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舰队航母到现还在波罗的海进行测试呢。
    可以说,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只有主力舰能够作战。
    显然,顾祝同也明白这个道理。
    为此,他也做了特别的安排。
    这就是,战斗舰队里的护航战舰都搭载了几架专门执行气象侦察任务的水上飞机,舰载航空兵里也有部分侦察机被安排去执行气象侦察任务。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动用轻巡洋舰去搜集气象信息。
    只是,这还不够。
    “青岛”号所在的补给舰队里面,除了有二十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还有四艘各搭载了十六架水上飞机的水上飞机母舰。
    在太平洋上,水上飞机母舰主要用于执行侦察与警戒任务。
    在大西洋上,这种战舰的主要用途是监视周围的天气变化,及时为附近的战斗舰队提供天气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舰队的最大敌人不是美军舰队,而是变化多端的天气。
    虽然美军舰队里也只有四艘主力舰,而第41舰队的主力就是四艘战列舰,双方在数量上没有差距,但是顾祝同并不想在恶劣的天气下打一场主力舰之间的决战,他要想用最小的代价取胜,就得让舰队航母发挥作用。
    这样一来,搞清楚天气变化比什么都重要。
    甚至可以说,天气变化直接影响到了舰队作战。
    进入大西洋的第二天,顾祝同就品尝到了风暴的滋味。
    一场从北面袭来的风暴,在横扫了比斯开湾之后继续南下,一直在到达北非海岸线之后才离开了洋面。
    这场风暴,足足持续了三天。
    直到六月八日,舰队才驶出风暴区。
    用那些已经在战舰上服役了数年的官兵来说,这是他们遭遇过的最强的风暴。狂风刮得最猛的时候,人员甚至不能留在舰队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如果必须要到飞行甲板上工作,就得用上安全绳。
    在这三天里,很多新兵连饭都吃不下。
    至于出动舰载机执行侦察任务,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水上飞机更加无法出动,即便是派出去执行侦察任务的轻巡洋舰,也像是漂浮在海面上树叶一般,一会被推上浪尖,一会又跌入谷底。
    更要命的是,在风暴区内,战舰上的电台都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接收后方发来的电报。
    所幸的是,这场风暴只持续了三天。
    八日夜间,风暴过去。
    到了九日清晨,所有官兵都发现,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晴朗的天空,目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连一片云朵都没有,天空仿佛就是一个蓝色的大罩子,铺天盖地的遮盖着同样是蔚蓝色的大海。
    顾祝同可没有心情欣赏美景,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当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点损失。
    报告让他有点悲观,在这场风暴中,三支战斗舰队损失了近四十架舰载机,而且全部都是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显然,英国皇家海军一直坚持采用封闭式机库,并且严禁在飞行甲板上系留舰载机,并不是没有道理。此外,战舰也有所损伤,有一艘舰队航母的防空雷达天线被狂风刮走了,而一艘轻巡洋舰的桅杆还在狂风中折断,只有四艘战列舰算得上是完好无损。
    顾祝同不得不暗自庆幸,这场风暴只持续了三天。
    如果风暴多持续几天,恐怕他就得率领舰队退回地中海了。
    顾祝同没有选择撤退,因为在天亮之前他就收到了消息,美军舰队已经出现在巴哈马群岛北面,正在向百慕大群岛航行。
    显然,美军没有打算撤退。
    清点完损失,顾祝同一面命令各舰尽量修复受损设备,一面命令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追上去,为受损战舰提供维修服务。
    别忘了,快速战斗支援舰不但能为战舰提供燃油与弹药,还能提供简单的维修服务。
    此外,快速战斗支援舰还能携带一些战舰的零备件,而且主要是易损设备的备件,以便让战舰在海上修复像雷达这样的设备。
    安排好这些,顾祝同开始清点人员伤亡。
    所幸的是,因为各舰舰长都下达了戒严令,官兵大多留在舱室里面,所以没有一名官兵在风暴中丧生,只是有不少人负伤。最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在“李广”号航母上,一名航空勤务人员为了系好一架停放在飞行甲板上的战斗机,被狂风刮起,装到了附近的一门高射炮上,导致腰椎断裂,下半身瘫痪。这名士官,后来得到了由冯承乾亲自办法的优秀服役荣誉奖章,但是下半生也只能在轮椅上渡过了。
    舰队依然在向西航行,只是顾祝同没有下达战备命令。
    此时,美军舰队还在大西洋对岸,双方隔着数千公里呢。即便不再出意外,双方都以最高巡航速度前进,也要一周之后才会遭遇。
    在这一周里,顾祝同得想清楚如何打这场海战。
    当然,史蒂文森也得好好考虑一番。!~!

第四百六十九章 勉力为之
    到底该怎么打,史蒂文森心里也没数。
    虽然在亚速尔群岛海战中,史蒂文森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通过击溃德意联合舰队大大提振了美军的士气,但是史蒂文森非常清楚,中国舰队绝不是德意联合舰队,两者不可相互比较。
    要知道,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海军已经用最终的结果证明了自身的实力。
    更重要的是,这次指挥中国舰队的,正是在太平洋上击败了美国海军,把战火烧到美国本土的顾祝同。
    顾祝同不大了解史蒂文森,但是史蒂文森非常了解这名中国海军上将。
    虽然史蒂文森从未与顾祝同交过手,但是他知道,斯普鲁恩斯绝对不是孬种,更不是缺乏才能。
    斯普鲁恩斯连吃败仗,除了美军的自身因素之外,就是对手太强了。
    事实上,史蒂文森与斯普鲁恩斯的私交还算不错。
    两人当参谋的时候,有过一段时间都在海军部供职,而且两人的某些观念比较接近,因此也就比较投机。只是在离开海军部之后,斯普鲁恩斯去了太平洋舰队,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尼米兹的重用。史蒂文森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在到大西洋舰队之后,他沉默了好几年,直到美国参战,才获得了表现机会。
    当然,有一点不可否认。
    这就是,史蒂文森不太懂得航空作战。
    不是说他不知道航空作战的重要性,而是不知道该怎么打。主要就是,在大西洋舰队根本没有多少类似的机会。
    有趣的是,在接到任命之前,史蒂文森认为会是斯普鲁恩斯去指挥大西洋舰队。
    要知道,不管斯普鲁恩斯吃了多少败仗,他依然是美国海军中作战经验最丰富,而且最会指挥航空作战的舰队指挥官。
    在接到任命的时候。史蒂文森还非常惊讶。
    只是,他没有时间去找在家赋闲的斯普鲁恩斯,就急匆匆的去了舰队,然后就率领舰队去了亚速尔群岛。
    不可否认,美军在这场海战中取得了胜利。
    只是,这仍然掩盖不了美军犯的错误。
    最大的错误,就是史蒂文森过于倚重主力舰。希望通过主力决战来取胜,也就错过了最佳的偷袭机会。要知道。攻击德军舰队的战斗是在上午十一点之后打响的,而攻击意大利舰队的战斗则在下午进行。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史蒂文森浪费了好几个小时。如果能把战斗提前两个小时,那么德意联合舰队就不可能在夜幕降临之后逃脱,而会在日落之前被美军的第三波攻击彻底消灭。
    更重要的是,如果对手不是德意联合舰队。而是中国舰队,这场海战的结果肯定会大不相同。
    要知道,即便不是顾祝同在指挥,换成其他人来指挥,比如田黛芳,也绝对不会浪费这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这样一来,首先发起攻击的肯定是中国舰队,因此美军根本不可能获得抢先攻击的机会。
    对此,史蒂文森非常清楚,也有自知之明。
    也正是如此。在接到前去迎战中国舰队的命令时,史蒂文森感到很惊讶,只是他不得不执行命令。
    如果又史蒂文森做决定,他会选择避而不战。
    原因很简单,他根本没有信心战胜中国舰队。
    此外,史蒂文森认为,与其主动交战,还不如留在本土附近。等中国舰队找上门来,然后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与支援下作战。
    这么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以逸待劳。让中国舰队横跨大西洋,航行数千公里。使得舰队官兵只能在疲惫不堪的情况下作战。二是中国舰队不大熟悉北大西洋西岸的情况,因此对战场的了解程度远不如美军舰队。三是可以弥补美军舰队航空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这正好抵消了中国舰队的强项。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好处。
    比如,在美国本土附近作战,美军的潜艇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至少能够部署好几道潜艇警戒线,减轻航空侦察的压力。相对的,同盟国集团的潜艇,特别是那些极为熟悉北大西洋情况的德军潜艇则很难发挥重大作用。主要就是,在美国本土附近,德军潜艇必须面对成群结队的反潜巡逻机,根本没有多少生存空间,别说偷袭高速航行的舰队,即便是执行侦察任务都很困难。
    此外,士气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在史蒂文森看来,这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影响。
    要知道,史蒂文森手下,有大约六成官兵的服役时间还不到一年,其中半数的服役时间甚至不到半年。显然,这些官兵都对胜利没有多少信心,服役只是尽到公民的义务,而不是为正胜利而战。让他们去远洋跟强大的中国舰队作战,不管司令官说的有多么漂亮,恐怕都没有多少人相信能够取胜。
    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
    这就是,在这支舰队中,骨干军官都来自太平洋舰队,而且都在太平洋上与中国舰队交过手,非常清楚中国舰队的战斗力,更清楚中国海军官兵的素质,对太平洋战争中遭受的惨败也非常有数。
    显然,要让他们相信能在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击败中国舰队,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相反,如果在本土附近作战,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说白了,就算仍然有很多官兵不相信能够击败中国舰队,他们至少也相信,即便在海战中被击败了,也有机会逃回本土,而不是在大洋深处任人宰割或者成为鲨鱼的晚餐,至少还有活着回到家人身边的机会吧。
    显然,主动去与中国舰队决战,并不是明智之举。
    可惜的是,史蒂文森没有决策权,或者说不是他想怎么打就能怎么打,他也必须服从上级下达的命令。
    只是,史蒂文森不是斯普鲁恩斯。
    不可否认,史蒂文森是一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哪怕他擅长的是传统战术,而不是更加重要的航空战术。
    问题是,在战略层面上,史蒂文森就远不如斯普鲁恩斯了。
    也就是说,史蒂文森并没有一眼看穿海军部下达这道命令的目的。如果是斯普鲁恩斯的话,恐怕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金上将在下达这道命令的时候,并不是要史蒂文森去获取胜利。
    当时,美军需要的不是一场胜利,而是时间。
    在亚速尔群岛海战之后,美军的处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加险峻。主要就是,这场海战引来了更加强大的中国海军。
    要知道,连美国总统罗斯福都认为,亚速尔群岛海战的胜利来得太早了。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德意联合舰队没有在这场海战中战败,那么中国海军未必会立即向大西洋增兵。主要就是,中德意在大西洋作战的指挥权上存在严重分歧,因此只要德意没现败象,中国海军未必会轻举妄动。说白了,在德意主导战局的情况下,中国海军投入再多的兵力,也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
    问题是,德意联军遭受了惨败。
    这样一来,在德意联军顶不起大梁的情况下,只要同盟国集团还想取胜,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意大利还想称霸北大西洋,就必须依靠中国,而中国要想取得完全的胜利,也就得做出妥协。
    事实也确实如此。
    可以说,没有亚速尔群岛海战,中国海军未必会在一九四六年出兵大西洋。或者说,即便出兵,也未必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要知道,中国海军已经占领了巴拿马,控制了巴拿马运河,而且成功阻止美军破坏船闸,因此中国海军完全可以从太平洋直接进入大西洋,首先攻打加勒比海地区。
    这样一来,北大西洋上的战斗就与中国海军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了。
    如果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矛盾没有得到解决,中国海军甚至不会急于攻打美国本土的其他地方,很有可能首先扫荡拉美地区,而且借此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意大利妥协,然后才会北上攻打美国。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与意大利显然不希望中国控制整个美洲。
    可以说,真要打成这样,反而对美军有利。
    主要就是,美国能够获得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也就有希望在打本土保卫战的时候创造奇迹。
    可惜的是,亚速尔群岛海战改变了这一切。
    到这一步,美军要做的,就只是尽力争取时间,足够多的时间。
    显然,这也正是把舰队派出去的原因。如果留守本土,就算能争取到一些时间,也绝对不会长久。
    要知道,完善本土防御部署需要很多时间。
    可以说,如果当时指挥舰队的是斯普鲁恩斯,他肯定能够看清楚这一点,也就不会急着与中国舰队交战。
    问题是,史蒂文森不是斯普鲁恩斯。
    当时,他只知道海军部要他去对付中国舰队,而不知道对付中国舰队的目的是什么,自然不可能选择正确的战术了。
    显然,对顾祝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如果美军舰队退守本土,那顾祝同的麻烦就大了。!~!

第四百七十章 等待机会
    事实上,顾祝同也不大清楚该怎么打。
    史蒂文森没有想到的,顾祝同想到了,而且想得非常透彻。
    虽然在顾祝同看来,美军舰队主动迎战就是最大的错误,而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留在本土附近等待中国舰队送上门去,但是顾祝同也想到,如果退守本土,那么美军从一开始就得进行本土防御作战。
    显然,美军不希望这么早就在本土开打。
    这也可以理解,或者说在顾祝同的预料之中。
    在美国西海岸地区,美军连番溃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队登陆之前,美军的本土防御部署并没完全到位,导致在作战的时候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兵力部署严重不合理。
    可以说,如果登陆美国西海岸的时间不是一月份,而是三月份,情况肯定大不一样。
    显然,美军吸取了教训。
    更重要的是,东海岸不是西海岸。
    虽然在东海岸地区,美军的兵力多得多,而且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可供兵力调动的空间也大得多,此外人口也多得多,而这些都对防御一方有利,但是东海岸也更加重要,绝对不像西海岸那样,可以在不利的情况下撤退。
    白了,不管打成什么样子,美军都不可能在东海岸地区主动撤退。
    事实上,别说战略性撤退,即便是战术撤退也不可能。
    要知道,东海岸地区不但有美国首都,还有美国最大的城市。在人口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六座在东海岸地区。更重要的是,东海岸地区还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以及排名第二的农业区。
    可以说,丢掉东海岸地区,美国就没救了。
    得简单一些,别说丢掉东海岸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