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夫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啬夫记-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关和谈,臣有一个构想,需要陛下定夺。”,于梁见他开口就提正事,心中一动,异常配合的接上了话题。

    顿了顿,见对方认真听着,于梁立刻沉声道,“臣与那突厥使节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将以前一些有争议的领土收了回来。”

    他深谙说话之道,只说自己的功劳,决口不提其他方面了多少利益出去,这种小伎俩自然瞒不过皇帝的眼睛,不过双方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岔开话题。

    “当然,这些领土尽管名正言顺的归了咱们,但是离实际控制下来还差得远,估计突厥人也是瞅准了这点,才松的口。”

    于梁沉着脸解释道,“以他们的游骑行进速度,无论是集结能力还是攻击手段,要想染指这块地盘,完全可以在咱们的增援赶去之前袭击成功,换句话说,以目前咱们的架势,根本防不住。”

    皇帝微微颔首,认可他的说法,面无表情道,“你接着说,不用顾忌什么。”

    于梁晒然笑笑,点头道,“臣认为,既然好不容易将这片领土收回来,那自然不能再让突厥人有机可乘,应该趁着双方暂时的和平,加强对这块地盘的实际控制力度,让突厥人想动手都没有机会。”

    “这很难,不是么?”,盖元礼突然在旁边插了一句话,这位老狐狸虽然讨厌,但是较真办事起来,也是有几把刷子的,当下沉声道,“要防御突厥人的话,必须修建城墙和屯兵,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是短时间内能调配得齐的,而且动作大了,也会引起突厥人的注意。”

    “没错,这是个难处,所以我准备另辟奇径。”,于梁也打断了他的话头,诡异的笑道,“既然被动防御不住的话,那就主动进攻好了。”

第498章 流民的妙用() 
主动进攻,这小子疯了么?他要去招惹突厥人?

    一时间,不仅盖元礼风中凌乱,就连皇帝都愣了足足一秒钟,好在他定力很好,没有半点失态,按下心头疑惑,缓缓道,“你说明白些。。”

    “流民!”

    于梁这次没有再关子,哂笑道,“流民其实很好用……”

    此话一出,盖元礼依旧迷糊,不过皇帝倒是有了几分明悟……南岱乡之所以存在,不就是因为流民迁徙的缘故么?

    “你要流民做什么?”,皇帝突然有些激动起来,声音都带上了几分急躁,似乎催促于梁娓娓道来。

    “用处很大,他们拿起锄头可以耕地,拿起武器就是战士,养活起来需要的给养比专业军队要低得多,但是对付突厥人效果却不差,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人比他们更加适合那片不毛之地。”

    既然话已经说开,于梁又细细解释道,“臣认为,陛下你可以仿效南岱乡,新设立一郡,用政策倾斜的法子鼓励各地流民往这片土地上来。”

    顿了顿,于梁意味深长的笑道,“而且,流民的成分也不一定是咱们大唐人,那些失去了家园的胡人之类的,也可以纳入其中,反正那片土地上草场还是有的,供给人养羊牧马不在话下。”

    “你,你疯了?”,盖元礼差点惊讶得跳起来,于梁这构想,压根就是在给大唐添麻烦不是……大唐流民倒也罢了,谁能保证那些胡人一旦扎根下来,还会听从大唐的号令?

    山高皇帝远的,本来就有政令不通的难处,还不用说这些人的忠臣度得打上大大的问号……养虎为患什么的,历史上可是屡见不鲜。。pbx。

    于梁微微一笑,并没有冲着盖元礼解释什么,他只是看着皇帝,等待对方的回答……他相信,眼前这位人君,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

    历史上的大唐,是因为文化包容而足够强大,那么秉承着同样的血脉,这跑偏的历史上,上位者的骨子里,总会带着某些想通的成分的。

    “……你继续说。”,果然,皇帝并没有直接拒绝这个要求,不置可否的抬了抬眼皮,给了于梁充分发挥口舌本事的空间。

    “要守住一片土地的最好办法不是强大的武力,而是让自己的烙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于梁给出了一句非常玄妙的话,又紧接着解释道,“用一个词的话,就是……同化!”

    这是先哲们从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办法,于梁不过是照本宣科,当然,要让千年前这群大唐人理解,还是有些难度的。

    “文字,习俗,信念……这些平常看起来很抽象的东西,一旦融入人的骨子里,一生都难以忘掉。”

    于梁深吸一口气道,“而对于咱们大唐而言,这些都能领先突厥几百年……所以双方决胜的地方,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谁能将自身的影响力在争议的区域中传播下去。”

    “或许一代人还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十年二十年过去,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便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归属感……这就是王道天下。”

    于梁像是不知道自己这番话有多超前似的,根本没在意面前两人惊讶的目光,继续按照构思述说着,“与武力征服比起来,这种法子更加隐蔽和有效……”

    “……且慢。”,突然间,皇帝出声打断了于梁的话头,他紧紧盯着于梁的眼睛,目光一凝道,“你直接说你想干什么,不用解释这么多。”

    于梁眉头微微一皱,看得出皇帝还是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只不过碍于自己主动请缨才给他说完这番话的机会,换做其他臣子,估计早就被打发下去了。

    “最现实的做法,就是趁着突厥人还没有反悔,按照我刚才的思路,将流民迁徙到这片土地上来,然后再给予他们大唐的教化。”

    于梁两手一摊道,“当然,他们不一定会立刻接受,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只有走投无路了才会选择当流民,不过一旦扎根下来,也会慢慢被驯化的。”

    “你口口声声说流民,难道光靠这些人,便能拿稳这片争议的区域么?怕是真跟突厥人再起争端,他们也会重新流亡。”

    盖元礼猛然插了一句嘴,这老狐狸一旦认真起来,说的话也是一针见血。

    不错,于梁的设想中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流民什么的,根本靠不住好吧。

    他们能背井离乡第一次,自然也能第二次……一旦认为这片区域不值得留恋,也会成群结队的选择离开,到时候费大量人力物力安置这些人的政策,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于梁淡淡一笑,承认他说的有道理,不过他既然敢在皇帝面前提意见,又怎么会没想到这一茬呢?

    “所以说,接下来才是关键,流民什么的,就像是四处流窜的水,必须用沙土将他们固定住,才不会流失。”

    于梁晒然一笑,眨眼道,“而我说的沙土,才是巩固这片土地的中坚力量。”

    他环视二人,见对方面上都有动容之色,这才笑着道,“是时候发挥咱们大唐士子的本事了。”

    大唐士子?盖元礼惊讶的差点咬住了舌头,话说这几个字从于梁嘴里蹦出来,那是相当的违和。

    这货几天前还处理了张硕之等士子们,话说这种态度,就算不是深沉大恨,也是敌对的立场吧。

    “别误会,我说的大唐士子,不是只会做圣贤文章的傻货,而是富有才学,又有开拓精神的年轻人。”

    于梁目光一凝道,“这些人一旦扎根下来,会给那片不毛之地上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说的这些年轻人,有现成的人选么?”,皇帝眼睛亮了亮,看来有些领会了于梁的思路,突然打断话头问道。

    “有……各个士族大家的子弟中,可以找出很多这种人才。”

    于梁打了个响指道,“其实参与到科举中来的读书人,只是士子中的一小部分,姑且将他们算作士子的塔尖吧,不过这些人持才傲物,对功名的追求程度也更高……”

第499章 新论()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本来就是士子们晋升的理念,完全无可否非。

    “当然,除开这些站在顶端的士子,剩下的那一部分人中,其实并不缺乏金子,无论陛下你承认不承认,豪门大族出身的读书人,录取率就是比寒门和普通人多得多。”

    于梁直言不讳的说辞让盖元礼目光中闪过怒气,这听上去似乎在讥讽他吏部的选拔制度,正要反唇相讥时,皇帝却摆手道,“就算你说的没错,你又凭什么让这些人背井离乡,去边塞那种不毛之地?”

    寒门士子虽然是寒门,但那是相对豪门而言,对于农民什么的而言,依旧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哪怕再落魄,家中总还是有些产业的,否则找生计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学子曰什么的。

    换句话说,人家就算是没有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也可以在乡间做个富家翁之类的,青山绿水生活不要逸,怎么会有兴趣去边塞吃沙子和面对突厥人的屠刀?

    面对这本质的问题,于梁微微一笑,颔首道,“因为他们也是追名逐利的人……陛下认为,若给他们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他们会不会愿意一搏呢?”

    “……名留青史?”,皇帝微微一愣,看着于梁意味深长的目光,眉毛一扬道,“怎么个名留青史法?”

    “很简单,目前而言,对于这些不能从科举上更进一步的读书人,基本上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了,那么咱们不妨再给他们一个机会,只要他们能在新收回的这片土地上做出成绩来,就从仕途上给予奖励。。”

    “……朝中可没有那么多空闲的职位!”,盖元礼又忍不住插话道,他认为于梁的预想纯粹就是扯淡……门阀之见在他这种豪门大族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面对于梁提出给予寒门跟他们平起平坐的机会,他自然心中不爽。

    “我知道,所以我没打算让某些人腾位置出来……旧的安插不下去,咱们可以新弄些职位嘛。”

    于梁冲着盖元礼眨眨眼睛道,“给官吏队伍扩编什么的,你不会没见过吧。”

    盖元礼当然见过,事实上,眼下朝中不少职位,都是他提议设立的,不过饶是如此,他依旧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因为于梁又开口说了一句话。

    “几百个位置,你弄得出来吧。”

    盖元礼顿时沉默,几乎恨不得一拳将于梁的脸蛋砸扁……要知道,整个大唐中央体系的官员不过数百人,就算加上地方官,也仅仅万余人。

    千万别以为这个数字很庞大,事实上,考虑到此时的总人口,相当于一千个人中,才有那么一两个当官的……这还是跑偏历史的结果,那原本的大唐朝,这个比例只会更低!

    “……于梁,你不要信口开河!”,似乎连皇帝都听不下去他的大放厥词了,虎着脸道,“大唐的官吏,不需要冗赘的米虫!”

    这话说得极重,于梁也只能笑笑,无奈的摸着鼻子道,“陛下,臣从来不是打胡乱说的人……难道陛下认为,平添一个郡的地盘,不需要官吏们去管理么?”

    平添一个郡的地盘?!一时间,皇帝的呼吸都顿了顿,总算明白了于梁的潜台词,轻哼一声道,“你是说,将收回来的那片土地,设立郡县么?”

    “……这么一来,怕是会触动突厥人的神经,和谈中他们可是刻意提出,双方都不派军队进入这片区域的。”,盖元礼记性相当不错,将阿史那娄龙的要求原封不动的点了出来。

    于梁点点头,并不意外两人的反应……话说突厥人的条件,本来就是他先透露过去的不是?

    “……臣只说要巩固这片地盘,并没有说要以目前的体制去管理。”,于梁晒然笑笑,不以为意道,“谈判条件什么的,总有空子可钻。”

    这就是于梁的构想,功与名双管齐下,引诱那些诸如卫曦梧之类的有心上进的年轻人在此地扎根,从而加强这片土地的管理,让其成为南岱乡的屏障和走廊后院……于梁做这么多事可不是一心为国,他从一开始就在为自己打算不是?

    只要握住商道的控制权,再加上尉迟家族的武力保证,就算宁王立刻登基,于梁都有把握自保……那王爷就算再恨自己,也不至于拿这块隶属于大唐的地盘出气嘛。

    “……你想在突厥人眼皮底下做成这事,可不容易。”,皇帝不置可否的微眯着眼睛,淡淡说道,到底是上位者,哪怕听到如此离奇的计划,也没有立刻摇头,而是认真分析其中的可能性。

    “关键在于阿史那娄龙这个人!”,话说到这份上,于梁也不再关子了,沉声道,“只要能说动他就行。”

    皇帝没有再说话,他已经完全明白了于梁的意思……话说于梁秘密出使突厥的事,只有两人知晓,关于这位突厥王位继承人的处境,皇帝本人知之甚详。

    在其他条件上进行让步,让这位突厥****就范,并不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从目前达成的和谈成果来看,似乎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几乎在一瞬间,皇帝的眼睛飞快的瞄了瞄于梁,恰好于梁也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两人不动声色的了个眼神,一旁的盖元礼根本没有任何察觉。

    “盖卿家,你觉得这个提议如何?”,皇帝放弃了与于梁交谈,转而轻声问道。

    盖元礼突然被点名,微微一顿,皱眉道,“能为大唐开疆扩土,这自然是好事,不过臣以为,还当从稳妥出发。”,这话相当于否决了于梁的意见。

    皇帝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道,“既然如此,此事不可轻易定夺,朕顽疾未愈,到了服药的时候,二位卿家在偏殿稍事休息,朕会让太监知会你们再过来商议。”

    于梁和盖元礼自然顺从的起身,一前一后出了门,只是于梁到了偏殿没坐几分钟,便捂着肚子说痛,起身去了茅厕,只留下盖元礼一个人干等着。

第500章 试探?!() 
于梁当然没去茅厕,而是径直回到了御书房中,而皇帝也当然没有服药,正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目光平静的看着于梁的到来。。pbx。

    “陛下……”,于梁晒然一笑,正要打个招呼,皇帝已经挥手道,“不用废话了,现在盖元礼不在,你可以直说。”

    于梁错愕了片刻,他还真没看见皇帝有如此不耐烦的时候,只是仔细观察一下,立刻发现对方的脸上带着疲惫,似乎还有某种忍耐的痕迹。

    看来,病痛对于任何人都一样,哪怕作为高高在上的天子都不能免俗。

    于梁沉默了一秒钟,随即颔首道,“我与阿史那娄龙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他同意让出这片争议的区域,前提是,我们在其他方面满足他条件。”

    具体的细节,于梁相信石虎已经早就禀告给陛下知晓,用不着自己废话,而他要做的,便是进一步说服眼前这大唐天子而已。

    “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做了让步,但实际上,我们占了很大的便宜。”

    于梁掰着手指道,“贸易的商品什么的,哪怕再多给一倍的战略物资过去,也仅仅是消耗品,或许短时间内能让突厥人壮大不少,但也杜绝了他们自主生产的可能性,一旦我们停止,他们立马会被打回原形。”

    “而控制了土地则不同,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设,但从长远规划来看,是完全值得的……”

    于梁舔了舔嘴唇道,“陛下当初设立南岱乡,肯定也有建设与突厥对峙的桥头堡的意思,但若没有本土支撑,那地方就相当于一块汪洋中的浮舟,意义并不大。。”

    “但是一旦将这块土地开垦出来,那效果就不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