百?有证据吗?”

    “有。他开了个收据!”

    刘伟鸿本来也是随口一问,不料就得到这样一个答案,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置信。

    开了个收据?

    陈伟南居然给开了个收据!

    这人要不是过度狂妄,相信他叔叔能一手遮天,要不就是脑子进了水,彻底坏掉了。收受人家的好处,竟然敢给人家开收据。

    神经病!

    “那个收据,你带来了吗?”

    刘伟鸿轻轻摇了摇头,问道。

    “有,就在我身上。”

    吴师傅说着,果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收据来。看来他今天成心告状,什么都准备齐全了。

    那是一张餐厅里用以记录菜单的薄纸,圆珠笔笔迹,写得歪歪扭扭的。可以想见,这就是吴老板在宾馆餐厅请陈伟南吃饭时,陈伟南给他开的收据。那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收到吴老板两百元。

    望着这张莫名其妙的收据,刘伟鸿倒是有点明白了。

    “他亲手写的?”

    其实刘伟鸿能够认得出来,这确实是陈伟南的亲笔。就在一个办公室上班,陈伟南经常要报销些款子,需要写个报销凭证请刘伟鸿签,刘伟鸿对他的迹比较熟悉了。

    “亲手写的。当时他喝了些酒,我老表说要有个收据,他就写了。”

    吴师傅答道。

    果然和刘伟鸿猜测的一模一样,陈伟南当时确实就是脑袋进了水——酒水!

    刘伟鸿仔细看了看那张收据,问道:“吴师傅,这收据可以给我不?”

    吴师傅略略犹豫了一下,便点头应。对他而言,留着这张收据的用处并不大,他又不是农业局的领导,不能凭这个把陈伟南怎么样。交到刘伟鸿手里,吴师傅还是比较放心的。他觉得刘伟鸿是个正派人,大气,不贪小便宜。

    “刘主任,那你看,食堂那个事……怎么办?我还得给我老表回句话呢!”

    吴师傅试探着问道。

    刘伟鸿说道:“吴师傅,放心吧,这事我会处理的。你让你老表安心搞下去,不要理会陈伟南的敲诈。我就只有一个要求,伙食要搞好,既要便宜又要实惠。咱们不能在局里同事嘴里去揩油,是吧?招人恨的。”

    “对对,还是刘主任说话在理,听起来就让人心里舒服……”

    吴师傅赶紧给刘伟鸿拍了一记。

    “吴师傅,这事,除了我,你还跟别的领导汇报了吗?”

    “没有没有,我只相信你!”

    吴师傅连忙说道,有点赌咒发誓的意思了。

    照说他是局里的司机,有很多机会单独和朱局长在一起,朱建国对他印象也很不错,他完全可以直接向朱建国告状。之所以找到刘伟鸿头上,一个是因为他守规矩,觉得刘伟鸿是自己的该管上司,也是食堂的该管上司,向他汇报比较合理。另一个,吴师傅对朱局长和陈局长之间的关系也有点拿不准,表面看,朱局长对陈局长信任有加,直接向朱局长告陈局长的侄儿,只怕不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