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几天前,一些头脑精明,动手快的商人们就已经开始派出人手,带着大把大把的晋钞,不计成本地雇佣南关外那些密布的运输公司的汽车、大车,开往局势相对平静,对晋钞贬值认识不足的晋西北地区抢购物资。
到晋西北的这些人见啥买啥,一句话,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肯出价,马上就把大把的钞票塞给你,那架势就好像他们手中拿的不是钱,而是随时会爆炸的炸弹,越早离开他们的手,他们就越安全。花光了手里的钱后,拉上东西马上就走,回到太原加紧出售,这其中的差价不仅可以弥补他们的损失,甚至还可以小赚一笔。
在手中的晋钞都花出去后,这些尝到甜头的商人们已不肯放弃这个赚钱的途径了,又开始主动用大洋以远低于市价的比价兑换晋钞,然后再到偏远的农村去抢购一切可以买到的商品。
这时,见咒骂泄愤的市民百姓心态焦躁,一些商人敏锐地抓住机会,一面派人去南关外订车,一面试探着在现场开出了25:1的兑换价兑换晋钞。
等候兑换的市民百姓在经过最初的惊诧后,想到省政府主席都拿晋钞来兑换大洋,这晋钞要想恢复原值那是想都不要想的,还是趁早兑换成大洋了事,虽然要比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兑换要多损失一些,还有些心痛,可是一想到明天兑换价也许会变得更低,纷纷咬牙忍痛开始兑换。
随着这些人开始兑换,晋钞和大洋的比价也立刻跌到了25:1,又一轮晋钞加速贬值开始了。
因为晋钞加速贬值,太原甚至是山西的市民百姓,对以商震为首的省政府也更加深恶痛绝了。
得知情况后,知道上当了的商震,商气得踢桌子摔板凳的在他的办公室里狠狠地闹了一场,当然,让他气愤难耐的原因,他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深蓝深深感谢“一根筋“书友,深蓝鞠躬致谢
第三百六十五章布局 晋钞风波(六)
第三百六十五章布局晋钞风波(六)
第二天,阎锡山下野的通电一经发布,就好似滚烫的油锅里突然被人泼进了一盆冷水,整个太原,不,应该是整个山西立刻变得人人惶恐不安,阎锡山完了,晋绥军也完了,晋钞也彻底的没有希望了,晋钞和大洋的比价也一下子猛跌至35:1,而且还有继续跌下去的趋势。wWW。
这时,晋北等偏远地区的晋钞贬值幅度,虽然和太原等地还有一些差距,略有滞后,可是已经相差很小,虽然多少还有一些赚头,可是已经再没有任何胆大的商人敢于收进晋钞了,包括银号、商人、世家望族,甚至公职人员、市井百姓,以及农民,总之,所有的人都抱着一个心思,那就是尽快把手中的晋钞都兑换出去,免得最后这些晋钞变得和废纸一样。
不仅太原城内,以及周边地区想要兑换手中晋钞的人,想急着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去兑换,就是偏远的晋北地区,甚至大同所在的雁北地区和晋南地区的商家以及普通百姓,也成群结队地赶往太原兑换,一时间太原城内人潮汹涌,到处都是手拿晋钞,神色焦虑的人流。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也彻底停止了兑换晋钞的行为。银行职员神色沉重地告诉众人,宋总司令虽然体恤民情,可是这段时间他个人已经填进去了数百万大洋,他已经尽力了,对此,宋总司令和贾继英总经理都深感歉意,希望大家能给予谅解。现在,大家如果要兑换,只有找省政府去想办法了。
想兑换手中的晋钞,没有银行、银号可去,想要换些商品,哪怕是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也没有一个商家肯卖,焦虑无助的人群,就这样聚集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前面的小广场上,久久不肯散去,看着他们手中的曾经是钱的晋钞,欲哭无泪。
北方投资发展银行这一停止兑换,对于人们的情绪影响极大,尤其是让太原城内人数最多的底层百姓们,和周边的农民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这些人手中余钱很少,许多人辛辛苦苦积攒了几年也仅仅只有几十、几百的晋钞,这些钱可都是他们流血流汗,省吃俭用,一分一厘的积攒起来的,前一段晋钞贬值,他们都没舍得兑换,因为他们还幻想着有一天晋钞还能恢复原值。
可是,现在阎锡山已经下野了,他们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无情地破灭了。
现在,晋钞的发行银行山西省银行自己就拒绝兑换,就连唯一一家为民解难的银行—北方投资发展银行也停止了兑换,那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一点,就是晋钞已经彻底完了,等待它的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成为废纸。
整个太原城内,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来兑换的人,都沉浸在一种极度压抑的愤懑状态中,就像一座被压抑了很久的火山,它已积蓄了很多很多的能量,只要有一点点震动,就会引起他们的狂怒爆发。这种危险地情形,商震自然是知道的,可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千万不要再出什么事端引发民潮。
可是,怕什么偏偏来什么,一个惊人的消息不知从什么地方开始,悄悄地传播开来。
阎锡山不仅穷兵黩武,为一己私利,以300准备金滥发晋钞一亿四千八百万,还在下野前,卷走山西省银行大洋1200万,其中100万分给了山西省的大小官员,500万分给了晋绥军的各级将领,他自己带着剩下的600万跑到了东北的大连,过起逍遥自在的生活了。
这个消息流传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想象,由于山西的各个大中城市,甚至一些重要村镇都通了电话,阎锡山拿走1200万的事,几乎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山西的各个大中城市,
这个消息一出来,民众们先是震惊,接着就是愤怒。阎锡山不仅滥发晋钞,巧取豪夺山西百姓的财富,甚至还明目张胆地“抢劫”,竟然下野了,还不放过山西,还公然拿走了1200山西人的血汗钱
第二天一大早,太原的大街小巷里就聚集起很多人在愤怒地议论此事,这些人先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很快又几群人汇集到一起,这些人越聚越多,先是愤怒地互相谈论,不久就发展到大声咒骂,不仅咒骂阎锡山,还咒骂山西的大小官员和晋绥军的各级将领,不知谁又想起了商震兑换大洋的事,人们的怒火很快又波及到了商震和山西一众官员的身上。
人群中有人提议,只是这么怒骂发泄并不解决问题,应该找省政府去讨个说法。
可是去找谁啊?阎锡山这个滥发晋钞的罪魁祸首已经卷款跑到了大连?
面对人们的疑问,人群中有人喊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晋钞可是山西省政府发的,阎锡山这个老和尚跑了,可山西省政府这个庙还在,商震这个接替的新和尚也在,我们大家找商震去,他如果不给我们山西人一个说法,就让他这个庙关门。”
“对说得好,我们就去找商震,走啊”人群中有人大声呼应。
有人一倡议,愤怒的人群立刻群起响应,他们一边走一边大声呼朋唤友,这群人在向省政府去的路上,人数越聚越多,到了省政府前时,已聚集起有数千人之多。
有人带头喊起了口号,要求省政府恢复晋钞币值,并强烈要省主席商震出来回复。
站在窗前的商震,铁青着脸看着外面的人群一言不发。他不是不想管,而是他实在管不了。
要恢复晋钞币值,笑话,这件事不要说他商震办不了,就是财大气粗的张学良也不行,谁会白白地向这个“无底洞”里大把地扔钱呢?
至于要他出去,那是更不可能的,如果他出去能解决他们的要求还好,可是如果他解决不了,那可就是火上浇油了,这个时候只有冷处理才是最好的办法。
来到他办公室等商震拿主意的几个厅长们,见商震没有出去的意思,一时都不知所措,政务厅长催廷猷见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拿起电话就给已经好久不到省政府来的警察厅长孔维打电话,话还没说上半句,就被商震喝住。
上次就被这个孔维摆了一道,让他商震吃了一个闷亏,孔维明显已经投到了宋哲武的怀抱,这个时候如果孔维带着警察来,驱散这些请愿的百姓,那非引起更大的祸乱不可。
而且,商震几乎可以肯定,孔维正等着他的电话呢,甚至孔维和宋哲武还盼着看他的笑话呢因为,不管引起多大的乱子,这个帐都一定会算到他商震的头上。
果然,这些请愿的百姓们闹了半天,见没人理他们,也就渐渐的散去。
省政府前的请愿人群散去不久,山西各地官员的电话又纷纷打来,都是反映当地出现动乱的事情,这些电话商震一个都没接,只是要催廷猷告诉他们,务必要安抚好当地百姓,以免事态扩大。
可是这些外地的县市长们也都不是傻子,这解决晋钞的事情可不关他们的事,那都是省政府应该管的,再说各地的百姓也不是真的找他们解决问题,而是仅仅要他们向商震反映情况而已,如果他们无动于衷,必定会引来更大的乱子,搞不好他们的乌纱帽就没了。
所以,他们可不愿意窝在各自的办公室里傻等着,都是一再大义凛然地向当地百姓保证,他们马上就去太原,把百姓的民意反映给省主席商震。
这些县市长们来到太原后,无一不是被商震训斥一顿,不过这些人中多数人并不在乎,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应付差事而来,至于商震是否能解决问题,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只要回去,把商震的态度如实跟请愿的百姓们叙述一遍就完事,这可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百姓们不满意,那就骂商震好了。
不过,就在他们纷纷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赵丕廉亲自把他们一个个热情地请到了位于小东门附近的太原饭店。
在宴请他们的席间,赵丕廉首先替山西百姓感谢他们这些为民请命的父母官,接着又表示,宋哲武总司令一心为民,对于晋钞贬值带给山西百姓的苦难深表不安,他很想帮助山西人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现在不是时候,请这些父母官们在太原饭店多留一段时间,宋总司令要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在宋哲武控制的太原周边地区,以及晋北地区的这些地方官员们,还有绥远的代表们,心里早就大致有些数,因为在他们来时,当地的第四路军驻军不仅极力赞同他们来太原,还提供了很多方便,那可是有车的提供车,没车的提供马,而且还是一路派专人护送到太原。
说是护送,倒更像是押送,好像怕他们这些人半路跑了不去太原似的。赵丕廉现在这一说,这些人大都明白了宋哲武的意思。
而来自大同、晋南地区的山西地方官员们,虽然对于宋哲武这个外省人,关心山西百姓疾苦很有些怀疑,不过赵丕廉出面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他们也不好回去,都抱着拭目以待的态度住在了太原饭店里。
因为前几天宋哲武独抗晋绥军和西北军围攻一事,在各地闹得沸沸扬扬,各大报的记者们都一窝蜂地赶来太原,这些记者们有许多也住到了太原饭店,这些官员们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采访对象
第三百六十六章布局 晋钞风波(七)
第三百六十六章布局晋钞风波(七)
关于宋哲武这个抗苏和收复外蒙的民族英雄的新闻,在任何时候都是足以吸引民众眼球的,更何况他又反戈一击,端了阎锡山的老巢,从而事实上结束了让国力损失惨重的中原大战。Www;
自从各大报发表宋哲武独立抗击阎锡山和冯玉祥两人联手进攻的消息后,立刻就引起了各地民众的极大关注,舆论反应热烈,各大报的销量也出现明显的上升。因此,各报为了销量的缘故,近一段时间,报纸上关于宋哲武的报道就从没断过。
不过,在阎锡山没下野之前,这些山西以外的报馆得到的新闻,可都不是他们自己的记者采访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而是通过太原当地的报馆得来的。
直到阎锡山下野后,战争停止,通往太原的交通恢复,外省的各大报馆才有机会派出记者赶来。一些小的报纸也都不甘人后,纷纷在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各自的得力记者赶到太原,都想最先得到独家新闻,让自己的报纸销量在提高一下。
而最能吸引读者的消息,当然关于宋哲武的,可是让他们失望的是,宋哲武根本就不接受任何采访,这些记者无一不是在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碰了钉子,他们只见到了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的宣传处长王兴刚。
好在王兴刚这个新任宣传处长很称职,对于宋哲武和第四路军的事情,王兴刚是有问必答,可一提到当前晋钞的事情,王兴刚就以晋钞贬值是山西地方政务,宋总司令不方便干涉为由拒绝回答。
有记者问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是不是真的有宋哲武总司令的股份?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前一段时期,每日给山西百姓限额兑换晋钞,是不是宋哲武的命令?如果是,那么宋哲武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停止兑换晋钞,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王兴刚这个新科宣传处长,由于他的宣传处的班底还在筹备中,他基本上是光杆司令,现在实际充任的是宋哲武的发言人的角色,对于这些问题,他显然早有准备,许多事情他已经和宋哲武沟通过,所以回答起来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对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是否有宋哲武股份的问题,王兴刚告诉记者,“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母公司是《北美兄弟投资银行》,这家银行是宋哲武在美国的哥哥宋哲文,在加拿大创立的股份制银行。”
“因为宋哲武的哥哥在美国的事业,是用兄弟两的父亲遗留的财产发展起来的,所以送给了宋哲武部分股份,因此,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是真的有宋哲武股份的外资银行。
对于第二个问题,王兴刚的回答更是肯定的。
王兴刚还告诉记者们,虽然宋哲武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有股份,可他也不能为所欲为,他这样做完全不被总行的其他股东所接受,还是在宋哲武做了所有因为兑换产生的亏损都会由他个人承担的承诺后,银行才同意开始兑换的,要知道外资银行运作是十分严格正规的。
对于第三个问题,王兴刚毫不客气地反问:“请问记者先生,扶危济困难道还需要有目的吗?”
最后,王兴刚脸色沉重地还告诉记者们:“现在看来,宋总司令兑出去的几百万大洋,应该是彻底的亏损了,这些钱都会由他自己兴华公司里的利润偿付银行。”
“因为第四路军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守卫北方边防,北边还有时刻觊觎我们大好河山的苏俄,必须维持庞大的军队,以及要修建大量的国防工事,因而军费开支数额巨大。而国民政府无力全额给付,第四路军的军费,一向是由宋哲武总司令自掏腰包补足的。现在损失的这些钱几乎就是第四路军一个月的军饷。”
王兴刚接着又不无遗憾地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宋哲武总司令仅负责北方边防,并不能干涉地方政务,宋总司令损失一些钱款,让百姓减少一些损失,那是他能为山西百姓所能做的最大的奉献,恢复晋钞币值这件事,还得由山西省政府来做,对于这一点,宋总司令非常遗憾,虽然他还很想帮助山西父老,可是……”
一时间,国内各大报,包括山西本地的报纸,都用大量篇幅集中报道宋哲武“为解山西百姓之急需,以私财兑换晋钞,损失惨重”的报道。宋哲武的名字也再次被国人津津乐道,除了民族英雄外,他也又多了一个称谓—慈善将军。