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薄西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日薄西山-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点封藏,未加焚毁。曹操对此大加赞赏,立刻派人安慰张鲁。张鲁遂降,被拜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其子五人及阎圃皆封列侯。汉中建立了三十来年的道教政权终于解体。
   建安二十一年(216)正月己丑,封魏公之子六人为列侯。二月,曹操回到邺城。
   四月甲午,天子进魏公为魏王。五月己亥,发生了日蚀。
   七月,南匈奴呼厨泉单于来朝,留魏居住。以右贤王去卑回匈奴监国。匈奴的使团应曹操的要求,送回了蔡邕之女文姬。曹操让她嫁给屯田校尉董祀。蔡文姬将她流落匈奴的生活经历,写成一首长长的《悲愤诗》献给曹操。
   建安二十二年(217),魏公征孙权。四月,天子诏命魏公用天子仪仗。十月,诏曹丕为魏太子。
   本年冬天,刘备进攻汉中。
   本年,发生了大瘟疫,曹操的文人集团之中,王粲、徐干、陈琳,应场、刘桢全部病故。此五人,连同阮?、孔融被后世称为“建安七子”。
   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亲自攻打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攻杀魏将夏侯渊,魏王亲临汉中,拔出陷于其中的大军,汉中失守。司马懿劝曹操一举攻下汉中,进图益州,可曹操不愿陷入汉中的泥潭。打益州的重任就落到了司马懿的肩上。司马懿借此渐渐在曹氏的政权中充当了权臣。
   七月,以曹丕之母卞夫人为王后。卞夫人出身娼家,二十岁在谯县嫁给曹操为妾。曹操立出身卑贱的卞氏为后,意在不再重蹈大汉外戚专政的覆辙。
   本月,刘备命关羽向驻守在荆州襄阳、樊城的曹军进击。曹军大将于禁投降,庞德被斩,曹仁坚守待援。司马懿、蒋济建议利用孙、刘两家的矛盾。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魏王至洛阳。吕蒙擒杀关羽,传首洛阳。魏王拜孙权为票骑将军,领荆州牧。事后孙权才后悔,因为孙、刘合击曹魏的形势化为泡影。
   正月二十三日庚子,魏王薨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简葬。他带着遗憾,留下一个军人政府走了。他实行屯田,但没有能改变世族大庄园主的庄园经济,把土地分给农民;任人惟才,但没有制定出从平民中选拔官吏的考核制度。自此以后,中国分裂三百九十二年,至隋、唐帝国,才以均田制恢复了自耕农经济,以科举制实现了平民参政,一个比大汉规模更大的统一帝国才得以形成。
   同月,魏太子曹丕即魏王位。二月,以贾翊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
   三月,谯县地方官吏在魏国的示意下,报称出现了黄龙。
   又是一个冬天,黄昏时分,天子伫立殿外,他望着夕阳西下,群鸦乱噪,宫殿的飞檐投下沉重的影子,这个影子正随着太阳的下落而渐渐消失。天子自言自语地说:“明天早上升起的,就不是这轮太阳了。”
   禅让政权,是中国人对远古政治状态的传说,它标志着和平的和道德的政权交替方式。尧传给舜,舜又传给禹,禹再也不传给别的贤明的人了,而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此后的时代就被称作“家天下”,从这个时代起,有了犯罪和刑法,有了军队和战争。现在,一个即将消灭大汉帝国的新帝国,为了表明她空前的道德与伟大,决心重现禅让的场景。天子这些天,已将仪式演习熟练。
   十月的一天,天子告祭高皇帝庙,使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传位于魏王曹丕。十八天后,新天子升坛受玺,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山川,改元黄初,大赦天下。仪式完毕,新天子对臣下们说:“我今天终于懂得舜和禹之间,是怎么回事了。”值得注意的是,曹丕没有说尧和舜,而是说舜与禹。他希望禅让的场景到此为止。
   十一月,封汉天子为山阳公,在其封地内仍用大汉历法、天子仪仗。
   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遗响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汉末无名氏
   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起:
   一年后,刘备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
   七年后,魏文帝曹丕崩,子曹睿即位,史称魏明帝。
   九年后,孙权称帝,国号吴,年号“黄龙”。
   十四年后,山阳公薨,年五十四。魏明帝以天子礼葬之,谥孝献皇帝,意为聪明睿哲。史称汉献帝,译成白话就是“识相知趣”。
   四十三年后,魏灭蜀汉。
   四十五年后,司马懿之孙、魏国的丞相、晋王司马炎与魏国第五代天子曹奂之间,又演了一出禅让仪式,新的政权国号为晋,史称西晋。看来,曹丕登基时应该说尧传舜而不是舜传禹。
   六十年后,晋灭吴。中国再次统一。
   司马氏的政权,经过了司马懿以来的三代经营,标志着汉末地方大世族的势力,在他们的代表人物袁绍被消灭之后,与曹氏政权斗争的胜利。因此这一腐朽的政治集团,提不出一个公正合理的施政纲领,没有能够让中国重新走向长久的统一。很快,全国发生了内乱。西晋统一中国的三十一年以后,匈奴于扶罗单于的后裔刘曜趁乱攻下洛阳,俘虏了西晋的第三代天子,晋迁都长安。五年之后,刘曜再陷长安,俘虏了第四代天子。同时,那些与大汉争斗了几个世纪的周边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如潮水般涌入中原,递相成为中原的主人。西晋王室的一支流亡江南,定都建康,史称“东晋”。自此以后的中国,南北对峙分裂并且各自动乱不已。二百六十四年之后,统一的盛运才再一次降临中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群考古学家不满意于历史学家们在书本上讨论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大汉帝国是如何灭亡的,发誓一定要找到真凭实据。他们挖掘了汉代洛阳城的遗址,那些南宫、北宫的残砖断瓦,在重见天日之时,仍是默默无语。
   又过了十年,这些考古学家打开了谯县曹操家族的墓葬群,发现在一块墓砖上,烧制着赫然醒目的四个大字:
   苍天乃死!
  后记
   在一个酷暑天的深夜,在我那间地板吱吱响的斗室,我停下了敲击键盘的双手,电脑屏幕的关闭并没有平息我的兴奋,窗外一棵大树,在月光下摇曳着,它的名字叫做“喜树”,这个名字,和我此时的心境是如此的吻合。
   可是,担心接踵而来。我担心每一个怀着阅读历史小说心态的人们,在这本书里只读到了失望。因此,我不得不作一个辩解:这本书不是历史小说,如果一定要从文学的角度来定义她的话,勉强可以算作历史纪实文学这一类吧。
   所谓纪实,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历史真实,如果有的话,历史就成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抽象。所以,任何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哪怕是当时的记录,都是时间的长河冲击到岸边的泥沙,都是世纪的尘土叠压在深层的化石,是骨骼,是牙齿。而那个生命的血肉、气息、神采,则一去不返,逝者如斯。
   于是,那些用理性来研究分析这些泥沙、化石、骨骼和牙齿的人们就成了历史学家,而那些用感性来想象编造这些东西的血肉、气息、神采的人们就成了小说家。我的尝试,可以算是一种调和,即吸取了历史学的观点和成果,但没有采用它的叙述方式;借鉴了文学的叙述方式,但没有虚构情节,并加入了必要的分析。也可能这样的尝试非驴非马、画虎不成,但我相信:历史既不完全属于历史学家的冷静解剖,也不完全属于小说家的浪漫虚构,它还属于生活在真实之中的现实的人们,他们之所以需要历史,需要真切地了解历史的方式,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创造着历史。
   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国。她和在她之前的试验性的秦帝国一道,开创并发展了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将夏、商、周三代根据宗法血缘秩序建立起来的分封制的氏族王国,转变为根据宇宙自然秩序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的平民帝国,并使之深入人心,延续至近代。由于在汉代,佛教等外来思想还没有在中国流行,所以,汉代是中华本土文化孕育出来的第一个强盛的时代。这样一个大帝国的衰亡,就更加具备思考的价值。我在这本书中肤浅地归纳出几个方面,我发现:大汉帝国之后的每一个帝国的灭亡,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重蹈大汉帝国的覆辙,因为这个帝国不仅赋予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姓名,而且铸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本性。
   本书的后半部分,和我国伟大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前半部分,在时间上相一致。我不敢奢望超过她,但由于写作宗旨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和面貌,即便在情节上也是如此。比如在这本书里:董卓并没有抢走吕布的貂蝉,曹操倒是夺去了关羽的杜氏。
   书中很多地方,吸收了前辈大师和学者如陈寅恪、冯友兰、钱穆、唐长孺、王仲荦、余英时以及当前海内外学界对汉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其中对曹操性格的描写,禀承了我的导师周勋初先生的观点。
   最后,感谢我的另一位导师莫砺锋先生,是他使得我和这本书发生了因缘,并促使我完成了这本书。
   作者
   一九九五年八月写毕于
   南京大学南园十七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